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是一古语词,在现代汉语中曾一度消失;“靓”又是一方言词,近年来随着粤语北上,“靓”字又重新回到了共同语中。本文拟就“靓”字古今音义作一探讨。
《说文·见部》:“靓,召也。从见,青声。”《广雅》:“召,请也。”又云:“靓,呼也。”《集韵》:“请,谒也。”《说文》段注:“《广韵》曰:‘古奉朝请多作此字’。”今按:朝请乃汉律,诸侯春朝皇帝叫“朝”,秋朝叫“靓”,后来泛指朝见。又《说文通训定声》:“史记、汉书多以‘请’为之。”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古从“见”表“朝请”义还有一“觐”字。《说文》:“觐,诸侯秋朝曰觐,勤劳王事也,从见堇声。”《仪礼·觐礼》郑笺:“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从上述可以看出,“召见、邀请”乃“靓”字之本义。
“靓”,既然“古奉朝请多作此字”,作为朝请者岂敢怠慢!不说浓妆艳抹,也要精心装扮一番。即便是一般邀请,按古人之礼,也要衣冠整齐,以示礼貌与庄重。因此,“靓”字由于被召见、邀请时总要精心装扮一番而引申用作“装饰、打扮”义。《玉篇·见部》:“靓,装饰。”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认为此义为“请”义假借而来,朱误。又进一步引申为女子的浓妆艳抹,《正字通·青部》:“靓,饰也,粉白黛黑谓之靓妆。”《上林赋》:“靓妆刻饰。”郭注:“靓妆,粉白黛黑也。”这种装饰还注重视觉上的效果,能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字汇·青部》:“靓,明也。”《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宋苏洵《苏氏族谱记》:“婢妾靓丽,足以荡惑里巷小人。”
“靓”又进一步引申指艳丽、美好的事物。宋周邦彦《侧犯》词:“暮霞霁雨,小莲出水红妆靓。”宋王安石《再至京口寄漕使曹郎中》:“北城红出高枝靓,南浦春回老树圆。”明孟称舜《桃花人面》:“霞光新靓,雾影凄迷。”《聊斋志异·猪嘴道人》:“两人就视,见楼台山水,花木靓丽。”
古之从“青”得声者多含“精美,美好,艳丽”之义。宋张世南《游宦纪闻》:“‘青’字有精明之义,故日之无障蔽者为‘晴’,水之无溷浊者为‘清’,目之能明见者为‘睛’,米之去粗皮者为‘精’,凡此皆可类求,聊述两端,以见其凡。”又如“倩”字。《说文》:“倩,人美字也,从人青声。”《汉书·朱邑传》:“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颜注:“倩,士之美称也。”《类篇·人部》:“倩,美也。”《说文系传》:“倩,美言也。”《诗·魏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毛传:“倩,好口辅。”孔疏:“以言巧笑之状。”即笑靥美好之貌。《清稗类钞》卷四:“同光之交,上海青楼中之衣饰,岁易新式,靓状倩服,悉随时尚……”这里“倩”和“靓”对举互文,皆艳丽义。再如“靘”字。《篇海类编·声色类·青部》:“靘,与靓同。”《篆隶考异》卷四:“靘,篆作 ,粉白黛黑谓之 ,又通作靓。”唐韩愈《东都遇春》诗:“川原晓服鲜,桃李晨妆靘。”按:一本作靓。这里即艳丽。“静”字。《诗·静女》:“静女其姝。”吴小如《三百篇臆札》:“此诗‘静女’犹言‘好女’,亦即‘靓女’或‘美女’,谓其人为妍丽之女也。”
总之,“靓”在古代的最常用义是“艳丽、美好”。
“靓”字在现代汉语中曾一度消失,但仍留存在粤方言中 ,其基本意义大致也是“好、漂亮、美丽”。但读音和古音不同。《广韵》:“靓,疾政切,去劲从。”“靓”古属耕部。因此,古代“靓”字大约读如今之“静”字。而在粤方言中,“靓”字读[lεη 33 ](广州),还有[liεη 33 ](高明明城)、[leη 24 ](阳江)、[liaη 33 ](恩平牛江)、[lεη 42 ](广西陆川)、[liɑη 23 ](新会会城)等几种变读 。
为什么“靓”字会留存在粤方言中呢?原来广州话中本有一个[lεη 33 ],表示“漂亮,美丽”的意义。但是,[lεη 33 ]只有音义而没有字,于是就借用了同义的“靓”字 。古“靓”字在粤语中读[t∫eη 23 ],和[lεη 33 ]叠韵,所以可以近音假借。于是“靓”字在粤方言中就留存下来。至于这种借用始于何时,亦不得而知。据清同治年间修《广东通志·舆地略十》:“美人之貌曰靘。”按:靘亦作靓;清末徐珂编《清稗类钞·广东方言》:“靓仔,美少年也。”可见,这种借用至少不迟于清代。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得风气之先,广东经济迅速崛起;加之港派流行文化的推波助澜,粤语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强势方言。于是粤语北上,方言词“靓”也随之走红大江南北,一时间“靓女”“靓仔”“靓车”“靓衫”“靓汤”……铺天盖地而来。不仅在口语中,书面语中也俯拾皆是,如:
(1)眼下帅男靓女们,甚至节目主持人、歌星影星、大腕小腕们不时挂在嘴上有两个流行语,一个叫“哇塞”,一个叫“爽”。(《语文建设》,2001.5)
(2)还是底层的小人物苦恋无情靓妞而不得,然后又备尝打击寻衅报复。(《中国青年报》,1997-10-19)
(3)在所有的刊物封面,几乎是清一色的明星靓照。(《电影艺术》,1996.5)
不过,进入普通话中的“靓”字读“亮liàng”。这是因为,首先,“靓”是“漂亮”的同义词,[lεη 33 ]读成“亮liàng”乃为同义换读的结果;其次,普通话中没有相同的音节和[lεη 33 ]对应,而读成“亮”响亮悦耳,还能给人以视觉上的联想;再次,粤方言中也有和“亮”更为相近的读音,如[liaη 33 ](恩平牛江)、[liɑη 23 ](新会会城)。
“靓”在普通话中共有以下几种词义:
1.漂亮。如:
(4)她经常向我们描述在北影的见闻,那些男生怎样帅,女生怎样靓,一个女生最多能傍几个大款。(中跃《角色》)
“靓”字多被年轻人或都市一族所青睐,因此,它在表“漂亮”义时往往还附带有“前卫、新潮、时尚”等意义,这在“靓”和其他时尚语连用时就更为明显。如:
(5)“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国男人,开始说‘不好意思’或‘有没有搞错’。而‘哇!那靓仔真酷’,成了如花似玉的中国女孩口中的流行语。”也许这番描述有些夸张,但毕竟反映了生活中存在的一种情形。(《光明日报》,1995-02-24)
(6)据推断,“酷”有两重意思:一是时髦,比如帅哥靓妹斗“酷”……[《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4)]
(7)只要是上报摊儿的报纸杂志,压题图片封面一律是靓女酷男。[《前线》,2000(5)]
(8)在“酷”的标志中,得票率最高的是“刺激”类的极限运动(如攀岩、滑板等)。其次是“不同凡响的生活质量和形象”,再往下是“追星”和“扮靓”。(零点调查公司在中学生中进行的一项文化调研材料)
2.好。“靓”可以作为语素构成合成词。这时“靓”就有“好听”“好吃”等含义,如:
(9)特色菜:土匪鸡,孜然排骨,滋补 靓汤 等各种风味小吃。(北京市某酒楼广告)
(10) 靓号 任你选。(广州某通讯城广告)
(11)网上歌迷喜欢网上听 靓歌 。(某音乐网站)
例(9)“靓汤”义为“好吃味美的汤”;例(10)“靓号”指“好听或好记的电话号码”;例(11)“靓歌”指“好听的歌曲”。
3.亮。由于普通话中“亮”与“靓”同音,人们往往把“亮点”写作“靓点”,如:
(12)未来广州八大 靓点 。(人民网,2001-12-04)
(13)天安门是国庆节的最 靓点 ,天安门的夜景也不容错过……国庆节的夜晚,天安门无疑是最“亮”的。(《北京青年报》,2001-09-30)
(14)万众瞩目——新蓝科技 靓点 4000G劲爆登场。(中关村在线,2002-06-20)
例(13)中前面说“最靓点”,后面说“最亮的”,可见“靓”与“亮”同义。当然,“靓点”不仅有“漂亮”义,还有“明亮”义,甚至还有“受瞩目”等义,如例(14)。
“靓”字的某些方言义还可以进入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使“靓”字的使用又呈现出一种复杂的面貌。请看下面一段话:
对于一些实在难以通变的方言字词,则巧妙地融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使读者通过上下文可以理解它的意思。如“靓仔”的“靓”字,在广州话不仅有“漂亮”的意思,如果读第一声就有藐视对象幼稚、不屑一顾的意味,难有全民语词能够替代。作品在周炳被宪兵司令部秘密逮捕后,把它放在振华纺织厂的“跑街”(杂役、跑腿)郭标嘴里说出:就是“宪兵司令部把那个靓仔(指周炳)绑票绑了去”,就很传神,既表现了郭标没有自知之明而自视高人一等的嘴脸,又容易为广州以外的读者所理解。
“靓”作为语素还可构成“靓丽”“靓饰”“靓装”“靓艳”等词。试比较以下几组句子:
A1 见园林之 靓丽 ,无复隐居之适也。(明方孝孺《菊趣轩记》)
A2 在刚刚离开我们而渐远渐去的20世纪90年代,文化散文越来越成为我国文坛上的一个主打品牌,或者叫做一道非常“ 靓丽 的风景线”。[《理论与创作》,2001(1)]
B1 姹然如九女, 靓饰 出重簾。(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其二》)
B2 然后这些可怜的男孩浓妆 靓饰 、涂脂抹粉,变得恍若美女。[《中国文化》,2001(17/18)]
C1 和者妇人一百人,皆鲜服 靓装 ,齐声接影,鼓笛胡部以应之。(《旧唐书·韦坚传》)
C2 从感性到理性,精打细算分析数据;从粗放到规范, 靓装 雅饰的装修形象。广告经营终于步上理性化轨道,向着法制化疾进。[《现代传播》,2001(1)]
D1 玉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 靓艳 。(宋高观国《杏花天·杏花》)
D2 光头少女 靓艳 迷人,“三教九流”大闹五里河(《体育晨报》,2001-09-16)
通过以上古今语料对比,可以认为,普通话“靓丽”“靓饰”“靓装”“靓艳”等词分别是古语词的继承。出现以上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当今“靓”字的风行固然主要是吸收了粤方言中的“靓”(liànɡ)的用法,但同时因字形相同,也激活了古语词“靓”(jìnɡ)的一部分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