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般认为,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一、 语言和世界的关系 ;二、 语言或语词的意义问题。 哲学问题总是互相勾连的,上面提到的两个大问题是近邻,甚至可以说是从两个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例如,要知道一句话是真是假,我们就得察看实际情况〔语言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但仅仅察看实际情况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懂得这句话的意思〔语句的意义问题〕。这个说法看来简单明了,但进一步的思考会把我们卷入一些难解的争论。有人认为,意义问题在先,在这里是说,我们首先得懂得这句话,才知道去察看什么,以及看到什么就证实这句话是真是假。然而,语句怎么就有意义了?从何处获得意义?有些哲学家提出了意义的成真条件理论: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知道它在何种情况下为真,这样一来,是否为真的问题在先。

但单说语句为真与否,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一个句子可能在这个场合为真在另一个场合为假,例如 美国现任总统是尼克松 1972年时为真而1992年时为假,这就引向句子和命题的区分。真命题内部的区分也是一个热点问题,有的句子似乎无关世界而始终是真的,例如2×2=4,有的句子却要看世界上实际发生的事情如何,例如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 。这就把分析和综合或经验这对老范畴引入了讨论。分析句子大致可以理解为逻辑句子,逻辑的中心问题是推理:我们不必每一步都去察看现实,只要前提为真,推理程序有效,就可以达到真结论。逻辑是怎样使推理具有保真(truth preservation)性能的?只靠建立正当的程序吗?抑或需要首先理解语词和语句的意义?经验句子为真在于符合事实,这就要求我们对“事实”进行思考,原子事实、分子事实这些概念应运而生。然而,很多句子有意义却无所谓真假,例如“把门打开”,于是就有陈述句、以言行事这样的区分。

但是,我们通常的确还不知道一句话是真是假就先了解其意义。这是怎么做到的?一个主要设想是从构成语句的词语获得。然而,词语从何处获得意义?这就引向词语的指称和意义问题。

诸如此类的问题构成了语言哲学的大致范围,我们可以通过另外的方式组织这些问题。所谓“基本问题”,只是约定俗成的名号。各个基本概念之间由问题本身紧密连接,如“是、存在”,“意义、指称”,“迈农悖论”和“特称描述语理论”。无论从何处入手,都会遇上这些问题,本书将从多种角度重述这些问题并把讨论推向深处。 Lq/hKMm6xA6pL5DIaIx1O2pt6TWqiMecEK3PyL+8Frat6MIHaaL1AXUNlot51G0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