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蒂芬说:“互联网正在把人群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社群,产品如果没有社群粉丝的支持,很难调动传播时能。在新商业时代,品牌要学会的是跟社群对接。”
2014年,资深媒体人和传播专家罗振宇在《内容为王是鬼话》的演讲中讲道:“现在互联网已经让中国社会,从一个大群体,分裂成了无数个小群体,在你这个群体里已经闹翻天的事情,在群体外根本没人知道。如果不是XX派了三个人去韩国,我们根本不知道仁川在开亚运会。想想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吧,我们全国人民都知道,连当时是个初中生的我都捐了钱。大家知道鹿晗么?很多00后的粉丝说,杀我爹娘可以,但不能杀他。你知道他是谁么?
企业家很多推测他人的能力,就是“推己及人”,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只有推己及人,我们才能改进产品。但现在这个社群发生了什么,我们根本不知道。年轻人根本就懒得跟你说。他根本就不愿让你懂。《海贼王》谁看过?没玩过《魔兽世界》,没玩过《刀塔传奇》,你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互联网正在把人群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以往全套的传播方法论正在崩塌。”
(1)社群的前生
罗振宇《内容为王是鬼话》的演讲流传广泛,影响颇深。在演讲中罗振宇还提到央视的广告2014年下降了30%,从此大一统的媒体传播时代崩溃了。
而新的传播形式——互联网社群却在强势崛起。例如,罗振宇的自媒体视频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本身就是一个拥有300万微信粉丝的社群,并且其把卖会员、卖月饼、卖柳桃等在社群中玩得得心应手。互联网社群当然远不止《罗辑思维》一家。实际上,最早的社群是BBS论坛,区别只不过是曾经的名字叫社区。诸如Chinaren、猫扑、汽车之家、铁血网等曾经或如今仍炙手可热的社区都脱胎于BBS论坛并且都具有很高的人群黏度属性。虽然后来,以豆瓣、果壳等为代表的网站从论坛形式变成了小组形式,但基本结构没有变。
(2)社群的今世
如今,无数的创业者基于“内容+社区+电商”这样的商业逻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构社群。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力量空前强大,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远远比PC时代的社群爆发性迅猛得多。例如,围绕着母婴市场建立的辣妈帮以及围绕着美妆市场建立的美啦美妆等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都在其垂直领域固化着各自的用户群体。
微信公共号平台现在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讲,绝对是一个构建社群的强有力武器。例如,虽然《罗辑思维》拥有300万的粉丝,但罗振宇仍然对拥有20多万粉丝的名人堂制作人路彬彬投身制作的《彬彬有理》女性视频节目羡慕不已,全因其粉丝的精准性。
(3)与社群对接
在这个全新的商业时代,品牌要学会跟社群对接,也就是要掌握和符合自己受众的社群进行共振的办法。
在新的互联网+商业生态中,最高明的还是依托社群做产品。比如小米,它的微博、微信、论坛这三驾马车使其拥有了极大的媒体调动资源。并且,粉丝每一次的疯抢都可以调动更多的媒体关注。效果稍弱一些的是依托社群做电商,社群电商的优势在于减少了流量成本,利润必然会增加。
如今,社群经济正在开启一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