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酒泉子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

①“长忆”二句:宋时杭州风俗,夏历八月十八日是钱塘江潮汛高潮期,为“潮神生日”,要举行观潮大典。宋·吴自牧《梦粱录》载:临安(今杭州)东有江潮堪观,为绝景。“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潮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则稍稀矣。”郭:城的外围加筑的城墙,外城。②沧海:苍青色的海。沧:同“苍”。③鼓声:喻指潮声。宋·周密《武林旧事》载观潮:“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④“弄潮儿”二句:弄潮儿,指在涌潮中泳戏的能手。宋·周密《武林旧事》载:宋代钱江观潮庆典时,“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涛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⑤觉:醒。

【赏析】

此词追忆钱塘江观潮盛况。上片三、四句为钱江潮的传神写照,“沧海尽成空”状潮势之大,“万面鼓声中”喻潮声之雄,可谓声容俱壮,撼人心魂。过片二句于白浪如山、彩旗出没中写弄潮儿笑傲惊涛,蔚为又一奇观,令人目眩。全词以“长忆”起,以“梦觉”收,首尾相连,浑然一体。

钱塘观潮古来称盛,文人雅士多有吟咏。此词前写观潮,后写弄潮,运用夸张、比喻并辅以侧面烘托,大笔泼墨式地绘声绘形,形象鲜明,场面宏阔,气势劲健,将钱塘江潮渲染得淋漓尽致,读之如身临其境,为观潮词之绝唱,当时即为世人称道。

【辑评】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皇朝类苑》云:好事者以阆遨游浙江,咏潮著名,以轻绡写其形容(形体容貌),谓之《潘阆咏潮图》。

【今译】

常回忆起

钱塘江观潮的盛况,

人们倾城而出

万头攒动

争向江上眺望。

啊,江潮涌时

仿佛沧海的水

席卷而来,一泻而空,

顿时,潮声轰然

如万面鼓声擂响。

更有那弄潮儿

出没万仞涛头

腾身百变,如履平地,

手中彩旗

毫不沾湿,迎风

招扬在白浪尖上。

别来,忽忽

已是数载时光,

可此情此景

总在梦里,梦醒

只觉江潮卷涌而至,

扑面,一阵

魂惊心悸的寒凉。 9NW7qV9heFS7hKO5wem/EZTvWuuFA6bPCoUnnts9LY9JLti6CUfBZ3eUKimfqy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