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生为鉴,再塑教师新形象

余维绵

这是一件普通的校园小事。

去年春季的一个早晨,我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距规定到校的时间还有五分钟,只见一个男生双手按着头,跌跌撞撞进入校门,我连忙上前扶住他,一问,才知道他是七年级的学生,说是头疼,昨晚挂了点滴,但起床后仍然感到很不舒服。我让他休息一会儿再去上课,他说:“不行,要迟到了。”我说,“不要紧,身体重要”。便搀着他到保安室坐了一会。他稍微打了一个盹,又立马起身,执意往教室方向走去。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我的眼睛模糊了……

再讲一个我的教学故事。

写作课上,我总喜欢设计一些片段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用三言两语来描述师生“画像”是我喜欢的训练形式之一。每一次训练,结果常常令我喜出望外,因为触及同学们的兴奋点,他们笔端流淌出来的语句是如此精彩鲜活:

他优雅地运球,百步穿杨地投篮……宛如天外飞仙般轻盈潇洒。

——震宇

因为你,我读懂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灵魂。我无数次忘情地凝视你的眼睛,那是神奇的隧道,通向居住着伟大灵魂的光明世界。

——琪敏

你安安静静,清清新新,你牵着我的思想在天空漫步,叫我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

——媛媛

粗犷的脸上带着几分北方汉子的气息,四肢发达容易受骗。

——庄臖

如果武松打死一只老虎,他会对别人说武松打死了一头大象。他的嘴巴是事实的放大镜。

——庆钢

他的眼神总是不知所措的样子,总是人云亦云。大概他的个性就是没有个性。

——科帆

对于这些行云流水的描述,我喜欢拿到班级进行示范,拿到办公室与同事共享。坦白地说,我很难写出这些句子。

近年来,为了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在很多场合常常鼓励教师们要转变观念,向学生学习。陶行知早说过:“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李镇西老师更是一语中的:“面对学生晶莹剔透的童心,我们常常会感到自己心灵的斑斑锈迹!”可见,传统教育观念信奉的“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已然成为制约和谐师生关系的一道屏障。今天,我们不妨勇敢地问自己:我真的“为人师表”了吗?从内心深处我敢接受“灵魂工程师”的神圣称谓吗?事实上,在很多方面,学生远比我们纯洁得多、可爱得多!

学生的神圣感比教师强。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生们大都全情投入,庄严肃穆,而我们有的教师却拖泥带水,叽叽喳喳地讲着话,甚至站也没站相。

学生的纪律观念比老师强。本文开头故事中那位男生的感人之处正在于此。平时学校召开大会小会,请问能专心开会的教师有多少?学校几乎天天抓环境卫生,请问教师办公室的卫生能与教室的卫生相比吗?

学生的求知欲、责任感、正义感、创新实践能力,甚至待人的礼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往往也不比教师逊色!

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东西在哪里?在孩子的心里。也许,自觉地向学生学习,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真正成熟和有智慧的标志。

也许,理解和接受了这些,以生为鉴,敢于直面心灵的“斑斑锈迹”,勇于正视自身的人格短板,教师的个人形象才能真正得到质的提升,美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清新的空气和不竭的源头活水。 APDc1s/Ov+o8I3YxXNKPG3/zdwVd2D1xFqi6Lkgw/3NlHU1NFBVWssGWq+55X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