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8 债券与股市的关系

1986年6月,我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第一个月工资54元(含副食补贴5元和交通补贴3元)。可是,办公室扣掉了我10元认购国库券的钱。那时候,每个干部都要认购国库券,年息10%,5年期。大家咕咕哝哝,但也只好接受。

那时候,北京的西单和三里河到处是二道贩子,倒买倒卖国库券,也是5年期的。我记得很清楚,基本上都是半价,甚至3~4折。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国库券没有合法的二级市场的转让。二是通胀严重。在通胀严重的情况下,我觉得那时候黑市的国库券价格相当合理。

未来5~10年的通胀如何,我不会预测。不过,在2013年11月,十年期国库券的收益率在4.7%左右,这是市场很乐观的象征。乐观当然是好事,明天总是更美好。可是,一旦大家发现自己过于乐观,债券价格会下跌,特别是长期债券价格!

债市跟股市是相通的:大家对债券市场的乐观当然也会影响股市。也就是说,大家现在对股市通胀率和风险系数的预测都是相当乐观的。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人也许比现在更聪明。

我想重复三句大白话。

(1) 股市的市盈率是长期市场利率的倒数(在国债利率基础上要加一些百分点)。短期内,这句话不见得正确,但是中长期,它是没有问题的。

(2) 通胀本身就是紧缩性的。怎么讲?在通胀的情况下,如果央行迎合通胀,即提高信贷总额的名义增长率,那么名义市场利率会相应地上升。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过去30年来,咱们基本就是这个螺旋式上升。反过来,如果央行反击通胀,保持信贷的名义增长率不变,那就是变相的紧缩。如果央行更进一步,降低信贷总额的增长率,那么短期内流动性就会紧得不得了,就像卡了脖子一样,喘不过气来。当然,这样的话,通胀率就会很快下跌,甚至出现通缩,然后股市在大跌以后,迎来的是蓝天白云。

(3) 股市中人(特别是分析师们)基本上都是“拉拉队员”。一味唱好,并不觉得自己有失公允。本人当了“拉拉队员”十多年,略有体会。我们容易把希望跟判断混为一谈。 OHjZP2DS0RsLwpWc06FY+BEq7xWVaJvtbw6yr0OjK022EqmATO3BqJVmw20sud3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