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现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引进西方学制,中国开始了现代教育。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探索历程。新中国的教育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学习苏联的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教育四个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当代中国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

一、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在城市以幼儿园为主,有三年制的,也有一年制或两年制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半日制、寄宿制、计时制的。在农村则以学前幼儿班为主要形式,另外还有季节性幼儿园。在老、少、边、穷地区,除正规教育机构外,还有“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站”“大篷车”服务等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形式。目前中国学前教育按照国家、集体、公民、个人一起办,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拓展阅读】

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0年1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11月21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

2.11年1月10日和17日,教育部分别在天津市和南京市召开学前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进展情况。

2011年8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同时设立“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扶持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园及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9月5日,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在陕西召开,全国31个省(市、区)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9月2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全面结束,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11年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资金增至15亿元,试点范围扩大到中西部等25个省份,规划建设幼儿园891所。未来3年各地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园位500多万个。

2011年10月8日,为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起,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19.86万所,比2010年增加4.82万所,增长了32%,在园幼儿达到3895万人,比2010年增加918万人,增长数量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入园难”的问题已经初步缓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为了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2011年以来,各地以县为单位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实施8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国在园幼儿三年增加918万人,比过去十年增量的总和还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7.5%,三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入园难”得到初步缓解。

但从整体上看,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普惠性资源依然不足,中西部农村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入园率较低,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困难群体“入园难”比较突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农村幼儿园运转普遍困难;幼儿园师资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保教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小学化”仍较严重。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的是继续用三年左右时间,巩固和扩大一期成果,进一步解决好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入园难”问题,同时落实好“国十条”关于投入、师资、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要求,构建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将家庭负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到2016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左右。

实施二期行动计划,必须始终坚持“国十条”确立的基本方向,同时根据新时期新要求,突出阶段性特点。

一是坚持公益普惠。重点是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确保公益普惠。一方面扩大普惠性资源的覆盖面,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新增资源重点向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促进教育公平。

二是注重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健全体制机制和标准体系,深入推进投入、用人、监管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着力构建办好学前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政府职责。重点是加强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落实地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规划、投入、监管和保障公平等方面的主体责任,积极发挥中央财政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相关资料进行整理,http://www.moe.edu.cn.

二、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基础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一)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根据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包括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

现行的《义务教育法》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的。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生章程》,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部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最终明确“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完成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真正转变。新《义务教育法》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方向,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义务教育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受学龄人口影响继续下降,但在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巩固教育水平上保持高位,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二)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接受初中合格毕业生,一般学制为三年制。我国的高中教育指初中以后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

按照国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要求,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总体发展平稳。招生人数、在校生规模略有减少,高中阶段在校生为4369.9万人,比上年减少225.4万人,下降4.9%;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为2447.0万人,比上年减少34.6万人,下降1.4%;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923.0万人,比上年减少190.7万人,下降9.0%。但招生普职结构较为合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为54.945.1,中职所占比例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随着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高中阶段普及水平继续提高,高中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当今社会,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此外,我国还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它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试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同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自此,教育部组织专家着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20个学科上百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制定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课程改革的有关配套文件,新课程研制阶段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了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新课程在全国38个国家实验区的中小学开始实验。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有以下六大“改变”:①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②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③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④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⑤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和促进发展。⑥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2002年4月30日,教育部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在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部署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及推广工作。根据教育部新课程实验推广的工作部署,新课程将从原来的38个实验县(区、市)扩大到全国500多个县(区、市),进行实验的中小学生将从30万名扩大到近千万名。新课程开始在省级实验区进行实验,全国大多数地(市)级都要有一个县(区、市)作为各省的省级实验区,约占全国县、区总数的17%,新课程进入从点向面过渡的关键阶段。

到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经过实验、推广,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于2004年秋季启动,由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率先进行试点实验,到2009年秋,全国有25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目前还有重庆、四川、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七个省(区、市)尚未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201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深化课程改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受相关制度、政策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各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于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学校办学条件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课程资源、专业支持力量等服务保障环节较为薄弱;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评价、管理制度不配套;课程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要以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主要提出了抓好改革的五项主要环节:一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二是判定中小学学业质量标准;三是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四是改进学科教学育人功能;五是完善与课程改革相衔接的配套政策。

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使学习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它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其特点是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终身性、公益性。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

当今中国职业教育正在形成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表现出以下四点趋势:

1.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和人才。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术技能和人才培养作为重振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它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强调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2.体系日趋完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特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经济、实现自主增长的关键所在。通过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教师资格标准等,逐步形成完备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良性互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3.质量不断提高

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已经由注重规模发展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阶段。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的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标准与世界接轨,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和专家等资源,加强对国际校企合作经验的吸收,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争取最大程度解决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98年8月,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突出强调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和办学的自主权。这是我国制定颁布的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它全面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的共识。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新的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高等教育空间的多元化

现代社会信息的全球化,使高等教育在空间上呈现出延伸发展的趋势。如今高等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更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受到限制。目前,以相对固定的教师、教室、教材为特征的教学方式虽仍然存在,但传统教育的具体形态、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将面临变革。在现代教学中,图书馆和以学校为基地的电子资源中心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育将弥补高等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的不足并发挥重要作用。

2.高等教育对象大众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强,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并转化为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国高等教育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传统将要成为历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机会的大众化,其主要标志是学习者不受人员数量、年龄、职业的限制,更多的需求者将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比上年增加36所。其中,普通高校为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比上年增加38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02所,比上年增加32所;高职(专科)院校1327所,比上年增加6所。成人高校为295所,比上年减少2所。2014年,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比上年增长2.9%。

3.高等教育合作国际化

高等教育合作国际化是指世界各高校之间人员的交往、学者的交流、信息的交流、联合办学、互相承认学历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是一种科技的交流与分享,一种文化的交往与合作,更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国际交流合作也必将日益扩大,师资、图书资料、实验设施等教育资源在各国间的流动将越来越频繁。

4.高等教育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

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科学和经济综合发展的产物。我国也在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产业基础的必然要求。大学人才荟萃,最能产生新知识、开发新技术,与企业合作可以把大学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新兴产业的建立、新技术的开发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实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5.高等院校类型的差异化

目前,我国实行学术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并存的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应用型高校是基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学术型高校是偏重理论和基础研究的传统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两者构成了平行并逐渐贯通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结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

6.高等院校管理的去行政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教育去行政化改革,就是要让学校回归教育本位,按教育规律办学,排除外部和内部因素对教育的干扰和制约,让学校回归本色。

从外部来讲,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改变政府把学校当作下属行政机构来管理,改变“统、包、管”的模式。对于高等教育,政府的主要职责应放在宏观管理方面,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监督学校的质量等。从目前中国的现状来看,改革要坚持的一个基本目标导向——减政放权,即政府只做应该做的事情,而应该由学校来做的事情坚决交由学校来做。

从内部来讲,应理顺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学校管理不能行政化,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行符合教育本质要求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集中教师的智慧。大学的民主管理主要是理顺党委、行政(校长)、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四方面的关系,必须清晰划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范围与界限。

五、终身教育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14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指出:“继续教育要把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作为重要任务,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扩大优质资源建设,不断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已经确立了法律地位,并逐渐深入教育政策和社会发展之中。

随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形式逐步趋于多样化,不仅包含了由政府举办的各类正规的普通学校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函授教育及各种培训机构,也包含了一些由政府规划、协调和统筹,由各级各类企业、单位及社会各方面举办的教育形式,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这种多层次、多种类型的教育模式为我国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我国终身教育从无到有发展迅速,认识不断加深,实践不断拓展。

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终身教育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而言,而终身学习则是从个人的角度而言,终身教育需要终身学习来支撑。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深造、更新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必将建设成具有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学习型社会。

2.形成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数以亿计的人才需要继续接受教育,以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填补人才缺口。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我国终身教育已逐渐向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人才倾斜,力求培养出能够不断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的创新型人才。

3.以远程教育为主,多种教育模式共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远程教育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逐渐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交流,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扩大了交流范围,而且使教师可以及时地、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这种自主型、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充分满足了现代人对终身教育的需求。因此,未来终身教育的发展模式必将是以远程教育为主、多种教育模式并存。 Nb6dtfsp8XS6/pv40MFwPWnWFQmgiCBG7SxmNbCFgQyF5bIXlLZAUN5oQOZhos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