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死火

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坠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象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 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成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哈哈!

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死的火焰,现在先得到了你了!

我拾起死火,正要细看,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入衣袋中间。冰谷四面,登时完全青白。我一面思索着走出冰谷的法子。

我的身上喷出一缕黑烟,上升如铁线蛇 。冰谷四面,又登时满有红焰流动,如大火聚,将我包围。我低头一看,死火已经燃烧,烧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他说。

我连忙和他招呼,问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我也被冰冻冻得要死。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行烧起,我不久就须灭亡。”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

“那我就不如烧完!”

他忽而跃起,如红彗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坠入冰谷中。

“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简析】

“火”是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时代、不同个性的作家,都有对火的不同想象。这是一个最具挑战性的文学课题、思想课题与生命课题:创造出不同于他人、前人,独属于自己的关于火的新颖形象。这就意味着对宇宙生命的新想象,对存在本质的新发现,也是对现有语言表现力的新突破。

鲁迅活跃的自由无羁的生命力注定他要接受这样的挑战,并且有出人意料之外的创造:众多作家笔下的火,都是熊熊燃烧的生命的象征;鲁迅写的却是“死火”,面临死亡而停止燃烧的火。鲁迅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这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于是,就有了梦想者的“我”与“死火”的一次奇遇。

【思考题】

请作文本细读:

1.“我”是在什么背景下与“死火”相遇的?你注意到了“红色”与“青白色”的相互反映和转换吗?

2.鲁迅是怎样描写“死火”的形象的?他是怎样将“息息变幻,永无定形”的“烈焰”凝定下来的?

3.琢磨这些描写:“我拾起死火,……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冷气怎么会产生火的焦灼感?“登时满有红焰流动”——火怎么会如水般流动?这些反常识、反常规的想象与描写,传递了鲁迅怎样的一种独特体验与思维?

4.怎样理解死火生存的两难选择——不动就将“冻灭”,跳出继续燃烧仍不免“烧完”,以及最后的选择:“那我就不如烧完”?这将是理解本文的难点所在。

5.你怎样看最后的结局?你注意到本文中的两次“笑”了吗? 9ZfzUlyexFGH8MQaexQ2uVVb4rAAPI98Nplqo698h0DtrpcMG/4+EgA8V0OQ32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