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雨 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作家,其长篇小说《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笑面人》和《九三年》不仅是法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观。《九三年》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背景是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的关键时期,1789年革命建立的年轻的法兰西共和国面临着国内国际多重威胁,《九三年》讲述的是共和国志愿军和旺代地区由潜返的流亡贵族领导的反革命叛乱的斗争,雨果以雄浑有力的笔致,充分展现了对立双方的思想观念、组织部署、情感意志、领袖人物以及广大群众的精神风貌,详细地记叙了双方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此消彼长,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抽象的思考糅合在一起,建立了形象记叙和理性解说并行不悖的历史小说新模式。雨果在政治上同情革命,反对贵族和外国干涉者的复辟和颠覆活动,清楚地认识到法兰西共和国的敌人的凶横残暴,但他也没有回避自己所看到的共和国的混乱和偏失,比如政治领袖们个人的性格缺陷、相互关系的紧张和扭曲、革命所无法避免的血腥和残暴以及游离盲目的群众心理。在血与火的历史峡谷中,他认为因了弱者的存在而出现的人道主义原则、因了弱者的存在而在革命者和反革命者灵魂深处所唤醒的人类的同情和怜悯,才是更可宝贵的,甚至由此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说法。

《九三年》这一主题思想,集中反映在小说第三部第六卷“沉思中的郭文”一节。郭文虽然出身贵族,但拥护革命,在大革命时代战功赫赫,很快晋升为共和国年轻的军事指挥者。他的当面之敌恰巧是他的叔祖、老侯爵朗德纳克,这个顽固的保皇党人,从英国秘密潜回法国,以其超凡的毅力、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果断凶猛的个人魅力迅速将旺代地区的叛乱力量组织起来,成为共和国极其危险的敌人。侯爵的乌合之众最终被郭文的部队打败了,但就在一败涂地之际,老侯爵还是绝处逢生,从重重包围中奇迹般地逃脱了。他已经获得自由,可以纠集溃散的部属卷土重来,但因为要救被他当作人质藏在着火的古堡里的三个孩子,毅然放弃了自由,甘愿被郭文抓住,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先将孩子救出,再坦然就擒。这件事改变了郭文对他的看法,也将郭文推到了万分困难的境地:是僵化地遵从革命的逻辑将已经从善的革命的敌人送上断头台从而使革命蒙羞,还是遵从人道主义的原则宽恕舍身救人的革命的敌人、显示革命更加完美的一面却因此被激烈的革命者宣布为革命的敌人?郭文在这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面前陷入了沉思,雨果用他夹叙夹议的文体,活泼有力地展示了发生在郭文头脑中这场上帝和魔鬼之间的较量。 nbfFyT9rHvFaxO10IDztN3Oa6H1w55oEyXwYlx9BJOtCnGufpO4Jmtz+KHa1pfK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