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学巨匠的童年

毛姆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英国最具影响力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笔锋犀利,对人性的剖析精准、透彻。他的作品客观、讽刺,几近挑剔地审视着人性与人生。作为文学家,毛姆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是冷静超然的,同时,又夹杂着智者的戏谑与平凡人的怜悯之心。这样一位具有复杂而强大心理世界的人,是如何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学巨匠的呢?要了解这段不平凡的人生,还要从他出生的那一年开始讲起。

1874年的英国,已经在位37年的维多利亚女王还没有退位的意思;当年,英国政坛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迪斯雷利被选为首相;英国的众议院里腐败混乱,乌烟瘴气;爱尔兰的革命分子在伦敦制造恐怖,有7000人在海德公园示威,要求特赦已经被捕的爱尔兰革命分子;泰晤士河的河水猛涨,宗教人士与建筑专家就教堂的修复等问题争吵不休。

同时,在这个日不落帝国的最远处,孟加拉(今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发生了大饥荒,南非的祖鲁族又爆发了动乱。

在各种大事的阴影笼罩下,英国的文坛却一派欣欣向荣,出现了布朗宁和坦尼森两位文学巨匠,而卡莱尔和拉斯金声名也不在这二人之下。这一年,早于4年前去世的狄更斯的作品也广为流传,而且他的传记也得以出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著名作品,如托马斯·哈代的《远离尘嚣》等。

而此时以“第三共和国”命名的法国,正从普法战争与巴黎公社的动乱影响中恢复过来。1月25日,在巴黎的英国使馆内,爱迪丝·毛姆夫人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已经是这个家庭中的第四个男孩儿了,他们为这个男孩取名为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小家伙便是日后被称为“自狄更斯以后,最受欢迎的以英文写作的作家”。他写一部短篇小说,可赚到1000英镑。

小毛姆诞生的地方不是医院而是使馆,这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惨败,人口锐减,于是政府打算出台一项法令,所有出生于法国领土上的婴儿都自动具有法国国籍,这样在战争再次打响之时,他们也同样有被征召的义务。

虽然这项法令最后没有通过,但是自消息传出之后,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英国使馆便将二楼改成产房,已经有包括小毛姆在内的3名婴儿诞生于此。

小毛姆的双亲都属于中产阶级的家庭。他的父亲罗伯特·阿蒙·毛姆是大使馆内的法律官,负责处理法律业务。他在1863年娶了比自己小17岁的英国女子爱迪丝·玛丽·斯勒尔为妻。从外表看,罗伯特是一位长着络腮胡子的肥胖老人。他其貌不扬,可是思维却很活络,性情也活泼,他曾到过许多地方,像摩洛哥、希腊、土耳其和小亚细亚等地,搜集了很多书籍和纪念品。而小毛姆的母亲爱迪丝则五官精致秀美,皮肤白皙,还有一双褐色的大眼睛,是公认的美人。她凭着出众的容貌,在巴黎的社交圈很吃得开,常邀请一些时尚名流到家里来聚会。

因为爱迪丝患有肺结核,医生告诉她生小孩可以治愈,于是她便陆续生了4个儿子。小毛姆有3个哥哥,其中最小的一个也比小毛姆大6岁。小毛姆3岁时,哥哥们都去了英国上寄宿学校,于是他可以独享母亲的宠爱。

毛姆的家位于靠近爱丽舍宫的一条街区的公寓里,虽然算不上显贵,但也十分富足。家里雇了一个法国保姆和一个英国女管家。房间里随处可见父亲周游世界带回来的雕刻、古董、刀剑等。

幼年的毛姆生活在温馨与充满童趣的家庭里。每天都有一列驴子排着队在他家门口停下,挤满一盆驴奶给患病的母亲。毛姆和他的法籍保姆同住一个房间,每天早上他都会去父母的卧室里,在母亲的看护下玩闹一会儿。下午,他偶尔会被批准参加母亲举行的茶话会,有时他会和保姆到香榭丽舍大道,与周边的很多年龄相仿的玩伴做游戏。其中一位与他同年出生于英国使馆的玩伴回忆说:

……他有着高度的想象力,经常会给我们说些很好听的故事。星期天下午我母亲准许我邀请朋友到家里来喝茶。威廉常常会过来,由于他的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因此大家常让他发明些好玩儿的游戏给我们玩。

香榭丽舍大道边的人行道上有卖糖果、纸风车、五彩气球与各种各样甜点的摊子。小毛姆有时会用一张假币来买些东西,他天真无邪的小脸居然每次都能骗过精明的小贩们,直让小伙伴儿们为他捏了一把汗。

虽然小毛姆每天无忧无虑,但生活却在悄悄起着变化。父亲罗伯特的收入大不如前,可是为了爱迪丝能一直过着优雅有品位的生活,他必须拼命工作。因为爱迪丝有肺病,为了减轻她的病痛,一家人常到比利牛斯山下度假,这里有温和的空气,最适合爱迪丝养病。夏天里一家人还会去温暖的海滨度假。

到了入学的年龄,毛姆被送往一所法国学校。有一天,他收到了一位夫人送的礼物——20法郎。当被问及想要如何花掉这笔钱的时候,小毛姆不假思索地提出了要求,他要去大歌戏院看一出戏剧。第一次坐在戏院里,小毛姆非常激动,那出戏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坐在戏院硕大的椅子上的孩童,后来竟成了一代戏剧大师。

1881年年底,爱迪丝又怀孕了。一天,她挣扎着起床,换上了一件白色丝缎的晚礼服,在为自己留下了最后一幅绝美肖像后,她便卧床不起了。

在小毛姆刚满8岁那年,爱迪丝在产床上结束了她本就虚弱多病的生命。母亲的离世让幼小的毛姆遭受了无比沉重的打击。一直生活在母亲呵护下的毛姆已经将母亲的形象崇高化、理想化了。他并不在乎母亲生前的奢侈与好享乐,只记得她的优雅与美丽。在小毛姆的眼中,母亲是端庄而慈爱的,孱弱的病体更增添了她的温柔。即使很多年以后,毛姆仍然会说:“对于她的去世,我内心的伤痛永远无法平复,永远!”

母亲去世后,年迈的父亲身体越来越虚弱,不得不放弃事务所的工作。年幼的毛姆也在此时辍学,以方便看护父亲。家人为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为他补习英语,而这位家庭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小毛姆大声诵读有关法制的文章。

失去母亲的伤痛还没完全平复,两年后,小毛姆的父亲也永远地离开了他。而他们在巴黎城外修建的夏日别墅刚刚完工,可是毛姆再也没有机会与家人一起在那里度假了。一度在父母呵护下过着娇宠生活的毛姆成了孤儿,而原先殷实的家产也因为母亲当年的奢侈而逐渐微薄,最后只剩下4690英镑,毛姆与三个哥哥分了这笔钱。

渐渐懂事的毛姆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相貌丑陋,他觉得自己遗传了父亲短小的体型和丑陋的五官,此外,他还遗传了母亲病弱的肺和对社交的喜爱。

毛姆的兄长们都已经成人,平日里忙碌得顾不上照顾这个弟弟。他们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安置毛姆。最后,几个哥哥一致认为,该把他们的小弟送返英格兰,让他和伯父亨利·麦克唐纳同住。

刚刚失去双亲,又要开始寄人篱下的生活,接二连三的打击加重了这个10岁小男孩的不幸。1884年夏,毛姆在保姆陪伴下乘船横渡英吉利海峡。他紧紧抓着保姆的手,站在船栏边望着渐渐远去的海滩,也许再也回不到这个充满美好和悲伤回忆的异国土地了。

几个钟头后,船在英国东南部的多佛靠岸登陆,毛姆第一次见到了英国海岸。在码头边上有成群结队的马车,毛姆见了不禁兴奋地大叫:“看——马车!马车!” ANZ/uc0+NPJwihke+eMsQVHfM7jTw1KBT5V9M8ciS8U1fAgSY0b2fKMQ1ZE0p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