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真正自由的童年

华兹华斯的新学校位于坎布里亚郡南端的一个小镇上,那是个可爱的商业小城,它是著名的羊毛集散地,街道两旁有一幢幢华丽讲究的老屋,非常美观而且整齐。直到现在,我们仍能从这些保存良好的建筑物上看到小镇往日的繁荣与安乐。

在华兹华斯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泰森夫人便是在这个小镇里带大了这位一代文豪。泰森夫人在1749年嫁给泰森先生。他们最初是做木匠生意的,后来这个行业不景气,夫妻俩就在镇上开了个小商店,除了卖一些日用品外,还卖当时流行的奢侈品——茶叶和糖果。到1779年,泰森夫妇年届六十的时候,他们停止了小店的生意,开始专门照顾远道而来的小学生,负责供应他们食宿。他们照顾的第一批孩子就是华兹华斯和他的哥哥理查。

当时,理查11岁,华兹华斯9岁。两个人都在镇上的小学念书,放学后,就寄宿在泰森夫妇家。不久,家中的两个小弟弟也被送来,四个人在一起念书。泰森夫人无形中担起了他们母亲的职责,成为华兹华斯成长过程中付出最多关爱的长者。

华兹华斯一生都非常感激泰森夫人的养育之恩。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更不曾博览群书,她只是认识几个字而已,但她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她给华兹华斯许多自由,尊重他,完全让他自由地发展。她虽然是虔诚的教徒,但并不强迫孩子们信教。她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她让华兹华斯认识了自己,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更可贵的是,她与华兹华斯非常投缘,当她滔滔不绝地述说昔日帮佣的经历时,别人都很不耐烦,唯独华兹华斯听得津津有味。最令人惊讶的是,她十分信任小华兹华斯,她给他充分的自由,任他半夜到田野去散步。

镇上的小学很有名,难怪外祖父母将孩子们送到这里就读。这所小学至今犹存,校门口挂着一块牌子,牌子保持得很完整,漆得干净光亮。教室内还放着当初小学生们坐的桌椅,书架上也搁着他们念过的课本,只可惜摸过它们的学生早已作古。这么个小小的地方,在华兹华斯的时代,居然容纳了一百多个学生。更难以置信的是,它居然是当时英国北部最有名的学校之一,每年都要送好几个学生到牛津大学,并且还都在那儿名列前茅。

这个小学不但教学质量很好,还不收学费,是个典型的乡村小学。校风很淳朴,学校里没有有钱人家的子弟,只有中等家庭和穷人的孩子,大家虽然背景不同,但总能相处得很和谐。

学校的基本课程是文法和罗马文化,对拉丁文的重视程度很高。中世纪以来,想要在各行业崭露头角就必须熟悉罗马文化和拉丁文。如果要挤进当时人人向往的宗教圈,更要懂得拉丁文。综合以上种种缘故,小学的课业是非常注重拉丁文的。

夏天,早上6点就要上课,冬天则延迟到7点。夏季,泰森夫人一般5点15分就要起来弄早饭给他们吃,早餐多半是麦片粥;午餐由学校负责,有时候还可以吃到一顿烤羊肉;下午5点放学。华兹华斯总是5点之前就起床,先到镇里的湖畔附近转一圈,感受一些大自然的气息,然后才回家吃早饭,再赶去学校。

在《前奏曲》中,华兹华斯曾记载他刚到镇子时的一次可怕经历。那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小华兹华斯在湖畔散步,他看到岸边放了一叠衣物,以为是有人正在湖里游泳,所以并没有在意。第二天早上,他再来散步的时候,看到有几个男人从湖里打捞出一具尸体。对一个9岁多的男孩来说,这样的经历必定是深刻而难忘的。由这件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泰森夫人的教育方法是完全信任孩子,给他十足的自由。

小华兹华斯热爱大自然,他喜欢在湖畔、田野之间游玩,他也喜欢各种体育活动,比如溜冰、打猎、钓鱼等。有一次,他说服一个渔夫带他去捕鱼,结果两人划船到10里之外的河中央,玩了一天,精疲力竭的小华兹华斯才在暮色中由渔夫背回来。华兹华斯也喜欢划船,还曾在德温特河上与同窗好友赛船。有一次,他在湖边偷了一艘小船,横渡湖心,划到湖的另一边,忽然一抬头,看到岸边屹立的高山,朦胧中山脉好像徐徐向他倒来,他马上惊慌失措地往回划。

小华兹华斯喜欢坐在小镇中心或教堂门口,找镇上的老人聊天,听他们讲些典故和趣事。据许多研究华兹华斯的学者说,当时镇上的老人出奇地多。华兹华斯在那种环境下,听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很多素材。在《前奏曲》中,有不少多彩多姿的人物出现,后世学者也曾追查那些在诗中出现的小贩、同学、逃兵等人的真实身份,他们真的找到了一些可靠的线索,证明这些人是以真实的人物为原型的。另外一些角色,华兹华斯说他是将自己认识的人拼凑在一起,重新塑造的。

对于华兹华斯在小镇上的确切住所,学者专家曾议论纷纷,后经多方考证,比较确实的说法是在泰森先生去世之前,他们住在镇中心的一幢小木屋里,泰森先生过世之后,华兹华斯就和泰森夫人搬到了几里外的另一幢小屋里。

小华兹华斯在泰森夫人那里的生活并不算十分富足,甚至有点清苦。他的同学偶尔可以喝点甜酒,吃点蛋糕,而小华兹华斯丝毫没有这方面的享受,就连煤炭和蜡烛对他来说也是奢侈品。他只有在每学期开始时,才能从家中获得少许零用钱,添置一些蜡烛和煤炭。那九年间,华兹华斯春秋两季就专心上课,暑假回外祖父母家,寒假回柯克茅斯,在父亲那里过圣诞节。

1783年12月,华兹华斯1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因病去世了。父亲的过世使得华兹华斯家的五个孩子的生活更加困苦了。据多萝西回忆,老华兹华斯的葬礼非常孤清,既没有好友来吊丧,也没有留下任何贵重的东西。表面上看来,他应该有积蓄留给孩子们,那确实是一笔巨款,但细查之下,会发现这些钱被人挪用了。孩子们势单力薄,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华兹华斯家祖上还留有一些房产,可惜租金微薄,不够孩子们糊口。五个孩子成了孤儿。母亲去世时,他们的感情失去了依靠;如今父亲也过世了,他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亲友们帮忙办完老华兹华斯的葬礼之后,开始安排孩子们以后的生活。华兹华斯最小的弟弟被送到外祖父母家,多萝西仍住在远亲家,其他的男孩子则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华兹华斯一向个性倔强,平时就不太受长辈喜爱,如今更成了他们心中的累赘。他回到学校之后,很快就忘记一切悲伤,恢复了正常的学校生活。他仍继续在各处游荡,但并没有因此而疏忽功课。他在学校没有得过奖学金,不过老师们一直认为他十分用功。他不在湖眫、田野游玩时,多半在屋里读他喜爱的书。

在学校里,华兹华斯十分活跃,他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与同学玩牌,或是参加地方农家的舞会。在《前奏曲》中,他提到了舞会中有草莓和奶油,不过后世学者更关心的似乎是舞会中有没有令他倾心的少女。经多方查证,专家们至今也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可以证明当时华兹华斯钟情于任何一位少女。

1784年,华兹华斯14岁,他写出了生平的第一首诗。其实那不过是一份作业,题目是《我的暑假》。这篇处女作并没有流传下来,但第二年的一首诗却被保存了下来。那也是一份学校规定的作业,歌颂校庆的应景之作。

有了这两次尝试之后,华兹华斯开始尝试写他自己喜爱的诗。第一首诗是在一次舞会夜归的途中完成的。华兹华斯当时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边走边吟。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他一散步就容易沉迷于幻想。他自己说道:

我常常会跌入幻境而无法将幻觉与现实环境分开。我会把现实环境中的一草一木糅入我的幻境中,使两者合一,而四周的东西也都似真似幻。为了保持清醒,我常常在步行去上课的途中,摸摸街上的围墙,抓抓地上的杂草,以辨真幻,将自己从幻想中拉回到现实里。

1787年夏天,多萝西终于离开好心的远房亲戚和当地的好友,返回外祖父母家和久别的哥哥们见面。她一回来,就到外公的店中帮忙。多萝西对自己的新生活有点不习惯,外祖父母不如远亲待她亲切。不过她的回来对研究者非常有帮助,因为她几乎每天都要写信给她的好朋友,其中有一些关于华兹华斯日常生活的记录,研究者可以通过这些信件追溯考证。

兄妹团聚之后,多萝西又满足、又快乐,激动地向朋友们诉说她的兴奋和对哥哥们的崇拜:

我终于和我心目中崇拜和想念的兄弟们团圆了。他们都对我那么好,我每天都过得很快乐。我尤其喜欢二哥和小弟弟,他们身上有些别人不喜欢的地方,但是我却觉得那正是他们的好处。三弟想做水手,他虽没有二哥那么聪明,但是他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有充分的把握。大哥也一样好,比起二哥的智慧来,虽说差了一截,但他勤劳肯干,以后也会在他的行业中出人头地。我们常为我们悲苦的命运落泪。自从父母过世后,我们每天都要承受新的悲痛,每天要多受一份新的侮辱。

多萝西在外祖父母家经常受外婆或用人的闲气,他们觉得华兹华斯兄妹是寄人篱下的废物。多萝西把他们在外祖父母家的生活很细腻地告诉了她的好友:

我们的命运每次在饭桌上都被他们画蛇添足地描述一番,讲来讲去,总结一句:“他们一无所有,有什么好骄傲的呢?”我们几乎每分钟都被家中的用人或外公外婆挑剔,尤其外公更没有好好地跟我们说过几次话,每次一开口就骂人,我们至少被叫了1000遍的骗子。大舅舅最讨厌二哥,对我们几个也很少正眼看待。

当时,华兹华斯希望长大后能专攻法律,做个律师。多萝西虽然表示很支持哥哥的理想,但却为他担心,她说:“如果健康许可的话,二哥想做律师。但他有很严重的头痛,侧身也常痛。我真希望这些病痛能放过他,给他一些念书的时间。”

暑假转眼就过去了,即将来临的分离使得多萝西非常伤心。她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我不知如何形容我和兄弟们分手时的难过心情,想到他们走后,我要一个人面对寒冷的冬天和外公外婆……一想到这些,我不禁泪如泉涌……

1787年,华兹华斯进入剑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就读。当时,他是个有教养、思想开放的年轻人;他古典文学的造诣高,数学也很好;他开朗随和,常和年轻朋友在一起玩闹说笑;有时候,他也一个人默默出神,完全沉醉在自我的世界中。

之前自由的乡间生活对华兹华斯的身心很有助益,帮他忘却了在外祖父母家的压力和自身悲苦的命运。他时常陶醉于自创的幻境中,利用这种心态来舒缓父母双亡后的悲伤,平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进入大学后,华兹华斯的脾气并没有多大改变,他仍然倔强且具有反叛性。新的监护人觉得这个孩子难以接近更难以驾驭,只好坦白地告诉华兹华斯,他们是在做好事,替他付学费,供他接受教育,命令他最好将脾气收起来,好好念书。 1sx3bZFmvSg5vWRe/kvCzA6dVEE88r+JeK9dSrt2ek+IpGbp2jmDkNQqQv1D6v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