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谭旭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授、英语专业硕士生导师

说到寓言,很多人以为它只是一种说教性的文字,其实,寓言很早就被认可,成为世界经典文学的样本之一,而且寓言的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确给儿童读者很多人生的启迪。

据说《伊索寓言》原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后来经过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厄斯等人的精心加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寓言集。目前,我国流行的《伊索寓言》是从一个广泛流传的英译本翻译过来的,与《克雷洛夫寓言》和《拉封丹寓言诗》一样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很多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形象,传达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且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谴责当时社会上不平等的现象,号召受压迫的人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并告诉人们要有生活和生存的智慧。如《农夫与蛇》劝告人们不要对不讲道德的坏人仁慈;《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山羊》告诫人们做好事要看对象,不要贸然行事,以免上当受骗;《狗、公鸡和狐狸》告诉人们在遇到坏人时要临危不乱,善于运用智慧;《狮子、驴子与狐狸》等故事则提醒人们应该从别人的不幸中吸取教训。

《伊索寓言》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其中一些故事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营养。如《狐狸和葡萄》讲述了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馋涎欲滴,想要摘下来吃,却摘不到。看了一会儿,它无奈地走了,边走边自我安慰道:“我想这些葡萄大概没熟,还是酸的吧!”中国人的俗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就是出自这则寓言的。可见,《伊索寓言》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金江、黄瑞云、彭文席等寓言作家的作品,也多吸收了《伊索寓言》的营养。此外,《伊索寓言》还进入了中国的语文教材。如《鸟、兽和蝙蝠》就被收入了小学语文教材,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鸟类和兽类发生过一场大战。蝙蝠一开始并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只是躲在暗处观望。当兽类占了上风时,蝙蝠连忙加入到它们的阵营中。后来,鸟类顽强地反击,打败了兽类,蝙蝠又赶紧跑到鸟类那里。不过,到了最后,鸟类和兽类发现谁也无法完全打败谁,就宣告停战。双方停战后,蝙蝠的行为遭到了一致的谴责。从此以后,蝙蝠便总是躲藏在黑暗的地方,晚上才敢露面。这则故事告诉人们,那些见风使舵、两面三刀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总之,《伊索寓言》将引人深思的哲理蕴涵在审美元素丰富的故事中,因此给人以常读常新之感。 h1YsgPgPoyOJoZEtaKtYrs8lE2MLLQjRbiilvnYAtrewbxG9Jz2qV2Gj7r/3q+6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