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五四社会改造思潮下的文学“志业”理念

要讨论五四新文学的基本观念,不能不提到这样一份文献,那就是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宣言,它高调阐发了新文学的价值立场,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话无疑是:

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艺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事业,正如劳农一样。

对此,后人早已耳熟能详,似乎没有更多讨论的必要。然而,这段文字的意义,其实并没有被历史完全“锁定”,仔细品读的话,会发现其中的一些表述相当特别,所要传达的意旨或许也尚未展开。

一般说来,否认文艺是一种“游戏”或“消遣”,将其看作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这无非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理念。事实上,自晚清以降,类似的表述并不鲜见:无论是梁启超的文学功利主义姿态,还是五四时期将“文学”当作改造思想利器的观念 ,都距这种“责任伦理”并不遥远。但在文学研究会宣言中,除了外向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将文艺当作“一种工作”的态度,同时也指向了文学者自身,即文学不仅于“人生很切要”,它涉及了一种价值投入感、一种特定的身心安顿感。作为“终身的事业”,它在于人生切要的同时,也让从业者沉浸于这项工作,体验到一种超越性的快感。换用韦伯的表述,“终身的事业”即是一种“志业”,它不同一般的职业、工作,而是包含着一种内在召唤,在持续不断以至“终身”的承诺中,具有强烈的价值投入感,这份社团宣言也可看作是一份文学“志业”宣言。

在韦伯那里,所谓“志业”问题的凸显,与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有关,在著名的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中,他这样讲道:

今天,相对于学术作为一种职业的经营,以学问为生命志业首先受到的限制,就是学问已进入一个空前专业化的时代,并且这种情形将永远持续下去。从表象与实质两方面来说,我们都必须认清,个人唯有透过严格的专业化,才能在学术研究的世界里,获得那种确实感到达成某种真正完美成果的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空前专业化”时代,韦伯对学术“志业”的高调阐发,并非是在简单认同“专业化”的现实。在一战之后德国的精神状况中,在一个“祛魅”之后诸神冲突的时代,“以××为志业”的选择,必然涉及“价值如何可能”的思考。拒绝在学院课堂上充当“伪神”,用充满激情的学术工作提供清明的理性,而在实践领域申明自己的立场,用果敢的、负责任的行动去化解冲突,这种内在的价值紧张感,构成了韦伯“志业”表述的核心。

当然,五四时代的中国情境有着根本的不同,韦伯的问题框架,基于对新教禁欲伦理及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历史考察,也不能随意挪用。 但对于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而言,“分工”的要求同样迫切,所谓“终身的事业”在当时并非一个孤立的提法,在相关的文献中屡屡出现。傅斯年在1919年2月就撰文强调“自知”与“终身之事业”的关系:“人惟有自知之明,斯宜自度己材,择一适宜之终身职业”,因为“凡学与术,皆以习久而精。操一业以终其身,与数易其业者,所诣浅深,未可比喻”。 无独有偶,1920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曾发起一次会员“终身志业调查”,理由是“夫个人不自知其终身欲究之学术与欲做之事业,则其人必终无成就。团体若不自知其各分子终身欲究之学术与欲做之事业,则其团体必无成就,可断言也”。 在这项调查中,“志业”(而非“事业”)一词饶有意味,它与韦伯的概念“Beruf”之汉译之一恰好重合。更为重要的是,正如韦伯对于“以学术为志业”的强调,包含了特有的思想及精神向度,“价值中立”恰恰是一种体现自由人格的价值担当立场,五四时期文学“志业”观念的提出,也并非只是现代知识分化或“纯文学”观念作用的结果,某种普泛性的“现代”叙述,可能会遮蔽“志业”背后特定的历史驱动力。

在文学研究会宣言中,如果说将文学当作“终身的事业”,涉及一种“志业”态度,那么文中的一些具体措辞,则暗示了另外的发生背景。在谈及这份宣言时,叶圣陶就称其中第三点很可以注意,“用‘著作工会’这个名词,非常特别,所说的意思很新鲜”。他进一步指出:“要不是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宣言里决不会用‘著作工会’这个名词。” 五四时期各种社会主义思潮风行,但马克思主义尚未有如此影响,这种说法大约只是一种“事后的追溯”。但从叶圣陶的角度看,用词“新鲜”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恰恰是“著作工会”这样异质性的词汇,暴露了宣言背后社会语境的作用。其实,除了“著作工会”,文中出现的“工作”“正同劳农一样”“同业的联合”等,也都是些“意思很新鲜”的非文学用语,它们可能只是被随意掺杂,起着类比性的说明作用,但却为读解这份宣言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换言之,与五四前后众多“杂凑各种概论”而成的文学论文相比,这份“志业”宣言的写作,不只发生于文学的内部,“跨界”的表述更可以看作一种特定的历史修辞,要考察它的内涵,必须将目光投向外部的社会思潮或实践。考虑到包括周作人在内的文学研究会发起人,都曾在五四前后投身于社会改造的运动中,他们对文学的参与及理解,无疑也会携带着上述实践的痕迹。 由此出发,本章尝试围绕两个话题展开讨论:首先,以文学研究会的所谓“前史”为对象,重新考察郑振铎等人五四时期的活动及言论,重点分析他们的专业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修正”潮流的对话关系;其次,聚焦于叶圣陶的小说《苦菜》,通过作品的细读及背景的梳理,呈现在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正如劳农一样”的“志业”想象,是如何发生于文学领域,又是如何用于文学者个人。 G5Xqiy32tPxNBMV01E1kPrW5CatO6c0b0u7+VTH3Dw9ezU/deKNzo9qs7+C3Su8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