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法治与人治

人治主要是指以统治者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社会事务的治理模式。人治本身是一种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指“一人之治”,个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我国有几千年的人治历史,其中存在过许多盛世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等,并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史发展的惯性规律上来讲,这种社会治理模式中有不少可援用的经验。基辛格在其新出版的《论中国》一书中提到,中国注重采用传统社会中的治国经验和智慧,这是一项可行的经验。但是,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现代化时期,过去的一些做法在今天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比如,在封建社会,一个县官可以仅带着一两个随从去治理有着十余万人的大县。这与当时的农业社会“超稳定结构”、无讼的乡土观念以及农业社会的自治结构等是相适应的,但在现代社会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在我国逐渐摆脱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乃至所谓后工业社会后,社会关系的性质与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原来的“熟人社会”逐渐演变为“陌生人社会”。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矛盾和挑战,传统的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治理结构很难适应和应对这些新生的矛盾,这样,以法治为中心的“规则之治”对推动社会的治理和发展至关重要。

应当说,人治社会并不绝对排斥法律的作用,我国历史上的王朝也注重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思想。但法治和人治的最根本区别何在?通过对法治与人治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法治在社会治理功能方面有不同于人治的以下特性:

第一,法治具有明确性。法律的规定通过成文法或者判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条文或者内容具有明确性,使人们清晰地知晓自己行为的后果,实现社会的规范和有序,这诚如荀子所云“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荀子·成相》),即规章制度设立后,人民了解,则方向明确。而人治是“一人之治”,即完全根据特定个人的判断、选择与决定来进行治理,往往由个人的言语发布命令、指令,其最大特点在于个人的随意性和内容的模糊性。而且,人治的决策过程不公开,在决策程序上就难以保证最终决策结果是科学合理的。

第二,法治具有可预期性。法律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这样才能够使人们预测到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更好地发挥法律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这样也有利于限制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任意性。在法治社会中,法律一经公布,就昭示天下,成为人们的行为规则,每个人都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去作出或不作出各种行为,而不必担心出现难以预见的后果,因为每个人行为的后果在法律上都已经作出了规定。这样,法律就为人们提供了长久的预期,使市场交易得以有序进行,从而减少社会中交往的成本,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人们可以安居乐业。而人治则容易朝令夕改,命令的颁布、废止和更替甚至取决于当权者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情绪变化,因此人治之下的规则不具有长远的可预期性。

第三,法治具有科学性。在法治社会,法律的形成与颁布,是众人参与的结果,立法的过程可以说是集众人之长,而司法的过程也是职业化、专业化的法官对法律进行适用的过程。而在人治社会,命令的颁布往往是个别有权者的决定,从概率上看,个人的决定不如多数人商议而作出的决定科学,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柏拉图所期待的“哲学王”(philosophy-king),人的理性是有限制的,这一固有缺陷决定了完全依靠个人能力来治理社会具有巨大的风险。所以法治本身可以形成一种纠错机制,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一个人可能因感情冲动而做错事情,但所有的人不可能因感情冲动而做错事情。

第四,法治具有稳定性。法治社会形成完整的秩序,这种秩序是通过法律而公布的,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其秩序的变动必须经过法律上的修法、立法等活动才可以产生,所以其具有程序上的严谨性,不因个人的变动而变更。历史经验证明,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征,只有实行法治,才能保障国家稳定、社会昌明。但在人治社会中,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秩序,但是这种秩序是难以长期维系的,不具有长久的稳定性。从中国历史上来看,朝代的更替是非常频繁的,大多数朝代的历史都在100年左右,超过200年的很少,强大的秦王朝也不过二世便亡。但相比之下,英国从1689年君主立宪到现在(2012年)已经323年了,美国从1776年建国到现在也有236年的历史。社会治理如果被某个人能力所直接决定,就会导致所谓“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人治社会中缺乏对统治者的监督和制约,容易导致个人的专断和权力的过分集中,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有害的。

第五,法治具有社会凝聚力。在法治社会,法治一则要求全民参与,制定良法;二则要求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则将自由、平等、人权等作为其价值观念予以贯彻,强化了对人民的人权和自由的保障。通过这几个方面可以实现社会公众意愿的有效表达,形成一种社会共识,使公众对法律执行的效果在心理上能够予以接受。在人治社会,如果遇到贤明的君主、清廉而又富有能力的官吏也可能形成一定的凝聚力,但这种人治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这种凝聚力是有限的。

第六,法治具有规则的统一性和普遍适用性。在法治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法治中包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规则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在人治中,尽管也强调法律的作用,例如法家主张“奉法者强则国强”,但是在人治模式下法律只是一种统治工具,其并不具有至上地位。在人治社会中,权力的地位常常高于法律,法律必须服从于权力。故宫养心殿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这就表明人治治理模式中居于至高地位的仍然是统治者的个人意志。

正因为法治有异于人治的上述功能特性差异,法治也成为符合现代社会特点的基本治理模式,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以大工业生产、大分工、商品和服务高度流通为特点的陌生人社会,古代熟人社会中的人治方法,在现代社会中难以再发挥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历经三十多年市场化的改革,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人的自主性和个体性也日益增强,价值判断日趋多元,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交易方式多样化,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如人口的大量、急剧流动使得社会的控制较之以往更加困难,这无疑加剧了社会治理的难度,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原来适用于人治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再维系下去,只能采用法治的方式管理国家和社会。

尽管法治与人治存在质的差异,但它们均是组织社会管理的途径,且都要求有高素质的人来进行社会管理,这一点在人治社会表现得更为突出,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圣王”理念,还是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均为适例。在中国古代虽然是人治社会,但历代思想家都强调人的作用,墨子曾经提出“尚贤”的思想,韩愈在《原道》中也提出,没有贤人的作为,人类将不可能存活。这些都是主张要由贤人治理国家。唐代白居易说:“虽有贞观之法,苟无贞观之吏,欲其行善,不亦难乎?”宋代王安石也说:“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其实,法治社会也不完全排斥这一点,在一些实现法治的国家(如新加坡),就特别强调推行精英政治,把各界精英都吸收到政府担任高级领导人,从社会招揽人才。即使是在法治社会,如果吏治腐败,也可能会遇到比人治更糟糕的问题。再好的法律都需要靠人来执行,古人讲“徒法不足以自行”,就是这一道理。所以即使在法治国家,也要特别注重建设一支公正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来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如果吏治腐败,任人唯亲甚至买官卖官,即使是再好的法律制度,也难以发挥良好治理的效果。

尽管人治与法治相比较具有更悠久的历史,所积累的经验也更为丰富。但是,既往的社会治理经验,已经使人们形成共识,即法治具有人治所不具有的优越性。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还是靠法律靠得住。这就是对这种共识的形象概括。 7rdXB8dBXVmyL+MgUPzUUby8MEdiDszkiTFx4uClN/PzRQL6v/wdh8bPzv90JB7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