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卢家楣

前瞻记忆是指个体对将来要完成的活动或事件的记忆。自20世纪90年代初,前瞻记忆的实验室研究范式提出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迅速成为记忆心理学的又一个热点,涌现出大量前瞻记忆加工机制相关的研究成果。由于前瞻记忆是一种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记忆种类,所以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前瞻记忆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对老年群体及一些身心疾病患者日常前瞻记忆特点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

在心理学对感知、记忆、思维等人类基本认知过程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通过实验、测量等方法揭示其深层发生发展机制的基础性研究固然重要,但也应向实践和应用推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心理学也逐渐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为越来越多的大众所了解,并面临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心理学应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观点已普遍被学界内外的有识之士所接受。我国不少心理学工作者正在积极探讨心理学研究与建设与和谐社会接轨的途径和机制,这从最近几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的主题即可见一斑:从第十三届的“走向世界、服务社会”(2010,上海),到第十四届的“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2011,西安),直至第十五届的“心理学与幸福社会”(2012,广州)。本书正是着重从日常生活中的前瞻记忆以及影响前瞻记忆的社会心理因素等层面总结梳理国内外前瞻记忆研究的成果,体现出作者具有将这一领域的研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理念和视角,并作出了沿此方向前行的努力和探索,值得赞赏。

纵览全书,有三个特点十分突出。

一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全书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三章系统阐述了前瞻记忆的基本概念和加工机制、社会心理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测量方法,属相关理论的总括;后五章则以研究内容为主线,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围绕前瞻记忆与情绪、前瞻记忆与个性、前瞻记忆失败归因、前瞻记忆与身心疾病、前瞻记忆老年化的社会心理机制五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还穿插了前瞻记忆的训练提升、实验室范式与日常范式研究的比较等内容。再从每章的内容看,在对某个主题的研究进行总结梳理时,总是根据已有研究的内在逻辑和数量分布,灵活地按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或研究结论等线索层层展开,使读者能清楚地把握每一主题研究的轮廓。

二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本书两大部分共八章的内容涵盖了前瞻记忆社会心理维度已有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方面。在前瞻记忆与情绪、前瞻记忆与个性等专题中,还对前瞻记忆对应的“回溯记忆”及其相应心理过程与特点关系的研究加以介绍,使读者能在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的对比中获得更多启发。另外,每章中还以“专栏”的形式呈现相关背景知识、典型研究和实践应用等内容,既扩充视界,又增强了可读性。而书中在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时,在尽可能穷尽同一类别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其中一到两项代表性研究的变量、方法、过程和结论,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三是观点鲜明,力求创新。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介绍前瞻记忆研究的专著。从每章的内容看,不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介绍,还阐述了作者自己的评价或见解,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进一步思考拓展了空间。更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日常情境中前瞻记忆失败归因”的主题几乎没有其他研究涉及,作者深入介绍了自己的几项相关研究。这几项研究运用不同的方法聚焦于同一问题,角度不同但又相互呼应,研究思路颇为独到、新颖,为全书增添了开拓创新的气息。

此外,本书参考文献的引用也十分详尽,几乎涵盖了从前瞻记忆早期研究到最新研究(2013年)的所有成果,且全部采用了APA格式的“实引”。这不仅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也为其他研究者在这一领域深入钻研提供了进一步查找的线索。

本书的作者谦和多思,潜心研究,先后求学于国内外多个心理学研究机构。他热爱学术,刻苦勤奋,专业基础扎实,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即开始了对前瞻记忆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作为他的老师、同事和挚友,我为他取得的学术成就由衷高兴,预祝他能以本书的出版为契机,在多年的积淀之后进入硕果累累的学术“收获期”,同时也相信此书能为记忆心理学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能引领更多心理学的学习者进入前瞻记忆这一充满魅力的研究领域。

是为序。

二零一三年秋
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思湖畔 rWzesXhdhuqnFFv93juexOxqkYPjt/MctIPBWh9BqyC1JL3rsos7XudYLa5uW0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