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地球像鸡蛋?

地球和月亮可以说是“先结婚、后恋爱”。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它们相遇(撞)了,相撞的结果构成了地月系,也就是组成了一个家庭。但是地球也好、月亮也好,都要在今后的日子里经历考验。

1.3.1 地球经历了“月球灾难”

看到这个题目,你可不要理解为“嫁给”地球的月亮对地球发脾气、使小性子啦。之所以称之为“月球灾难”,是因为这一事件首先是从月亮开始的。看看下面(见图1.11)这张月球的“身份照”,你能察觉出月亮的正面和背面有什么样的差异吗?当然,首先要提醒你,由于地球的引力使得月亮的自转周期等于她的公转周期。也就是说她的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29.5天,或者说——月亮很害羞,总是将她的正面给地球。

◎图1.11 月亮的正面就像是一幅画——《吴刚伐桂》?而月亮的背面就是一张标准的“麻子脸”,怪不得月娘娘总是以正面示人……

同样是月球表面,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呢?我们知道,月亮上的那些“麻子坑”实际上多是陨石坑,而据考察,它们大多数都是在距今38亿~41亿年期间产生的,是小行星(星子)撞击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地月系刚刚形成时,月亮就遭遇了一场天文学家称之为“后期重轰炸”的密集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在距今38亿~41亿年之间,这是美国人的“阿波罗计划”采集的陨石样品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得出的结论。这一事件只损伤了月球吗?实际上,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类地行星都遭遇了这场空前规模的“大轰炸”,而地球上的“证据”早就被海洋和大气所抹杀了,近似真空环境的月球则保留下了这些陨石坑。

“大轰炸”发生的原因是类木行星在那一时间段还没有形成,不能产生足够的引力吸引住众多的星子。这些距离太阳比较远的类木行星,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较轻(密度较小)、受太阳的引力相对较小,所以它们的形成要晚于类地行星。而在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由于太阳引力、本身质量和木星牵引的关系,不能聚合形成大行星。而大行星,尤其是天王星、海王星形成时,对太阳系引力的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一些接近它们(主要是木星)的小行星被“踢走”,许多是被踢向了太阳,去“轰炸”火星、地球、金星、水星这些早期形成的类地行星了,当然也包括月亮。

那么,这次“大轰炸”与我们早期地球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吗?我们要说关系很大!前面提到,月亮的出现使得地球的物质发生了“重组”,尤其是使得地球的自转速度明显变慢了,这就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下降,据推测应该是从之前的1000K降低到了400K左右。这样,最初的地壳就得以形成。但是此时被地壳包裹起来的地球物质,分布还是很不均匀的,没有目前所具有的很明显的“圈层”结构。而“大轰炸”不仅为地球带来了进一步物质重组所需要的能量,还把地球表面炸出了一个个直通地球内部的坑(洞),促进了圈层地球的构建。

有人做过测算,“大轰炸”应该持续了10亿年左右,从月球陨石坑形成的频率来看,“大轰炸”在刚刚形成的地球表面可以形成:

直径超过20km的撞击坑≥22000个;

直径约1000km的撞击盆地≥240个;

直径约5000km的撞击盆地≤10个。

一般假设地球在约38亿年前是处于熔融态的。全球所有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都可以追溯至此年代,未能发现更早期的岩石,仿佛这个年代就是一个“分水岭”。利用不同方法测得的岩石的“年龄”大致上都只能追溯到这个年代,包括最为准确及受干扰最少的锆石铀铅测年法。所以,我们估计“大轰炸”应该是给地球表面做了一次彻底的“整容”,在38亿年以前形成的岩石都被重新熔化了,当然在现在的地球表面就找不到它了。

1.3.2 火山爆发造就了均衡的地球

火山爆发(见图1.12)我们理解为是地球发脾气了,火山爆发造成的灾难有目共睹。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最早期的火山爆发造就了均衡的地球圈层结构;接下来的火山爆发产生了最早的地球大气层;再接下来的火山爆发为地球生命的起源带来了能量和适宜的环境。甚至有的理论认为生命是在火山喷发的岩浆中产生的。

◎图1.12 许多人认为火山喷发是地球巨人发脾气了,是恶魔的“喘息”。实际上,火山是地球演变的“大功臣”,地球的每一个时期,都有火山的贡献

我们知道,火山爆发会把地幔,甚至地心的热量带到地球表面。而最初形成的地球是急需这些热量的。第一,太阳刚刚形成时,她的发光能力要比现在低了大约30%,而地壳(表)是需要足够的热量来维持它的动态的,否则就会像土卫五一样是一个冰冻的星球;第二,持续、顺畅的热量交换,使得刚刚形成的地球不仅仅是能保持地壳(表)不会太冷,还能够通过热能的输出使得地心不至于过热,这样容易保持地球形态和运动的稳定性;第三,热能的传输是自下而上的,而由于早期地球表面很薄、很不稳定,也会有物质随着热流再返回到地下甚至地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热流的循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地球物质流的循环过程。循环的结果就是使地球的物质分布变得越来越均匀,力学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合理,使地球从其结构和运动的角度来说越来越稳定,最终形成了目前这种稳定的圈层地球。

那么,这么多的热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刚刚说了,是从地心而来。那地心的热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一般认为来源于地球本体的有两个,一个是球体地球形成时,引力势能的收缩转化为热能;另一个我们前面提到过,太阳属于第二代恒星,包含了足够多的重元素,其中就有许多的放射性同位素,它们的质量很大,在地球形成时被沉降到了地心周围,而它们放射性衰变所释放的热能就是地心热量的第二个来源。

小行星频繁的撞击使动能转化为热能,也为早期的地球带来一定的热量。当然,最重要的热量来源依然是太阳。

1.3.3 地心(核)地幔 地壳

地球包括地心(核)、地幔、地壳。地球的结构(见图1.13)真的就像一个鸡蛋吗?

◎图1.13 地球的结构和形态还真的很像一个鸡蛋,不过应该更像是一个还没有完全煮熟的鸡蛋。他有坚固的固体外壳、熔融态的地幔、固态(外面包裹着一层液态磁流层)的地核,他要比鸡蛋更圆,他有自转,还会绕着太阳公转,还有着对我们非常重要的生物圈、水圈、大气圈

《地心漫游》是伟大的科普作家凡尔纳的经典作品,它是作家的幻想和猜测。实际上,对于神秘的、距离我们可以说是比天外的恒星要近得多的地心,我们对它的了解和认识要比恒星还少。大概也只能是靠幻想和猜测了,因为遥远的恒星还会带给我们它发出的电磁波,而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目前最多的办法就是依靠地震波。

1.地心(核)

由地球的总体密度来推测,地核的密度应该很大。我们知道地球的平均密度大约是5.5g/cm 3 ,而我们能测量、接触到的地壳的密度也就是3.8g/cm 3 左右,这样来说,地核的密度要很大才是。

据推测,地核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其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内核是由在极高压力(最少350万atm(1atm=101325Pa))下结晶的固态铁镍合金组成,温度很高(约为6000℃),密度为10.5~15.5g/cm 3 。外核可能由液态铁组成,其密度为9~11g/cm 3

地核的存在为地球的运转持续地提供着热能,而输送热能所携带的电子流正是产生地球磁场的重要原因。

2.地幔

地幔和地核之间的分界靠的是对地震波的测速,而且我们通过这种方法也把厚度才不到2900km的地幔分成了下地幔和上地幔两个部分。它们之间的分界线位于地下1000km左右。大部分“深源地震”的震源就是位于这样的深度上,而“浅源地震”的震源多是在70~100km深处,基本上是上地幔和地壳的交界处。

岩浆是地幔的主要组成,由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却后就变成了岩石,比如火成岩等。岩浆的形态在接近地壳时是一种类似流体的熔融态,所以在给地球分层时,也会有一个“软流圈”存在,而大部分的岩浆物质呈现出一种可塑性很强的固态。

整个地幔的温度都很高,范围在1000~3000℃之间,相对温度更高的则是接近地壳的“软流圈”的部分,因为除去地心,这里被认为聚集了更多的放射性物质。整个地幔的压强约为50万~150万atm。在这样大的压力下物质的熔点会升高,所以地幔物质呈现为可塑性固态或者是熔融态。地幔物质的密度为3.4~4.7g/cm 3 ,一直到9.0g/cm 3 之间,基本上是梯次变化的,体现了圈层地球物质分布的均衡性。

3.地壳

相对地心、地幔来说,对地壳我们可以说是很熟悉了。如果说地心的构成和形态我们需要依靠理论推测,地幔的情况我们主要依赖于地震波,那么对地壳的研究方法就丰富得多了。也可以这样比喻,了解地心的信息我们基本上是靠传说;知道地幔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其他人或媒介的介绍;而认识地壳的知识我们就可以亲身考察,或者说就像是去了解一个经常走动的邻居的情况一样,能做到比较切实可行。

地壳就是地球表面,是地球的一个固体外壳,平均厚度约为17km。依据厚度和组成成分的差异,我们把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大类。前者的平均厚度约33km,高原地区可达60km以上;后者的平均厚度不到10km。

构成地壳的物质就是岩石了,它们主要有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3种。花岗岩的密度较小,玄武岩的密度较大,而沉积岩的密度依赖于组成它的沉积物。较重的玄武岩构成了海洋地壳的主要部分,由于它们主要由硅-镁氧化物构成,也称为硅镁层。较轻的花岗岩叠加在玄武岩之上,构成了大陆地壳的主要部分,由于它们主要由硅-铝氧化物构成,也称为硅铝层。沉积岩一般附着在花岗岩之上,不过海洋地壳几乎很少有这样的分布,基本上都是沉积岩直接附着在玄武岩之上,而且厚度比大陆地壳要大。

地壳的温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平均深度每增加1km,温度就升高30℃。

1.3.4 水圈 大气圈 生物圈

一般我们把地球分为七个圈层:地心内核、地心外核、地幔、地壳、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而只有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三者之间是连续分布而无明显分界的。

1.大气圈

如果我们把地壳看成是地球的固体的外衣(壳),那么大气圈就像是给地球披上的一层薄薄的婚纱(见图1.14(左)),只是它被披在了“新郎”而不是“新娘”的身上(月球没有大气层)。

◎图1.14 披着婚纱的地球(左)和大气圈的结构(右)

我们这里只是从圈层地球结构的角度来介绍大气层,至于地球大气层的来历、演变、组成、作用我们将在下一章中详细介绍。

大气层(见图1.14(右))的厚度一般认为是500~800km,如果考虑到逃逸的大气成分也可以说这个数据会延伸到6400km。不过,大气质量的80%聚集在离地面12km左右的范围内,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大气层也就是指存在于这个范围的对流层。

对流层之上延伸到约55km的高度是平流层,那里的大气相对稀薄,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由于有比较稳定的大气环境,所以飞机多在平流层飞行。

55~85km段被称为中间层,它基本上是一个大气层的过渡带。在这里大气的密度和温度都是随高度而逐渐降低的。

从85km到约800km称为热层。这一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热层下部尚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因此偶尔会出现银白并微带青色的夜光云,在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层照片中清晰可见(见彩图2.1和彩图2.2)。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散逸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部分分子发生了电离,使质子的含量大大超过中性氢原子的含量。散逸层的空气极为稀薄,其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故又常称为外大气层。由于空气受地心引力极小,气体及微粒可以从这层飞出地球引力场进入太空。散逸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对于该层的上界在哪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实际上地球大气与星际空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散逸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有增加。

2.水圈

说到水圈,你一定会想到浩瀚的大海,那样的深、那样的一望无际;你可能也会说,“七大洲四大洋”,地球表面虽说海洋占了71%,但是还有陆地呀?

你的理解有误,我们说的是水圈(见图1.15),是在讨论地球的圈层结构,并不是在讨论海洋。在前面我们说大气圈时估计你就不会产生误解,因为地球的外表有着一层明显连续的气体圈层存在。而对于地球上的水,海水是很多,它占了地球总水量的97%,但它毕竟不是全部,还有河流、湖泊、沼泽,还有地下水,还有以各种不同形态存在的水。水,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连续地覆盖着地球表面,构成了宇宙中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水圈。

◎图1.15 大量的水存在于海洋中,但是水也会存在于大气的云雾中,也会存在于地下,也会存在于植物、动物的身体里,它是一个覆盖地球表面的连续的圈层

水圈中的水大部分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的。水的总体积约为13.86亿km 3 。其中,淡水占了2.53%,咸水占了97.47%。咸水主要存在于海洋中,淡水则主要存在于冰川、冰盖和永久性积雪中,如果它们全部融化的话,海平面将升高70m。如果我们能把地球“抹平”成为一个表面平坦的球体,那它将被2718m深的水所覆盖,那时的水圈是不是就明显啦?

洋流、河流、大气流是水圈中水分交换最活跃的水体(见图1.16),可以说它们主宰了地球的气候、气象和环境,也是地球演化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图1.16 自然界中水的主要循环过程,它很容易受到人类的影响

3.生物圈

生物作为地球的一个圈层应该是最晚形成的。也许有人会问,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存在生物吗?它们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圈层吗?20世纪80年代,海底扩张理论处于争论的高峰期,研究者为了探测海底扩张的情况,对科学家称之为“海底黑烟囱”(见图1.17)的海底热源进行了有组织的探测。在研究采集回来的样本时,采样器中充满了管状蠕虫类生物,甚至还有蛤、蚌类等众多的动物。你要知道,在水深超过4000m的洋底,阳光不可能达到,氧气极其稀少,也就是说,它们不可能是通过光合作用来生存的,它们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甲烷和硫化氢!这让科学家,也让整个世界大吃一惊,它不仅仅说明地球上生物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它为生命起源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图1.17 “海底黑烟囱”。这里的水深超过2500m,周围的温度达到了300K,我们依然发现了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牡蛎、贻贝、螃蟹、小虾,还有一些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

生物圈是一个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完整圈层,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10km。生物圈不仅仅包含各种生命体本身,它还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地球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的。 i/+LyMCO/HL8UWwTtaUJywI/5JQoj6uWNxkyFtxcs3F3k3Naf3pnJMqnTOk2N85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