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礼主敬

第二个字是“敬”。《礼记·礼器》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礼是大礼,有三百,曲礼是小礼,有三千。礼无处不在。在这么多礼中,是否能提炼出一个字,让大家记住?那就是:“敬”。《孝经》有说“礼者,敬而已矣”,懂得尊敬,就懂得了“礼”。《礼记》开篇第一句是“毋不敬”,无论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东汉有位经学大师叫郑玄,注经很简练,简练到一个字也不能减,有时他的注比正文还少,他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注的《礼记》是最有名的,他对于“毋不敬”的注解是“礼主于敬”,礼以敬为主。“经”是先秦的,汉代的人看不懂,就需要做注。到唐代,连注也看不懂了,就给注做解释,这叫“疏”。唐代孔颖达作的疏说:“行五礼(吉、凶、军、宾、嘉),皆须敬也。”“礼”是用来表达敬意的。比如,外国国家元首来访,要在人民大会堂铺上红地毯,这是为了表达对这个国家元首的敬意;邓小平逝世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大会,是对邓小平同志表达最后的敬意;天安门前升国旗仪式非常严格,需要有国旗护卫队,并有众多解放军战士持枪护送,是为表达对国家的象征——国旗的敬意;见到大家鞠个躬是对大家表达敬意;有些地方过年时给父母磕头,或者多年在外,返乡后见到父母要下跪,这些都表达了对父母的敬意。离开“敬”就无所谓“礼”。

“敬”是“礼”的核心。古代考察一个人就是看他敬不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当初,有一位叫臼季的人出使,经过一个叫冀的地方,看见有个叫冀缺的人在耕田,冀缺的妻子给他送饭,俩人都表现出一套互相尊敬的礼节,“相待如宾”。臼季很感慨,叫冀缺跟他回去,并向鲁文公推荐。因为与冀缺的父亲有些恩仇,鲁文公没同意。臼季觉得要为国家选好人才,就把他所看到的告诉鲁文公,并说仁爱之德的体现,都聚焦在一个“敬”字上,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一定是有德行的人,治国用有道德的人,一定会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请君用他,不要计较私仇。

“敬”的内涵非常丰富。“敬”是有仁爱之心的一种表现。孔子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教导学生要恭敬。中国人还把这种理念渗透灌输到孩子身上。现在,很多教育机构在学习《弟子规》。《弟子规》是清朝时山西一秀才编的,因为没有功名,便在私塾教书。他把《论语》中的一些话编成顺口溜,就像《三字经》,同时,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核心理念表述进去,非常精彩。“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现在提到“博爱”,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地反应为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难道中国人没有爱心吗?中国在战国时代的《孝经》里就已经提出“博爱”这个词了。南京中山陵有个牌坊叫“博爱坊”,此“博爱”非法国之“博爱”,而是中国人提出的“博爱”。在博爱坊前面的那条大路,对面靠近音乐台的位置有一个青铜鼎叫“孝经鼎”,鼎内的铜牌上刻着《孝经》的全文。中国的“博爱”一词源于《孝经》,比法国早了两千多年。“凡是人,皆须爱”,这句话表达了《孝经》的博爱、仁义思想。只要是人,就应该去爱,因为“天同覆,地同载”,大家生活在同一片阳光之下,依存在同一片大地之上。

人和动物不一样,人是社会性动物,谁要离群索居就会难以生存。社会越来越进步,分工越来越细密,人一旦离开社会将无法存活。比如说我们的衣、食、用,都得依赖社会分工而取得。既然人和人之间必须互相依存才能存在下去,就没有理由彼此不爱。中国人最有资格讲爱,中国人爱的传统最悠久,而不是只有天主教才讲爱。《弟子规》在历史上非常流行,差一点把《三字经》给替代,连小孩子也读。所以中国的博爱思想是深入人心的。

台湾的马英九先生,这名字起得很雅,也很有内涵,因为《论语》、《大学》都讲到“九”,他父亲一定是希望他在九个方面都能做得很好。《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立身行事要考虑九个方面,看东西要清楚,听的时候要真切,脸色要温和,态度要恭敬,说话要忠诚不欺骗,办事要考虑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向人询问,愤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想想是否合乎义的准则,这“九思”都是讲的诚与敬,做人要恭敬内敛,不要像社会上一些人表现出骄泰之状。韩国人挖苦人时经常称“两班”,开始听不明白,后来才了解到,古代在朝廷做官的有文班和武班,有的人成了“两班”成员,即贵族后,便神气活现了。这是它的讽刺意义。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孔子教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据说子路原是个街头小混混,常穿奇装异服,好勇斗狠,孔子就针对他回答说“修己以敬”,做人要恭敬,要内敛,要用“敬”来修身。

《论语·宪问》:“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子张问孔子,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为要非常恭敬,这样的人,即使到了落后部落里,人们也会喜欢;反之,到了发达地方也没人喜欢你。子张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书诸绅”,古人是用宽布带子束腰,打结后带子余下的部分垂在腰下以为饰,有这种大带子的人就叫“绅士”,子张一时没地方记,就把孔子的话写在这带子上。

《论语·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樊迟问仁,孔子说如果能够做到“恭”、“敬”、“忠”,而不是“巧言令色”,即使到了夷狄也不会把你抛弃,所以做人要恭敬和忠心,这就是“仁”。“仁”不是虚的,它表现为诚、敬、忠。忠就是一种真诚。《论语》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领导对下属要尊重,以礼相待,那么下属就会忠心对待领导,全心全意去做事。现在很多单位的员工缺少忠诚度,不厚道,这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古人很有胸怀,爱心,并不只是爱自己的父母。《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是动词,把孝敬推及其他家的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天下人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同样,天下人的父母也都是自己的父母,如果能这样做,“天下可运于掌”,治理天下就容易了,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爱心,社会也就和谐了。若是做不到这一点,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愿意奉养,那么社会就很容易出问题。“《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刑”通“型”,模范、范式、范型的意思,如果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且能够作为自己妻子的榜样,这里“寡妻”是谦辞,古代诸侯称自己为寡人,谦称自己为寡德之人,做出榜样再推广到兄弟,进而管理好“家”和“邦”。古代大夫管辖范围为“家”,诸侯管辖的叫“邦”,后由于避讳刘邦就称“国”。把这颗爱自己父母孩子的心加诸他人身上,如此而已。所以,把对自己父母的恩情,推广到天下人身上,就能保住天下,若一个人太过自私而不推恩,那么最终将连自己的妻儿也保不住。

《孟子·离娄下》有段话也非常经典,值得终身谨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论语》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荀子《劝学》讲到读书人“始乎为士”,一开始都是“士”。什么是“士”?“志于道者之为士”,就是有志于追求道、追求真理的人叫作“士”。这种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如:本科毕业生叫学士,研究生毕业生叫硕士,叫博士,一生最高能到院士。“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开始为士,继而为君子,最终要成为圣人。何谓君子?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就在于内心存在的禀性。我们说存心不良、存心捣乱,这个“存心”,就源于此。“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把仁、礼存在心中,这样就能爱人。懂得礼,就懂得尊重。“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你;你尊敬别人,别人也会尊敬你。“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一个人有礼,别人也会对你有礼,如果你有礼,而对方无礼,那是因为对方的教养不够。做人要实在,德没有虚德,德必有实,德一定是实在的,一定能够表达出来,你对他人的尊敬,必是能够让人感受到的。比如,天安门前升旗时,你仍睡在地上,那是尊敬吗?人们看到的只是无礼。如果你想表示尊敬,你会站正,把帽子摘掉。汶川地震后举国哀悼汽笛鸣响时,大家自觉地站在电视机前,汽车司机及车里的人也都停车站出来默哀,这就是尊敬的表现。 pGVK7JfNd1eg3boFlSjA1wTkQ/hy420kLyQzRsxirJhgwu+lzl8wUrxhDbIemG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