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ZYYXH/T26-2008 胃脘痛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由忧思郁怒、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感受外邪等导致胃之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亦有因脾胃虚弱,络脉失养,不荣则痛。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邪气犯胃所致胃脘痛多属急症、实证;脏腑失调,胃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者,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

释义

●中医认为,歧骨(剑突)下的部位为心窝部,胃脘处在心窝之下,两者距离较近。古有“九种心痛”之说,其实大多属于胃脘痛范畴。

●急性胃脘痛多属实证,慢性胃脘痛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胃痉挛”目前无具体西医疾病相对应;对于以胃脘痛为主要表现的,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亦可参照本病诊治。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主症:胃脘部疼痛,包括胀痛、隐痛、灼痛、刺痛、剧痛等。次症: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吞酸、嗳气呃逆、大便不调等脾胃症状,倦怠乏力、四肢酸懒、心悸气短、消瘦失眠等一般症状,部分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呕血、便血等出血变证。

1.1.2 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常常突然发病。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中青年居多;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高。

1.1.3 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情志不畅、起居失常、劳累过度、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及药物等。

释义

●对长期反复发作的胃脘痛病,伴有消瘦、黑便等症时应行电子胃镜等检查以除外胃癌等恶性病变可能。

●有的胃脘痛表现为典型的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发作的特点,多为消化性溃疡所致。

1.2 鉴别诊断

1.2.1 真心痛:真心痛部位常在左侧胸膺,痛彻胸背或向左臂内侧放射,疼痛如绞,或如割如刺,突然发病,其痛剧烈难忍,常伴胸憋汗出、心悸气短,甚则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甲手足青紫、大汗淋漓、脉细或结代等危急病证;多见于老年人,一般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胃脘痛始终在上腹胃脘部,疼痛不如真心痛之剧烈,同时伴有胃胀、纳差、嘈杂、嗳气、呃逆、泛酸或呕吐清涎等脾胃证候,多见于中青年,一般病情较缓,预后良好。部分真心痛患者,以胃脘痛为主诉而到医院就诊,对中老年的剧烈胃脘痛患者应作心电图、肌钙蛋白(TNT)及心肌酶谱检测以排除心痛证,可参照冠心病篇。

释义

●真心痛患者早期有时仅表现为胃脘部疼痛,甚至伴有恶心、呕吐,并无明显胸憋汗出、心悸气短等兼症,易与胃脘痛混淆。因此,对于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突然发作的中老年胃脘痛患者,建议行心电图、肌钙蛋白、心肌酶等检查以除外真心痛。

1.2.2 胁痛: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部发生疼痛为主的病证。有时也可出现和胃脘痛相似的症状,但两胁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循经所过,故胁痛多与肝胆胰腺疾患有关。一般疼痛较剧,多因油腻饮食诱发或加重,临床常伴有寒热往来、口苦心烦、胸闷纳呆、目黄肤黄等症。胃脘痛病变在胃,虽肝气胃痛可痛连两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释义

●因肝气郁滞,横逆犯胃所致的胃脘痛,常伴有两胁的胀满、疼痛,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而胁痛则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吞腐。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1.2.3 腹痛:胃脘痛的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部位较局限,病变在胃,常伴有嗳气、泛酸、纳差、呕吐等症状。腹痛的病位则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腹部发生疼痛,疼痛范围较广,可见于多种疾病,除腹部疼痛外,可伴有腹部痞硬胀满等。由于胃腑位于腹中,与肠相连,故胃脘痛可影响及腹,腹痛也可牵连于胃,有些病例也可胃脘痛和腹痛并称,临证之时,要详问病史、细心检查,以辨析病情。

2 辨证论治

胃脘痛病因虽有寒凝、食积、痰饮、湿热、瘀血阻胃,或肝气犯胃,或阴虚、阳虚,胃失所养等不同,但终致胃之气机壅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则是共同的病机。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脘痛的根本大法。要结合具体病机,采用相应的治法。主要有疏肝和胃、散寒温胃、泻热清胃、消导泻胃、补虚暖胃、滋阴养胃、化瘀通胃、清化醒胃、芳化胃浊、疏通胃气、升降调胃、补中益胃、止血护胃、化痰顺胃、驱蛔安胃等,临床可灵活运用。

释义

●胃脘痛辨证首辨虚实,实证见寒邪客胃、肝胃不和、中焦湿阻、饮食停胃、胃络瘀血等,虚证见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

●次辨病机,胃脘痛病因虽有寒凝、食积、湿阻、瘀血阻胃,或肝气犯胃,或阴虚、阳虚、胃失所养等不同,但究其共同病机则是胃之气机壅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或脾胃虚弱,不荣则痛。

●辨疼痛性质:冷痛多为寒邪客胃,胀痛多为肝气犯胃,闷痛多为痰饮停胃,剧痛饱胀多为饮食伤胃,热痛多为湿热蕴胃,刺痛多为瘀血阻胃,隐痛多为脾胃虚弱,灼痛多为胃阴亏虚。

●治法上常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但须审症求因,审因论治。邪实者以祛邪为急,正虚者以扶正当先,虚实夹杂者又应邪正兼顾。临证时要结合具体病机,灵活运用健脾、益气、化湿、温中、活血、养阴等治法。

●古有“通则不痛”之语,但在辨治胃脘痛时,不能把“通”狭义地理解为通下之法,而应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如《医学真传·心腹痛》曰:“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若概以理气消导为治,漫云通则不痛,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2.1 寒邪客胃证

证候:胃痛暴作,遇冷痛重,得温痛减,纳呆口淡,或兼寒热表证,泛吐清水,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弦紧。

病机:寒邪凝胃,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香苏饮加减。

高良姜6g,香附9g,紫苏12g,荆芥穗9g,荜茇6g,厚朴12g,生姜6g。

加减:兼风寒表证者,加防风12g,羌活12g以疏风散寒解表;若寒热错杂者,加黄连6g,吴茱萸3g,法半夏9g以辛散郁热,苦降蕴火,温化寒邪,调和阴阳;若寒夹食滞者,宜加枳实12g,大黄 后下 6g,焦三仙各9g以消食导滞。

释义

●本证以胃脘冷痛,遇冷加重,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焦三仙指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

●中成药

①良附丸:口服,1次3~6g,1日2次。

②香砂养胃丸:口服,1次8丸,1日3次。

③温胃降逆颗粒:口服,1次1.2g,1日3次。

2.2 肝气犯胃证

证候:胃脘胀痛,痛窜两胁,嗳气频作,气怒痛甚,胸脘痞闷,嘈杂吞酸,喜太息,舌边红,苔薄白,脉沉弦。

病机:肝气郁滞,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醋柴胡12g,炒白芍15g,枳壳12g,延胡索12g,炒川楝子3g,炙甘草6g。

加减:肝郁化热,嘈杂反酸明显者加吴茱萸3g,黄连6g以清泻肝胃之郁热;兼脾虚者,脘胁胀满,腹痛便溏者,加太子参12g,陈皮9g,炒白术15g以健脾疏肝;呃逆者加旋覆花 包煎 12g,代赭石 先煎 15g以顺气降逆;吞酸甚者,加海螵蛸15g,煅瓦楞子 先煎 15g或煅牡蛎 先煎 15g以和胃制酸。

释义

●本证以胃脘胀痛,窜及两胁,气怒痛甚,舌红苔薄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气滞胃痛颗粒:开水冲服。1次5g,1日3次。

②达立通颗粒:饭前服,1次1袋,1日3次。

③胃苏颗粒:1次1袋,1日3次。15天为1个疗程。

④胃逆康胶囊:饭前口服。1次4粒,1日3次。

⑤复方陈香胃片:口服,1次2片,1日3次。

2.3 痰饮停胃证

证候:胃脘痞痛,胸腹堵闷,呕吐痰涎,口黏不爽,肢体沉重,口淡不饥,舌白厚腻,脉弦滑。

病机:痰饮中阻,胃失和降。

治法:温化痰饮,理气和胃。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减。

茯苓15g,桂枝9g,白术12g,法半夏9g,陈皮12g,枳实12g,荜茇9g,甘草3g。

加减:痰饮化热,加黄芩12g,黄连6g以清热泻火;湿重口黏较甚,加薏苡仁30g,佩兰12g芳香化湿;兼肝郁脾虚,脘胁胀满,加太子参15g,厚朴12g以健脾疏肝。

释义

●本证以胃脘痞痛,呕吐痰涎,舌白厚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二陈丸:口服,1次12~16丸,1日3次。

②二陈合剂:口服,1次10~15mL,1日3次。

●若脾虚日久,湿邪中阻,痰饮内停,可用参苓白术颗粒(丸),1次1袋,1日3次。

2.4 饮食伤胃证

证候:胃脘疼痛,脘腹饱胀,厌食拒按,嗳腐酸臭,恶心呕吐,吐后症轻,大便不爽,矢气酸臭,舌苔厚腻,脉弦滑。

病机:饮食积滞,阻碍气机。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方药: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加减。

枳实12g,莱菔子15g,大黄 后下 6g,焦三仙各9g,鸡内金6g,厚朴12g,半夏曲9g。

加减:停食感寒兼恶寒发热表证,加紫苏叶12g,荆芥穗15g以疏解表邪;兼胃气上逆,呕恶呃逆明显,加橘皮12g,姜半夏9g以降逆止呕;食积郁热,加连翘15g,黄连6g等以清泻郁热。

释义

●本证以胃脘胀痛,嗳腐酸臭,舌苔厚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枳实导滞丸:口服,1次6~9g,1日2次。

②保和丸:口服。1次1~2丸,1日2次。

③加味保和丸:口服。1次6g,1日2次。

④健胃消食口服液:口服,每次10mL,每日2次,在餐间或饭后服用。

2.5 湿热蕴胃证

证候:胃脘热痛,胸脘痞满,口渴口黏不欲饮,身重纳呆,烦闷嘈杂,肛门灼热,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内蕴,阻滞中焦。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连朴饮合六一散加减。

黄连6g,厚朴12g,栀子9g,法半夏9g,吴茱萸3g,广藿香12g,六一散 包煎 15g。

加减:偏热甚者,加黄芩12g,大黄 后下 6g以加强清热泻火之力;偏湿甚者,加薏苡仁30g,佩兰9g以增强祛湿之力;肝胃郁热,迫血妄行,加水牛角 先煎 15g,生地黄15g,牡丹皮9g,大黄 后下 6g苦寒清热,凉血止血,火降气顺,则血自止。

释义

●本证以胃脘灼痛,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枫蓼肠胃康颗粒:开水冲服,1次8g(1袋),1日3次;胶囊1次2粒,1日3次。

②三九胃泰颗粒(胶囊):颗粒开水冲服,1次1袋(10g),1日2次;胶囊1次2~4粒,1日2次。

③香砂平胃丸:口服,1次1瓶(6g),1日1~2次。

④清胃止痛微丸:口服。1次3.2g,1日3次,6周为1疗程。

2.6 瘀血阻胃证

证候:胃痛如割,痛久拒按,痛处不移,入夜痛甚,痛彻胸背,食后痛重,或见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

病机:瘀血阻络,气机壅滞。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和胃。

方药: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

丹参15g,蒲黄 包煎 12g,五灵脂 包煎 9g,檀香5g,枳壳9g,三七粉 冲服 3g。

加减:肝胃郁热迫血妄行,加黄芩12g,牡丹皮9g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弱,属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加党参9g,黄芪15g以益气健脾;出血量多,加阿胶 烊化 15g,白及9g,地榆炭9g,或十灰散以加强止血之功。

释义

●本证以胃脘刺痛,拒按,痛处不移,入夜痛甚,舌质紫暗或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复方田七胃痛胶囊:口服,1次3~4粒,1日3次。

②荜铃胃痛颗粒:1次5g,1日3次。

③胃力康颗粒:口服,1次10g,1日3次,6周为1个疗程。

④元胡止痛片:口服,1次4~6片,1日3次,或遵医嘱。

2.7 胃阴亏虚证

证候:胃脘灼热隐痛,口干舌燥,烦渴思饮,食少干呕,似饥不食,空腹症重,或有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无苔,脉细数。

病机:胃阴不足,络脉失养。

治法:养阴生津,益胃止痛。

方药: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北沙参12g,麦冬12g,生地黄15g,玉竹12g,白芍12g,淡竹叶12g,天冬12g,陈皮6g,甘草6g。

加减:胃脘灼痛,嘈杂反酸,加黄连6g,少佐吴茱萸3g以疏泻肝胃郁热;肝火伤阴,加牡丹皮12g,栀子9g以清泻肝热而养阴;肝胃火盛,灼烁肾阴,加黄柏9g,知母9g,熟地黄15g以泻火滋阴;胃火盛者,加石膏 先煎 15g,大黄 后下 6g以清胃泻火。

释义

●本证以胃脘灼热隐痛,舌红少津或有裂纹无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养胃舒胶囊(颗粒):胶囊1次3粒,1日2次;颗粒开水冲服,1次1~2袋,1日2次。

②摩罗丹浓缩丸:口服,1次8粒,1日3次。

③阴虚胃痛颗粒(胶囊):颗粒温水冲服,1次1袋,1日3次;胶囊1次4粒,1日3次。

2.8 脾胃虚寒证

证候:胃凉隐痛,喜按喜温,遇冷痛重,得食痛减,纳少便溏,畏寒肢冷,口淡流涎,舌淡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迟。

病机:脾阳亏虚,寒自内生。

治法:益气健脾,温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黄芪15g,党参12g,桂枝9g,白芍12g,干姜6g,延胡索12g,甘草6g。

加减:泛吐痰涎者,加陈皮12g,姜半夏9g,白术15g以健脾化痰;嘈杂反酸者,加海螵蛸15g,煅瓦楞子 先煎 15g,吴茱萸3g以暖肝制酸;内寒盛者,加附子 先煎 6g,蜀椒1g,改桂枝为肉桂6g以温中散寒。

释义

●本证以胃凉隐痛,舌淡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迟为辨证要点。

●中成药

①温胃舒胶囊(颗粒):胶囊1次3粒,1日2次;颗粒开水冲服,1次1~2袋,1日2次。

②虚寒胃痛颗粒:开水冲服,1次1袋(3g),1日3次。

③附子理中丸:口服,1次1丸,1日2~3次。

④黄芪建中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

⑤胃复春片:口服。1次4片,1日3次。

其他临床常用中成药:

①荆花胃康胶丸:饭前服,1次2粒,1日3次,4周为1疗程,适用于寒热错杂证胃脘痛。

②健胃愈疡片:口服,1次4~5片,1日4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肝胃不和证胃脘痛。

③安胃疡胶囊:每次2粒,每日4次(三餐后和睡前),适用于虚寒型、气滞型胃脘痛。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1.1 海螵蛸、川贝母等份研细末,口服,1次服3g,适用于胃脘痛泛酸明显者。

3.1.2 香附6g,高良姜3g,水煎服,适用于胃脘痛寒凝证和气滞证。

3.1.3 三七粉3g,白及粉4.5g,大黄粉1.5g,混合均匀,每服3g,适用于胃脘痛瘀血证而见呕血、黑便者。

释义

●宜用海螵蛸、浙贝母等份研细末,取乌贝散之意。

3.2 针刺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寒邪客胃者,加神阙、梁丘;肝气犯胃者,加期门、太冲;痰饮停胃者,加脾俞、丰隆;饮食伤胃者,加梁门、建里;湿热蕴胃者,加内庭;瘀血阻胃者,加膈俞、血海;胃阴亏虚者,加胃俞、太溪、三阴交;脾胃虚寒者,加神阙、气海、脾俞、胃俞。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释义

●脾胃虚寒针刺主穴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中脘直刺1~1.5寸,施呼吸和提插补泻之补法;内关、公孙直刺1寸,足三里直刺2~3寸,均施捻转补法)。

●寒凝胃痛针刺主穴上脘、梁门、足三里、内关(上脘直刺1寸,梁门直刺1~1.5寸,施呼吸补泻之补法)。

●肝气犯胃主穴中脘、足三里、太冲、章门(中脘、足三里刺法同前,章门直刺0.3~0.5寸,太冲直刺1寸,均施捻转泻法)。

●食滞胃痛针刺主穴内关、天枢、足三里、内庭(内关、足三里刺法同前,天枢直刺1.5~2寸,用提插泻法,内庭刺向足心方向1寸,施捻转泻法)。

●针刺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

3.3 灸法

寒邪客胃和脾胃虚寒者,中脘、气海、神阙、足三里、脾俞、胃俞施行艾条灸法或隔姜灸(中脘、气海、足三里还可施行温针灸)。

释义

●隔姜灸宜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为0.2~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穴位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3.4 刮痧

在上脘、中脘、下脘部和前胸胸骨柄及脊椎两旁,用纱布擦干汗后以75%酒精消毒,然后用酒精擦过的钱币或汤匙蘸油或酒由上往下刮动,反复20~30次,用力均匀,轻重适当,以皮肤出现紫红色皮下出血点为准,适用于热证、实证之胃脘痛;虚证、寒证体质,十分虚弱者不宜选用此法。

释义

●其他治法还包括耳穴疗法、热熨(热敷)疗法等。

●耳穴疗法:取穴胃、脾、肝、神门、交感、皮质下。每次取2~3穴,局部消毒,用毫针刺之,疼痛剧烈时用强刺激,疼痛缓解时用轻刺激。或王不留行籽压之,两耳交替进行。

●热熨(热敷)疗法:将小茴香、大茴香、粗盐(海盐)炒热,盛起装入布袋内,用毛巾包裹后趁热熨贴于胃脘部疼痛处,适用于虚证、寒证。

4 调摄与预防

4.1 胃脘痛发作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和寒温不适、劳累过度有关,因此需要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护理。

4.2 患者须保持精神愉快,注意劳逸结合;少食多餐,饮食清淡易消化;居室要整洁通风,光线柔和,环境安静;保证睡眠时间;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释义

●饮食护理:①少量多餐,定时定量。②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③禁忌肥甘厚味;禁忌过食辛、酸及易产酸、产气食物等;禁忌寒凉生冷食物等;禁忌坚硬的食物。④选择细软易消化食物。

●心理调护:针对胃脘痛病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理。通过下棋、看报、听音乐等消除紧张感,还可配合性格训练,如精神放松法、呼吸控制训练法、气功松弛法等,减少或防止胃脘痛的发生。告知病人情绪反应与胃脘痛的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提高病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激能力;全面客观地认识胃脘痛病;告诫病人重视不良行为的纠正。 T9Ge1y9OMmVpEe/f3MqjgTgvlIp/4FT65wohBSg61d4HyvMZokOt3U8eAqjGY40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