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前瞻记忆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前瞻记忆

关于前瞻记忆的定义,诸多研究者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几乎未见到不同意见的出现。具体地说,研究者们都认为前瞻记忆是“对延时的意向的认识”(Ellis,1996)、“对未来要执行的行动的记忆”(Einstein & McDaniel,1996)、“进行意向的编码、储存和执行时表现出来的让人信服的能力”(Kliegel & Jäger,2006)、“在未来执行计划与意向的能力”(Graf,2011)等。

总之,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就是对将来要完成的活动和事件等意向的保持与执行。由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地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很多行为都是根据事先的安排进行的,所以,成功地完成这些活动,都需要在头脑中保持并提取这些计划或实施的意向,也即是需要前瞻记忆的参与。例如,对于“明天下午三点在会议室开会”这一内容的前瞻记忆来说,从接到会议通知并打算参加开始,头脑中就有了关于此事的计划和意向,随着开会时间的临近,这一计划和意向会越来越清晰,直至成功执行(按时参加了会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前瞻记忆过程包含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对“做什么”的记忆,即对将要执行行动的“内容”的记忆,称为前瞻记忆的“回溯成分”,如上面例子中的“去会议室参加会议”;二是对“何时何地如何去做”的记忆,是前瞻记忆中的“前瞻成分”,如例子中的“明天下午三点执行”。

与前瞻记忆相对的是另一类只包括回溯成分、不包括计划或将来事件的记忆,如对曾经看过的一场电影的情节的记忆,对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音容笑貌的印象,对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英语单词的记忆等。这些都是单纯对过去获得信息的保持和提取,从记忆的内容和时间特点上看,不涉及“将来”的计划,当然更不需要在将来去实施。相对于前瞻记忆而言,研究者们把这类记忆称为“回溯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RM)。

2.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的区别

从信息加工论的视角看,无论是前瞻记忆还是回溯记忆,都是对信息的获得、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但两者的区别也很明显。

(1)从记忆内容上看,前瞻记忆的内容以“计划”和“意向”为主体,回溯记忆的内容则是以信息的原始状态为主,不包含执行的计划与意向。

(2)从记忆的过程看,前瞻记忆信息的提取是为执行服务的,往往伴随着执行过程,而回溯记忆不包含执行。

(3)从信息的提取来看,前瞻记忆的编码以“意向整体”的形式存在,在提取时往往表现出较明显的“全或无”的特点,即要么成功提取并执行,要么被完全遗忘,很少存在一种中间状态。例如,在执行“路过超市时购买食品”这一计划时,一般只会出现路过超市时“完全忘记”或“成功执行”两种可能。而回溯记忆则不然,经常存在着信息部分提取的现象,例如我们只能回忆起一首诗的部分字句,只能回忆起某个人名的姓氏或名字中的一个字等。

从以上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的区别可以看出,前瞻记忆除包含有传统的“记忆”成分外,还包括意向及其执行的成分,比回溯记忆包含着更多的认知过程。基于这种原因,有研究者认为,将其称为“前瞻记忆”并不能真正准确地表达这一过程,最好将其称为“延时意向”(Delayed Intentions)、“延时实现的意向”(Delayed Realization of Intentions)或“特定含义的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 Proper)等。当然,心理学中其他很多概念也有类似的情况,即概念的名称并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表述出概念的含义,但如果具备了公认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名称倒并不是最重要的了。所以,近年来,关于前瞻记忆名称的讨论日渐平息,“前瞻记忆”一词成为最普遍使用的名称,“延时意向”的说法也时有出现。

3.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的联系

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分类一样,将记忆分为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也是为研究与认识的方便进行划分的,两者在日常记忆中,实际上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前瞻记忆中必然包含着回溯记忆的成分,即计划和意向的内容须依赖回溯记忆进行保持和提取,如“明天给某位朋友打电话祝贺生日”这一行为意向中,“祝贺生日”这一行为内容就是依靠回溯记忆来保持的。

(2)回溯记忆中也包含前瞻记忆。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对一些“程序性”知识的记忆包含了执行意向的内容,如小学生需记忆“列竖式求两个多位数的和”的运算规则:如果相同位数相加超过10,则需要进位;我们在学习“火灾自救”的知识时,也需要记住不同情况、不同火灾阶段的逃生方法等。这些记忆的内容中虽然包含执行意向,但并不在行为计划之中,目前不需要去实施。但在一定条件下(遇到计算多位数加法的题目和发生火灾时),才会临时提取意向并实施。这些“不知何时会执行的意向”是作为信息经验保存在记忆中的,属于包含一定前瞻成分的回溯记忆。

专栏1-1

◎前瞻记忆是一个独立概念吗?

在前瞻记忆的性质方面,曾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研究者怀疑前瞻记忆这一概念存在的逻辑性。例如Crowder认为,根据传统的心理学对记忆的理解,记忆必然是回溯性的,而“意向”必然是前瞻性的,将两者放在一起组成“前瞻记忆”这一术语,不免存在着难以解释的矛盾。另外,前瞻记忆包含了对意向内容的记忆与对意向的执行,但“记得”与“执行”并不属同一心理范畴,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也显得牵强附会。最后,研究者以意向是否成功执行作为判断前瞻记忆成绩的依据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即使记得行动的意向,也不一定会成功执行,那些“不可能实现的意向”,如“获得圆周率的确切值”等,就无法执行(Crowder,1996)。

Roediger也认为,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研究者们发现前瞻记忆受回忆线索、认知资源、任务重要性等的影响,这与回溯记忆的影响因素如出一辙,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之间并无令人信服的差别,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景记忆。此外,在前瞻记忆的一般含义中,“意向”的范围太广泛,包括了希望、愿望、梦想等,这显然超出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应该严格地限定为“必须要执行的意向”(Roediger,1996)。

对前瞻记忆性质的争论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辨析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启发研究者对前瞻记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思考。但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是否能明确分离,即前瞻记忆能否成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实证研究的结果无疑最有说服力——现有的涉及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关系的研究大都得出了两者并无明显相关的结论。所以,近年来,研究者们不再热衷于对前瞻记忆的上位概念进行探讨,而是简单地把它与回溯记忆对应起来。 vvEhEG7Ihx0QZulTv5dC3VK+C86qk0KkWi9QDX/jIwR4j4xgTM5vfT1PT5MdnIp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