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自欺欺人的行为合理化

你的父亲是一名烟龄长达二十多年的老烟民,鉴于最近几年身边的朋友罹患肺部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内心也开始对抽烟这件事产生了挣扎。你为此大喜:他终于下定决心要戒烟啦!

谁知,过了不久,你的父亲又开始烟不离手了。而且,他有了一套自己的说辞:“我不抽烟就浑身不自在,抽了烟,我才有活力,这证明抽烟对我的身体有好处嘛!”

当你与家人再一次拿出医生的论断,企图说服他时,他开始反抗你们的说法:“不错,抽烟的确不好,但是,人生在世,哪有办法避免所有的危险啊?既然那么多危险都没有办法避免,抽烟对身体的不好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抽烟抽死人,远比出门被车撞的概率低!”

当他发觉家人对他的说法开始愤怒时,他甚至尝试着说服你们:“不抽烟的话,我存了那么多的好烟不都浪费了吗?那多糟糕啊!”

于是,你与家人只得对这个“老顽固”不再理会。

某一天下班以后,你发现,父亲正在与自己的烟友打电话:“就是嘛,抽烟哪有那么大的危害?危言耸听!”

这种逻辑变化是否会让你吃惊?为什么父亲的思想会从认可“抽烟有害健康”转变成“抽烟无害”?关键就在于,他对自我行为进行了合理化。

“父亲”并不是不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这件事情,但他的烟瘾让他想抽烟,他的内心也在挣扎,“想抽烟”与“抽烟不健康”这两个认知上的不一致令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然后,他终于开始了合理化自我行为:

◇ 改变自我认知——抽烟让我保持活力,这证明抽烟对身体有好处;

◇ 增加认知——是的,抽烟不好,但我们无法避免所有危险;

◇ 减轻认知的重要性——与其他危险相比,抽烟对身体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 批评自己未选择的选项——不抽烟的话,自己的烟都浪费了;

◇ 交流——从其他烟友那里获得支持。

通过这样的方式,“父亲”的行为得以合理化,缓解了自身因为认知不一致而带来的压力,进而消除了吸烟有害的心理压力。

什么是认知?其实认知是一个极大的概念,它包括了任何的知识、看法、信仰以及行为。当个人的看法与行为不同时,人往往会感觉到压力,这样的压力会促使人去减缓“看法”与“行为”的不一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态度;而相较于根据我们的态度行动,我们更容易为了自己的行为找理由而转变、发现自己的态度。

相似的情况也往往出现在个人做决定时。如果你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当你做出了决定了以后,你会更支持你已经做出来的那项选择,同时,你也会更主动地去寻找、留意那些支持自我选择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可以证明你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同样也是在合理化自己已经做出来的行为。

这种态度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对自我的认知而产生的,若一直生活在行为与态度的不平衡之中,人们便要承受太大的压力甚至会感觉痛苦,因此,我们往往通过改变自我态度、将个人行为合理化。

这种合理化或许如“父亲戒烟”一样,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合理化。此类自骗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往往产生于个人遭遇挫折,或者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在这种时候,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我行为辩解,并将自己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掩饰,以隐瞒个人真实的愿望或动机,从而为自己解脱。

合理化:最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可以说,合理化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来证明行动的正确性,从而掩饰个人的错误或者失败,以获得内心的安宁。比如,哥哥抢了妹妹的糖果,当妈妈批评哥哥时,哥哥反而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担心妹妹吃太多的糖会牙疼。”——这便是一种以“合理化”行为表现出的心理防御机制。

一般来说,这种合理化可以分为三种。

◆“酸葡萄心理”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经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正好非常口渴,所以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准备摘下诱人的葡萄,然而狐狸根本就够不到葡萄。狐狸又试了好几次,但是他始终都无法得到葡萄。最后,狐狸决定放弃了,便昂起头,边走边说:“哼,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酸葡萄心理”便来源于上述故事,它指的是人们通过努力依然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便会对这样东西赋予消极意义,认为它们其实并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种在人们遇到挫折或心理压力时,以歪曲事实的消极方法来获得心理平衡的方法,虽然有助于缓解个人失落感,但也会让人忘记自省与改进自我缺点。

◆“甜柠檬心理”

“甜柠檬心理”同样来自伊索寓言:

有只狐狸原本想找些可口的食物,可是怎么都找不着,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是狐狸却说:“这柠檬真甜,正是我想吃的。”

“只能得到柠檬,便说柠檬是甜的”,这种自我安慰的现象即“甜柠檬心理”,它指的是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我内心的不安,便百般提升已经实现的目标价值,进而达到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

◆推诿

此类合理化是将个人的失败或者缺点归罪于其他理由,将其他客观的因素当成自己失败与不足的理由,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安慰。比如,学生考试成绩不佳,便责怪老师教得不好;员工在企业中始终未能得到晋升,便埋怨管理者为人不公;球员在比赛中输了,不说自己技不如人,反而将失败的理由归于场地不好、裁判不公。

自欺欺人,源自远古基因

自欺欺人,是我们人类大脑的一项基本功能,只要某件事情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危害到生命,很多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在脑子里发出危险的信号——我们只是会觉得:“其实没什么,又不影响什么,日子不是一样要过下去嘛!”

在遇到问题时,人的第一反应是逃避,这种对于危险的躲避机制是人类基因所固有的,在我们的老祖宗还是半人半猴的时候,逃避便伴随在血液之中,在漫长的进化以后,这项能够实现自我保护的基因依然被留存了下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生各类事件中出现自欺欺人的举动。

当人们面对压力而无能为力时,往往会更频繁地采取这种方式来应对,以避免自己走向极端。比如,当看到一同进入公司的同事得到了晋升,或者看到某位朋友因业绩突出而获得丰厚的物质奖励,自己很嫉妒却又无可奈何时,试着像狐狸那样安慰自己,反而有利于个人维持心理平衡。毕竟,局限于自身与外界的种种因素,我们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所有的美好东西。

看到自欺欺人行为合理化的优势与不足,分情况恰当利用

在遇到难以接受的挫折时,暂时为自己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安心下来的理由,安慰自己、平复自己的不安,以避免自我心灵遭受重创,这原本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防御方式。正如同人们常说的“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一样,只要对个人身心有利,适当地为自己找个台阶下也无可厚非。不过,若经常性地合理化自己所遇到的挫折,以各种托词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便非常不利于个人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了。

比如,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不足与问题所在,却不积极而理性地面对,而是一味地将自身所受的挫折合理化。这种行为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同时还会导致个体的自我萎缩,形成不良的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而且,这种心理也会使个人的奋进意识弱化,使人无法正确面对问题,更会有可能导致你失去他人的信任,最终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而无法自拔。

不过,能否看到合理化的消极面并加以抑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合理而全面地认识自己。然而,“睁眼看世界”容易,“静心看内心”很难,这就要求个人积极地对自我认知上的不足与偏差进行纠正。

合理化的心理防御只能起到一时的止痛作用,想要真正地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少受挫折,关键还在于自我激励,依靠自己获得的成果来证明自己的优势与优秀——毕竟,一个人的改变与提升,需要从停止自我欺骗开始。 75dgJEV9TLJq7bOWkvvuVznayFA3Jt3OP8DZeUPiqmL6cZc2qtl/+P4Yjc3xC0J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