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初来乍到

开学刚刚一周,班里就已经有风云人物闪亮登场啦!其中,邵乐最引人瞩目。他好像知道的事情特别多,是班上的小灵通。有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有个同学受了伤,大家手忙脚乱地准备把他送到医务室去,可新开学,谁也说不清楚医务室在哪儿,这时,邵乐背起同学就跑,很快就到了医务室,大家都奇怪地问邵乐他是怎么知道医务室的?邵乐笑了笑说,有一次偶尔路过这边,注意到了医务室的牌子,就记住了。

还有一次,邵乐进教室时突然对大家宣布,这个周三是校庆,放假半天,同学都以为他在开玩笑,没想到上课时班主任老师宣布了同样的消息。这下大家就更奇怪了,邵乐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呢。原来邵乐注意到在一楼的楼道口有一个告示栏,那里写着学校一周的主要安排,他就是在那里了解到校庆的事的。时间长了,大家有事都爱先问问邵乐,而邵乐又是一个热心人,无论是老师交代的事情还是同学让他帮个忙,他都是有求必应,和谁都相处得很好,到了选举班干部的时候,他以绝对优势的票数当选了班长,大家都说,邵乐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小班长。

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邵乐这么受人欢迎,首先就是因为他拥有别人所没有的知识,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怎么样才能发现别人忽视了的东西呢?对啦,细心观察很重要!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据统计,一个人知识的90%是通过观察得来的。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它细心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不过,可不是所有长了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的人就可以有敏锐的观察力,高超的观察力指的是随时注意四周的习惯、明察秋毫的敏锐感和过人的记忆。在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中,狐狸意味深长地对小王子说:“真正珍贵的东西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来体会。”

观察需要一颗什么样的心呢?假如任何事物对你而言都是新奇的、都逃不过你锲而不舍的眼光,那么你就具备了这颗重要的心——好奇心。好奇是人类深埋于基因中的古老天性。因为好奇,人们探求知识,并感到愉悦。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完美的观察是心灵和大自然的契合,需要好奇的甚至是贪婪的追求真、善、美的心灵和眼睛。

观察不是漫无目的地左顾右盼,要观察到让你感到兴奋、激动的事情,首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有你所感兴趣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聚精会神,持之以恒。贝弗里奇说:“观察训练首先必须刻苦勤奋,随着实践的增多,行动逐渐变得不知不觉或无意识,遂养成习惯。”法国作家莫泊桑也说过:“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仔细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的特点。”

晚清著名画家任伯年画的猫,可以说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是他长期仔细观察的结果。据说,一个月夜,他正端坐桌前,挥笔作画,忽然听到屋顶上有猫叫声,寻声望去,他看见一只猫正趴在墙头,瞪着一双绿莹莹的眼睛看着他。他推开窗子,想看个真切,不料响声把猫吓跑了。任伯年跟踪出去,爬上邻家屋顶。正巧,猫还在屋顶上,弓腰拖尾,瞪着一双警惕的眼睛扭头看人。他全神贯注地观察,全然忘记了自己还在屋顶之上,一不小心,竟然跌了下来。而任伯年全然不顾疼痛,跑进屋里,立即挥毫泼墨,画出了著名的《狸猫图》。

当你在生活中成为一个有心人,能够随时随地发现让自己感兴趣的事实与细节时,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已经成了超级大侦探啦!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在写大侦探福尔摩斯和华生第一次见面时,用了这样一段故事:华生医生初次见到福尔摩斯时,福尔摩斯脱口说道:“看得出,您去过阿富汗。”华生对此非常惊讶。后来,在一次谈话中,华生提起此事,他问福尔摩斯:“你当时是怎么知道我去过阿富汗的呢?有人告诉过你吗?”福尔摩斯解释道:“没那回事,我一看就知道你是从阿富汗回来的。”原来,在长期的侦探生活中,福尔摩斯养成了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的习惯,并能够快速地分析和推断观察到的信息。当他看到华生时,首先敏锐地感到对方有一种医务工作者的风度,同时又具有一副军人的气概,显然,他是一名军医;他皮肤黝黑,而在手腕处有一圈很明显的白印,这说明肌肤黝黑是因为受到长时间的日晒;他面容憔悴,左臂的姿势有些不自然,可推知他历经艰苦、疲惫不堪或者是大病未愈,而且左臂受了伤。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一个英国的军医,在热带历经艰辛,又受了伤,这能在什么地方呢?当时,有英国部队的热带地区只有阿富汗,因此,福尔摩斯脱口而出华生曾去过阿富汗。

华生对福尔摩斯的探案本领敬佩万分,曾问福尔摩斯,为什么咱们两个人到现场,你看到了那么多的线索,而我却什么也没看见呢?福尔摩斯说,恰恰相反,你什么都看到了,只是你没有用头脑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说明,观察要得出有用的结论,必须用大脑去思考。

观察与思考的结合,可以建立起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能看到常人难以看到的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然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达·芬奇在铃声与石头入水时发出的声音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使他得出了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结论。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凯库勒梦到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从而凭直觉理解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塞缪尔·莫尔斯在设法制造强大的足以越过大洲大洋的电极信号时一筹莫展。一天,他看到拉车的马匹在驿站被换下来,于是,他由更换马匹的驿站联想到了电极信号的中继站。莫尔斯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每隔一段距离就把电报信号放大。法国内科医生雷内·拉爱耐克一直没有忘记他小时候是怎样用敲空心木的方法向朋友示意的。从这一思想出发,他设想并最终创造了听诊器。克拉伦斯·伯德恩埃旅行到加拿大时,看到有些鱼在天然条件下封冻并解冻,他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这就产生了冷冻食品工业。

当人们上医院检查身体时,一些中老年的大夫在检查你的腹部和背部时,常常是一只手按住腹部或背部,另一只手则叩击这只手的手背,并很留心地倾听叩击的声音。这种检查身体的方法,在医学上叫做叩诊法。这种方法是二百多年前由奥地利医生奥斯布鲁格发明的。一次,他给一位病人诊病时,当时还没有现在医生用的听诊器,怎么也查不出病人患了什么病,结果病人不幸身亡。解剖发现,病人胸脏化脓,积满腔水。这件事给奥斯布鲁格医生打击很大。他整天在想,今后再碰到类似的病人,怎样才能准确诊断呢?在思考中,他观察到父亲常常用手指叩响木制的酒桶,凭借响声的不同,估计出桶内的酒量。他由此受到启发,进而观察病例,进行病理解剖,探索胸部疾病与叩击声变化的关系,从而发现了新的诊断法——叩诊法。这就是“智能来自叩响的酒桶”的佳话。

只要你怀着一颗好奇心,带着大脑仔细地进行观察,相信你一定会像邵乐那样,在校园里发现好多的新鲜事,学到好多新知识,很快地适应学校的新生活。

测一测

你的观察力如何?

将下面的图形组合起来,可以成为一条船,但1—13块中有一块组件是多余的。请你找出是哪一块组件?开始行动之前请先看好时间。你能在多长时间内找出它来?

15秒内得出答案的人:你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相当强,你可以观察出复杂图形的特征并迅速理解。

30秒钟内得出答案的人:你有一定的整理能力,能用巧妙的方法把窄小空间里的东西看得仔细而清楚。

1分钟以上得出答案的人:你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观察力很散漫。

(答案:第12块是多余的)

练一练

偏好地图

同学们,进入新学校以后你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你的学校呢?看一看下面的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吗?

(1)我们的学校处在城市的哪个方向,周围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是怎样的?

(2)我们的学校有哪些建筑?

(3)我们的学校有多少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

(4)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卫生室、图书馆的位置(哪一楼、哪一层、朝向等)都在哪儿?

(5)我们的操场有哪些设施?

好了,如果这些问题你都已经有了答案,那就让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为你的学校画一张“偏好地图”。请准备好几张白纸,每张白纸画一个楼面,画出学校大楼每层楼面的平面图,再在平面图上标出哪里是教室,哪里是老师的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又分别在哪里……每个楼面分别有些什么设施,画得越完整越仔细越好。画完了吗?画完后看看有哪些地方是自己不知道的,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去看看哪些地方分别都有些什么,等你把所有的设施都标出来以后,你的偏好地图就完成一半了。

接下去要做什么呢?请你准备一些彩笔,将学校中你最喜欢的地方用你最喜欢的颜色标出来,并在旁边写下喜欢它的理由;换种颜色标出你最常去的地方;用一个奇怪的颜色把自己最不喜欢的地方标出来,也在旁边写下不喜欢它的理由;对那些还没有去过的、不了解的地方,就暂时让它空着吧。全部画完了吗?看看这张将学校和自己的好恶结合起来的偏好地图,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学校更亲切了呢?有条件的话,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各自的偏好地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O3yS1K9hYRKmxyVSCkUPcKRVUCTNjddY+ROg5JbDnrOCzDYC92/nb6xbfyMA06Vs



第二节 新老师与新同学

熟悉了学校校园之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刚刚接触的新老师和新同学吧!

也许你会发现,在中学里面,老师与小学里的不一样了。初中的老师不再会要求我们上课时把手放在背后;老师讲得最多的不再是批评谁表扬谁,而是提醒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学习要靠自觉;如果你是班干部,你会发现老师往往只是告诉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该怎么做;如果你犯了错误,老师把你叫进办公室里,会耐心地跟你谈话,而不是直接把家长叫来。面对这种全新的人际环境,有的同学很快适应了,有的同学却退缩了,不敢主动结交新朋友,看到老师就像小耗子见了猫,时间一长,几乎要成了集体中的透明人了。而且,好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课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

所以,看来学习怎样与老师打交道是咱们中学生必不可少的一课噢!

对中学生来说,应该怎样与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

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这其实是最基本的礼貌。老师把知识无私地、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才、上进,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高。所以,尊敬老师就应该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的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工夫,给老师增添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

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间交往的第一步。老师的学问、阅历都要高于学生。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能使学习直接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缩短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谦虚宽容

人无完人,老师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有时候老师的观点可能不正确,或是不小心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委婉,时机要适当。有的同学觉得老师冤枉了自己,就得理不让人,或是从此就对老师有意见,不喜欢老师,这样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恶化师生的关系。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做学生的应该尊敬老师,谦虚地检讨自己的错误,宽容地接纳老师的错误和误解。你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场合,跟老师仔细谈谈自己的想法,也许正因为一个误解,你们反而更加了解彼此了呢!

4.有错就改

有的同学明知自己错了,受到批评时却也死不肯认错,觉得伤自尊。有的人则相反,受过老师一次批评心里就特别怕老师,觉得老师对自己有成见。这些都是没必要的。错了就是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改正就是好学生。老师不会因为谁有一次没有完成作业,有一次违反了纪律就认为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应该相信老师是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好啦,说完了和老师的相处之道,再说说怎样和新同学交往。在新集体中,最令人兴奋的一件事莫过于可以认识许多新的同学,交到新的朋友了吧。读小学的时候,由于大家年龄都还小,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什么是友谊、什么是朋友,只能说喜欢和谁一起玩,不喜欢和谁一起玩,而到了初中,老师家长都说我们成了“小大人”了,而我们自己也开始寻找起自己的朋友来。怎么样才能让别人喜欢自己并交到好朋友呢?

1.认识你从你的笑容开始

你知道吗?在空姐的培训课程中有一项有趣的训练叫做“练笑”,老师要求每一个学员在自己的桌子上摆一面镜子,对着镜子展现自己最美丽的微笑,然后提醒自己时刻保持这个微笑,直到当你无论什么时候看到镜中的自己,脸上都有美丽的微笑时,这项训练你就通过了。——难怪空姐看上去都是这样的亲切温暖,她们脸上甜甜的微笑就是秘密之一呀。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平时脸上总是挂着友好的笑容的同学,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和他亲近,而那些老是板着脸或者是一脸苦相的同学,无形之中就像有一堵墙把他们和周围的同学拉开了,大家不敢轻易和他们说话,久而久之他们就给别人难以接近的印象了。

笑容是友好的表示,它告诉了别人:我喜欢你,我想和你说话,让我们一起活动吧;而嘟着嘴、虎着脸则向别人无声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离我远点,烦着呢!这时,如果是比较熟悉的朋友,就会上来安慰你,可对于初进学校刚认识的新同学,谁敢轻易来跟你说话呢?因此,交朋友的第一条:用友善的笑容面对你的新同学。

2.“让我们聊点什么”

在笑容交流之后,同学们就开始聊起来了,你原来是哪个学校的,你家住在哪里等等,好像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说起来就没完,看着别人有说有笑,有的同学就犯愁了,为什么我和别人聊了一会儿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呢?为什么我好像和大家缺乏共同语言呢?为什么我总是一个听众而没有发言的机会呢?

第一,你可以从大家都熟悉的事情说起,比如学校的情况、上课时的一些故事、今天的作业等等,这些大家都知道,不会因为陌生而带来冷场。

第二,热点新闻,这是最能带动大家讨论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发生了这些事,大家也都愿意就这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谈论这样的话题一定会很热闹,当然也可以谈论一些流行事物,这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第三,有趣的小故事,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如果你希望别人能注意你,适时地给大家讲个吸引人的小故事,这是最好的方法。

第四,对方喜欢的事情,和别人讨论他喜欢的事情,自然会使对方很开心很乐意多讲些,你也就不用害怕两人在一起却无话可说的情况发生了。

3.“你真行!”

另一个能帮助你很快和别人交朋友的好方法就是迅速地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真心地赞美别人。能否发现别人的优点关系到你能否真正交到有质量的朋友。你想,谁会和一个觉得自己没有优点只有缺点的人做好朋友呢?你越是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越是能真心喜欢别人,也就越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同时,当你发现别人的优点时,千万不要憋在心里不说,大胆地告诉对方:“你真行!”这是一种比微笑更直接的表示友好的方法,当然会给你赢得更多的朋友噢。

有些同学说,除非别人做了好人好事、考了第一、赢了比赛,否则没什么好赞美的呀,其实不然。有些同学很少赞美别人,只因他缺少发现别人优点的观察力,其实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值得赞美的内容。比如,美丽的服饰、漂亮的书法、敏捷的思维、博学的知识、体贴入微的待人方式等等,甚至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以是赞美的对象。

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擦亮你的眼睛,用心挖掘身边的美,赞美之词便会随口而来。

不过,如果只是因为想交朋友而不符实际地胡乱夸奖别人,时间长了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不和你做朋友了,因此,一定要真心地赞美别人啊。

练一练

你是一个赞美专家吗?

别人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你是一个赞美专家吗?好,现在让我们来练一练!

和周围的同学组合起来,六个同学一组,准备六个信封和三十张卡片,每个信封上写一个成员的名字,人手五张卡片,拿上写有你左边同学名字的信封。

现在看看你拿到了谁的信封,在你心里他或她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取一张卡片,将你在他或她身上发现的闪光点写在卡片上,一两句话就可以,然后放进写有他或她名字的信封,等大家都写好了,顺时针将自己手上的信封传递到下一位。

如此一圈下来,你赞美了小组里的每一个人,同样你应该也收到了一封沉甸甸的赞美信吧,打开看看大家都是如何评价你的,大家眼中你有哪些优点,你看到这些优点了吗?当你在寻找夸奖别人的赞美之词时,是不是对这个同学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少闪光点等待你挖掘,当然也包括你自己。不要难为情,把你发自内心的赞美说出来,和你一样,别人也希望受到肯定。

想一想

当你赞美别人时,你有什么感受?

当你被人赞美时,你有什么感受?

当赞美你的人态度表现不认真时,你有什么感受?

当没有人赞美你时,你有什么感受?

读一读

让她快活起来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初二(6)班 艾新

她非常特殊,因为她性格比较忧郁,属于自闭型。她平时极少言语,总待在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小圈子里。同学主动与她交谈,她爱理不理,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会一个劲地耍性子。她把同学们的名字写在书上,画上一个大叉,她的脾气真令人难以琢磨,但同学们并没有因此疏远、冷落她,反而以自己的热诚去感化她、关心她,处处为她着想。

为了确保她每天上学、放学安全,不少同学主动负担起了接送她的任务。每天早上6:45、中午12:45在她家门口接她,上午和下午放学后,又把她送回家。但她在路上总不太愿意走,致使接送她的同学常与她一起迟到或很晚才回家。但大家毫无怨言,坚持接送,风雨无阻。一次过马路时,正走到马路中央,突然,她停在那里不肯走了。周围汽车来来往往,她却好像视而不见。小刘同学忙冲上去硬是把她拉到路边,从此大家分外留心,尤其是过马路时,非等到基本没车时才走。一次发现她起床晚了,没有吃早饭,同学便掏钱为她买点心,免得她饿一个上午。

一天晚上,外边下着倾盆大雨,小傅忽然接到她打来的电话,问一道几何题怎么做,电话里讲不清,小傅立即上门去教。两家之间距离不近,小傅冒着风雨赶到她家时,衣服全打湿了,但她还是耐心地帮她分析完题目才冒雨回家。

虽然我们对她很好,但她时常会做出些怪异的行为,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好几次我们几乎要放弃,但我们转念一想,既然她在我们班,如果我们不去帮她,谁会帮她呢?

于是,我们改变了方针。每逢双休日,便去她家玩,和她一起即兴闲谈,一起下棋,为了让她高兴,大家总是巧妙地让她赢。有的帮她校对作业,有的还与她打羽毛球,这是很不容易的。首先要绞尽脑汁让她能接到好球,而且不管你有多累,她说不累就不能停下来休息。但我们并没有被这些“条件”吓退,照样与她打了很长时间的羽毛球。那天中午不少人为了陪她,连午饭也没吃,但大家都认为很值得。一次次尝试成功后,我们便不断地去找她,设法让她高兴。她过生日那天,我们为她庆祝,送她礼物;她的教科书丢了,有的同学主动把自己的给她,自己再去复印。因此,她的病比以前有所好转。现在她也能开口讲讲话,心情开朗多了,也快活多了。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充满友情和温暖的班级。

(摘自《关于成长》,叶斌著)

同学们,如果你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同学,你们会怎么做呢? O3yS1K9hYRKmxyVSCkUPcKRVUCTNjddY+ROg5JbDnrOCzDYC92/nb6xbfyMA06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