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鹅吞珠

一颗珍珠与一只鹅的价值,谁轻谁重?

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再行深思,重新估定价值。佛陀住世时,有一位比丘到一间珠宝店乞食,正好珠宝商为国王穿珠,见到比丘前来乞食,立刻入内取食。不料珠子从桌上滚到地下,被一只白鹅吞了下去。

珠宝商出来后,发现珠子不见了,误以为是比丘窃取的,便以竹杖鞭打比丘。比丘仍不说出详情,默挨杖鞭,直至身上血流溅地。白鹅引颈舐血,珠宝商盛怒之际,一棒将鹅打死。这时比丘才说出珠子被鹅吞食,珠宝商遂杀鹅取珠,并向比丘忏悔。当问比丘为何不事先说明原委时,比丘说道:“我若说出鹅吞去珠子,则鹅命将难保,现在鹅已被打死,我才说出真相。”珠宝商惭愧自己的鲁莽,向比丘谢罪不已。

比丘甘愿自己受委屈、受鞭打,也要护住白鹅的生命。承担起伤害与污辱的深心处,是慈悲的力量安忍住身口意,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如何能圆成忍辱德行?

佛陀曾于五百世做忍辱仙人,即使承受割截身躯的痛苦,心意不起嗔怒,安忍如大地,才能承载起广度三千大千世界有情众生的大愿,与恒河沙劫的千锤百炼。现今世界环保意识高涨,珍惜地球资源与保护动物生存的权利,处处都印证佛教的慈悲护生是先进的观念。

一颗珍珠与一只鹅的价值,谁轻谁重?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再行深思,重新估定价值才是。 PIVh+nFH3mqpoyhP19Hq1BkDX9Y5nGAevR8b5P9L726XoqCcC5MUfUcJSPLfW6P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