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以发现人的无意识而名声大震。他的理论发展的早期曾致力于被压抑的潜意识及梦的研究,随着其研究内容的拓广,以及他矢志不渝的观察、研究,他开始把精神分析的方法应用到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去。可以说,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理论的提出是他精神分析理论成熟的一个标志。弗洛伊德依据其早期对癔病的研究,而把意识分成三个水平,即无意识(被压抑的欲望),前意识(可回忆起来的无意识)及意识三个水平。到了20世纪20年代早期,他又对此分法进行了非实质性的修改,即把人格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部分。这就是所谓的“人格的三结构”理论。当然,弗洛伊德所说的这三个结构并不是人格的专门“结构”,而应当理解为假设的过程。弗洛伊德也坚持认为,由于神经解剖学的发展还不足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确定这些结构,所以应把这些结构看作是假设结构。 而人格的三结构与意识的各个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见下图。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本我都是无意识的,而自我和超我二者一起构成了经验中的无意识,前意识与意识状态。虽然说无意识的主要的部分是构成了本我冲动,但是,在三个人格结构当中都有无意识的存在。这种人格三分法曾使弗氏解释了许多人格上众说纷纭的问题。弗洛伊德本人对此划分也是很满意的。他曾说过,他一生的目标就是要推论出或猜测出精神装置的构造是怎样的,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其中相互作用和制约。
人格结构与意识水平关系图
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其对人格的三分法,历来就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在人格理论领域中的开拓性工作打开了对人及其行为思考的一种新途径。” 而心理学史研究的权威人物波林说:“因为精神分析太富于主观色彩,以致在超我、自我和伊底的概念中包藏有‘幽灵’的嫌疑。布吕克如果泉下有知,他在1845年与赫尔姆霍茨几个人签定的使生理学保持物理主义的盟约,竟在一百年以后导致了这样一种信念,认为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三个作战的幽灵,就不免大吃一惊。” 毋庸置疑,这“三个作战的幽灵”即是指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当然,偏听偏信权威可能会使我们的头脑僵化。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一味地赞扬,如某些西方学者把它与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相提并论;或是像某些抱着完全抛弃的态度,把它斥之为玄学、性泛滥的鼓动者;或动辄扣上唯心主义或宿命论的标签而置之不理,这都是不正确的。重要的是对弗氏理论本身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吸收合理的精华为我所用,剔除其糟粕为我所借鉴。
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姆曾说过:“确实,他和他的绝大多数的门徒,对社会的发展抱着一种非常天真的解释,而且,他把心理学应用到社会问题上,多数是牵强的解释,但是,由于他注意到了个人情绪与精神的错乱,从而他把我们带到了火山顶,让我看到了沸腾的喷火口。” 弗洛姆所指的“火山喷火口”就是弗洛伊德所发现的人的无意识,更进一步说就是人的本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与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一样,使得人类的心灵遭受到第三次打击,否认了人是纯理性的动物的一贯主张,使得人的非理性(无意识)自我更加突出出来而为人所认识,“但是,弗洛伊德受其文化精神的影响太深了,以致他也不能超出文化精神所设置的某些障碍。正是这些障碍限制了他对病人的了解;也正是这些障碍限制了他对正常人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非理性现象的了解” 。弗洛姆作为一个新精神分析者,他的批评是公正的。弗洛伊德的理论是构筑在病例的基础上的。这些病例在弗氏看来是可信的。然而,弗洛伊德滥用人的无意识,并把人的行为归结为性驱力(即力比多),最后又由此构想出三个互相分离但又联系着的幽灵,就不免要使人惊讶了。弗洛伊德的目的无非是想以无意识来阐述人性妁本质。但由于他的许多概念的非科学性及不甚严密,致使他的理论所遭到的心理学家的反对为最多,就连荣格、阿德勒这样的登堂入室的弟子都与其分道扬镳。然而,即使这样,仍不可否认他的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的动力心理学的建立无疑是一场革命,奥兹本在《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一书主张一种心理学的科学之建立乃是弗洛伊德的伟大的劳绩,而这事实却为那些把科学限制在非人的地域并把人类心理生活的园地认为是不可侵犯的人们所深深地愤慨。
对于任何一种理论,全盘抛弃或全盘吸收都是不合辩证法的。我们对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也必须持一种批判吸收的态度。世许,他的许多概念听来令人震惊,但也绝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思索的基础上的,所以不应当把他的理论视为洪水猛兽,一概否定。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对弗氏的人格理论加以评析。
(一)强调了人格的封闭性,忽视了人格形成的社会性
弗氏晚年在《自我和本我》一书中,把人格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这是一种构想,是把人格看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个系统内部靠力比多来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自我无非是与外界打交道,使本我经过乔装打扮后来适应外界环境,但外界对于人格三部分的影响却很少。人格这三部分有赖于人的生物本能,具有先天性,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逃脱不了性的左右。人的行为完全受体内的力比多控制。无疑这是一种生物决定论。“弗洛伊德否认人的本性的这一社会性和历史制约性。他把人的基本动力置于人的本能范围内,断言人的全部行动在于追求快乐或渴望满足机体的需要(生的本能),以及追求破坏、侵略。这种意向起初指向周围世界,但由于社会的禁止乃转而指向个人本身(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强调人格的封闭性并不是偶然的,他受布吕克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在解释心理现象上总想找到每一种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在医疗实践中他发现了人们许多被压抑的欲望都与性有关,并受沙可的影响而确定了“性”为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而力比多则是心理活动的能量源泉。
当然,我们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社会的生产力,具体说就是社会的经济水平。而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一分子,也是受此规律制约的。当然社会经济水平并不是决定人格形成的唯一决定因素。在有些过于强调人格形成的社会经济决定因素时,恩格斯就说过:“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交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是否认而恰恰相反承认决定社会进步的还有其他并非次要的因素。但是有的人又一味地强调这些“其他”的因素,走向了极端。弗洛伊德就是其中之一。
(二)机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两面人物
弗洛伊德曾是生理学家布吕克的门生。布吕克的机械唯物论认为:“有机体内除一般物理化学的力在起作用外无其他的力。” 弗洛伊德被这些观点所感染。在弗洛伊德的年代里,正如弗洛姆所说:“毕希纳在《力和物质》一书中自称发现没有无物质的力,也没有无力的物质,这个信条在弗洛伊德的时代是广泛流传的。” 这种时代精神也必然影响着弗洛伊德,影响着他寻找精神病因的物质基础。弗洛姆在同书中又说道:“弗洛伊德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的激情。……弗洛伊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那时关于内分泌对于精神的影响所知甚少,生理与心理相关的现象有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那就是性。如果我们认为性是一切驱力的根源,那么心理上的要求就可以满足,精神力量的生理基础也可以被发现了。” 显然,布吕克、毕希纳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使弗洛伊德时常满足于心理现象的物质解释,即性的解释。但弗洛伊德并未把这种机械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后来,他修改了自己的观点。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他曾明显地暴露出唯心主义的倾向:“你们常将机体的机能和失调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用物理化学的观点加以说明,用生物学的观点作进一层的解释,而从来不稍稍注意于精神方面的生活,不知道精神生活是复杂的有机体最后发展的结晶。” 高觉敷先生曾就此说道:“这个调子与其说是反映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精神,不如说是反映莱布尼兹唯心主义的精神;与其说是继承了布吕克的物理学传统,不如说是继承了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传统。” 当然,任何机械的而不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都会倒向唯心主义的怀抱 ,弗洛伊德也难逃这一规律。
(三)人格的心理决定论批判
弗洛伊德力主人性恶。人生下来就本能地具有仇杀、死的本能。反映在人格问题上他力主心理决定论。他认为精神病人得病是有深层原因的,而且这些病因是被人自身决定了的。他说:“在变态时有一缺裂之处,在常态时却也许有一连锁。 我们若投一结晶体于地 ,此结晶体即破裂,但是 何处破裂不是乱碰机会的 ; 是依裂纹而分成碎片的 , 而裂纹的界限虽不可见 , 却都随结晶体的结构而定 。精神病就是这种分裂的结构。狂人本为古代人所畏惧,我们对于狂人也不能不有此种畏惧。他们脱离外界的实在,但正由于这个原因,他们乃知道内心的实在较为清楚,能告诉我们许多无法可知的事实。” (着重号为本文作者所加)这段论述与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很相似。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就像雕塑家的雕像一样,雕像已完全被决定在大理石的纹路中了,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又在两千多年后的弗洛伊德身上得到了体现。他把人的东西自然化,把心理的东西生物学化,把社会的东西心理学化,其结果,必然是使其从生物决定论到精神决定论,最后步入唯心主义的阵营。
弗洛伊德从人追求本能快感的满足而得出生物决定论,从人向外发泄侵略、破坏等而遭到社会的阻拦得出人的死的本能,这些无视社会因素,一味强调人的生物本能的观点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生物决定论。
在人格理论上,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三结构”理论,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层次性,克服了传统人格理论中的一味强调理性的人的观点,对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的心理本质无疑是起了一个推动作用;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无意识心理理论的首次提出,不仅在医学界,心理学界引起了波动,而且他的精神分析还被应用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这也不能不引起理论界的关注。
当然,对于他的机械的生物——精神决定论,臆想当中把人格分为三部分,都是其哲学引申的错误所在。正如前面所述,弗洛伊德也并没有从头至尾坚特他的唯物观,鲁利亚教授总结说:“弗洛伊德学说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形式。最初,就像唯心主义体系常常发生的一样,弗洛伊德学说发现了一系列的具体事实,描述了情绪的冲突,向无意识的排挤等现象以后,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的规律。但是不久弗洛伊德的立场的错误就导致了他到这种地步,就是发现的被他有意地或任意地和不科学地加以收集和解释,于是心理分析学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起主要作用的首先是以作为性本能形式出现的、假设的‘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来解释所有自然和社会里的毁灭性倾向。” 鲁利亚的总结是比较客观的。弗氏从事实的观察中提出了精神分析的方法,进而提出了抽象的人格三分理论;他从一个心理动力学的唯物论者滑向了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阵营,走了一条一般唯心主义者共同走过的老路。但是,他的理论是以一定临床治疗为依据,并以大量的观察,治疗材料为基础而提出的,总的来说是可信的。弗洛伊德的致命之处就在于他把无意识心理现象一般化,想把无意识心理当成解开人类心理全部奥秘的金钥匙,但他没有成功,也不可能成功。这也正是荣格、阿德勒和后来的新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原因所在。
本文从弗氏人格理论的封闭性、唯物与唯心的两面性、生物决定论等方面对弗氏的人格三结构理论着重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评论和分析。当然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应当持辩证的观点,既不能因为他的理论的片面性而抹杀他的全部科学成就,也不能因为他的科学成就而否认他的理论上的某些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