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众说纷纭心理学
——心理学要揭示什么

“心理学”这个名称常被人误解,其原因就在于:在历史演变中,多次都是旧瓶装入新酒的形式,只换内容,不改名称,因而使人们对心理学有了多种多样的理解,却不能确知“心理”二字的涵义。

以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心理学可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心理学源于西方哲学,而西方哲学则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都把“心”的探讨,视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到了19世纪末,受生物科学的影响,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此后,心理学的内容不断变更,但名称仍旧不改。在英文中,表示心理学的单词 psychology ,是由希腊文中的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后者意指“讲述”,合起来就是:心理学是阐述心灵的学问。这一界定不含科学概念,只具有哲学意义。到19世纪末,科学心理学萌芽,心理学一度被界定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至此,心理学开始被列入科学的范畴。

从隶属于哲学到开始被视为科学,心理学在内容上只涉及了人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到了20世纪20—60年代期间,心理学又被界定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行为是指可以观察到的外显活动。这一界定一直维持了四十多年,直到70年代才又改为:心理学是对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这一新的界定修正了对行为的偏重,加上了“心理历程”,意指“内外兼顾”,这也正是现代心理学的特征。

1.大众眼中的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偏见与误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心理学家(folk psychologist)。四岁的幼儿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孩子会从妈妈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她在生气,所以乖乖地不敢胡闹,等妈妈高兴时,又会乘机提出要求;父母知道怎样运用奖励和处罚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都建立在对他人心理进行洞察和推论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这也正是心理学家想要努力说明的问题中的一部分。

psychology

尽管每个人都是业余的心理学家,但“心理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常常被冠以“玄”“神秘”“不可信”,甚至是“伪科学”的名头。如果去问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士心理学是什么,可能会得到各种不同的答案,其中不乏一些偏见和误解。

1-1 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大多数心理学工作者和学习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周围人得知了你的职业或专业,他们会马上好奇地发问:“你是研究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和算命先生差不多。你不是研究人的心理吗?“研究心理”就是揣摩别人的所思所想。

纠正: 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即它们如何产生、怎样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心世界,但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具有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内心,除非他有超感知能力(ESP),关于这个能力,我们后面再谈。

1-2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日渐火热,各种所谓的心理咨询中心、心理门诊、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培训等不断涌现,通过不同的渠道冲击着人们的视听,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势。因此,很多人听到的第一个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词就是心理咨询,并由此把它当做了心理学的代名词。此外,人们关注一门学科,更容易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它。而今天,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也就更使人们会把心理咨询与心理学等同起来。

纠正: 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咨询心理学家的工作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困扰,使其更好地发展,增加生活的幸福感。一般来说,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来访者有心理困扰,但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偏差。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就要由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加大,现在出现心理困扰的人越来越多,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很多人从事这项工作可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但又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技能,再加上缺乏行业规范,使得目前心理咨询业良莠不齐。这种现象造成了一些人对心理学的失望,对此我们也很担忧。

1-3 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很多人都说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可能还有过思想斗争:“去还是不去?人家会不会认为我是精神病?朋友知道了会怎么看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不正常,就是变态的人,因此,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一方面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人比较内敛,有了心理困扰倾向于自己调节,如果放在了台面上,就会被认为是很严重的精神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媒体在表现与心理学有关的题材时喜欢选择变态心理,认为这样更具有炒作价值,会有更高的收视率。很多人的确也是从电视、电影、报纸和杂志上认识心理学的,这很容易使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认为心理学只关注变态的人。尤其是好莱坞和日本的所谓“心理电影”,对此要负很大责任。《精神变态者》《发条橙》《沉默的羔羊》《本能》《催眠》等,为观众展现了光怪陆离的心理世界,也为心理学打上了带有偏见的烙印。

纠正: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有些人把心理学家和 精神病学家 混淆了。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所谓“变态”的人,即心理失常的人。精神科医生和其他医生一样,在治疗精神疾病时可以使用药物,他们还必须要接受心理学的专业培训。与精神病学家不同,心理学家关心所有的人,虽然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除此之外,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探讨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跨文化的比较、人机界面,等等。

1-4 心理学家会催眠

越是神秘的东西,越能让人感兴趣。在很多人眼中,催眠术是一种很玄妙的技术。而知道催眠术的人,又往往把它和心理学家的工作联系起来。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一是因为弗洛伊德的知名度太大了。在一些人看来,弗洛伊德(Freud,S.)就是心理学家的典型代表,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就是会催眠的;二是和几部深有影响的“心理电影”有关,如日本恐怖片《催眠》。这部影片夸大甚至是歪曲了催眠术的作用,纯粹是为了商业的炒作,和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催眠术相去甚远。

一个怀表就可以催眠吗?

纠正: 催眠术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并非心理学家的“招牌本领”,而且很多心理学家并不相信催眠术,他们更喜欢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实验和行为观察。

催眠术发源于18世纪的 麦斯麦术 。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出令患者凝视发光物体而诱导出催眠状态的方法,并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故另创了“催眠术”一词。但催眠的本质至今尚未明了。催眠术的方法很多,大多是要求人彻底放松,把注意力固定在某个小东西上,如晃动的钟摆和闪烁的灯光,然后诱发出催眠状态。催眠前先要测定患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进入深度的恍惚状态,对这些人进行催眠治疗效果较好。人在催眠状态下会按照治疗师的暗示行事,搞不好会有不良后果,所以要由经验丰富的催眠治疗师来进行。催眠术在国外的一个应用是帮助问讯罪犯,使罪犯在催眠状态下不由自主地坦白犯罪情况。但很多司法心理学家反对这样做,认为催眠状态下的问讯对被告人有诱导之嫌,被告很可能会按着催眠师的暗示给出催眠师所“期待”的回答。

催眠状态下身体僵直的图片

来源:梁宁建主编:《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5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这种误会同样是弗洛伊德的影响所致。很多人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就是释梦。这也不足为怪,因为人总是对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有一种顽固的好奇和挖掘欲望,而梦似乎是透视内心风景的一扇窗户。许多人因此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于梦的分析,又因为弗洛伊德的“代表性”而进一步使之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

电影《爱德华大夫》截图,“病人的梦境”

这一次,好莱坞的电影又起了作用,例如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和里查·基尔的《最后分析》。很多大学生称他们对心理学的最初了解就来自于《爱德华大夫》,它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希区柯克非凡的洞察力为好莱坞挖掘了一块宝,自此精神分析开始在电影中风行,各种精神变态者和精神科医生粉墨登场。这部影片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梦的分析,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晚安,做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可谓深入人心,让许多人以为这就是心理学家(其实影片中是精神科医生)的口头禅。

纠正: 梦的分析只是精神分析流派所使用的治疗技术之一,是心理学工具箱里的一个起子。有关梦的分析的内容,我们在下一章里会有比较详细的阐述。

1-6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还有一种让心理学者感到特别伤心的看法,就是:有些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是骗人的巫术。为什么会有这种评价呢?

一是对心理学科学性的怀疑。在大多数人看来,所谓“科学”就应该像物理学、生物学或数学那样,要么有严格的实验操作,要么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人的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它的任何操作和探究都很“玄”,而且会加进很多主观的东西。人的心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本身也是个难以控制的变量,所以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靠不住,缺乏科学性。

二是有些人对心理咨询的“失望”。有的人缺乏对心理咨询的正确了解,总是希望一两次咨询就能包治百病,这当然是不现实的。还有人认为能否解决心理困扰全是咨询师的责任,自己无须投入,咨询效果自然不会好了。当然,也有心理咨询师队伍的良莠不齐,造成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失望。由此便认为心理咨询是骗人的,进而把心理学一棒子打死。

纠正: 1982年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接收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为其会员协会,肯定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中有很多领域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研究相近,如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都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服从于统一的科学标准。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正在成熟的科学。

至于成功的心理咨询,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是更长时间,而且还有赖于求助者的主动意愿和积极参与,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解决自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对心理咨询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现实的期望,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否定了整个心理学。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些人对心理学家所做的事情不屑一顾,认为他们花很长时间而得到的研究结果只不过是一些人尽皆知的常识。我们认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心理学知识不是一般常识,它所研究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一般常识所能回答的问题。你的看法又如何呢?下面是我们摘自《心理学与你》一书中的几个“常识性”问题,你不妨试着回答一下,看看心理学知识与一般常识是否有区别。

做梦用多长时间?

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里,莱桑德尔说真正的爱情是“简单”又“短暂”的,像做梦一样。梦真的是来去一瞬间吗?你认为做一个梦所用的时间是:

1)一秒钟的几分之一;

2)几秒钟;

3)一两分钟;

4)若干分钟;

5)几个小时。

你隔多长时间做一次梦?

1)难得或从不做梦;

2)大约每隔几夜一次;

3)大约每夜一次;

4)每夜做好几次。

●牛奶一样多吗?

五岁的瑶瑶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便走了进去。在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相同的两瓶牛奶。她看到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玻璃坛子里。她的眼睛溜溜地转,目光从那只仍装满牛奶的瓶子转回到坛子。这时妈妈突然记起她在一本心理学书上读到的情况,便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呢,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瑶瑶的可能回答:

1)瓶子里的多;

2)坛子里的多;

3)一样多。

天生的盲人恢复视力以后

现在运用外科手术使那些天生的盲人在晚年恢复视力,已不是什么奇迹。在拆除绷带的头几天里,你认为这样的人:

1)什么也看不见;

2)看到的只是一片模糊;

3)只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影子在晃动;

4)不用触摸就能认出熟悉的东西;

5)只有在触摸一下并看一看后才能认清东西;

6)看到的一切东西全都上下颠倒。

哪一种决定风险大?

一群朋友准备把一些钱作为共同资金在赛马会上花掉。在每次比赛前他们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做出全组决定。在每项比赛上,最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在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少量的赌金,而非常冒险的决定是在不大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大量的赌金。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全组的决定可能:

1)更慎重;

2)更冒险;

3)既不更慎重也不更冒险。

下面是 心理学家 的回答:

做一个梦要用若干分钟,而且每个人每天夜里都会做好几次梦。

你可能觉得自己没做什么梦或梦没那么多,这是因为你忘了做过的梦或只记住了醒来之前的那个梦里的片段情景。研究梦的心理学家把微小的电极贴在正在睡觉的人的头上,记录下脑电波,可以揭示出睡梦期间脑电活动的特有模式。做梦与这种脑电波是同时发生的(睡觉的人在出现这种脑电活动时被叫醒,报告说他们正在做梦),并伴有闭合眼睑下的快速眼动,男性还会伴有阴茎勃起。研究已经表明做梦具有普遍性,这些答案只靠内省报告是得不到的。

瑶瑶很可能会认为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多。

一般来讲,七岁左右的儿童才能明白同一瓶液体不管倒进什么容器,其体积都是不变的。瑶瑶只有五岁,如果她只是一般的小孩,当她看见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牛奶液面高很多,她会认为是瓶子里的牛奶较多。

在晚年治好失明的人不用触摸就能认清所熟悉的东西。

这个问题在17世纪就曾经讨论过,可是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心理学家做了仔细的研究后才令人满意地解决了。对许多先天失明而恢复了视力的人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

全组决定很可能比个人决定的平均情况更冒险一些。

这是一个 集体极化现象 的例子。虽然这种现象具有强烈的反直观性,但是它在课堂教学示范中很容易被展现出来。集体极化的一种特殊实例叫做冒险转移,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两位心理学家分别发现的。两位研究者使用的方法很不相同,但都显示集体决定一般比个人决定更冒险。对此有两种假设:一种是说在集体讨论中,大多数成员会发现其他人的决定比自己的决定更冒险。因为一般人赞赏冒险精神,这时比较慎重的人就会改变自己的决定。另一种假设是说比较冒险的意见在集体讨论中更容易倾吐出来,其他的人此时容易被说服。

可见,仅仅靠个人日常的经验、体验、经历和常识来了解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是不准确的,心理学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你知道心理学家在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工作吗?

你有参加心理学研究的经历吗?如果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你可能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略知一二了。例如,你做过某套有关电视暴力的问卷,该研究所用的方法就是问卷调查法;你报名参加过一项有关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学实验,该研究所用的就是实验法;或者你在某项活动中的表现被心理学研究者用摄像机录了下来,那么他们是在运用观察法……

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受过有关研究方法的训练,这些方法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可重复性。如果心理学家能够重复一项研究并重现早期研究结果的话,那么就有理由相信,这两次结果的出现并非偶然。心理学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很多,下面我们来看看传统上常用的几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2-1 观察法

由研究者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体的行为,来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例如,将幼儿与同伴玩耍时的情景拍摄下来,然后进行编码,来分析是不是男孩在游戏中的攻击性行为要多于女孩。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街心花园观察儿童游戏

来源:王振宇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心理学上的观察法分为两种:在自然情景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直接观察、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称为 自然观察法 。使用这种方法时一般尽量不让被观察者知道,否则他们的行为会变得“不自然”;在预先设置好的情景中进行观察,称为 控制观察法

在实际进行观察时,观察者可以有两种身份:一是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在其中将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另一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不管以何种身份出现,都应该避免让被观察者发觉而影响观察效果。观察成年人的社会活动(如投票行为)时,可以参与者身份进行观察;观察动物和儿童时,只能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时,为避免被观察者受到干扰,常在实验室里设置隔间,在隔间墙壁上安装单向玻璃,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在两个不同的房间。这种情景大家在电影里可能见过,如法国电影《芳芳》,剧中主角芳芳的房间就被安上了单向玻璃,这样观察到的她的所有行为都是自然的,所有的情绪都是真实流露出来的。

2-2 实验法

指在控制的情境之下,实验者有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发生改变,然后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受到的影响,也就是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要研究“某种香水对女性内分泌周期的影响”,香水是自变量,女性内分泌变化就是因变量。

在实验中分别设计 实验组 控制组 。比如上面的例子,给实验组的女性施用了香水,对控制组的女性则采用另外一种对女性内分泌周期肯定不会有影响的物质安慰剂,如纯净水,然后通过比较两组女性内分泌变化的情况,来判断这种香水是否起作用。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唯一差别就是用不用香水,在其他因素上两组都要相等,这样控制组可提供反应基线来与实验组进行比较。为了使两个组达到相等,在抽样(选择被试)和分组(将被试分到不同组)上都要按照统计学上认定合理的方式进行。

在心理学上,实验法除了常见的实验室实验外,还可以延伸到学校、工厂等实际生活情境中进行,我们称之为 实地实验 。还有一种是“ 自然的实验 ”。例如,研究者有一种假设“大脑前叶与自我意识有关”,但不能用正常人来做实验,否则是不道德的。但有时会出现“自然的实验”,对有或没有大脑前叶的人进行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很多人遭遇了严重的脑损伤,生理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这些人,可以了解到关于大脑各部位与行为或体验之间的许多知识。

2-3 调查法

是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 问卷法 访问法 。问卷法可以经由邮寄的方式进行,同一时间可以调查很多人;访问法只能在面对面的方式下进行,由访问员按接受访问者对问题的反应随时代答或记录。心理学上最著名的调查之一就是阿尔弗雷德·金西(Kinsey,A.)和同事们所做的关于人类性行为的调查。

调查问卷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资料,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宗教信仰等,一般不要求填写姓名,以消除接受调查者的顾虑,保护其隐私;另一部分要填的是对各题目的反应,答题方式可采用选择法或是非法,也可用简答。

调查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抽样。调查所选取的样本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否则不能贸然下结论。例如,研究“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意见”,如果以某大学一年级或军事院校四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所得结果就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对职业选择还缺乏认识,而军事院校则因为自己的特殊性而影响了学生对职业的选择,这样可能就会使调查结果不能反映全面的、真实的情况。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形,心理学家通常会采用特定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等。

2-4 个案研究法

是以个人或一个团体(如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最早是医生用来了解病人病情和生活史的一种方法。医生为了诊断正确,询问患者以往求诊经过,以及生活起居习惯等,在性质上即属个案研究。后来个案研究法在心理学上得到普遍应用。临床心理学家用得最多。此外,教育心理学上对学生进行个案辅导,法律心理学上的个案调查,工业心理学上的个案分析,原则上都采用个案法。因为个案研究时,多半要追溯个案的背景资料,了解其生活经历,所以又称 个案历史法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个案研究法除了强调“个案”外,还有两个特征:一是广集个案资料。以法律心理学为例,要想研究个案的整个犯罪行为及犯罪的心理历程,在资料收集上必须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家庭背景、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身体特征、心理特征、过往创伤性经历、犯罪史等等;二是兼采多种方法,如问卷法、测验法、身体检查等。

3.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哪些?

心理学家活动的领域相当广阔。在咨询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以及医院,我们可以看到临床心理学家的身影,他们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建议,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帮助来访者健康成长,对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如强迫症、厌食症、抑郁症、焦虑症、广场恐怖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等,则采用行为矫治或者药物治疗,除了提供帮助之外,他们也做一些研究性工作;在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和学校心理学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该怎样教学,教师如何才能把知识充分地传授给学生,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课程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等等,而学校心理学家负责学校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健康成长的工作,有时他们也针对个别学生提供学习上、情感上的帮助和支持。在监狱、犯罪研究机构以及司法部门,活跃着的心理学家通常被称为司法心理学家,他们研究社会犯罪的特征和规律,为决策机构提供预防、减少犯罪的措施,帮助偏离社会正轨的人重新踏上社会,有时也为司法部门在心理障碍病人犯罪的判决问题上提供科学定罪依据。其他的领域还有很多,如军事、部队、工业、经济等等,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的用武之地,可以说,还没有哪一门学科有这么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范围。

心理学的研究,涵盖了人的各个活动层面:内心与外显的、个体和群体的,这也构成了心理学的整体内容。但因为本质和方法上的着重点不同,心理学的各领域也有不同的探讨对象和内容。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几个主要的领域。

3-1 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生物基础分支

心理学在沿着自然科学道路发展的过程中,在遵循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也形成了适合本学科特殊研究对象的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这就是 实验心理学 的来源。虽然我们可以用实验方法研究行为的各个层面,但有关个体基础活动过程的内容,如学习、知觉、记忆、动机、感觉等常为科学方法所探讨的问题,也归入实验心理学的范畴。当然,广义来说,心理学也强调以生物体为研究对象,所以对动物行为也有浓厚的兴趣,但也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行为。另外,实验心理学也开发精确的测量方法和工具,探讨行为控制的有效程序如治疗技术等。

心理学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就是针对人类的生物基础来进行探究,这就是 生理心理学 的重要任务:建立生物过程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密切联系。常见的研究内容有:我们的大脑如何对我们不同的日常活动进行分工?思维、动作、情绪等的指挥中心在脑的哪些部位?左撇子的起源与神经系统的关系何在?汉字阅读与英文阅读的大脑活动是否一样?荷尔蒙的分泌如何影响性行为?等等。

3-2 人类行为的发展与展现: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说到人的心理与行为,我们必须从人生存的整个历程的观点来看。人从出生到死亡,早期经过一些固定的阶段,而逐渐演进并习得了阅读能力、情绪的成熟或不同成长时期如幼儿期或少年期的智能状态、思维现象等,都是 发展心理学 的研究课题。在人类人格的形成及成长、社会行为的发展等方面,心理学关心的是人们一生的过程,如何开展人格特征、个体间人格的差异、人格的分类及测量和人格形成的理论探讨等,是 人格心理学 的主要题材。人是群体性的动物,所以必须恰当地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其间涉及重要的心理层面,有彼此的态度、互动关系、团体行为、心理沟通等基本心理现象;在应用方面,热门的课题则有团体冲突和化解、从众行为、人际关系、种族偏见和攻击行为等 社会心理学 研究的有趣现象。

3-3 行为的矫正与治疗:临床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

人有时会出现情绪或行为上的偏差,例如精神分裂症、少年犯罪、吸毒、智能障碍、家庭及婚姻问题等,都需要有经过专业心理学训练的人帮助解决或减轻症状。在这个领域服务的 临床心理学家 ,从事对心理或行为的诊断,采用各种心理治疗的手段来介入心理的偏常以达到矫正的作用,也是运用心理的科技来助人,是技术性较高的心理学分支。临床心理学家的活动范围涉及精神病院、青少年管教所、法庭、监狱和心理卫生部门以及高校的科研部门,他们与医生、精神科医生和社会工作人员之间关系很密切。另外有些心理学家也从事助人的诊断和对应性工作,但他们的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较轻,如学生学习问题、青少年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都可经由学习和心理辅导而得到帮助或解决。另外如婚姻与职业问题的辅导等,也都是 咨询心理学家 的中心服务内容。

3-4 教与学相关的领域: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

心理学在学习与教育方面的努力与成绩,可从传统的学习原理和教学观点来看。许多研究者从探讨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教程设计、学生动机引发、教具的开发等方面着手,希望有助于有效的学习、授课方式和教师行为,这些都是 教育心理学 的中心课题。近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历程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层次。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人的思维、记忆和推理的特征,运用到设计教材、促进理解和提高学习效率等具体层面,使得心理学的应用更具体化、科技化,也产生了重大的学习效果。这个心理学的分支就是新兴的“ 教学心理学 ”,它与传统的教育心理学有相辅相成的功能。

另外一个与学生有关的心理学分支是 学校心理学 。当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遭遇到较为严重的情绪、学习上的困难时,学校心理学家为他们提供辅导和帮助。这方面的服务,多半结合儿童发展、儿童教育及临床和咨询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具体的辅导方式包括儿童学习困难和情绪困扰问题的测量,测试儿童的智商、成绩和人格特征等,并协助教师、家庭一起来帮助儿童克服困难。

3-5 在经济领域一展身手: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功效心理学、消费心理学与广告心理学

心理学在经济领域内也有突出的应用和贡献。 工业及组织心理学 ,讨论如何使心理学在工商及事业机构里发生具体的效用,可分为人事管理和组织心理两个分支。前者注重应用心理测验及其他心理学技术,从事人员的甄选、训练、提升、人员发展、职务分析、职责评定等方面的研究;后者则重视工作机构里的领导方式、激励、态度分析、沟通、决策过程及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这两个分支的成功应用,对组织的工作绩效、生产力、员工满意感会有正面的促进及成效。

功效心理学在工作的操作过程、工作方法和组织环境的设计与配合方面,有重要作用,涉及具体的效率、安全、舒适、满足感等员工心理和操作需求条件的配合,对组织的经济效益和人员效益有直接影响,这个分支称为 功效学 人因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也与企业组织效益相关。 消费心理学 侧重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动机、认知及消费行为,以便了解并设计产品、布置商场和影响顾客的态度及行为,其中也涉及社会行为、个人人格特征对消费者的影响等。 广告心理学 则更进一步探讨心理学在广告设计、分析与比较、市场的动态分析及产品形象的推动和维护等各方面的应用,充分利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成果作为客观依据,从而促进广告的影响力及市场活动的质量。

心理学研究的多样性

心理学,尤其现代心理学,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猎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是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分支机构,每个机构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研究或应用领域,相信读者由此对心理学家广阔的活动领域会有所体会。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教学

实验心理学

评价、测量和统计

神经行为科学和比较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社会问题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和艺术

临床心理学

应用咨询心理学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

理论咨询心理学

公共服务中的心理学家

军事心理学

成人发展与老龄化

应用实验和工程心理学

康复心理学

消费者心理学

理论和哲学心理学

行为实验分析

心理学史

社区心理学

精神药理学和药物依赖

心理治疗

心理催眠

各州心理学常务联会

人本心理学

智力缺陷和发展性障碍

人口与环境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宗教心理学

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

健康心理学

心理分析

临床神经心理学

心理学和法律

独立从业的心理学家

家庭心理学

男女同性恋的心理学研究

少数民族的心理学研究

媒体心理学

锻炼和运动心理学

和平心理学

团体心理学和团体治疗

成瘾

男性和男性化的心理学研究

国际心理学

临床儿童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药物疗法

“心理学”一词最早是怎样出现的?

心理学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心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却是在1502年才出现的。在这一年,有一个叫马如利克的塞尔维亚人首次用psychologia这个词发表了一篇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这是心理学一词的debut(首次亮相)。之后70年,另一位名叫歌克的德国人又以此词出版了名为《人性的提高,这就是心理学》一书。这便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以心理学这一术语发表的书。

第一个有记载的心理学实验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心理学实验是在公元前7世纪做的。古埃及有一个名叫Psamtik一世的国王,他为了证明埃及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将两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带到一个遥远的地方隔离起来,每天由人供给他们食物饮水,却不许人与他们讲话。

国王设想,这两个与世隔绝的孩子发出的第一个音节,一定是人类祖先的语言了。他希望这个音节是埃及语中的一个词。待孩子两岁时,他们终于发出了第一个音节becos。可惜,埃及语中没有这个发音。于是,这位国王伤心地发现,埃及人不是人类最古老的民族。国王把小孩子的偶然发音当做人类最古老的语言,这不但使他大失所望,也使心理学的第一个实验“出师不利”。

考考你★

1.心理学一词是怎么来的?

2.你眼中的心理学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3.举几个生活中与心理学有关的例子。

4.心理学传统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哪些?

5.看了我们的大致介绍之后,你对哪一领域的心理学比较感兴趣呢? o1QNpO7eFRaGMut+GGK+pW/qFLbYrYAcCC4aQoWZ3iRVziXMUDIhqcE/Yiw2O08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