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富兰克林探险队

约翰·富兰克林爵士在1845年率领两艘船出航,目的是寻找西北航路。

这两艘船曾随英国一位大探险家到南极探险,是当时技术很先进且极有纪念性的船只。

当时的约翰·富兰克林是英国皇家海军年轻的贵族将校,之前屡次参与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和加拿大北部极圈内沿海地区的探险,早已扬名世界。

在约翰·富兰克林生活的年代,北美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开拓。探险队陆续被派遣到北美各地,以开发海陆的新交通路线,或调查地理情况等。

从哈得逊湾出航到格陵兰岛,再穿越北冰洋诸岛,到达白令海峡的西北航路的开发是很有必要的。西欧各国都看得出来开辟这条航路的重要性,所以许多航海家或探险家被派遣出去,但是尝试了很多次,却没有人成功。

富兰克林以悲壮的决心起航,希望能完成这一航路的探险。约60年后,阿蒙森以几乎相同的路线向着未知的海域前进。即穿过戴维斯海峡,进入兰开斯特海峡,到萨默塞特岛度过冬天。

北极圈的漫长的冬季过去后,富兰克林的探险队继续向前航行,在多利亚海峡,他们陷入险境。情况一如60年后阿蒙森的探险队在白令海峡的九死一生。

在气候多变的北极圈里,最常见的就是狂风暴雪,船只因为恶劣的天气无法靠近满布岩礁的岛屿,不能下锚靠岸,只能任凭怒涛翻涌,如果再遇到惊天动地的冰河分裂,或冰山撞击等,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一连串的气候造成的劫难过后,探险队又面临着食物短缺的威胁。那时,航海的准备工作远没有现在科学而充分,富兰克林爵士可能也没料到会如此长期地被困在北极圈里。他也许以为在北极圈里过一个冬天,就能穿越北冰洋诸岛,到达白令海峡,因此带的粮食并不十分充足。当然,除了准备不充分之外,探险队还存在一个几乎致命的现实,那就是队伍太过庞大了。人员多达169名,要支持这么多人两年的生活,得需要多少粮食呢?很快,饥饿的威胁降临了。在对前途渐感无望之中,一位指挥官病死了。全体队员的士气也因此更加不振。陆续有人被饿死,队员只剩下105名。

情况再也不允许犹疑不决了。继续留在船上,只有等死一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弃船登陆,在加拿大最北方的茫茫冰原中寻找人迹。

1848年4月,剩余全体队员开始了无确定目的地的饥饿行进——为了寻求居屋和灯火。这之后,105名曾经雄心万丈的探险队员融入了茫茫冰原之中。

他们一路南行,几乎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印第安人的帐篷。富兰克林脚步踉跄地走进去,里面没有人影,原来是一座弃置不用的营帐。他们只是空欢喜一场。

60年后,阿蒙森也到了这片冰原,那时他坐在雪橇上,花费了43天才走出去。

富兰克林等人在体力衰竭、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要步行穿过这片冰原,其中的艰难,我们不难想象。后来这一行人被当地的土著居民搭救,重又回到文明世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富兰克林探险队遇难的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政府马上派出搜救队。10年之间,共派出40支队伍,人员总数近几万名。由此可知英国政府及一般民众有多关心富兰克林和他的探险队。

搜救队中有六支队伍经由陆路北上,四支队伍经由海路北上,展开了细致的搜索。结果,他们发现了大量遇难队员的遗物,在狩猎土著居民那里,他们得到了富兰克林及一部分探险队员获救的消息。

这支探险队一行169人,因气候因素及粮食短缺死亡64人;弃船登岸后,有些人因为看不到希望返回船上,在途中因饥饿或寒冷倒毙;在冰原中寻找出路的这些人,为了更大的生还可能,四散各方,有一部分在迷途中死于饥寒。最后和富兰克林一起返回文明世界的不足20人。 4rFI5iHOA1lgudw83I3ALoCL7tYfsZ3Tv6XpKdRKx5xPnYEIBqJ4/KEKeZMfd2X+



秘密训练

罗尔德·阿蒙森深为富兰克林的探险经历所感动。与此同时,他的内心还产生了奇异而强烈的冲动,他很想遭遇那样的困难,并且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克服它。

这种富有男子汉气概的雄心壮志此后一直跟随着他。

1887年,阿蒙森15岁。他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开始默默地、努力地锻炼自己。这些有目的的积累和锻炼为日后阿蒙森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能够征服西北航路,在探险事业上建立如此辉煌的成就,绝非侥幸。

这一年,阿蒙森开始偷偷地进行严格的体能锻炼。在学校里,他热衷于足球和滑雪;放学后,就去奥斯陆附近的山岭爬山。睡觉的时候,即使是寒风凛冽的深冬时节,他也把卧室的窗子开着。挪威地处亚寒带,冬夜的寒冷非比寻常。

几年后,阿蒙森从奥斯陆大学医学院中途退学,为尽国民的义务,他必须去服兵役。在他接受身体检查时,军医对他健壮的身体状况很惊讶。在进入军队的前一年,阿蒙森的母亲去世了,他悲痛地为母亲筹办了丧葬事宜。母亲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察觉到儿子的想法,她始终认为阿蒙森会成为一个喜好探险的医生。

母亲的葬礼结束后,阿蒙森再度进入强度很大的训练生活。首先,他想把锻炼身体的想法付诸行动,实现挪威人从未做过的冒险计划。

奥斯陆西边有一个被断崖隔绝的高原,海拔约2000米。据说,只有两条路可以安全地登上这个高原。夏天,当地人登上高原放牧驯鹿;入冬,则迁到山谷,高原上就成了荒凉的无人之境。

高原东西两麓各有一个农场。罗尔德·阿蒙森与一位朋友计划利用圣诞节的休假,从东麓农场出发,横贯冬天无人的高原后,到达西麓农场。

两人先到东麓农场,住在一个农家旅馆里。农夫们热情地在炉边让出空位给这两个青年,并频频询问他们为什么到这样偏僻的乡下来。阿蒙森说,他想横越高原到西麓去。农夫们起初并不当真,后来才知道他确实是为了探险而横贯高原。出于好心,农夫们劝阿蒙森和他的朋友不要去,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谁能够在冬天穿过高原。

阿蒙森和朋友到达东麓农场时,天降大雪。直到第九天,天气才转晴,两人决定出发,农夫们见劝阻不住,便也不多说什么了。一个农夫带他们到登山道后,黯然告别。他好像对这两个青年的生还不抱什么信心。

阿蒙森和朋友预计横穿高原大概要两天时间,他们的装备就是依照这个预计时间准备的,包括一个驯鹿皮制的睡袋、两个人的口粮、指南针和地图,仅此而已。他们甚至没有带帐篷,轻松得不像探险,更像是郊游。

当天黄昏,两人到达了高原中心点的牧人小屋。只要天气情况良好,再一天就可以到达西麓农场了。

进入牧人小屋后,阿蒙森和朋友开始生火,因为天气过于寒冷,他们的手指被冻得麻木了。终于把火生起来了,天气出现了变化,开始下暴风雪。

这场暴风雪整整持续了三天,他们被困在牧人小屋里。第四天,天好不容易稍微放晴了,阿蒙森跑出小屋,拿着地图对照方位,风雪突然袭来,阿蒙森一个不小心,地图被吹走了。

风雪一直不停,两人不敢继续待在牧人小屋里,就依赖指南针,冒着风雪往回走。冬季天黑得很早,还没走出多远,寒夜已经悄悄降临,阿蒙森意识到了危险。再走下去,他们很可能迷路,或是摔下悬崖,此时除了露天夜宿别无他法。钻入驯鹿皮睡袋后,细雪从空隙飞入袋内,被体温融化,人感到黏黏湿湿的。再加上夜里气温骤降,更加寒气逼人,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觉。

两人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他们从睡袋中出来一看,昨夜放在旁边的粮袋被风雪吹走了。饥饿的恐惧笼罩着他们,如果再不能走出高原,或是早点找到有粮食的牧人小屋,他们必死无疑。

他们在雪地中走来走去,已经四天没有吃过东西了,饥饿而死的厄运正一步步逼近。天无绝人之路,第四天黄昏,他们找到了一间枯草小屋,并且发现小屋周围有明显的滑雪痕迹。“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了,明天一定可以到达有人居住的地方。”两人互相鼓励,可是阿蒙森的朋友因为饥饿和疲劳已经不能动了。

第二天早晨,阿蒙森把朋友留在小屋中,自己踉跄着沿滑雪痕迹前行。约一个小时后,他发现远方有一个人,一定是巡视捕鸟陷阱的牧人或农夫吧。阿蒙森大声喊叫,那个人吃了一惊,回头一看,竟不管三七二十一,掉头就跑。

在空旷无人、满目死寂的高原上,乍见一个人影,晃晃悠悠,那个人一定是以为自己看见了传说中的幽灵。

阿蒙森知道这次机会如果错过了,他和朋友就真的没有希望了。于是他也疯狂起来,拼尽全身的气力,大声喊叫着。

那个男人终于意识到阿蒙森是风雪中遇难的人,在他的帮助下,阿蒙森和朋友回到了东麓农场的农家旅馆。但是,之前还那么亲切的一家人,现在对两人竟然有些冷淡,原来他们并没有发觉这就是上次来的那两个年轻人。

这也难怪,阿蒙森和朋友现在满脸胡须,双目凹陷,两颊瘦削,完全失去了原来面目。在知道他们是前几天来的、想要横穿高原的年轻人之后,一家人又对他们很亲切了。

通过这件事,阿蒙森得到了很大教训:“没有详尽周到的准备和知识,任何微小的冒险都不会成功!”

对于阿蒙森来说,光有陆上训练还远远不够,接下来还要进行海上的实际训练。 4rFI5iHOA1lgudw83I3ALoCL7tYfsZ3Tv6XpKdRKx5xPnYEIBqJ4/KEKeZMfd2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