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影的告别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简析】

本文选自鲁迅的《野草》。

这是鲁迅的独语。自觉地将读者推到一定距离之外,径直逼视自己灵魂的最深处,把外在的生存困境经验转化为对内在生命存在困境的体验与追问,形成了鲁迅式的“黑洞”:充满了生命本体性的黑暗感,同时又质疑于这样的黑暗感——“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由此而形成了鲁迅式的“反抗绝望”的哲学。

这是一个真正的艺术世界。——为产生距离感,营造一个读者完全陌生的世界;为从自我孤独中挣扎出来,鲁迅创造了与现实世界对立的别一个世界。它彻底摆脱传统的写实的摹写,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挥。于是,在鲁迅的笔下,涌现了:梦的朦胧、沉重与奇诡,鬼魂的阴森与神秘;奇幻的场景,荒诞的情节;不可确定的模糊意念,难以理喻的反常感觉;瑰丽、冷艳的色彩,奇突的想象,浓郁的诗情。在《野草》里充满了奇峻的变异,不仅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是现实的变异,而且其所创造的语言也是日常生活用语的变异:集华丽与艰涩于一身。可以感觉到鲁迅是完全陶醉在这样的艺术和语言的创造之中,这多少缓解了他内心的孤寂与紧张;于是,我们读者在感受到鲁迅的生命个体与艺术个体的真切存在时也就陶醉于其间。

《影的告别》是一篇奇文:“人”的“影”会从“形”中分离出来,而且还要“告别”,而且还说出了一番让“人”惊讶不已的话来。“影”与“形”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这里且作一说:“形”与“影”是一个共同体,是“人”的存在的两种方式:“形”是作为群体的存在,按照社会规范的常规、常态去生活;而“影”是一个个体的存在,而且是社会规范的反抗者。于是,就有了“影”的反常思维与选择。首先是“我不”:对于“有”的拒绝——对“已有”(人们或者视为“天堂”或者视为“地狱”的一切现实的存在)、“将有”(人们设想的未来的“黄金世界”)与“既定”(“你”)的一切的拒绝。掏空了一切,“我”就选择“无”——“黑暗又会吞并我”(因为我反抗黑暗),“光明又会使我消失”(我的价值就体现在与黑暗捣乱中,我必然随着黑暗的消失而消失),“我不如彷徨于无地”,并且只拥有“无”——“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当我“独自远行”,在独自承担与毁灭中,却获得了最大的“有”——“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我”(一定程度上也是鲁迅自己)就这样从拒绝外在世界的“有”,到自我毁灭(否定)的“无”,又在对黑暗的独自承担中达到了自我生命中的“大有”。这“有——无——有”的生命转换,这“拒绝”“选择”而“承担”,构成了《影的告别》,某种程度上也是《野草》的一个基本线索。

【思考题】

1.在弄清了本文的基本线索以后,在阅读中,应把重心放在对鲁迅的语言表达的体会上:鲁迅如何选择特定的关联词与语式,在不断的重复中,形成了语言的决绝感与缠绕感。如第一节(“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如彷徨于无地”),连续十一个“我不”;第二节(“我不过是一个影……如果现在是黎明”),连续四个“然而”;第三节(“朋友,时候近了。……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连续三个“我愿意”。请在反复吟诵中体会其语言内在的韵味。

有人注意到,关联词,特别是表转折意义的关联词的频繁使用,是鲁迅个性化语言的一大特点。据统计,在《鲁迅全集》里,转折关联词出现的频率分别是:但,8848次;却,4257次;然而,2158次;不过,2008次;倒,1429次;竟,1404次;可是,440次;否则,262次。(参看《鲁迅作品中的“却”字句》,《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3期。)如有兴趣,可就“鲁迅作品中的关联词运用”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这涉及鲁迅的思维方式、语言风格的形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很有意思。

2.读鲁迅作品,特别是《野草》,不能只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分析、理解,更要身历其境地感受、体验。如最后一段,就是一种生命的黑暗体验,如一位研究者所说,这是一种生命的大沉迷,是无法言说的生命的澄明状态:“如此的安详而充盈,从容而大勇,自信而尊严”,这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光明,“充盈着黑暗的光明”。——你有过这样的黑暗体验吗? D+0tl+Zptid+dLDv5KaS/wOSKQuMuhFi7JUWL0VxDX53Hs6XoavxyZSNUjEuXSh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