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需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具有实证意义的科学结论;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具有人文理论特点。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在价值层面需要一定的理论判断,理论发展和创新也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属性。
第一,把协同治理放到我国本土化环境和实践中去分析和思考。公共行政学者罗伯特·达尔曾经在《行政学的三个问题》中指出:“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论,不能够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协同治理是发展于西方的公共管理研究前沿理论,我国学界对协同治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是一项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研究探索和理论创新。在理论方面,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视角,研究跨部门协同治理对于中国公共管理的适用性、适用条件和领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后新公共管理时代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第二,把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创新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对策生成模式。当前,国内理论界对跨部门协同合作方面的研究方法多数是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依托这些研究方法,提出的跨部门合作改进对策建议的科学基础较差,有些是泛泛而谈,观点和对策甚至是五花八门。本研究通过运用问卷调研等实证分析方法,在协同治理理论指导下,科学分析了跨部门协同治理实践中的问题和困境;在实践方面,总结和比较了国际协同治理的经验和中国协同治理的相关案例,提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关键因素、模式和实现机制,推动跨部门协同合作及协同治理等相关理论研究向实证化方向发展。
(一)问卷调研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制定了专门的调研问卷(见附录一),选择政府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政府公务员,开展问卷调研工作。问卷调研采用判断抽样的非概率方法,选取作者认为代表性较高的样本,开展问卷调研。最后,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8%。调查问卷的对象是从中央政府到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等各级政府公务员。样本构成主要从年龄、性别、行政级别和隶属政府层级四个方面描述,相关统计情况如下。
1.样本的年龄和性别分布
本次问卷调研的样本是以中青年公务员为主,22—35岁的公务员占样本总量的62.1%,45岁以下的公务员占样本总量的91.9%;中青年公务员是直接从事公务实际工作的执行人员,在跨部门协同合作方面有着很好的实际经验(见表1-1)。样本中,男女性别比例大约为6∶4,男性受访公务员略多于女性受访公务员,符合我国公务员总体的性别特点(见表1-2)。
图1-1 样本的年龄分布
注:图中横坐标上的1、2、3、4分别表示22—35、36—45、46—55、56—65年龄段;纵坐标表示各年龄段的频率数。
表1-1 样本的年龄频率表
表1-2 样本的性别分布
图1-2 样本的性别分布
注:图中横坐标1.0和2.0分别表示男、女;纵坐标表示各性别的频率数。
2.样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年限分布
在调研样本中,公务员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是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从事综合管理工作的占样本总量的48.4%,从事公共服务工作的占样本总量的16.1%,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占样本总量的15.3%(见表1-3)。同时,样本中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年限都比较长,对政府内部跨部门协同工作有着长期的经验体会。拥有8—9年公务员工作年限的是样本量中最多的群体,占总体的24.4%(见表1-4)。
表1-3 样本人员从事的工作内容分布
表1-4 样本人员从事公务员工作年限分布
图1-3 样本人员从事的工作内容分布
注:图中横坐标上的1—7分别表示综合管理、公共服务、政策研究、行政执法、教育培训、新闻宣传及其他;纵坐标表示从事各自工作人员的频率数。
图1-4 样本人员从事公务员工作年限分布
注:图中横坐标上的数字1—8分别表示0—1、2—3、4—5、5—6、6—7、8—9、10—20、21—30公务员工作年限;纵坐标表示各工作年限人员的频率数。
3.样本的行政级别和政府层级分布
从受访者的行政级别角度来看,调研样本主要是在基层岗位从事公务员工作的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及科员等公务员。处级(包含正处级和副处级)公务员占样本的30%以上(见表1-5)。从公务员单位所属政府部门的层级来看,调研样本以中央政府部门和地市级政府公务员为主,其中中央政府部门公务员占30.3%,地市级政府公务员占样本总量的27.4%(见表1-6)。
表1-5 样本人员的行政级别分布
图1-5 样本人员的行政级别分布
注:图中横坐标上的数字1—6分别表示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科员、办事员;纵坐标表示各行政级别人员的频率数。
表1-6 样本人员所属政府部门的层级分布
图1-6 样本人员所属政府部门的层级分布
注:图中横坐标上的数字1—5分别代表中央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地级市政府、县和县级市政府、乡镇街道办;纵坐标表示各层级政府工作人员的频率数。
(二)理论定性分析
在回顾和总结已有国内外协同治理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书运用政治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分析跨部门协同治理实践活动。尤其是注重运用政治学中的利益分析方法、公共管理学中的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管理学中的组织合作等理论,对跨部门协同治理展开多学科的交叉分析和综合研究。
(三)案例研究方法
本书采取案例研究方法,以北京市某直辖行政区域的城市环境跨部门协同治理为案例,对跨部门协同治理展开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环境跨部门协同治理体系。同时,结合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提出城市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基本要素。
(四)比较研究方法
本书运用历史比较方法,从公共管理理论的学科视角,总结和回顾了协同治理理论发展的整体性脉络,为理解协同治理理论提供了纵向的立体研究网络。同时,运用国际比较研究方法,在进行跨部门协同治理分析时,分析了美国、欧洲等相关国家协同政府建设的做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