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从周公“制礼作乐”说起

中国人讲历史,言必称三代:夏、商、周。顾颉刚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在春秋战国时候就已经基本奠定,在以后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它只有量变,没有质变。

中国文化以“礼”为灵魂,这是从殷周之际开始的。两三千年的古代中国历史,有过许许多多次的改朝换代,但是大多数的改朝换代不是质变而是量变。最值得我们重视的一次朝代更迭,是殷周革命,因为武王克商之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举措,使得中国历史发生了一次最深刻的变化。我们清华的前辈学者、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首王静安——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代表作《殷周制度论》中有句名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他说殷周之际出现的变革,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变革。为什么殷和周的政权更替会导致一个空前的大变革?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个朝代。

儒家经典之一《礼记》,共有四十九篇,其中有一篇叫《表记》,比较殷、周的不同,说殷朝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尊神,“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是一个敬鬼神的时代,人们生活在鬼神的阴影之下,被它所笼罩。殷人深信,只要恭敬地崇拜鬼神,就一定会得到保佑。

对此,我们结合一些图片,作些感性的认识。

殷墟王陵区文物遗址分布图

这张图,反映的是河南安阳殷墟——商朝的都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七十多年的发掘,收获颇丰。这是其中的一个王陵区。在这个王陵区发现了十二座墓。图上“十”字形或者“申”字形的都是商王的墓,中间最大的区块是墓圹,棺及主要的殉葬品都摆在里面。由于墓圹非常深,有两三层楼的深度,为了把棺、殉葬品放进去就设置了墓道。墓道是斜坡的,从四个方向修,棺、殉葬品便通过墓道被慢慢运到墓底,然后再把它们封起来。我们称墓“中”字形或者“申”字形主要就因它的墓道。四条墓道的,一般是天子的规格,王陵区里非常多。也有两条墓道、呈“中”字形的。只一条墓道的是“甲”字形。至今出土文物中最大的一件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就出自“甲”字形大墓中。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盗墓技术非常高,这些墓在考古学家发掘的时候基本已被盗空,只残留很少一点东西,也不清楚是什么年代被盗的。但是考古发掘对于研究当时的葬制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当时,天子或者贵族去世后,照例要用很多人殉葬,把人活埋到墓穴里。墓里有成排的祭祀坑,殉葬者的头被砍掉之后,尸骨便在这里集中存放。现在,殷墟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王陵

上图是一座“中”字形的大墓。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发掘的。从照片可以看到,这个墓葬的规模非常之惊人,参照下面站的很多参与发掘的人就可看出。

殷墟王陵区墓内的人头骨

上图是一个商王的大墓局部。可以看到有很多被砍下来的人头骨。通常埋葬一个商王,需要在墓道上一排排地摆人头,墓圹中间要夯土,夯完之后,再把人头摆在上面,再夯,然后再摆……据考古工作者统计,有一座大墓所见的杀殉人数多达200余人。

殷墟王陵区祭祀坑

上图就是刚才说到的祭祀坑。里面堆了很多尸骨,都是身首异处的。

考古工作者为了让大家了解商代社会,发掘了一部分祭祀坑。每一个坑差不多埋十个人,每一个人都没有头颅。像这样的坑在殷墟有上千个。

殷墟妇好墓墓圹复原

上图所示是1974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一座著名的贵族墓——殷墟妇好墓。据研究,墓主人是商王武丁的妃子,名叫“妇好”。不少随葬的青铜器上都刻着“妇好”两个字,而“妇好”这两个字在甲骨文里也屡见不鲜。根据甲骨文记载,武丁的这位妃子十分了得,经常带兵打仗,所以人称“女将军”。这个墓是迄今为止非常罕见的没有被盗过的墓,发现青铜器将近五百件。商代的青铜文明在当时的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青铜文化之发达让我们瞠目结舌。

妇好三联甗

这件器皿叫“三联甗[yǎn]”,是国家特级文物。“甗”一般都是单体的,下半部分可盛水烧火,中间有一个箅子,上面再放一个锅,类似于我们现在做米饭、蒸馒头的锅。这个“三联甗”很特别,它把三个“甗”连在一起,长方形部分里面是盛水的,器物下方用于烧火,中间都有箅子,上面的锅可以拿下来,里面可以放食物。

妇好中型圆鼎

上图是一件青铜鼎。类似的鼎,妇好墓中出土许多。鼎上花纹的细部非常繁缛。

妇好鸮尊

上图器皿叫“鸮[xiāo]尊”。做成猫头鹰的样式。其尾翼像一折叠起来的屏风,落在地上与两条腿一起做支撑,形成三足鼎立,非常漂亮。很多介绍商代青铜器的书都用它做封面图。

妇好寝鱼爵

上图是一件酒器,叫“寝鱼爵”。这件酒器有盖子,有一点像爵,但爵一般是没盖的。盖子做成动物形状,可以拿取,盖子两侧有两根柱子,下面是三条腿。据研究,这个爵盛上酒之后可以放在火上加温。可见古人的生活已很讲究,知道吃凉东西会伤脾胃。怎么知道的呢?因为这个爵出土的时候,它的底部还能看到烟熏的痕迹。用火加温后再把盖子盖上就不会凉,需要喝的时候可以再把盖子拿开。这件青铜器真是令人钦佩不已。

妇好大型钺

上图是大型钺,类似斧子,也是出土于妇好墓。斧子上的花纹很精美,两只老虎站起来,张着血盆大口朝向中间这个人,似乎想把人吃掉。这个花纹作为一个主题花纹,在司母戊大方鼎的鼎耳上以及其他青铜器上均出现过。

中国夏、商、周三代,约而言之,夏朝四百年,商朝六百年,周朝八百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久的一个朝代。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一的《尚书》里,有《无逸》一篇,讲到周公告诫大家,不要好逸恶劳,否则是要亡国的。关于殷商亡国,他说:“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時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严”和“寅”是一种行为,“恭”和“畏”都是一种恭敬、畏惧、戒惧之心,畏天命,守法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即非常小心,如履如临。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记者问他就职时心情,结果他说:“戒慎戒惧,临深履薄。”正如《老子》所说的“如履薄冰”。“治民祗惧”,是指有恭敬之心、畏惧之心,生怕做不好,不敢荒淫。因为很谨慎,所以中宗才能享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高宗是盘庚迁殷以后一个很重要的天子,叫武丁,现存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记载了从盘庚迁殷到殷灭亡八世十二王两百多年的历史,其中有二分之一都是武丁时代的。“时旧劳于外”,这里“旧”与长久的“久”相通,武丁年轻时长期在民间生活。“爰暨小人”,他每天和小民在一起,所以他知道民间的疾苦,他享国“五十有九年”,超过历史上许多皇帝。武丁之后有一名商王叫祖甲,他也知道“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鳏”是老而无妻,“寡”是老而无夫,年纪大了无依无靠,他连这样的人都不敢欺负,所以他也享国“三十有三年”。祖甲以后,商朝就开始走下坡路,“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他之后的那些王即位后,只图享受玩乐,不干正事。“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他们不知道庄稼是怎么艰辛种出来的;“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沉迷于享乐,这种腐败带来严重恶果。“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都是一些短命的君王。“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在位时间极短,有的只有三四年,甚至有暴毙的。历史往往就是这样。

商朝最后一个王是纣王。《史记·殷本纪》有很长的篇幅描述他,其中写道:“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如果以今天部分人的观点来看商纣王,可称是个人才。第一,他才思敏捷,“资辨捷疾”。第二,知识丰富,“闻见甚敏”,所闻所见都极敏锐。第三,体质强健,“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此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第四,口才也非常好,“知足以距谏”,如果有人去劝他,一句话就能堵回去;“言足以饰非”,明明错了也能为自己辩驳。第五,声望很高,“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人臣面前觉得没人能比得上他,使其在天下的名声非常大;“以为皆出己之下”,自认是最杰出的人才。

为什么我们要讲素质教育?这就是个例子。一个人光有才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德性,那么越有本事,就越麻烦,做坏事的能力会比任何人都强,因为没有德能够控制。《殷本纪》这些话,只说他怎么能言善辩,怎么反应快,见多识广,材力过人,唯独缺了最重要的德。而且,除了所谓的才能之外,他“好酒淫乐”,如今的酒文化很发达,也有很多人好酒淫乐——我们要以此为鉴。纣建了一个大金库叫鹿台,为了让这个金库充盈,就提高赋税,要把天下的财富聚敛到自己一个人名下。不仅如此,还收集各种宠物,天上飞的、地上爬的都要。对于鬼神——主要是指祖先——都不敬。制作了一个很大的场地用以歌舞娱乐,“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倮”是古代“裸”字的写法,一帮红男绿女在里面追逐嬉戏,渴了喝酒,饿了吃肉,通宵达旦饮酒。有人不满他的腐败,诸侯也有叛离他的。面对这种状况,纣王不仅没有改过,而是加重刑罚。其中最有名的刑罚,《史记》记作“炮格之法”,有的称作“炮烙之刑”,后人的解释不尽相同,有说是用铜做成一个格子,下面烧木炭,把铜格子烧烫之后,让所谓的罪犯在上面来回走,直至被烫死;也有说是用一个铜的空心柱子,里面用炭把它烧烫,把人绑在上面烫死。总之是一种酷刑。正是这些昏庸无度的行为,商纣王把自己逼到了生命的尽头。

《尚书》还有一篇叫《西伯戡黎》的,讲殷人迷信天命。西伯就是周文王,他看到天下万民都不满意纣王,就想要推翻他,为天下的老百姓除害。西周是个小国。他先试探着把殷王朝的一个叫黎的附庸小国给灭了,看殷朝有怎样的反应。殷有个贤臣祖伊为此非常担忧,就奔告于纣王,说“天既讫我殷命”,天已经要停止我们的天命了,“惟王淫戏用自绝”,因为你的自绝行为,天要把我们抛弃了,“今我民罔弗欲丧”,今天的民众没有不希望把我们推翻的,说“天曷不降威?”老天爷啊,你的威力为什么还不降下来?不料纣王却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我这个命是天给的,任何人都奈何不得。他以为能永远统治下去。

商的中心区域在黄河流域的腹地,就是今天的河南。在商的西北有一个古老的民族,称作周。从《诗经》、《史记》、《尚书》可以追溯到周人最早的祖先“后稷”。后稷小时候就喜欢种庄稼。相传大禹治水之后,老百姓没食物吃,当时他担任农师,教老百姓种庄稼。他懂得种植的知识,知道哪里能种水稻,哪里能种麦子,很了不起。到了夏朝,后稷已不在,他的儿子不窋[kū]因太康之乱丢官,到戎狄谋生,一生很潦倒,乏善可陈;不窋的孙子公刘继位之后就重抓农业这一强项,通过经营农业,使得这个民族丰衣足食。周边那些戎狄,看到周人不用天天逐水草而生,种庄稼可以获得好收成,所以都来归附。公刘过世后,他的儿子庆节把都城迁到了豳[bīn],在今天陕西的彬县、旬邑一带。《诗经》有十五国风,其中就有豳风。这个民族就这样慢慢地强盛起来。

后稷的第十二世孙古公亶父,在周人历史上是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非常关键的人物。《诗经》的《破斧》篇就是歌颂他的。他在豳一边发展农业,一边施德行礼。周这个民族在司马迁笔下是一个非常厚道、非常有道德传统的民族。司马迁曾举过例子,说当时周人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广,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周围的戎狄便经常前来掠夺。在世界历史上,游牧民族攻打农耕民族,野蛮民族进攻文明民族,是一个普遍现象,打了就跑,来了就抢夺财物。古公亶父非常宽厚,只要有就给他们,同时告诫他们要知道报恩。但这些戎狄得寸进尺,最后居然索要土地和民众。周民急了,都要跟他们打。古公亶父想到,只要有战争就会有无谓的牺牲,于是把土地留给了戎狄,自己带着家眷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迁到岐山去了。豳的老百姓看到古公亶父有如此高的德行,也跟着去了。以后,周围的许多诸侯小国也都追随而去。这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古公亶父觉得文明民族要有规制,便开始建城郭,造宫室,制订礼仪,设立官制,定国号为“周”。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幼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文王。古公在位时非常喜欢姬昌这个孙子,看他聪明,最有天赋,且人品也好,有圣人之相,说:“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姬昌吧!”但是周人的传统是长子继承,所以要传给小孙子的概率非常低。古公亶父很是着急,成天唉声叹气。太伯、仲雍明白父亲的心思,为了不让老人家失望,便商量好逃跑到了荆蛮,就是长江下游这一带,这在历史上叫“太伯奔吴”。俩人到吴地以后,“文身断发”,以此来让避季历。按照周人的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之有罪。如今他们已经“文身断发”,周人即使找到他们,也无法立为君王。吴地百姓要下水捕鱼,头发太长会把眼睛遮住,水里有蛟龙,会吃人,他们便与当地老百姓一样把头发剪短,并在身上刺画花纹。由于太伯、仲雍的谦让,王位最后传给了文王,也就是当时的姬昌。

姬昌一手抓经济,注重农业,一手抓道德,尊道守法,“笃仁”,很切实很努力地去行仁,并且“敬老”、“慈少”。这不是每个民族都能做到的。根据民族学资料,有些民族会把年纪大的、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背到山里扔掉,特别是对于濒死的老人,认为死在家里很晦气,要扔出去。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人人都会老,老了以后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尊重,这是仁爱之心的表现。文王把这种仁爱推及万民,对于有能力的人做到礼贤下士,因而吸引了很多人才。当时一些有名的知识精英,如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等全都跟随他。这叫良禽择木而栖。即使远在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东南)的伯夷、叔齐,也都追随他,可见文王的名气之大,影响之广。这时有人告诉纣王,周要崛起了,对我们威胁很大。纣王一听很不安,就下令把文王抓起来,没有什么罪名的,把他关在一个叫“羑里”的地方。羑里就在今天河南汤阴附近,至今这个地名还在。周人一看文王被抓,便通过纣王的下臣送去美女、宝马、珍奇,以交换文王。纣王很高兴,不仅把文王放了,而且还任命文王为西伯。“伯”就是长,东、南、西、北的诸侯之长称“伯”,西伯就是西方的诸侯之长。西伯想到如果纣王再这么凶残,老百姓将不堪忍受,尤其是那“炮格之刑”,就跟纣王说,我愿意把洛西之地送你,唯一的条件就是把这个酷刑取消掉。纣王觉着占了便宜,爽快地答应了。消息传开之后,俩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昏庸,专门用刑罚对待百姓;一个仁爱、宽厚,总是为天下百姓考虑。周从古公亶父开始倡导道德传统,颇得人心。人同此心,人人都喜欢有德行、德行高尚的人。

北京市在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提出一个口号叫“人文奥运”。“人文”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的《贲》卦,其中有句非常经典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古代,农业社会靠天吃饭,要上观天文。《尚书》第一篇是《尧典》,《尧典》就讲到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羲和四子观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情形,掌握四时的变化。然后依据时节进行预报,使老百姓能够按照农时,及时播种、培育和收获。唯有如此,才有年成的丰稔,社会的稳定。

但是,仅仅抓经济是不够的,因为人不同于动物,人有精神家园,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如果精神问题解决不好,即使人富足了、吃饱了,也会有隐忧。目前,社会上有不少腰缠万贯的人,经济上很富有,但精神上很空虚,这钱一多,吃不掉,花不完,怎么办?就去澳门赌博,包二奶。如果富了之后人都失去了人文的方向,社会便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比发展经济更难解决,所以还要观乎人文。除了观天,还要观人,要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如何,追求什么,考虑什么,关心什么,儒家意识到要对老百姓进行教育。孔子有个思想叫作“富而教之”。《论语》说,孔子和他的学生驾车到卫国去,一进城门看到人头攒动,人口很多,经济很发达,孔子就说“庶矣哉”,人真多啊!学生就问:“老师,人口发展到这么多,应该做什么呢?”孔子就说:“富之。”如果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他的精神状态也肯定好不起来。“富之”,就是要让人过上有尊严体面的生活。学生又问,如果富起来了怎么办?孔子说“教之”。这就是“富而教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要不断地提高人的精神风貌。

如今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叫“观光”。这个词出自《周易》的《观》卦爻辞,原文是“观国之光”。下面我说一个典故。殷末周初,有两个小国,一个叫虞,一个叫芮(前年我们在陕西韩城发现一处周代的遗址,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上有“芮”这个字,有人推测,芮国当时就在这里)。这两个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要开疆拓土,但是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这两个国家中间有一块归属未定的土地,双方都想要,各不相让,争了好几年。他们想到文王很有德行,最没有私心,最公正,就想着让文王来评理。两国的国君相约来到了周,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在自己的国家看不到的景象:“耕者让畔”,种田的人开荒到了中间的地方,就互相谦让;“行者让路”,在路上大家彼此礼让;到了朝廷,卿大夫不争私利,相互让贤。能够有这些精神风范,一定是这个民族的人们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道德浸润,而文王正是表率。在文王的带领下,国内的人民都崇尚道德,在这里,道德便体现为一种礼,体现为一种恭敬。这两个国君看了非常惭愧,就说:我们所争夺的,正是周人所耻辱的;像我们这样的小人,哪配登君子之庭?俩人匆忙返回自己的国家,互谅互让地解决了彼此的土地纷争。这件事史书上称为“文王决虞芮之讼”。我们在古代地图上还能找到这块中间地,名叫“间原”。

文王并没有出面,却解决了虞芮之讼,这事震动了天下。事后,有四十多个诸侯表示要归顺他,让他出来当王。文王推辞,说还没有取得天下。大家就说天命已经在你身上,你的影响力已经大到不用出来说话,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研究西周历史有个非常奇特的问题,就是西周的历史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般地说是从武王克商开始,武王把商纣王推翻,建立了西周。可是,从这些年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看,这些铭文追溯周朝的历史则是从文王开始的。那时,周人坚信,尽管文王还没有取得天下,可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大多数的人心都已归向他,称他为王了。从中可以看出,周人不是突发奇想“制礼作乐”,而是固守着自己的道德传统;同时也看到,上天是不会帮助腐败、失德之人的。商朝的人重视祭祀,觉得对鬼神要谄媚,把最好的东西献出来,一次几百头牛、几百头羊,还砍掉很多活人的头去祭祀,以为鬼神一定会高兴,可是上天看得明白,如果你太坏,就会终止你。所以我们要讲人文。程颢曾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读书可以让我成长为德性高尚的人。

得人心者得天下。武王克商,师渡孟津,他没有去号召,结果八百诸侯不期而会,他得到了人心。纣王听到后就开始陈兵牧野(牧野在今河南新乡西南,现在还有一个村子叫牧野)。据史书记载,他动员的军队有七十万,而武王虽然号称有八百诸侯,但实际人很少,不足十万,是不对称的战争。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人心。商纣王的七十万士兵不肯打仗,他们不愿意为商纣王卖命,结果商军阵前倒戈,引领周军攻入殷都。纣王自焚身亡。

克商之后没几年武王就去世了(据现在的研究大约是四年,书上没有很确切的记载),而当时他的儿子成王尚在襁褓之中,没有能力去治理天下。这时被灭国的商朝贵族蠢蠢欲动,或想叛乱,或已采取行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周公毅然决然地站出来,辅助成王摄政,自己却不当王。其实,按照资历他完全可以当王,但周公至公无私,受命于危难之际,制礼作乐,他“一年救乱”,即平管叔、蔡叔之乱;“二年伐商”,讨伐作乱的商朝贵族及殷遗民;“三年践奄”,奄在今山东曲阜那里,那里有人要做王,于是加以平息;“四年建侯卫”,建立封建诸侯一整套制度;“五年营成周”,周的都城在镐京,离东部殷遗民太远,鞭长莫及,便在今天的洛阳附近营建成周,便于对东部地区的控制;第六年他“制礼作乐”,开始从制度上巩固对于全国的统治;七年之后成王长大了,就把政权交还给成王,自己继续当臣子。

周公庙“经天纬地”牌坊

周公庙“制礼作乐”牌坊

周公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的“制礼作乐”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是奠定了中国文化的走向。以道德治国,以礼和乐来治理国家,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甚为深远。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所以王国维先生说:“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用道德而不是靠宗教把上上下下维系起来,“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清华上课时有同学问我:“老师,你看古希腊的神话那么灿烂、那么丰富,再看看我们中国的神话,都是什么呀!”我说这恰恰是咱们值得自豪的地方。因为商朝处在神话时代,同时期的古希腊也处在神话时代。古希腊直到我们战国时才开始走出神话时代,从西周到战国,有八个多世纪,古希腊的神话发展了八百多年,而我们中国在西周就走出了神的阴影,脱离了神话时代,进入了民本主义的历史时代。中国的民本主义思想在全世界是最早成熟的,这是很了不起的。

大家不妨读读《尚书》,读了之后,会觉得眼睛一亮。《尚书》有一篇叫《酒诰》,周人把殷遗民的叛乱镇压下去后,要派最得力的人去那当诸侯,周公就派了他的弟弟康叔去镇守。行前,周公对他作了三次训诫,其中的一次训诫就被完整地收录在了《尚书》里,就是这篇《酒诰》。商朝的人酒池肉林,喝酒是有名的。周公告诫康叔,商朝怎么会变成废墟的?就在于失德、酗酒,喝酒的腥臭都冲到天上,上天都闻到了,怎么会不惩罚它?你到了那里不许酗酒,平时不祭祀的时候不能喝酒,即使在祭祀的时候也只能象征性地少喝。殷人祭祀的时候,上百坛的酒摆在那儿,祭祀完了全部喝掉,喝到大醉为止。周人规定祭祀时喝酒,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嘴唇在酒器口沿上沾一下,不喝,这样从早祭到晚也不会醉。这是有历史教训的。在《酒诰》里,周公还说:“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我们要以人为鉴、以史为鉴,不要把水当镜子,当以民鉴,要把老百姓当镜子,要把老百姓的感受当作检验得失的一面镜子。这话说得何等好啊!

从《尚书》、《左传》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已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个主流。《诗经·文王》说“天命靡常”,天命不会总是固定在你头上,你若不行,天的意志就会转移。周公说“天视自我民视”,天通过老百姓看昏官、贪官,老百姓看到的,天也会看到;“天听自我民听”,老百姓听到什么,天就听到什么;而且“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会听从百姓的意志。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对此,我深信不疑。林彪、“四人帮”横行那时,谁会想得到?一位是写进党章的毛主席的接班人,另一位还是第一夫人,老百姓虽说恨得咬牙切齿,可是动不得他们。然而世事难料,历史就通过某种方式,把老百姓想要说的话说出来了,想要做的事做出来了。这就叫作“多行不义必自毙”。 0D3c23kyQv1pyjXQFpNsFQUFp9JYOH6Ncs8241GOR08HnQKU6Sgsu2dQZCqprJa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