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行为记录的程序

前一节中我们主要介绍了行为记录种类,也就是我们可以以什么数字形式来记录发生的行为。那么要获得上述诸种行为记录的数据,还要通过精心的准备、设计合适的观察表格以及认真地观察、对发生的行为进行计数、计时,才能确定行为发生的总次数、行为持续的时间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换算转化成更为精确的频率或者比率,这就是行为记录的程序。

一、数量记录程序

数量记录程序是指对行为发生的次数记录的程序。在记录过程中,当行为发生时,可对该行为进行记录,直接记录该行为发生的次数。如所观察行为被定义为“哭叫”时,每当被观察者发生“哭叫”时,观察者可记录该行为发生一次,在观察时间段结束时对行为发生的总次数进行统计。当然,如果记录下观察的起止时间,还可以将行为的次数转换成行为的频率,即每小时××次、每天××次、每周××次等。

数量记录提供了观察行为的一个连续的即时记录,因此对那些有着明确起止时间的行为,并且发生频次比较低的行为特别适合,比如扯衣服、离座、上卫生间、迟到、摔东西等。而对于那些高频行为或者持续时间不一的行为不太适用,比如自闭症儿童不停拍手的行为,发生得太频繁就不适用于数量的记录,再比如吮吸手指的行为,它有时只出现几分钟,有时却持续几个小时,也不适合用数量来进行记录。

数量记录开始之前,我们必须决定:要观察的目标行为,在什么时候进行观察,观察的次数是多少,每次观察的时间有多长,以及数据记录的方法和记录的表格等。数量记录程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观察期内,只要目标行为发生就记录一次即可。通常我们用纸、笔、表格就足以用于行为的数量记录,也可以用计算器、计数器等。纸笔记录也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写正字的方法、画线法、点线法,点线法经常在记录表上的地方不够用时使用。表2-5就是一个纸笔数量记录的例子。

表2-5 两种用纸笔记录行为数量的方法

表2-5两种用纸笔记录行为数量的方法Sattler J M,Hoge R D.儿童评价[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55.

在测量低频次的行为时,数量记录很有效,它能促进对不同行为和事件的研究,并提供行为在总时间段内的变化以及行为表现的总信息量。大部分行为干预方案的目标都会设定为增加或减少特定行为发生的次数,所以行为数量的记录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多的,但是它却不能揭示行为发生的顺序,也不能量化行为为何发生,以及怎样发生的,除此之外,行为数量的记录较为费时,难以大规模展开。

二、时间记录程序

时间记录程序是指对行为发生所涉及的不同形式的时间进行记录,包括行为持续的时间、刺激信号引发行为所需时间、同一行为多次发生之间的间隔时间等。有时仅用数量记录并不能详尽地描述一种行为,例如,个案诚诚在每次上课时只有一次玩游戏机的行为,仅从行为发生的次数来看并无大碍,但玩游戏机的时间共有25分钟,从行为持续的时间来看,就比较严重了。所以,我们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还需要时间记录来弥补数量记录的不足。

时间记录程序主要包括观察、计时以及确定行为发生的总时间。行为持续时间的记录主要是使用秒表对行为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进行记录,例如,记录发脾气持续的时间、哭泣持续的时间、争吵持续的时间等。刺激信号引发行为所需时间的记录同样也是使用秒表,但它主要是记录从刺激出现到行为开始所需要的时间,例如,记录儿童接到指令后用了多长时间来开始执行指令、遵从要求(如坐下、站起来、把东西拿走、开始写作业)。同一行为多次发生之间的间隔时间记录依然离不开计时工具,它是指对间断发生的同一行为不同次数之间的间隔时间进行记录,例如,从第一次上厕所到第二次上厕所的时间间隔。

通常,在实践中数量记录程序和时间记录程序经常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以弥补单一使用某种程序的不足。下面就是一个同时用到数量记录和时间记录程序的例子,该例子是一名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对诚诚的发怒行为进行了记录。在一个6小时的学校工作日中,这位老师观察并记录了诚诚的6次发怒行为,并用秒表记录了每次发怒延续的时间。发怒行为的持续时间由3分4秒到12分之多。发怒行为的累积持续时间(44分43秒)是将6个单个发怒的持续时间相加得到的。为了使结果更加精确,观察者还将这些数量转换成频率或者比率。从表2-6可以看出,诚诚发怒行为的发生频率是每小时1次,每次的持续时间(发怒行为的平均持续时间)是7.41分钟,诚诚每天有12%的时间表现出了发怒行为。

表2-6 观察记录实例

表2-6观察记录实例

三、时段抽样记录程序

时段抽样记录程序是指观察与记录行为在特定时间单元内发生与不发生的情况。在时段抽样记录里,观察期被分为一个个小单元,如5~30秒,然后记录下在每个单元里行为是否发生。时段抽样记录法对控制观察和实验室研究比较适用。如果要记录那些外显的、通常没有明确起止界限的以及发生得比较频繁或是特别频繁的行为时,时段抽样记录程序是很有效的,比如玩玩具、大声喧哗、做鬼脸、争吵等。

在设计时段抽样记录之前,我们除了要决定观察的目标行为、需要观察的次数、观察时间的总长度之外,还要决定在哪个时间段观察、每个观察时段的长度、使用哪种时段记录程序以及记录数据的方法等。如果有需要还须决定记录时段的长度(用来记录数据的时段)。时段抽样记录相对前两种记录程序来说,准备工作相对多一些。另外,时段抽样记录除了需要笔、表格、计时器之外,最好还要有一些设备能提醒起止时间。

时段抽样记录主要包括:全时段行为观察记录、部分时段行为观察记录和特定时间行为观察记录。我们将详细介绍每种程序的具体应用情境。

(一)全时段行为观察记录

全时段行为观察记录通常用于记录持续性的行为,或者发生频率高很难界定开始和结束的行为。通常观察时段被平分为短小的时段,然后观察在每个短小的时段内行为是否发生。在全时段行为观察程序中,观察者必须就全时段进行观察,观察行为必须出现在某个短小时段的全部时间才能被记录,如果行为仅出现在某个短小时段内的部分时间,将不会被记录为行为的发生。

例如,观察个案诚诚“前后摇动身体伴有不自主发出刺激声音”的行为,观察时段为1分钟,在观察过程中,将1分钟分为6个10秒钟的小时段,记录行为的发生情况,假设该行为在1秒时开始到10秒时停止,则被记录为行为发生一次,如果行为在1秒时开始不到10秒时已经结束,则不被记录为行为的发生,如此观察整个1分钟后,计算行为总的发生次数,如果在这1分钟内行为总共发生4次,那么该行为的发生率为4/6×100%=66.66%。

表2-7是一个全时段行为观察记录的例子。表格的使用将使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更为方便。

表2-7 全时段行为观察记录实例

表2-7全时段行为观察记录实例

全时段行为观察记录适合于那些持续时间较长的行为(如讲话和做作业),它的不足之处是将会导致低估行为的发生概率。

(二)部分时段行为观察记录

部分时段行为观察记录是指观察者就目标行为在观察时段内的任何时间点是否存在或发生进行记录,而不注重在时段内目标行为发生的次数或行为持续的时间。它与全时段行为观察记录的不同点在于,全时段行为观察记录要求行为必须出现在某个短小时段的全部时间才能被记录,而部分时段行为观察记录只要行为存在或发生就记录,不需要持续整个时间段。

例如,诚诚“上课讲话”的行为,假设观察时段为10分钟,将这10分钟分为1分钟一个的短小时段,共10个短小时段,在每一个1分钟内只要讲话行为出现,即记录一次,无论该行为是否持续了整整1分钟。假如“讲话”的行为在观察的10分钟内出现在了4个1分钟内,即该行为的发生率为4/10×100%=40%。

表2-8是一个使用部分时段行为观察记录程序对诚诚的问题行为进行观察的实例。

表2-8 部分时段行为观察记录实例

表2-8部分时段行为观察记录实例

该观察记录程序的不足是该记录程序容易过高计算目标行为在观察时段内的发生概率。与全时段观察记录一样,部分时段观察记录程序相同,记录所得数据常表达为目标行为的发生时段占观察总时段的百分比。但由于在部分时段观察记录程序中只要目标行为在观察时段内出现即记录,无论持续时间长短,所以不能提供行为发生持续时间的数据。

(三)特定时间行为观察记录

特定时间行为观察记录是指观察者在观察时间段结束的时候观察记录行为是否发生或存在。例如,观察时间为10分钟,将这10分钟分成10段,每段1分钟,如果行为在1分钟的第60秒的时候出现或存在,则观察者记录该时间段为行为发生时段,否则不记为行为发生时段。10分钟结束后计算行为总的发生时段,再计算出行为发生比率。

当行为发生的频率适中,但是比较稳定时,如痉挛、刻板行为、面部表情等,用这种特定时间行为观察记录的方法比较有效。而且,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观察一组儿童的行为,例如,被观察的儿童有5个,我们就可以进行50秒的循环观察,在50秒的循环观察中,把这50秒分为5个10秒,在每10秒的最后时刻观察一个儿童,那么5个儿童都能被观察到。

该观察记录程序的优点是观察者不用在某时间段内全程观察行为是否发生,可以节省观察者的时间和精力。该程序主要用于记录持续性行为,如注意力集中或在某时间段内持续参与某件活动,它不适合于低频率或持续时间较短的行为。而且,如果儿童知道教师正在观察他的行为,而且只在某个间隔末期才会注意他,他很可能会在此时掩饰或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目标行为就观察不到了。

上述三种时段抽样记录程序各有优劣,在选择时我们应该根据特定的情境来进行取舍,或是综合其他的观察方法。表2-9将指导我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何种记录程序。

表2-9 如何选择时段抽样记录程序

表2-9如何选择时段抽样记录程序Watson T S,Steege M W.校本功能性行为评价——教育工作者指南[M].孙瑾,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3.

总之,时段抽样记录程序可以帮助我们定义时间—行为之间的重要关系,它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在短时间内搜集大量的观察数据。但是,时段抽样记录程序只能提供目标行为在多少个时段里发生了的数据,它可能会忽略与问题行为有关的重要行为,也不能提供行为的质量信息或情境信息,而且它也难以揭示行为的真正频率或持续时间。所以,时段抽样记录程序要与其他两种观察程序结合使用才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行为观察。有些行为,如骂脏话、厕所、吃东西等行为很容易计算次数或者归类,应用数量记录程序;而有些行为,如哭闹、运动所花费的时间,则应用时间记录程序记录它们所花费的时间;而其他的行为,如阅读、工作或坐着,则较常采用时段抽样记录。 通常目标行为都可用一种以上的方法进行观察,并没有一定非得采用哪种策略不可的说法。当然,最后采取什么观察方法,还需要视情形和儿童的需要而定。 pM+hnUujt3RbUtdF0sxCtcJamYG9D6QSQ9bbIW3a5Nuewi7qA/YEFwiyEnIC+6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