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赵岐《孟子章句》中的复合词

为具体深入地了解汉语复合词的来源,我们来比较《孟子》和《孟子章句》(200AD)中复合词的情况。为什么用赵岐的《章句》作比较呢?第一,赵岐(约107—201)生活的时代是上古汉语(《诗经》时代)向中古汉语(《切韵》时代)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汉语的音系、词法和句法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hou 1962,王力 1980,梅祖麟 1980,Norman 1988,Baxter 1992等)。因此,赵岐的作品真实反映了古代复合词在那个时代的变化。其次,赵岐所用的语言与那时的口语非常接近。这可以从赵岐《孟子章句题辞》中看出来:

尝息肩弛担海岱之间,或有温故知新,雅德君子,矜我劬瘁,睠我皓首,访论稽古,慰以大道……于是乃述己所闻,证以经传,为之章句。

由上可知,《孟子章句》可能是赵岐和孙嵩论学或讲课的记录,因此,《孟子章句》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更接近当时的口语。最重要的是,在《孟子章句》中赵岐经常使用双字组合来解释《孟子》中的单字。我们称之为“一对二”注释法。这一注释方法反映出战国到汉代单字被双字取代的历史发展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列出《孟子章句》中所有赵岐用来解释《孟子》单字的双字组合。比如:

(9)《孟子》:圣人且有过。

赵岐:圣人且有谬误。

《孟子》中单音词“过”表示“错误”。赵岐用“谬”和“误”的组合来对译“过”字。其次除“一对二”的注释外,我们还收集了赵岐用来解释句意的双字组合。比如:

(10)《孟子》:棺椁无度。

赵岐:棺椁厚薄无尺寸之度。

赵岐用了三个复合词:“棺椁”、“厚薄”和“尺寸”来解释原文。“棺椁”在《孟子》原句中出现过,没有变化。但“厚薄”和“尺寸”《孟子》中没有对应的词。我们称这类注释方法为“零对二”。虽然这类训释词在《孟子》中没有对应的单字,但它们阐释的意义都是原句所隐含的。因此,这类形式反映了汉代人如何用两字组合来表义,也在我们的统计之列。例(10)还表明:赵岐和《孟子》都有同样的双字组合,如“棺椁”,我们称之为“二对二”训释法。总而言之,我们有三类双字组合:(a)注释单字的双字组合(1对2);(b)用于表达句子隐含意义的双字组合(0对2);(c)重复原文的双字组合(2对2)。将这三类放在一起,根据上述复合词的语义标准我们力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i)赵岐使用的双字组合有多少能被判定为复合词?

ii)《孟子》中的多少单字被赵岐用双字组合来替代?

iii)赵岐用了多少复合词来解释句子的隐含意义?

iv)赵岐使用的复合词有多少沿用至今?

表3告诉我们:全部统计的语料中总共有169个双字组合:《梁惠王章句·上》中有113个,《公孙丑章句·下》有56个。在这169个双音组合中有73个组合属于“1对2”类,有60个组合属于“0对2”类,有36个属于“2对2”的形式。

表3 《孟子章句》和《孟子》中的两字组合

上面的数字表明:《孟子》有73个单音词赵岐用双字组合来替代,而且赵岐使用的这73个双字组合中有47%是复合词。除“1对2”注释方式外,还有60个例子是“0对2”,其中有65%是复合词。从这些数据可以推知:在这一时期内,复合词大量涌现。169个双字组合中只有21%是战国的作品,79%是汉代的产物。虽然复合词的使用可以一直追溯到商代(公元前11—前6世纪,程湘清1981),战国时代也有新的发展,但是,这里的材料清楚地显示:双音词真正大幅度地发展在汉代。73个“1对2”的例子说明双音形式的词语占当时语言的43%,而战国时期在相同语境中还使用着以单音字为主的语言。

其次,我们的资料还表明:复合词的发展以双音组合形式的出现为前提。赵岐使用的169个双音组合中只有43%是复合词。双音形式的数量比复合词的数量多一倍,可见双音组合形式的出现是古汉语复合词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般认为古汉语复合词是根据句法规则组合的。对《孟子章句》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下面是我们材料中复合词构成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

在我们的语料中没有发现主谓、动补和动宾式复合词。这表明:并列和偏正式复合词是最受欢迎的格式。

《孟子》和《孟子章句》异同的事实向我们提出许多亟待解释的理论问题:

1)如果复合词由双字组合或短语派生而来,那么为什么并列和偏正如此常见,而动宾和主谓却不受欢迎(汉末才出现动补,故暂可不计)?

2)如果并列结构(如“草木”和“林木”)是由语义的概化才词化成复合词的,那么为什么没有发现三字并列结构(如“草木树”)通过“概化”而词化成复合词?

3)如果句法决定复合词的内部关系,那么“车马”和“动静”一类并列复合词必须分别解释为“车”和“马”,“动”和“静”,但是它们的实际意义只是“车”、只是“动”。这就使得并列复合词中一个成分的语义为零。然而,它们的句法结构还是“动和___”,“车和___”。句法规则如何允许并列结构中第二个成分语义为零呢?如果第二个成分的语义是零,那么所谓“并列”是谁和谁并列呢?

4)为什么汉代复合词会急剧增加?是什么因素致使汉语突然有这样强大的复合倾向?

5)如果并列和偏正结构是复合的主要形式,那么为什么在它们发展的初期(春秋时期)偏正比并列多?此其一。第二,为什么战国后期突然并列复合词又多了起来,而偏正式则越来越少?

上述问题都是汉语词汇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认为:上述诸多问题的核心是韵律。复合词的急剧增加是双音节音步建立的结果,而音节音步的建立是音节结构从上古到中古简化的结果。下面我们首先讨论前修时贤对复合词发展的解释,然后看双音化的发展如何独立于“复合”的运作。而后说明音节结构的简化如何导致双音节音步类型的建立。 XyYAGjCjKuvGlnVBil4T+ZPvj7HlZdDAIhX/TYSDsJwmNm2hfAXNouvaDKc1Jnw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