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地平心自然平

初发心易生,恒常心难持。持地菩萨过去世在因地修行,正值普光如来住世。

仍在世俗红尘的他,因为亲近佛教,镇日浸淫在佛法大海,如水平静的内心,驱策他发广大心,毅然决然出家修道。持地菩萨常常发愿,累生多世愿为大众造桥铺路,凡有要路津口、田地险隘,只要会阻碍交通的地方,必定将之填平。或建造桥梁,或填补沙土,如是终年累月,生生世世,持地菩萨辛勤、奋力的做着自己发下的愿心。

倘若见有老弱妇孺携带重物,持地菩萨也会赶紧上前帮忙,不论路途远近,不但不以为累,并且不收任何报酬。他发心、慈悲的善行,远近驰名,广受众人爱戴与尊敬。

有一回,国王大设斋宴,供养如来,持地菩萨知道消息后,抓紧时间,将如来必经之路修平,欢喜、恭敬的等待如来的亲临。持地菩萨的恒常供养,感得诸天敬佩,诸佛称赞。在一世中,毗舍如来经过持地菩萨的处所,欢喜地称赞,并摩他的头顶:“你为众服务,修平一切的道路,功德自是无可限量。地平,则内心自然平,恒常的发心,未来将使你证得果位。”

聆听毗舍如来的开示,持地菩萨内心豁然开悟,顿感身体与世间一切事物,无差无别;自我的本性,无杂无染,当下证得阿罗汉果。

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无不是发心立愿,经过累世的行持,以成就自身的佛国净土。足见发心立愿,固然是成就自我心性的带头雁;保有恒常心,更是扮演圆成佛道的关键性角色。

佛经言:“初发心易生,恒常心难持。”修道者,在发下为己修行、为众奉献的心愿,相信必是真诚且单纯。但是在经历人事的磨炼与境界的考验,是否仍能不忘初发心呢?我们立于世间,当最初种下立志向上的种子,譬如冀望金榜题名、渴盼功成名就,或为社会服务、为国家付出心力,以后在面对生命种种恶性洪流,人性种种荆棘芒刺时,不妨时时自忖:最初的发心,是否还在? Oy8sByJbqv4D0UWlgz//oFTM/I6HUyCp15Hv1qt+SMFivcUBUunqV9gQGpq/Lc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