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欧洲人在奥果韦地区的生活史

一战前夕,在奥果韦河流域居住着大约200名白人,包括种植园主、木材贸易商、小商贩、政府官员和传教士。当地人的数量很难统计,但这儿肯定不是人口稠密地区。这里的原住民都是原先的八大部落的后代。奴隶贸易和烈酒曾猖獗肆虐三个世纪之久,使这里的人口大幅减少。曾坐落在奥果韦三角洲的奥贡古部落,现在几乎荡然无存。位于兰巴雷内地区的加洛瓦部落,目前最多还剩80,000人。这里分化出了仍未接触文明的部落,法语称之为帕豪英人,他们有食人的习俗。如果没有欧洲人的及时到来,奥果韦地区的部落或许早被他们吞噬殆尽了。兰巴雷内河构成了帕豪英人和其他部落在奥果韦河流域的分界线。

15世纪末,葡萄牙人发现了加蓬。1521年就已有天主教传教士在奥果韦河和刚果河入海口之间的沿海地区定居。1578年,一名叫作奥多阿尔多·洛佩斯的传教士来到这里,洛佩斯角湾的名字由此而来。 在18世纪,耶稣会会士在沿海地区拥有大型种植园和成千上万的奴隶。白人商人则广泛分布在内陆。

19世纪中叶,法国人和英国人联合缔结反对奴隶买卖条约,共同对抗非洲西海岸的奴隶贸易。1849年,他们选择洛佩斯角湾北部的海湾作为海军基地,同时将其作为解放奴隶的安置点,并将这里命名为利伯维尔(意为自由之地)。欧洲人那时并不知道,有数条狭窄的水道从四面八方注入洛佩斯角湾,它们源自一条大河——奥果韦河。沿海的黑人为了把内陆的贸易掌握在自己手中,对白人隐瞒了这些信息。1862年,法国塞瓦尔少尉带领军队从利伯维尔向东南行军的途中,在兰巴雷内附近发现了奥果韦河,然后他从洛佩斯角湾所处的下游开始向上游探索。后来,当地的酋长不得不因此承认了法国对奥果韦河的保护权。

德布拉柴在19世纪80年代试图在从海岸到刚果河的通航路段中寻找最方便的贸易路线,他相信这条贸易路线应该在奥果韦河流域,因为奥果韦河在斯坦利湖西北方向200公里处,和刚果河的通航支流阿利马河只隔着一条狭窄的分水岭。他还成功地利用奥果韦河把一艘可以拆卸并通过陆路运输的轮船运往刚果。但是由于奥果韦河上游水流比较湍急,贸易很难开展。此外,1898年建成的比属刚果铁路马塔迪至布拉柴维尔路段,使得奥果韦河作为进入刚果的通道变得更加不可能。在今天,这条铁路仅被用作进入未开发的刚果山区腹地的交通路线。

第一批来到奥果韦地区的新教传教士是美国人,他们在1860年前后来到这片流域。然而,由于他们无法满足法国政府用法语授课的要求,巴黎传教会接替了他们的工作。新教传教会现今有四个站点:恩戈莫、兰巴雷内、萨姆基塔和塔拉谷哥。恩戈莫距离海岸约200公里,其他各站点依次向上游延伸,相互间隔50公里。塔拉谷哥位于风景如画的岛上,位于恩乔莱附近,恩乔莱也是航运的终点。

通常每个站点由一名未婚传教士、两名已婚传教士以及一名女教师组成。如果不把孩子计算在内,站点通常有五六个人。

天主教会在这片区域有三个站点:一个在兰巴雷内,一个在恩乔莱,一个在奥果韦河最大的支流恩古涅河河岸的桑巴镇附近。每个站点一般配备10名白人,通常是三名牧师、两名修道士和五名修女。

政府的区域首领分布在洛佩斯角湾、兰巴雷内、桑巴和恩乔莱。在该地区有500名黑人警卫军。

这就是我生活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作为原始森林的医生,我与他们相处了四年半。战争爆发前,每隔六个月我都会在兰巴雷内把这些笔记写好,并打印出来,以信件形式寄给我的朋友们和资助者们。战争期间无法通信,因此我就把这期间接触到的社会和宗教问题写成札记,自己保存。我会根据这些报告和札记,把所见所闻如实告诉大家。 g3+2ZhLlXW+hzEkf4iYKH8XvHNBApBo4MAWQnkJqUdlieK3YLSIO0PBvbjGPLpj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