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贴敷治疗学是阐述贴敷疗法治疗疾病一般规律的特色学科。它综合了中医基本理论、经络、腧穴、中药和贴敷等多方面的知识,使贴敷疗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简便高效易于推广的特点。

贴敷疗法,又名“穴位贴敷疗法”,简称“贴敷”“敷灸”“敷药”“贴药”等。它是在针灸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该法属中医外治法,但有别于外科直接疗法。它既可治外症,又可内病外治。随着内服药物疗法毒副反应和耐药性的增加,以及放化疗所带来的杀伤性损害,中药贴敷疗法日益受到重视。由于此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高,且治疗各科疾病确有良好的效果,故临床应用较广。

穴位贴敷疗法是整个贴敷外治法的一部分,它是在药熨、涂敷等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穴位贴敷疗法历史久远,早在《内经》成书以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就载有“蚖……以葪印其巅”,即将白芥子捣烂后外敷头顶正中(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泡,治疗毒蛇咬伤,此为最早的外治法记载。《内经》中也有大量记载,如《灵枢·寿夭刚柔》记载:“刺大人者,以药熨之……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㕮咀,渍酒中,用棉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棉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之,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灵枢·经筋》提出:“卒中口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灵枢·痈疽》提出:“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故后世医家吴师机指出:早在《内经》就明确记载了“用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之后的甘肃武威汉墓医简,其中57至67、88甲、88乙、89甲、89乙等简方都有用膏药治疗疾病的重要记载。如千金膏药方简文(57~67)中记载:“血府恿(痛)吞之摩之,咽干摩之,齿恿(痛)涂之,昏衄涂之。鼻中生 img2 (恶)伤涂之……气龙(聋)裹药以榖塞之耳,日一易之,金创涂之,头恿(痛)风涂之。”88甲简文记载:“治邚(妇)女高(膏)药方,楼三升、当归十分、白茝(芷)四分、付(附)子三枚、甘草七邻分、弓大 img3 十分、菒草(藁本)二束,凡七物以朌膊高(膏)舍之。”上述文献均明确记载了膏方的组成和外敷、涂、塞耳等不同的用法。

汉代名医华佗,除擅长外科、针灸治疗外,也用过贴敷疗法,如《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其手术治疗“肠痈”,开腹缝合后“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治疗内科伤寒病症,“当膏摩火灸之即愈”。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也曾提到:“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说明汉代以前通过外敷各种药膏治疗内外诸疾已相当广泛。

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除治疗多种病症附有涂敷方外,专门列出“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一篇,并有贴穴治内病的记载,如治面神经麻痹,“乌头研末,以鳖血调散,待正,则即揭去”,“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虽然文中没有明确指出贴何穴(一般认为是贴大椎穴),但也是贴敷疗法与针灸穴位相结合进行治疗的最早记载。西晋的《崔氏方》还记载了黑膏药的熬制方法。

唐宋时期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主要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针灸资生经》《外科正宗》等,汇集了大量有效的贴敷方药,其中很多贴敷在穴位上,如“麝香膏”“紫金膏”“太乙膏”“阿魏化痞膏”等迄今仍在应用。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治虚寒腹痛、上吐、下泻,以吴茱萸纳脐,帛布封之。”《千金翼方》中记载:“治霍乱吐泻,筋脉挛急……此病朝发夕死,以急救暖脐散填脐。”此外,孙氏用东壁土敷脐,或用苍耳子烧灰敷脐,或用露蜂房烧灰敷脐以治疗脐中流水,用杏仁捣如泥与猪髓搅和均匀后敷脐以治脐红肿。王焘的《外台秘要》也有许多脐疗方法的记录,如用盐和苦酒涂脐治疗二便不通等,此对后世贴敷疗法的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两书,载有药物填脐的方剂颇多,如《圣济总录》中记载:“腹中寒冷,泄泻久不愈,暖脐膏贴脐,则病已。”“治膀胱积滞,风毒气胀,小便不通,取葱津一蛤蜊壳许,入腻粉调如液,封脐内,以裹肚系定,热手熨,须臾即通。”《南阳活人书》中记载,用葱白烘热敷脐治阴毒腹痛、厥逆唇青挛缩、六脉欲绝者。由此可见,宋代应用贴敷治病已经相当普遍。

明代的许多著作中,也都把贴敷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专门予以记述。应用穴位贴敷的记载颇多,如明代《普济方》记载:“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涎如泥,置涌泉。”这个时期的伟大著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麝香)贴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以治疗自汗、盗汗,用黑牵牛为末,水调敷脐上治疗小儿夜啼。”龚廷贤的《寿世保元》中,用麝香、樟脑、莴苣子及叶捣为膏敷脐,治疗缩阳症。

清代医家赵学敏的《串雅内编》和《串雅外编》两书中均载有不少民间药物贴脐的验方,其中有“治水肿病,小便不通,以甘遂末涂脐上,甘草梢煎汤液服之”。此外,治疗腰痛以生姜、水胶共煎成膏,用厚纸摊贴脐眼;治疗痢疾用绿豆、胡椒、麝香、胶枣共捣烂贴脐等。所载方简且效验,迄今仍被临床所沿用。清宫御医吴谦在《医宗金鉴》中说:“阴阳熨脐葱白麝,冷热互熨水自行。”本法是将葱白捣烂,加入麝香少许,敷脐,并以冷热刺激,治癃闭、小便点滴难出之症。可见,当时药物贴敷法的应用,不仅流行民间,而且宫廷太医也吸收应用了。

特别值得介绍的是,清代同治九年,钱塘人吴师机所著的《理瀹骈文》,是以膏药贴敷治疗诸病症的专书,特别强调了膏药可以治内症,指出“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吴氏专以贴敷法治病,每日多到300~400人,每年5万~6万人,售各种膏药10万余张,积累了用膏药治病的丰富经验。他提出外治药与内服药医理相同,认为外治法有三,即上用嚏(催嚏法,如用皂角末闻鼻),中用填(如填脐散、敷脐膏),下用坐(如坐药、坐浴),指出这三种方法与内服药汗、吐、下三法的应用是一致的。另外,他在膏药的组方、制作以及贴药穴位的选择各方面,既整理了历代有效方法,也总结了个人经验,是一部穴位贴药疗法的重要参考文献。在清代《清内廷法制丸散膏丹各药配本方》中,也记载了很多治内症的膏药,如“二龙膏”贴神阙穴治腹胀、消化不良等,“毓麟固本膏”贴肾俞穴能补肾固精、散寒止痛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贴敷疗法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如《穴敷疗法聚方镜》《中国灸法集粹》《中国膏药学》《中华脐疗大成》等专著较系统地整理和阐述了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和临床应用范围,使这一疗法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在膏药的剂型上有了改进,如伤湿止痛膏、咳喘膏、鸡眼膏等,将药物提取后制成橡皮膏的形式,在使用上更为方便。20世纪以来,贴敷疗法发展不快,膏药的品种趋于减少。

贴敷疗法本身,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比如国内的颈椎保健枕,将白附子、细辛、川芎、白芷、菊花、薄荷、磁石等中药制成枕头治疗颈椎病;来辉武神功元气袋治疗各种虚损疾患,贴肚脐治痔疮;治疗妇女外阴瘙痒、带下的中药卫生纸巾等;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发明的避孕药膏,内含生长激素“LRF”,可作用于脑垂体,抑制生殖功能,贴在臂部或腋下,一次可避孕10日。此外,现代医学研究的透皮给药治疗系统(TTS),可以透过皮肤屏障,在预定的时间内,以恒定的速度释放出一种或数种活性成分到血液循环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又称透皮控释系统,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使药物发挥并保持最大的治疗作用。以上均是贴敷疗法在当今社会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方向。 V9NepzErAZIR+RiDbxLSU+aoB0urPsqRlaeTCmqbJ3/doCEY14KywXVPCCQ8ut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