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二十世纪被称为“批评理论的世纪”(Age of Theory)。

现当代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理论滥觞于二十世纪初,但是“理论”的另一种称谓是“方法” ,而对方法的重视至少开始于西方近代科学出现的时代(文艺复兴后期或启蒙运动初期)。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1620年发表《新工具》( Novum Organum ),提出思考方法的重要性,以仔细观察缜密推理的归纳法,先对过去的“方法”“存而不论”,经过一番推论之后,进而归之于“四大谬见”,来质疑经院哲学常用的演绎法,力图为近代科学扫清道路 。十几年之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儿(René Descartes,1596—1650)出版《方法论》( Discourse on Method ,1637),向众人推荐自己走过的“道路” ,归纳为“四大假设”,引导出“我思故我在”这个著名的怀疑论,为近代科学清障开道。而现代和当代科学的缘起,也归功于二十世纪初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新科学“方法”。

尽管现当代西方批评理论代表了新的思维方式,但由于其先锋性,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一直没有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在美国和加拿大,当时批评理论的研究仅限于所谓的“理论系”,即比较文学系和法文系(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出自法国),而大部分学者对这些舶来之物持怀疑态度,甚至觉得受到了威胁,而对理论产生抵触或敌视。但是十几年后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文学系的学生开始跨系选修批评理论课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批评理论已经成为欧美大学研究生院的保留课程,成为大学生们的时髦话题。加拿大英语系九十年代招聘文艺复兴、十八世纪英国文学教师,其基本要求就是必须了解现当代批评理论;时至今日,虽然仍然有人对“理论”怀有戒心,甚至二十世纪末出现了反理论思潮(朱刚,2001),但即便如此,具备理论知识,进行理论思维,已经成为人文学者必备的素质,人文研究的基本起点(朱刚 刘雪岚,1999)

毋庸置疑,批评理论比较抽象,又需要具备其他学科知识,所以不少大学生研究生对批评理论有种畏惧感。《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写作的。它的特点在于:在新世纪初始,对现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做一个梳理,对我国学者自八十年代理论热以来的研究和探讨做一个回顾;在此基础上,表现现当代西方批评理论的主要论述和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突出理论重点,纠正一些常见的误解,在新的批评距离上对它们进行重新认识。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图片。批评理论的文字很艰涩,内容也常常很枯燥,图片则比较直观,可以增加一些感性印象,或许有助于理论的学习。视觉反映对文学阅读和欣赏有直接的帮助,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翻阅艾米莉·狄金森的照片和诗歌手稿,和面对市面上出版的狄金森选读,感觉是大不一样的:除了能更加直接地了解诗人的成长、揣摩诗歌的创作过程之外,感情上也能和她靠得更近。电脑时代,“手稿”和“手迹”之类的文献越来越少见,但是“文”与“人”齐出,仍然不失为一种增加阅读兴趣、加深阅读理解的做法。

本书的又一个特点,是力图使理论的阅读和思考尽可能变得轻松和有意思。考虑到研读批评理论的艰难,作者根据自己学习和教学研究的体会,在阅读和研习一个理论流派时,突出重点难点,同时力图“举重若轻”,拉近学习者和理论的距离,增强理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采取的措施是:

1. 在每个单元开始的“理论综述”中,描绘出该理论流派的整体轮廓,反映出它的历史流变,并且着力打通和其他流派与批评家的关系,在现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尽可能结合中国批评传统)这个大框架下面显示出它的坐标,给它定位。

2. 尽可能使用“亲和读者”的语言,使语言表述通俗流畅。

3. 给出详细的注释,一是帮助理解,二是说明问题的复杂化,避免简单思维,定势思维,或者轻易下结论,在“举重若轻”的同时揭示出更大的背景。

4. 给出每个理论家、代表作和整个流派的中英文关键词,以利整体把握和讨论。

5. 每篇代表作后面给出关键引语,作为该篇文章的核心意义,借此提醒读者的注意。我的体会是,如果抓住了关键的几句话乃至几个字,就抓住了文章的要义,领会了作者的主要思想。新批评的一个主要阅读策略,就是抓住作品的核心语句,围绕核心语句做文章。文学阅读中,只要准确找到核心语句,就已经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是要对这个语句做出正确的阐释)。我想,这种新批评文本阅读方法,至今仍然有积极的意义。

6. 每篇作品之后,给出思考题,以利阅读的伸展和进行讨论。

7. 每一单元之后,给出“阅读书目”,既作为引文的出处,也作为该单元内容的参考文献。全书结束部分的“参考书目”主要由各种批评理论选读和流派综述组成,也作为各单元引文的出处。

8. 重要的人名和术语都给出相应的英文,以便资料搜索和查找。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核心词语/语句和思考题,只是作者本人的选择,实际情况可能会因人而异。在这里,重要的不是找到“固定”的“核心意义”,而是能够发现更多的“核心意义”,提出更多的问题,做出更多的思考,开展有意义的批评。

写作和研读批评理论的最大困难,在于理论的博大精深和作者的孤陋寡闻。有人在谈到结构主义时说过,“结构主义,即使是特指的某一类结构主义,在主题范围上也涉猎极广,要面面俱到实无可能,除非作者是某个非凡的天才”(Sturrock 1986: xii)。结构主义的一个方面尚且如此,“二十世纪西方批评理论”这个大题目就更不必说了,况且用区区十几万字来概述一个西方现当代批评流派难免挂一漏万,要想现其全貌,的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各位行家对书中的谬误提出批评。

本书作者之前出版过两部著作: 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和《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文化批评理论》(台湾生智出版社,2002)。本书中的很多内容取自于两书,当然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扩充、翻译,增加了新的章节和内容。本书主要来自于阅读体会和教学实践,得益于和同事们的商讨以及课堂上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发言和课程论文、学位论文。他们的一些见解被写进本书,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列入他们的名字,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尤其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钱佼汝先生。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我跟随他做博士生,研读批评理论,获益匪浅。可以说,我的大部分基础阅读都是在那四年期间完成的。最重要的是,钱先生的阅读习惯,研究方法,对学问本身的追求精神,和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都使我终身受益。本书中的很多阅读篇目,都是钱先生布置的“作业”,我至今觉得它们仍然适合阅读与研讨。

作者也愿借此机会向支持本人写作的所有同仁表示感谢。本书的部分理论研读在哈佛大学完成,在此也向提供资助的哈佛燕京学社以及提供方便的哈佛大学Widener和Hilles两图书馆表示谢意。

本书中收集的大部分文本原文是英文,翻译工作由英语系的博士生们完成(译者姓名附在文后),在南京大学做翻译学博士后研究的吴文安博士进行了校读(他还共同撰写了“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的理论综述)。理论难读,翻译更难,要使译文读上去通顺达意则难上加难。他们的中译文仍然可以继续完善,也一定还有失误之处,请大家在阅读过程中一一指出。

朱刚
2006年夏于南京大学 ZV18gVeXRuPgL/xY/oHhoN+Ht69zmZ/oGQ7FJfGtGks1ZRihQDpuzign708eEHH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