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6日中午,河北省北戴河西海滩2公里处的联峰山上,松树丛中,清风徐徐,灿烂的阳光透过树冠洒下斑驳的光点。在明媚的阳光下,枝叶繁茂的树林里却显得阴暗不明。
在树林中的中央疗养院96号楼里的一栋二层小楼的卧室里,林彪办公室主任、妻子叶群刚刚躺下休息。这时,“梆梆梆”的急促敲门声响了起来,叶群不情愿地懒懒地说:“进来。”
一名工作人员迅速进屋向叶群报告:“叶主任,黄总长来电话找您,说有紧急的事情,要您亲自接电话。”
这位工作人员提到的黄总长是指时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的黄永胜。
刚躺下的叶群一骨碌坐了起来,说:“快接到我卧室!”说完立刻从床上下来,连鞋也顾不得穿,一溜小跑到门前把卧室的门关紧,然后心急火燎地操起话筒。
自从毛泽东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发表了《我的一点意见》,批评时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的陈伯达企图搞乱中央以来,林彪等人就意识到,毛泽东已经开始不太信任他了。
陈伯达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天才论”正是林彪等人授意的。所谓“天才论”,是指由陈伯达编选的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一些关于讲天才的语录,是经林彪审定的材料。陈伯达提出的“天才论”是想让林彪当上国家主席,实现其尽快掌权的目的。
毛泽东出于多种考虑,不仅否定了设定国家主席的设想,还在全党开展批陈整风运动,并多次暗示林彪主动检讨。
林彪表面上做了检讨,但从此他对毛泽东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实,早在1970年的国庆节上,林彪在参加国庆庆祝仪式时,他和毛泽东连招呼都不打,在天安门城楼上没待5分钟便悻悻地走开了。
从8月初开始,毛泽东在南巡时,与各军区及地方干部进行了许多谈话。
林彪等人非常想知道毛泽东和军区干部们说了些什么,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这次黄永胜从北京打来电话,就是按照林彪等人的指示,报告探听到毛泽东南巡有关谈话消息的。
叶群顾不上回答对方的问候,连忙问:“总长啊,李瞎子(海军政委李作鹏)那里是不是探听到了消息?”
黄永胜是林彪提拔起来的,自从林彪看中了他,他的地位就如坐火箭一样蹿升,直到当上了总参谋长,因此他心怀感恩,极愿意为林彪效力。
自从毛泽东南巡以来,黄永胜在林彪等人的授意下,就多方打听毛泽东的有关谈话内容,他已经从武汉部队政委刘丰那里得到了一些让他如坐针毡的消息。
就在9月6日早晨,林彪的亲信之一李作鹏在下榻的武汉东湖招待所与刘丰见面。在李作鹏的利诱下,刘丰把毛泽东与他的谈话内容告诉了李作鹏。李作鹏随即又打电话告诉了黄永胜。
听到叶群开门见山地问,黄永胜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说:“是呀!”接着,他就一五一十地把探听到的毛泽东与刘丰的谈话内容统统告诉了叶群。
叶群顺手拿过一张纸,一边听,一边用铅笔在上面歪歪斜斜地记录,还时不时地追问几句。
黄永胜说:“刘丰讲,主席对他说,‘有人急于想当国家主席,急于夺权……庐山会议是两条路线斗争,他们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纲领的……几员大将作了检讨,但吞吞吐吐,林彪不开口,这些人是不会开口的……庐山会议这件事还没有完,还没有解决……’”
听着听着,叶群抓着话筒的手开始发抖,汗也流下来了。在记录完最后一个字时,叶群已经浑身抖得几乎站不住了。
电话讲完了,叶群也瘫坐在椅子上了。
叶群放下话筒,两眼发直,呆坐在椅子上发愣。过了一会儿,叶群突然想起什么,赶紧按电铃。工作人员应声而入。不等工作人员问什么事,叶群就着急地说:“马上把林立果叫来。”
林立果是林彪与叶群的儿子,他凭借自己的家庭背景,以及空军司令员吴法宪的“提携”,入伍到空军后很快就被提拔为空军党委秘书、空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成为空军里重要的领导成员。
叶群认为,毛泽东南巡讲话内容一定要通知林立果,看看他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看到叶群脸上慌张的神色,工作人员知道事情重大,一路小跑着给林立果住的57号楼打电话。
电话通了,可是那边的工作人员说林立果不在。工作人员又往林立果常去的海滨浴场打电话,但是依然找不到林立果。
工作人员连忙跑回叶群的卧室,告诉叶群说找不到林立果。
听说找不到林立果,叶群更加慌张,但又没有办法,只好气冲冲地坐在沙发上两眼发直、发愣。
工作人员一看不好,赶紧退了出去,谁也不想在爱训斥人的叶群脾气不好的时候待在她的身边。
叶群并不知道,几乎是在自己接到黄永胜电话的同时,林立果那边也得到了关于毛泽东南巡有关谈话内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