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精神分析论心理学
——无意识:清白无邪的梦的背后?

若我无能将天堂射下来的光线折弯,我也得把地狱里的水搅拌。

——弗洛伊德

正像心理学家墨顿·亨特(Hunt,M.)在其 The story of psychology 一书中所说,在心理学编年史上,没有哪位人物能像西格蒙·弗洛伊德一样,其理论既备受吹捧,又惨遭批评;他的个人人格既备受尊崇,又惨遭诋毁;他被世人推崇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令人尊敬的学派领袖的同时,又被世人斥为骗子。然而,不管是他的推崇者还是他的批评者,在某一点上都达成共识,那就是,在科学史上,他对心理学、心理治疗以及对西方社会看待自己的方式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其他任何人都大得多。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当代电影、戏剧、小说、政治运动、广告、法庭辩论,甚至对宗教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英国学生研究莎士比亚时,要参考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希区柯克拍电影,要借助精神分析的魅力;我们日常的语言也与之相关,人们谈话中会自然而然地提到弗洛伊德的一些概念,如遗忘、潜意识(无意识)、压抑等,而事实上,很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就是从弗洛伊德开始的。也许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其后的心理学家都会以他的理论作为基础、对照或是反驳的对象。

下面我们就从弗洛伊德开始,对精神分析理论做一简单介绍。精神分析本身复杂深奥,现代学者对之也颇多质疑,希望大家能以客观的态度去了解它。

1.心灵的白昼与黑夜——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

人们啊!留心!

深沉的午夜说些什么?

我睡了,我睡了——

我从深沉的睡梦中惊醒;

我知道,世界是如此深沉;

深于白昼所知道的。

深沉就是它的痛苦,

快乐却比痛苦更深。

痛苦说:消逝吧!

而快乐却希望着永恒。

——《苏鲁支醉歌》,尼采

尼采在精神分裂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的思想是美丽而又危险的,也因此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兴趣。弗洛伊德就多次将尼采的作品运用到他的心理学上。比如这首《苏鲁支醉歌》,弗洛伊德将白昼解释为意识,将黑夜解释为无意识。宇宙是一个无意识的世界,我们要当心!这是尼采的忠告,正如我们挣扎在无意识的涌动中,因为欲望与道德的冲突而痛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1 天才弗洛伊德——生平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有人将他和马克思、爱因斯坦合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他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灵世界的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1856年弗洛伊德出生于摩拉维亚,他的父亲是一个开明而严格的人,母亲是一位典型的犹太家庭妇女。1860年弗洛伊德举家迁往维也纳,并在那里生活和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年。在学生时代,弗洛伊德就对整个人生产生了兴趣。当他进入维也纳大学读医科时,一开始并没有集中精力攻读医学,而是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他在德国著名科学家布吕克的实验室里花了六年的时间进行生理学研究。1882年他订了婚,需要一个有可靠收入的职业,为此他不得不开始在维也纳总医院当医生。1886年他同玛莎结婚,并建立了自己的“神经症”私人诊所。他一直维持着这个诊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弗洛伊德对精神领域的探索工作,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弗洛伊德提出了很多重要概念,发展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1885—1886年间,他向法国神经病学家 沙可学习催眠术 ,由此激发了对心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当时沙可正在用催眠术治疗歇斯底里症(hysteria,又译作癔症)。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病人身上发现了类似的症状,他曾试图用电疗法和催眠术进行治疗,但二者的效果都不尽人意。而后他尝试用他朋友 布洛伊尔 曾用过的 宣泄法 。这种方法假设:歇斯底里症的病因是病人已经忘记了的某种强烈的情感经历,治疗就是要引发出病人对这一经历的回忆,使相应的感情发泄出来。这种主张认为,人可以受自己并未意识到的记忆或感情的折磨,使用某种方法使病人意识到这种记忆或感情,病情就会有好转。这种主张即是弗洛伊德发展其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后来他又引进了 抵抗 压抑 移情 的概念。在19世纪末的几年里,弗洛伊德对自己进行了精神分析,得出了 婴儿性行为 释梦 的概念,这些都是使精神分析理论得以成熟的重要概念。

第二阶段:弗洛伊德发表了一些重要著作,精神分析理论日渐成熟。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他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一本书。1901年他发表了《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分析了日常错误(口误、笔误等)的无意识根源。1905年他又发表了《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以上三部著作将精神分析理论扩展到了正常的精神生活领域,而不局限于分析病理情况。1913—1914年,他又发表了《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将他的理论应用于人类学。1915—1917年,《精神分析引论》(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发表,对整个精神分析理论做了详尽的阐述。

第三阶段:弗洛伊德进一步发展和修正他的理论,并尝试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问题。他先是提出了 死本能 的概念,然后又在1923年发表了《自我和本我》(The Ego and the Id)一书。

1-2 暗流的涌动——无意识精神状态的假设

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有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的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了出来。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关于 无意识精神状态 的假设,将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前意识 (preconscious)是能够变成意识的东西,比如我们对特定经历或特定事实的记忆。我们不会一直意识到这些记忆,但是一旦有必要时就能突然回忆起来。每个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对做过的梦全然不知,接下来的一件事或一样东西与梦中的情境似乎有关联,受此触动你马上就会想起你的梦境来。这个过程很像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

无意识 (unconscious)也称 潜意识 ,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比如人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这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所谓“冰山理论”:人的大脑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譬如,无意识的欲望能使一个人做出他自己也无法合理解释的事情来。

下面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意识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当然仅代表弗洛伊德的观念:“无意识”像个很大的门厅,各种冲动拥挤在此,都想闯进“前意识”掌管的一个小接待室,以引起屋里那位“意识”先生的注意。可是接待室的门口(意识阈)站了个看门人,“压抑”一些看不顺眼的冲动,拒之门外。被压回“无意识”大厅的冲动并不死心,如果不能伪装改容混入“意识”,就会郁积在心,导致变态心理。

1-3 人格结构的一仆二主——本我、自我和超我

有时候你是否觉得“这一个我不是我”,或者内心总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如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我们来看看弗洛伊德对此是怎么说的。

“自我·本我·超我”示意图

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The Ego and the Id)一书中对人格的结构有详尽的介绍,他将人格分为三部分: 本我 (id)、 自我 (ego)和 超我 (superego)。

本我 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 快乐原则行事 ,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自我 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 现实原则 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是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互相冲突的要求。

超我 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 至善原则 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一旦三者吵起了架,引起失调,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1-4 清白无邪的梦、披着羊皮的狼?——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是揭示出病因。在精神分析治疗中,他使用多种技术去洞察一个人的无意识心理过程,这些技术包括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

自由联想 中,病人通常是躺在长椅上,闭上眼睛尽量放松。然后让病人听见一句话,或者看到一个字,病人会产生联想,接着随口说出浮现在心头的任何语句、想法和感觉。精神分析师坐在病人身后,记录下病人的所有联想内容。这种场景相信大家在好莱坞的一些“心理电影”中见到过,如《最后分析》,影片里李察·基尔为乌玛·瑟曼做精神分析时就常使用这种方法。自由联想往往是病人潜意识里的东西,经过分析,从中能发现致病的潜在原因。

梦的分析 (释梦)中,病人将梦境中的事情作为最初刺激,然后运用自由联想来探索梦的潜在意义。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偶然的,而是被压抑的愿望,通过伪装得以满足。

清白无邪的梦……是披着羊皮的狼。当我们对这些梦进行分析时,它们的含义可能与其表象正好相反。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好比“情感的垃圾箱”,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将各种不符合现实原则或不被道德意识所允许的本能或非理性欲望及相关经验通过压抑赶到潜意识里。在梦中,压住“情感垃圾箱”箱盖的意识力量减弱了很多,潜意识活动便开始活跃起来。因为潜意识里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很丑陋,不能赤裸裸地涌出来,而且处于半休息状态的“意识警察”仍在潜意识的出口把门,潜意识中的种种欲望、冲突、见不得人的东西,必须乔装改扮后才能通过意识警察的把关,浮现到意识层面。所以通过分析梦的隐藏意义,就可以洞察到被压抑的欲望,发现病因。梦的解释通常涉及一个人的性生活、童年经历、婴儿时期的性欲,以及同父母的关系。

在今天,我们虽然不能认为所有的梦都是“潜意识欲望的改装”,但弗洛伊德释梦的“文法”以及解读这种文法的“自由联想”,仍是我们理解梦这道奇异的夜间风景的一个最佳角度。

1-5 伟大的弗洛伊德:我们如何评价他?

弗洛伊德以潜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他的潜意识理论,在医疗、文艺、运动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实践意义,如文学评论中对莎翁作品和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以及达利描绘光怪陆离的梦境的画作。另外,弗洛伊德重视病人的内心冲突和动机,把变态心理学从静态描述转变为精神动力的研究,这也是一大突破。

弗洛伊德的贡献还在于改变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有些人可能看过一部好莱坞电影《红伶劫》(Frances),其中有精神病院的治疗场景:药物、电击和颞叶切除手术,依靠躯体治疗来“解救”精神病患者。弗洛伊德可谓异军突起,提出“精神创伤”(trauma)是引起心理失常的主要原因,主张用精神分析来挖掘病人被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心理冲突,从而治好病人。这就打破了纯粹依靠药物、手术和物理方法的传统医学模式,为 现代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当了先锋官。

1-6 挑弗洛伊德的毛病

弗洛伊德的学说也遭到了很多非议。他的观点建立在对引起病人问题的原因的推论上,他是通过观察并且设法帮助那些有问题的人而逐渐形成了他对人性的看法,因而有人认为他不关心正常人,只关心一小部分不幸的人,他的理论也不能运用到整个人群中。

另一种批评则是针对他悲观消极的宿命论。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性是丑恶的,人总是挣扎在无意识的涌动中,因为欲望与道德的冲突而痛苦。大多数人可能宁愿去相信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而不愿意做弗洛伊德口中的“衣冠禽兽”。

还有一种批评是指向他学说中的神秘主义,这也正是很多人认为精神分析“荒诞”的原因。例如,某人潜意识地在脑海中浮现出426718这串数字,弗洛伊德是这样分析的:这个人潜意识里盼望其三姐和五哥去死,因为六个数从1排到8,独缺3和5。另外,弗洛伊德对梦境、笔误等日常过失的分析也有不少神秘色彩。

对弗洛伊德最多的质疑可能来自他的 泛性论 ,他把一切问题都归因为性的问题,总是把性欲当做人行为的真正动机。他所谓的性是广义的,指广义的快感的满足,而不是单指两性性接触,而且性在婴儿出生后便已开始了。弗洛伊德认为在性的背后有一种原始的驱动力,驱使人们去寻求快感,他称之为 力比多 (libido)。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 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 等概念,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想起根据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改编的电影中有此应用。这里,弗洛伊德极端夸大了性本能的作用,宣扬泛性主义的性欲决定论,似乎是一大错误。还有人甚至将他视为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性解放运动的“罪魁祸首”。

我们怎样造梦

弗洛伊德把梦境分为两种:显梦和隐梦。显梦是能回忆并且陈述出来的梦,是经过化装的。隐梦指梦背后所隐藏的无意识动机。做梦就像是编写谜语,显梦是谜面,隐梦是谜底。为了把隐梦变成显梦,要通过弗洛伊德所谓的“梦的工作”。梦的工作有四种方式:

凝缩 是指将几种隐含意思用一种象征表现出来。比如一个人梦见一位中年男人,这个中年人长着他爸爸的脸,却留着和班主任老师一样的小胡子,身上穿着军装。实际上他爸爸没留胡子,也不是军人。这个梦中人就是由父亲、班主任和军官三个人物凝缩而成的,在现实生活中都代表着“权威”,因而梦中之人可能就是“权威”的象征。

转移 是指把某种情绪由原来的对象转移到其他可接受的代替物上,一些次要的部分“反客为主”,取代原来强烈的情感色

彩。比如,梦见自己走出了大门,又折回来取眼镜。回来取眼镜是件不重要的表象,实际上在梦里这个人是想回去再看看年轻漂亮的女主人。

象征化 指用具体可见的东西代替抽象的思想。比如,一个女子梦见自己被马践踏,其实是代表她内心的屈服。

润饰 指在醒来后,把梦中乱七八糟的材料条理化,以掩藏真相。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自我保护法,帮助人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将她父亲提到的自我防御机制归纳为10种,比如我们常常提到的投射、升华、合理化等。 投射 就是“己所不欲,施之于人”。明明自己嫉妒别人,偏偏说是别人嫉妒她。 升华 是把本能的欲望冲动转化为能被社会接受的事情,比如柏拉图的精神恋爱。合理化就是“自圆其说”,指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

2.无意识:魔鬼寓于神中——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希腊人称之为“众神变形”的时代,一个充满如此多的风险、如此依赖于当代人心理素质的时代。

——荣格(Jung,C.G.)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评价:弗洛伊德为人类打开了心理学的大门,荣格则为心理学带来了光亮。荣格很欣赏中国的阴阳学说,是西方研究《易经》的权威。在他的心理学理论中,有很多类似于阴阳对生的概念,如意识和无意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外向和内向等。

荣格对无意识内容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我所知道的、但此时未想到的一切事物;我曾经意识到、但现在已忘却的一切事情;我感官所感受的、但未被我意识注意的一切事情;我感觉、思索、记忆、需要和做的非自愿而又不留意的一切事情;正在我心中形成的、有一天将出现在意识中的东西。”无意识包括了未来的有意识精神内容,又包含了远古以来祖先遗传、积累的沉淀物。无意识的化身具有两重性,它包含了人性的所有对立面:黑暗与光明、邪恶与善良、兽性与人性、魔性与神性——魔鬼寓于神中。

2-1 有两个人格的荣格——生平简介

卡尔·荣格 (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著名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突出心理结构的整体性,提出“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等概念,扩大了潜意识的内涵,对心理学及宗教、历史、艺术、文学等有深远影响。荣格曾是弗洛伊德最为钟爱的弟子,师徒二人相处甚欢,意气相投,弗洛伊德也一度将他视为自己的衣钵传人,是他“心理学王国的王储”。但后来二人因为学术上的分歧而分道扬镳。

卡尔·荣格

1875年荣格出生于瑞士山区的一个乡村里,父母和祖先都是因袭传统的人。由于父母关系紧张,他从小养成了孤独的性格。少年荣格腼腆而敏感,常常与父母的信念、老师的要求相悖。他和同学相比很特别,脆弱而且易受伤害。当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他容易发怒。也正是在这时候他开始了对自己“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的思考。

在背后的幽深之处,我总是意识到我是两个人,一个是我父母的儿子,正在念书,与其他男孩相比,显得不太聪明,不太专心,不太刻苦,不太庄重,不太整洁;另一个是成熟老练,实际上——是一个多疑多虑的怀疑论者,他远离人世,但接近自然、大地、太阳、月亮、天空和万物,尤其是接近黑夜、梦和“上帝”为他所设的一切。

在荣格看来,“另一个”就是他的第二人格,脆弱而不坚定,所以他不得不以他所谓的第一人格去推动他。第一人格是虚伪的、狡诈的,它逐渐包围了他,满足了他。当他在人生道路上屡获成功时,无论他干得多么出色,他内心的混乱都一直困扰着他,刺激着他,把他从旁人期待他走的道路上引导出来。当他的第一人格辉煌灿烂时,他的第二人格却痛苦着。因此他后来一生都在追求生命的完善。

1902年荣格获得苏黎士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5年任该校精神病学讲师。后来辞职自己开诊所。1906年他与弗洛伊德开始通信,对弗洛伊德充满仰慕之情。1907年他前往维也纳与弗洛伊德见面,二人成了亲密的朋友和同事。后来二人因为学术上的分歧而分道扬镳,这是荣格生命中的一次最大打击,使他经历了从未体会过的迷惘、惶恐和孤独,但当他度过这段黑暗时期之后,他的事业开始日渐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荣格对东方文化和宗教一直很感兴趣,并借用到了他自己的理论当中。在他生前,曾写过几篇文章,论及心理学和东方宗教。他的涉猎很广,从藏传佛教、印度瑜珈、中国的道学和易经、日本的禅学到东方的冥想,他都有过深入的思考。他还曾引用过中国炼金术的理论和佛教的曼佗罗图治疗精神病。荣格很欣赏易经的阴阳学说,所以在他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常常出现相对的概念,如意识与无意识、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内向和外向等,下面我们都会提到。

2-2 人格隧道的尽头——集体无意识

荣格也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面组成: 意识 (自我)、 个人无意识 (情结)和 集体无意识 (原型),这和弗洛伊德的提法有所不同。

意识 是人格的最上面一层,能被人觉知,如我们所觉察到的记忆、思维和情绪等。意识的作用就是使人适应周围的环境。自我则是意识的中心。荣格认为意识只是心灵中很少的一部分,扮演门卫的角色,选择和淘汰无意识。在门卫处有一条水平线,自我就是控制这条水平线的主人。

个人无意识 是人格结构的第二层,作用要比意识大。它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梦和幻想等。个人无意识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可以进入意识的领域。荣格认为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情结(complex)。情结往往具有情绪色彩,是一组一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无意识丛,如恋父情结、批评情结、权力情结等。当我们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时,是说这个人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上了“瘾”。最早荣格认为情结起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性经验。后来他觉得情结必定起源于人性中比童年时期的经验更为深邃的东西。在这样一种好奇心的鼓舞下,他发现了精神中的另一个层次——“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 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从一些包含着深化主题和宗教象征的材料中,如他自己的和病人的梦和幻象,还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荣格发现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人后天学来的,而是由种族先天遗传的,而且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最底层是作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2-3 心灵的原子能——原型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 原型 。原型与本能差不多,都是人格中的根本动力,原型在心理上追求它的固有目标,而本能在生理上追求满足。原型是由于人类祖先历代沉积而遗传下来的,不需要借助经验的帮助,只要在类似的情境下,人的行为就会和祖先一样。比如,我们都知道“A>B,B>C,则A>C”,这类知识就是原型的表露。科学发明或艺术创造的“如有神助”“神来之笔”等,就是原型在显身手。荣格认为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如出生原型、死亡原型、骗子原型、魔鬼原型、太阳原型、武器原型等。当一种与特定原型相对应的情境出现时,这种原型就被激发,并不可抗拒地表现出来,就像一种本能的冲动。

荣格反复告诫我们:当被释放的无意识内容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和预防措施时,就有可能导致危险的后果。因为它可能会压倒意识,使意识崩溃,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精神错乱。他把原型的爆发力比作被释放的原子能。

原型具有一种与原子世界相同的特点,这就是……研究者越深入到微观物理世界的深处,他发现在那里被束缚的爆发力就越具有毁灭性。

这可能会让我们想起一些气功修炼者坐禅入境时的“走火入魔”。在密宗的禅定中,心观的形象,代表着一些原型。每个原型都具有双重性——光明与黑暗,所以,当它从无意识的深处跳出来时,其力量的黑暗面就会引起虚妄的幻想。心理不健全的人很脆弱,会因为原型以它意想不到的可怕一面出现而精神失常,出现“走火入魔”。

2-4 人格的“四合一”

有时候我们说“某某是多重人格”,往往是带有贬损意味的。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不同人格特质混合而成的产品。荣格认为人格主要有四个原型: 人格面具 阴暗自我 阿尼玛 阿尼姆斯

人格面具 (Persona)总是讨好别人,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和真正的你并不一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表里不一”。

阴暗自我 (Shadow Self)是人内心最黑暗的东西,包括一切不道德的欲望、情绪和行为,是人的兽性的一面。台湾某个网站有一个栏目,可以让网虫们毫无顾忌地发泄,“肆无忌惮”地说出心里最想说的话。让版主大吃一惊的是,几乎所有人的帖子都充满了恶毒的诅咒、抱怨和为非作歹的念头,这就是阴暗自我的大曝光。

阿尼玛 (Anima)是指男性身上的女性特质,拉丁文的原意为“魂”。荣格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女人的原型和一个男人的原型,就好像男性也会分泌雌性荷尔蒙,女性也会分泌雄性荷尔蒙。当阿尼玛高度集中时,就能让男性变得女性化,容易激动、多愁善感、好嫉妒和爱慕虚荣。

阿尼姆斯 (Animus)是指女性身上的男性特质,拉丁文的原意为“魄”。当阿尼姆斯高度集中时,就会使女性变得男性化,富有攻击性,追求权力,并引起内心冲突。

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运用最多的是在男女感情方面。如果人身上没有一点儿异性特质,那男女之间就不可能相互理解,更谈不上“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女子很符合他身上的阿尼玛,所以觉得亲切和默契,就像是自己的“另一半”。当然,如果一个人身上的两种特质失去平衡,男性变得“小女人气”,或者女性变得“大丈夫气”,都容易引起男女间的冲突,严重时还会导致心理变态。

2-5 外向和内向的人

我们描述一个人的性格时,常常用到“内向”“外向”这样的形容词。这种对人格的划分也是荣格的学说之一。荣格早年在字词联想测验中发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结”表现。后来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与各种人的广泛接触,提出把人分为两种: 外向型 内向型

外向型 的人往往很关心“外面的世界”,这种人喜欢运动,爱说话,喜欢社交,爱热闹,很自信,也很开朗乐观,容易适应新环境,但是比较轻率,喜欢赶时髦。这种人走极端的话,会得神经症。

内向型 的人往往很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爱思考,喜欢安静,善于内省,但不够自信,也不善于交朋友,显得孤僻和害羞,对宗教、哲学容易感兴趣。这种人如果走极端,可以发展为精神病。

不过,没有纯粹外向或内向的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外向或内向,只不过有的人外向特征占优势,有的人内向特征占优势。这两种特征也说不上谁好谁坏,各有其优缺点。有一种有趣的现象是两种类型的“互补”效应:内向的人心里面羡慕外向的人,外向的人又对内向的人很感兴趣,这种情况在异性交往中尤其常见,性格相反的人反而更容易互相吸引。

2-6 人格的八大类型

在提出了两种人格倾向后,荣格又提出了人格的四种功能类型,他将二者搭配组合,就形成了八种性格类型,分别是思维外向型、思维内向型、情感外向型、情感内向型、感觉外向型、感觉内向型、直觉外向型和直觉内向型,具体表现如下:

思维外向型 :按固定的规则生活,客观而冷静。积极思考问题,武断、感情压抑。

思维内向型 :独处的愿望强烈。实际判断力差,社会适应差。智力发达,忽视日常生活实际。感情压抑。

情感外向型 :极易动感情,尊重权威和传统。寻求与外界的和谐,爱交际。思维压抑。

情感内向型 :安静、有思想,感觉灵敏。对于别人的感情和意见漠不关心和迷惑不解。思维压抑。

感觉外向型 :寻求欢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力强。不断追求新异的感觉刺激,或许好吃,对艺术品感兴趣。直觉压抑。

感觉内向型 :生活受情景所决定、被动、安静、艺术性强。不关心人类事业,只顾身旁发生的事情。直觉受压抑。

直觉外向型 :做决定的不是依据事实,而是凭预感。不能长时间坚持某一观点,好改变主意,富于创造性。感觉受压抑。

直觉内向型 :偏激而喜欢做白日梦,观点新颖但稀奇古怪。冥思苦想,很少为人理解,但不为此烦恼。以内部经验指导生活。

容格本人很关注内心体验的隐秘背景,内在想象力十分丰富,而且很敏感,常常产生各种离奇的幻觉和想象。按照他的八大类型分类,他应该属于直觉内向型。

荣格与炼金术

炼金术对荣格的学说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人认为,炼金术的目的就是通过化学实验制造金子或是令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是荣格认为炼金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精神修炼。炼金士炼金时有一定的心理体验,按荣格的话讲就是在体验他自己的无意识,把无意识投射到物质的黑暗中,以期进行精神转化。大量混乱复杂的炼金符号,描述了精神从蛰伏到苏醒的过程。受此启发,荣格发现了解释自己学说的图解:一个人从无意识状态到意识状态的逐渐领悟,以及构成其基础的治疗作用。中国神话里的太上老君修炼时要炼仙丹,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荣格和弗洛伊德为什么会决裂

有人认为,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失和,除了学术上的分歧外,还有其他原因:一、荣格是一个典型的马丁路德教派的新教徒;二、他是瑞士山区人,有吹毛求疵的毛病,他们排外,尤其是犹太人;

三、他有德国人的特点,缺乏幽默,不像弗洛伊德那么风趣诙谐;四、欧洲人对神明的认同,有一种矛盾复杂的心理,这使得他们二人彼此不能相容。看来想成为事业上的同道中人,性情相投、品位相当是很重要的。

什么叫心理平衡?

我们常说“某某心理不平衡”。“心理平衡”一词可谓是中国人独创的心理学术语。在西方心理学中,是没有psychological balance这一术语的。其实“心理平衡”就是指人用升华、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得失的认识。中国人之所以用“心理平衡”一词来形容这一心理调节过程,大概可以归结到我们思维中的阴阳对立、福祸转换的“文化基因”上。千百年来,中国人在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时,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故很讲究内心的平衡之道。所以,中国人用“心理平衡”一词形容自我的心理调节绝非偶然。其实,心理学中常用的内向、外向的概念,就是荣格在读了老子的《道德经》后提出的,其中即含阴阳平衡之意。

3.站在弗洛伊德的肩上——阿德勒和埃里克森的理论

对弗洛伊德的评价向来是众说纷纭。我们比较欣赏这样一个比喻:他就像一棵巨大的橡树,伫立在一片树林的中央,历久而引人注目,既引起了诸多质疑和反驳,又繁衍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学派观点,我们称之为 新精神分析 。霍尼(Horney,K.)曾经说过:“同弗洛伊德的巨大成就相比,这些理论的不同在于它们建立在他所创建的基础之上。”这些学者认为,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三个局限对新精神分析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在儿童五六岁时就完全形成,今天的人格扎根于童年,与后来的经历无关。新精神分析者承认儿童期经历的重要性,但他们认为,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经历也很重要。

弗洛伊德没有认识到社会文化力量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只强调了本能的影响。后来的心理学家,尤其是霍尼等人认为,我们成长其中的文化在造成人格的性别差异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许多学者不喜欢弗洛伊德理论的消极特征。很多人都对人格和人类本身持更积极的看法,例如,有人提出了自我的积极特征,强调意识而不是无意识对行为的决定作用,以及人的寻求优越和自我补偿。这批学者中的代表人物有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霍尼等,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阿德勒和埃里克森的一些观点。

3-1 克服与生俱来的自卑——寻求优越

寻求优越是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1937)提出的一个概念。弗洛伊德的学生中有很多都和他决裂了,阿德勒是其中的第一人。阿德勒起初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捍卫者,后来因为在学术上与弗洛伊德有分歧,被后者视为背叛者,二人也因此彻底决裂。最终阿德勒走出了弗洛伊德的阴影,创立了自己的学派,称为“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他的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寻求优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一种 自卑感 。儿童必须在更为强大的成人的照料下才能生存下来,这就是自卑感的证明。这就是说人从一开始就要为克服自卑感而抗争,是为 寻求优越 。具体来说,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身心缺陷,所以产生补偿这种缺陷的欲求;而补偿往往是超额的,不仅抵偿了缺陷,还会发展为优点。弗洛伊德把人的动机结构的基础集中在性和攻击上,阿德勒则认为寻求优越才是人生的内驱力。他还指出,追求优越既能成为向上的动力,也能危害社会。如果一个人一心一意地追求自己个人的优越,而忽视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个人就会形成一种自尊情结,就会变得骄傲、专横、自以为是和缺乏社会兴趣,希特勒从一个自卑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冷酷的独裁者,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追求优越是来自人的自卑感。阿德勒早期强调生理缺陷或功能不足,据此他提出了 补偿 的概念。克服自卑的主要表现就是对缺陷的补偿。补偿有两个基本途径:(1)发展机能不足的器官,如体弱者通过锻炼使身体强健;(2)发展其他器官的机能来补偿缺陷,如失明的人往往听力和触觉很好,这就是一种补偿。后来阿德勒把补偿的概念应用到心理学领域,认为自卑感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自卑就没有补偿。例如,儿童与成人相比,显得虚弱和无能,自卑感激起儿童获得能力的强烈动机,从而克服自卑感,以便能达到优越的目标。这种对自卑的对抗就是 补偿 作用。可以说没有自卑就不会有补偿。但过度自卑又会使人垮掉。

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在生理上都存在不足或者缺陷,如拿破仑就是一个身体瘦弱矮小的人,而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则因为幼时患小儿麻痹症而致残,是不是自卑感促使他们追求卓越呢?不管真实的情形如何,至少在阿德勒眼里是这样的。

3-2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这里我们介绍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八阶段论。 埃里克·埃里克森 (Erik Eriksen,1902—1994)出生于德国,曾经是一个游历欧洲的艺术家。在奥地利一所小学工作时,他有机会认识了精神分析,并得到了精神分析的培训。后来他成为一名开业的心理医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埃里克森的学说中保留了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些成分,但他本人对心理学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其中包括 自我 同一性的概念和人格发展的八阶段论。篇幅有限,我们只介绍后者。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在最初的几年就已经形成了。的确,童年经验对人格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我们也常常会说,我们的人格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发展,据此他提出了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人格的发展都很重要。

埃里克·埃里克森

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危机和相应的品质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由一对冲突(conflict)或者两极对立组成,形成一种危机(crisis)。危机的积极解决能增强自我,使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对环境的适应;危机的消极解决会削弱自我,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人对环境的适应。另外,前一阶段危机的顺利解决,会增加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反之,后面阶段危机的解决就会更困难。

第一个阶段是 婴儿期 (0—1岁),这一阶段的危机是 基本信任 对不信任。在出生后的一年中,婴儿最为软弱,离不开成人的照料和关爱,依赖性很大。他们是否能得到成人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都是他们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受到适当的爱和关注的儿童,认为周围的人是充满爱意的,世界是安全可靠的。相反,如果婴儿没有得到爱和关注,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这样的儿童在他们的一生中对他人都会表现得疏远和退缩,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他人,不能爱别人和接受爱。可以说,儿童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

其他七个阶段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相关的书籍。

女性心理学

凯伦·霍尼 (Karen Horney)是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一员女战将,她很强调文化和社会对人格的影响,她对精神分析方法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 女性心理学

凯伦·霍尼

霍尼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有蔑视妇女的成分,由此她开始怀疑弗氏的理论。弗洛伊德的一个观点是女性发展的本质可以在阴茎嫉妒中找到,每一个女孩都希望成为男孩。霍尼用 子宫嫉妒 一词来反驳讨好男性的立场,男性会嫉妒妇女怀孕并哺育儿童的能力。当然,霍尼并不是说男性会因此对自己不满,而是认为每一种性别都具有让另一性别赞赏的地方。

霍尼进一步指出,在弗洛伊德的时代,女性之所以想当一个男人,是因为文化给她们带来的负担和压力,而不是天生就有劣势。她认为,男性和女性的人格差异是社会环境造成的。霍尼的观点对后来的女权主义运动有很大的影响。

出生次序对儿童人格的发展有影响吗?

阿德勒很强调出生顺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儿童和兄弟姐妹相处,一心都想争夺优越地位,特别是父母的爱。年龄较大的以哥哥、姐姐自居,向弟妹发号施令,甚至仗势欺人。年小的孩子自知年幼体弱,能以柔制胜,他们很听话,对父母也恭敬,以此博得父母的欢心。

长子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前一直是家里人关怀的中心人物。但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地位就会迅速下降。他知道弟妹的出生给他带来的威胁,容易产生嫉妒和不安全感,怕父母对自己的爱让老二夺去,所以比较孤独或倔强,对人容易产生敌意,也容易自卑。次子常常雄心勃勃,有远大抱负,因为他要赶超长子,常怀有野心,容易反抗和嫉妒。但他们有长子作为赶超的对象和竞争的伴侣,相对是比较幸福的。最小的孩子没有弟妹,容易受人溺爱,总想让别人帮助他。他们在家中的地位是没人能取代的,容易被惯坏,爱依赖别人或者专横霸道。

出生次序作为一种环境变量,确实会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影响,但没有阿德勒所认为的那样简单,后来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比如,在智力方面,有研究表明天才儿童中长子长女所占的比例最大;在问题行为方面,有人认为没有哪一个出生次序是最坏的,每一个次序中的儿童都有困扰,而且比例相当。

考考你★

1.精神分析的创始人是谁?

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划分为哪三个层次?

3.什么是 升华 ?举例说明。

4.什么是 集体潜意识

5.什么是 阿尼玛 阿尼姆斯

6.什么是 补偿 ?举例说明。

7.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婴儿期的危机是什么? iGrmxJc0iWZP99QUh6vwFl+iQnuFfu49F2RIl+xSYLKyLE91laqLI3TjIZBMNC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