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些事儿让你阳气不足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是生命的主导,若阳气不固,人就会折寿,甚至夭亡。上一节讲到了哪些原因会损伤阴气,导致阴气不足。那么又是哪些原因会损伤阳气,引起阳气不足呢?

第一,先天不足阳气亏

先天不足可追溯到胎儿时期。如果胎儿在母腹中由于某些原因致使肾气不足,那么孩子出生后就可能体质虚弱,并出现五软(头颈、口、手、足、肌肉软弱无力)、五迟(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等现象。如果先天元气不足,后天又没有及时补充,阳气就会更加虚弱,容易出现怕冷畏寒或容易感冒等情况。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在后天调养上,应先从调理脾胃入手;只有消化系统正常了,才能使补充的营养被身体吸收,使阳气逐渐升上来。

第二,后天过劳损阳气

劳累过度会损耗人体内大量的精气。体内阳气消耗过大,气耗则气虚,而阳虚往往是从气虚发展而来的,是气虚的严重状态。

第三,久病、大病耗阳气

疾病是十分损耗体力的,而体力的产生需要以充足的阳气为保证。大病、久病、女性长期月经量过多或其他原因导致失血过多,以及肠胃疾病导致脾胃虚弱,都可能因气血生化不足而引起阳虚。

第四,风、寒、湿邪耗阳气

风、寒、湿这些外邪侵入我们的身体,极易损伤阳气。中医认为,“风为阳邪,伤人阴气”;风邪侵入人体,使肌肤开闭失常,营卫失守。但凡身体虚弱的人,不仅容易出汗伤阴津;而且身体中的气随着汗排出体外,也极易伤阳,导致阳虚。当风邪侵入人体时,如果兼有寒邪、湿邪,就更容易损伤阳气,导致阳虚。寒邪侵入人体,使阳气受损,导致其温煦功能减弱,从而使得人体脏腑的功能减退。湿邪侵入人体时,使脾阳受损,导致脾气的运化功能减退,使得体内水湿聚集,易出现腹泻、水肿等阳虚的症状。

第五,过食寒凉伤阳气

偏爱生冷食品,是造成现代人阳虚的一大原因。很多人贪凉,在夏天甚至寒冷的季节吃大量的冷饮,损伤阳气,导致阳虚损伤脾阳,引起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另外,大部分水果都性偏阴凉,阳气不足的人食用水果不加节制,也会造成阳虚。

第六,夜生活过多损阳气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但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经常加班加点、晚上聚会豪饮等,造就了一批“夜猫子”。这种情况导致了阳气在夜间不能正常收藏,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时间长了就会损耗阳气,形成阳虚。

第七,情志失调损耗阳气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影响着阴阳的平衡。大怒大悲都会伤神伤气。而神和气的形成与体内的阳气紧密相关。有句俗话“吓得屁滚尿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惊恐易伤肾,人处于极度恐惧的状态,肾阳往往会受到损伤,导致肾气不足,出现遗精、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忧思过度会损伤脾阳之气,脾气伤则会导致中焦气结、水谷不化、腐化不利,出现便溏、腹泻等症状。 41iDI29jOa97xVJW8TwJD/YlRTyqRkhAG5H/8vbOY0M+3L/1489WoIagYAKD6+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