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灵台即灵山 佛自在心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你心头。

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在迷的佛。

修心做人,原本就是参禅悟佛,

但能一念觉悟,灵台清净,众生即佛。

心安得自在,放下是解脱

禅宗经常有这样一个词:放下。所谓的放下,就是指丢掉,放下所有。禅宗认为,人之所以会烦恼丛生,痛苦不迭,往往是因为个人对外物的追求没有止境,心有繁杂记挂。因此,要想使自己的心境安定、澄明起来,就要学会放下。当一个人可以放下一切的时候,他自然能够逍遥自在,快乐无穷。

藏经阁

有宗门巨擘之称的赵州禅师禅风非常锐利,向他学习的人有什么疑问来问他,他从不正面回答,而是要你从另一方面自行体会。

有一次,一个佛教信徒来拜访赵州禅师,这位信徒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感到有些抱歉,就说:“禅师,我走得匆忙,所以空着手就来拜访您了!”

赵州禅师看着这位信徒说道:“既然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吧!”

信徒听了,感觉奇怪,他反问赵州禅师:“禅师!我什么都没有带来,您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回答他说:“既然如此,那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听后,信徒更是一头雾水,说道:“我什么都没有,您让我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说:“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满腹狐疑,深感其中禅机玄妙,禁不住自言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带呢?没有的东西怎么带呢?”

这时,赵州禅师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还是难以理解,便无可奈何地向赵州禅师求教:“禅师,弟子愚钝,您还是明明白白告诉我吧!”

这回该禅师无可奈何了,于是说道:“和你饶舌多言,你却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浮世相

佛家讲究“放下”。在佛家看来,只有做到“放下”才能获得心安,才能获得自在,才能从万般烦恼苦痛中得以解脱。

修成正果是每一个出家人的目标,但是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放下尘念、身心安旷,做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此处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尘为色、声、香、味、触、法。当然,这些是佛家的思想或者说成规范,而对于你我一样的凡人,莫说身行,就是耳闻都觉得难于上青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放下”。在这纷扰熙攘之尘世上,“放下”这一禅意智慧正是洗尽人生铅华、摆脱生活忧思烦恼的一剂良药。

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自身及我们周围都是为金钱、为权势、为情爱等等而奋力拼争的人,我们肩上的重担和心头的烦忧重如泰山、多如牛毛。要放下这些,真是比登天还难的一件事。有的人追求权力,他就放不下权力;有了金钱,就放不下金钱;有了美名,就放不下美名;有了爱情,就放不下爱情;有了嫉妒,就放不下嫉妒。不禁试问,“放下”两个字,世上能有几个人真正参透呢?

也许你会说:“我又不是佛,我怎么能放下所有呢?”的确,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完全不受外在物质的影响是不现实的。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要想获得快乐闲适,就必须要依靠内心世界这一主要因素,而外在物质是次要的。对于这一点不难理解,物质丰富的生活并不一定快乐,贫穷的日子也未必就没有幸福。由此看来,生活中平凡如你我的人们,忙于追逐财富,忙于钩心斗角,结果往往是生活条件好了,内心却愈发的觉得空虚、觉得压抑、觉得茫然。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又何谈快乐与幸福?

相反,假如我们以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主要目标去追求,并由此获得自在的话,那么即使受到外物的干扰与刺激也不会产生多少痛苦。而且,自然而然的,人生之路就会充满幸福与快乐。而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安详自在,那么不管外在的物质多么美丽漂亮,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只有我们的内心已然悠闲自得,那么对于外在的物质品位自然会去留无意,逍遥随性,怡然自得。也就是说,物质财富不是我们需要弃绝的东西,迷惑我们的不是现象本身,而是我们对于现象的执着。实际上,我们对于生命的所有感受,大多数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不正确,才使得我们内心不安,使得我们生活得矛盾、无奈、慌乱、痛苦、茫然。

由此看来,只有学会“放下”,我们才能让自己轻松、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心灵纯净、获得幸福。

禅心小筑

佛界有名的净慧大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佛几十年,我对佛理的参悟只有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所谓的放下,就是要去除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让自己的内心具备一种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的态度。

忘掉肩上的担子

身处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面对繁杂、忙碌与纷争,人们常会感到“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可见,置身于社会之中,肩膀上的担子似乎是无法也不能逃避的。但是,面对沉重的负担,面对种种的压力,如果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我开脱,到头来往往是越来越累,不堪重负;而如果学会忘掉压力,则能轻装上阵,向目标一点点迈进。

藏经阁

被称为韩国禅宗一代宗师的镜虚禅师带着刚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云游四方,满空对于长期在外行走,感到很不习惯,总说太累了。

一路上,满空不是嫌行囊太重,就是嫌行路太多,时不常跟师傅说想找个地方歇歇脚。而镜虚禅师却总是说:“再走一会儿吧,再走一会儿吧。”可是,满空发现这个“一会儿”有点太长了,半天的时间都过去了,也不见镜虚禅师要停下来的意思,不但如此,镜虚禅师还越走越快,只累得跟着后面的满空气喘吁吁。

两个人继续前行,在走完好长一段山路后,进到一个村庄里,满空认为这时候师傅该同意休息一下了吧,于是就说:“师父,咱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吧?再走我都要累坏了。”正在此时,一个年轻少妇迎面走来,镜虚禅师连忙跑过去,抓住了那个少妇的双手。少妇吓坏了,尖声大叫:“救命啊!老和尚非礼啦!”

少妇的家人和邻居听到声音,都匆匆忙忙赶了出来,一见这种情况,都非常生气,有身强力壮的年轻男人双手握紧了拳头,冲着镜虚禅师奔来。镜虚禅师见势不妙,赶紧松手,撒腿就跑。在一旁的满空也被吓坏了,背起行囊跟在师父后边,飞也似的跑了起来。

师徒俩一路狂奔,一秒钟都没敢停,一直跑了好远一段山路。

疲劳至极的师徒二人见没人追来,这才一屁股坐下来休息。

满空定了定神,稳了稳情绪,语气里带着埋怨地说道:“师父,没想到您竟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让您当我的师傅,我还怎么参禅悟道吗?我还是回家算了。”

可是,令满空没想到的是,镜虚禅师听了不仅没有生气,还嘿嘿地笑着问满空:“现在,你背上背的东西还重吗?”

满空回头一看,顿时明白了师父的用意。

浮世相

我们每个人的肩上和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担子。我们的肩膀无论是否宽厚,都需要我们扛起行囊,挺直腰板;而我们心里的担子,却只有放下才会是一种解脱。

每日的工作繁忙使或许使你肩上的担子日趋加重,如果你仍然能够乐在其中,每每看到问题的解决会欣慰和欣喜,认为这是证明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显然,这种担子可以激励你,让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而如果面对任务,面对压力,心理上始终放不下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你先垮掉,因为你的心理已经没有支撑下去的力量了。由此看来,为了能够将我们肩上的责任担负到底,那么心里就要学会放下这一重担,只有心理上放松了,才能有更清醒的头脑、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富有行动力的坚定信念跨越障碍,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当然,身为现代社会的每个人几乎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大到为国家为社会,小到为家庭为公司为自己。在这种长期和压力共存的状态下,如果心里始终装着压力而无法放下的话,那么就容易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身体健康,除了保证科学饮食起居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有效地排解压力。在同样的压力下,有的人能够从容不迫,保持乐观的心态,有的人则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差,并不是天性使然,而是各人缓解压力的能力不同。近年来,随着职场上竞争越来越大,公司把裁员作为提升业绩的主要手段,有的公司经常裁员,使职员们长期处于一种不知道哪天被裁掉的心理压力下。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长年累月不愉快、紧张、抑郁甚至自杀,有的人则能泰然处之,把心态放宽。这就是减压能力的区别。

可见,要想忘掉肩上的重担,必须学会在精神上寻求超脱。在此,我们为读者朋友推荐几种方法,当你心理不堪重负的时候,不妨长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吐出来,连续做几遍,精神就会感觉好多了。其实这种深呼吸的方法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个最常用的、也是最简易的消除心理压力和放松的办法;此外,在感觉烦了、累了的时候,不妨干脆放下手中的一切,盖上被子埋头睡一觉,醒来以后随着身体状态的恢复,你的精神也会变得饱满,心情也会变得舒畅。另外,还有看喜剧电影、读幽默读物、听相声小品,甚至看动画片等,让自己能开心地笑一笑,都是帮助你忘掉重担的好方法。

总之,在压力面前,我们首先做的就是不能逃避。从好的方面讲,属于你的终归是你的。从坏的方面看,出来混的终归要还的。对任何人而言,虽然都不喜欢压力,可多数压力都是躲不掉的,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就好比侠客行走在江湖上,有着自己无法推卸的责任,有无法细数的坎坷,还有无法预知的的恩怨情仇。因此,我们只有去迎接压力而不能让压力压垮。也可以说,人生就像是赶考,卷面的问题你必须回答。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心理上要卸下包袱,只有这样才能化压力为动力,轻松迎接挑战。

禅心小筑

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上艰难跋涉的时候,即使手里只握着一颗小小的石子,时间久了也会觉得沉重无比,而假如我们能够在此过程中换一换思路,看一看路边的风景,旅途就会轻松很多。所以,当我们身有负担时,不妨转移一下注意力,让自己的身心更加轻松。

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灵的快乐是思考醒悟的结果,它源于这样一条准则,那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禅宗思想上的最高境界源自《金刚经》,后来被六祖慧能禅师运用于他所宣扬的禅法中,被称作禅宗的心要。

藏经阁

在终南山中修行达三十年之久的明云禅师平静淡泊,兴趣高雅。他不但喜欢参禅悟道,还喜爱花草树木,其中尤以兰花为甚。在他所修行的寺庙中,前庭后院都栽满了种类繁多的兰花,这些兰花全是老禅师多年积聚得来的。茶余饭后、讲经说法之余,他都忘不了去看一看他那心爱的兰花。弟子们都说,兰花就是明云禅师的命根子。

这一天,明云禅师下山去办事情,出发前当然忘不了嘱托弟子照看他的兰花。弟子痛快地答应,他们一盆一盆地认真浇水,照顾得非常细心。待最后要浇那盆兰花中的珍品——君子兰了,弟子更加小心翼翼了,这可是师父的最爱啊!可是,接下来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浇了一上午而感到劳累,还是由于浇这盆花而无比紧张,总之手不听使唤了,水壶就从手里滑下来,正好砸到花盆上。霎时间,花架倒了,整架的兰花也都摔在了地上。弟子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番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弟子越想越害怕。

傍晚十分,明云禅师从外面回来了,当他知道了兰花被弄坏这件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平心静气地安慰那位“惹事”的弟子说:“我之所以栽种兰花,为的是修身养性,并且也为了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世间之事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那不是修禅者的秉性!”

听完师父的一番话,弟子的心这才放进肚子里;同时,他对师父的言行敬佩不已,修行也更加认真起来。

浮世相

“无所住而生其心”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试问,我们身体上的重担,心灵上的压力,又何止一个小小的“花盆”呢?但是如果无法放下这些,我们就会活得十分艰苦。因而,在五彩缤纷的社会里,只有学会放下才可以使我们的心灵获得解脱,让自己活得洒脱。

毋庸置疑,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就是放下了,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常常霸占住我们的心房,哪里还能快乐自主呢?

而上述故事中的明云禅师却并非如此,他做到了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是这样一位清心的人,才会说出“不为生气才种花”这样听起来平平淡淡,但又有着伟大启示的话。

另一位叫做智尚的禅师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很难。”下面我们就从一些富有禅味的言语中体会如何“放得下”。

能否放下我们的“情”?情是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了。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剪不断,理还乱。任谁要是能在情方面做到放得下,那可称作是理智的“放”了。

能否放下我们的“财”?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此看来,在“财”方面放得下,不可谓不潇洒了。

能否放下我们的“名”?有统计显示,那些有着高智商、善于思维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这多是因为这些人都有着争强好胜的心理,对名看得过重,有的甚至视“名”如命,为此累得死去活来。倘然能对“名”放得下,真可称得上是超脱的“放”了。

能否放下我们的“忧”?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焦虑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若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的确是一种幸福。

既然“放下”有如此之妙,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会并运用它吧。“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带着这样的心境让我们的内心“无所住”,我们的心理弹性必将因此而更为强韧,我们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愉悦也必将更多,更美。

禅心小筑

“无所住”,就是要清除掉内心一切不合理的成见、情绪和对善恶、爱憎的执著。“无所住而生其心”,实际上就是清心,只有清心的人才总会表现得如同故事中的明云禅师那般宽容,那样单纯,那么恬淡从容。

学会笑看人生

人生,就像是一杯香浓的咖啡,开始会有些苦涩,但慢慢品味总会苦尽甘来;人生,就像上一艘漂流着的小船,或许开始会迷失方向,但只要坚持一下总会漂回海岸;人生,就像是一个不倒翁,开始总会摇摇晃晃,但却始终能够笑对人生。

可以说,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在孤独时细细品味,在逆境时不放弃努力,在飘摇时始终快乐,那么我们就能够练就快乐的本领,我们也就拥有了享受人生、笑看人生的胸怀和能力。

藏经阁

一位到山下办事的禅师,在路上行走时看到一位老太太在一个角落里小声哭泣,边哭边擦眼泪。于是禅师走过去询问:“老人家,什么事情让你哭得这么伤心呀?”这位老太太说:“哎,禅师你有所不知啊。这一辈子,我就生了两个女儿,她们现在都已经嫁人了。可是这俩女儿一个嫁给了卖伞的,一个嫁给了卖鞋的。晴天的时候,我就担心卖伞的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的时候,就不会有顾客去买另一个女儿的鞋。我一想到这里就伤心难受啊!”

禅师说:“原来是这样啊。你不妨这样想,下雨了,我一个女儿的伞肯定好卖了!天气好了,我另一个女儿的鞋子卖得好了!如果这样想,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是不是都会认为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呀!”

听完禅师的话,老太太觉得很有道理。从此爱哭的她再也不哭了,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很开心。

浮世相

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生命本身就是一团欲望,当欲望不能满足的时候,生命便痛苦,当欲望满足后,却又感到无聊。虽然我们未必会认同欲望满足后便无聊的说法,但对于在没能满足欲望之前的痛苦却是人所共有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现实中的我们很少去想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而总是竭尽全力去追寻自己还没有的东西,总认为在那些没有的东西里才有幸福和快乐在等着自己,只是在追寻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眼下的快乐。

《内经》有言:“老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少一分欲望便多一分快乐。遗憾的是,在顺境面前,人们的感觉往往非常迟钝,而当痛苦来临,忧虑增多,恐惧增强,人们就变得非常敏感。例如,当你平安无事、无病无灾时,对周围毫无感觉;反之,当健康一旦丧失,其感觉就会十分强烈。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日光、空气、水,可是我们并不特别关注和揣摩它们存在的意义,可是一旦失去它们,哪怕其中的一个,人就会感觉痛苦非常。如此来看,我们生活的所谓幸福,常常是一些我们最不能感觉到的事情。

此外,我们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有很多。乐观的人,总是开开心心的,内心充满愉悦和满足;悲观的人,经常悲悲切切,内心充满烦恼与苦闷。其实,形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差别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观察生活的角度不同。对此,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萧伯纳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他说,假如桌上有半瓶酒,有人高喊:“太好了,还有半瓶”!无疑,这是一个乐观的人,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他们会惋惜地感叹:“糟糕!只剩下一半了。”显然,这是一个悲观者,他看到的是半个空瓶子。酒本无多少,瓶子也并无不同,可是仅仅是由于观察它的角度不同,便有了乐观与悲观之分,这足以说明从什么角度来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是多么重要。

我们都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之一世,在看似平坦之人生旅途中荆棘丛生。挫折之于人,犹如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只是,令我们不得而知的是,百世沧桑,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人世千年,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万古旷世,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之深渊?

穿行于忙碌世事中的我们,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把痛苦放大,而应直面人生。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不乏英才豪杰。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了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的潇洒,“长安市上酒家眠”,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中国共产党在遭遇重重挫折之后,终于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因此说,面对挫折,永不言败,理当成为我们的励志名言。

让我们学会笑看人生风雨路,直面长路漫漫几度寒,不管晨风暮雨,无论春秋几度,抑或悲欢离合,都付笑谈中……

禅心小筑

悲观的人说:“岁月易逝,恐美人迟暮,芳草零落。”但乐观的人说:“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将流逝。春花、夏日、秋霜、冬日。”爱情难久,怕时间一长,相爱的人变心,但乐观的人说:“为与你结一段尘缘,我在佛前苦苦求了五千年,为与你相见。”

其实,我们不需锦衣玉食,琼楼玉宇,只需一颗乐观的心灵,去高唱生活的歌谣,这样,我们的心灵就永远都会满足。

超然外物,放飞心灵

当整日穿梭于熙来攘往的人群中,行走在闹市繁杂的尘世间,我们的心是不是渐渐变得麻木?不知不觉间,我们发现,自己心灵的草场一片繁芜,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修剪它,它逐渐变得杂草丛生。所以,我们应当选择一些时间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让心灵的牧场轻松茁壮地成长。在这点上,禅者主张的“超越”实在是高人之处的所在,因为只有做到超然外物,才能不为外界尘世所烦扰。

藏经阁

有一天,神会禅师去拜见六祖慧能大师,六祖慧能问他:“你从哪里来?”

神会禅师回答说:“没有哪里来。”

六祖又问:“为什么不回去?”

神会回答:“没有来,谈什么回去。”

“你把生命带来了吗?”六祖说。

神会答:“带来了。”

“既有生命,应该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六祖再问。

神会答:“只有肉身来来去去,没有灵魂往往返返!”

只见六祖拾起禅杖,打了他一下。神会毫不躲避,只是高声问:“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六祖又杖打了三下,才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感觉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么意义?”

神会答:“只有俗人才会因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头和石头是不会感觉到痛的。”

六祖面露微笑,说道:“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的。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痛与不痛,又能怎样?无法摆脱躯壳的束缚,还谈什么生命的本源?”

接着,六祖又说:“问路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还用问吗?你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能够看到,因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来问我有没有看见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问我见或不见?”

此时,神会禅师双手合十,默默礼拜。

浮世相

现实社会,有多少人为了名利终其一生,世上能做到舍弃名利的人又有几个呢?因此,超然物外,谈何容易?当然,如果你摆脱不了世俗的羁绊,也不要郁闷。古代圣者告诉我们:“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其中的意思就是说,身处于五浊恶世,很多东西是无法逃避的,这就要看自己的定力如何了。换句话说,能否做到“以出世的心做人,以入世的心做事”,完全取决于自己这颗心,如果做得到,就是品德高尚的圣者;如果做不到,内心阴暗到一缕阳光都容不下,那么就说明一个人的心灵已经枯萎落败了,再也没有放飞的可能。

因此,我们有必要努力给自己找个理由放飞灵,别让心灵在每天的俗务挤压中逐渐扭曲变形甚至破碎而无法收拾。当然,这种心灵的放飞并不是放弃对社会对家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不是无原则地放纵可怕的私欲,而是让自己别只顾埋头走路,时常抬起头来观赏一下眼前的风景。如果错过亮丽的风景,会是一生中最大的损失。

对于世事的超然,对于心灵放飞的追寻,古人曾有这样精辟的阐述:“知成之必败,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故保生之道不必过劳。”无疑,这是一种淡然的人生观,也是高明的养生之道。保持这种泰然的心境,还有什么邪魔能够将自己伤害呢?

原来,生命就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贪欲与私心。因为,对于人来说,身外的一切都是多余的。因此,当被世俗羁绊无法超脱的时候,我们就试着放飞自己的心灵吧。比如,听一段自己喜爱的音乐,让动听的乐音将我们带入情感的天地、清空我们心中的烦恼,只留音乐在脑海回旋;或者,到海边去看美丽的海浪,在浪花那不屈的搏击中,振奋起精神,让浪花冲走心中的不快,让它消失在大海那宽阔的胸怀里;或者,到山顶去望远听听松涛阵阵,让风吹散那苦闷的心情,让阳光来照亮那阴暗的心灵;或者,到咖啡厅里,在咖啡的醇香里,将自己心中的不快飘散至空中……

禅心小筑

只有超然外物,才能更清晰地认识人生本相。只有放飞自己的心灵,才能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前进中寻找不足。静静地思考未来的路,勇敢地超越自己吧。不必留恋眼前的辉煌,不让些微的胜利缠住自己前进的步履,和昨天的胜利说声再见,然后洒洒脱脱地继续明天的征途。

该放手时就放手

有一首传唱已久的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该出手时就出手。”在我们的思维习惯中,都喜欢“出手”去获得眼前的利益,而很少有人懂得,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放手”——放下已经到手的利益,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藏经阁

有个叫梵志的人,他是婆罗门教的教徒。

这一天,他要赶到一个村落,为当地的信徒举行一场祭祀。他日夜兼程不眠不休,一路急奔,生怕错过了卜算选好的吉日良辰。

然而此时,天空突然间阴暗起来,霎时间豆大的雨滴落下来。没办法,梵志只好快速跑到一棵大树下面避雨,心里打算天晴之后,再继续上路。

渐渐地,雨小了下来,可是天色也已经越来越暗,借着微弱的星光,沿着崎岖陡峭的崖壁,梵志临渊履冰地蜿蜒前进。在一处难走的路上,梵志突然脚下一滑,踩到一堆泥泞的烂泥堆,他的身体就像折了翅的鸟儿,迅速地向谷底坠去。聪明的梵志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急中生智,张开双臂向黑暗的夜空乱抓一通。就在梵志一阵忙乱的抓取后,他突然触到了倒挂于岩石缝中的树枝。梵志赶忙用胳臂顺势一勾,这样一来,他整个人就像一只折翅的蜻蜓,悬挂在半山腰,上下不得。

此时,梵志心想:这下可糟了,这样的地方这样的黑夜,是不会有人来救我的了。只希望佛陀慈悲,以他的神通救护我这个异救徒吧。就在梵志转动心念之时,突然听到一阵安详慈和的声音说:“梵志!你真的祈望我能救你吗?”

梵志暗喜:咦!那不正是佛陀的法音吗?梵志仿佛听到一线光明,扯开嗓子声嘶力竭地向崖上大喊:

“慈悲的佛陀!我就知道您无刹不现身,求求您赶快救我上去吧!”

“要我救你并不难,但是你要依照我的话去做,我才救得了你。”佛陀语重心长地说。

“佛陀,我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只要您能救我上去,我什么事都依照您的指示。”梵志殷切地请求。

“好!那么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我好救你。”佛陀平静地说。

梵志一听佛陀要他放下赖以维系生命的树根,仿佛霹雳击顶,石破天惊地大嚷:

“这怎么能行呢?要是我放掉树枝,不就跌入深谷了吗?无论如何我也不能放下。”

“你不放下我怎么救你上来呢?”佛陀轻轻地锁着眉头。

浮世相

该放手时就放手,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却包含了太多的人生哲理。

凡尘中的我们,都知道奋斗终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和索取。然而,如果真想拥有一种健康和快乐的幸福人生,我们还要懂得放弃的道理。放弃,不是怯弱无能的原因所在,更不是悲观绝望的结果使然;放弃,是人奋斗的另一个开始,更是生命境界的完全展现。

我们所说的放弃,是要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和无法实现的目标,而不是放弃我们为成就理想所做出的巨大的努力;是要放弃那些没有价值的追求和毫无意义的索取,而不是放弃我们应该坚持的进取心和生命力;是要放弃那些名利追逐的妄想和骄奢淫逸的美梦,而不是放弃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和创造活力。

在漫漫人生旅途上,只有放弃那些空中阁楼般的幻想,我们才能做到脚踏实地;只有放弃那些难以满足的物欲,我们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只有放弃那些徒劳无益的等待,我们才能避免虚度光阴;只有放弃那些不该坚持的错误,我们才能做到拥抱真理。

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蕴涵的意义,放弃便成了能力的体现,智慧的证据,和一种该放手是就放手的豁达和大度。

放弃是一种策略,更是一门艺术。因为放弃的前提是一种独具慧眼的观察,更是一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的洞悉。只有当我们完全了解了得与失的深刻道理,也懂得了生和死的全部意义,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学会放弃,并在学会放弃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禅心小筑

如果紧握愚痴不放,我们的生命必将是死寂的,我们的生活势必失去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源头活水。若如此,又何谈洒脱呢?岂不知,放下之处,有更宽阔的落脚地;放下之时,才能有更多的丰收果。人生要进步,要快乐,要成功,就需要放下愚昧迂腐的知见,摒弃根深蒂固的窠臼。

心静自然凉

心静,指的是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待人接物,或者幽居独处,都能有一种自然、平和的心态。我们常听到“心静自然凉”这句话,其本义正是说心里平静,内心自然凉快。后用被引申为在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时,要放平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综观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更多的是马不停蹄的忙碌,是不安的躁动。殊不知,真正美好的人生,是需要超脱于忙碌与躁动之外的,它的名字叫“心静自然凉”。

藏经阁

一位婆罗门教徒特意前去拜访佛陀,在非常恭敬地顶礼膜拜之后,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尊敬的佛陀,我不是您的弟子,但是我很尊敬、仰慕您,虽然学习了十几年知识,但依然有个心结,我觉得人生仍陷于矛盾之中。我心中的问题能否请佛陀指点迷津呢?”

佛陀慈祥地说:“你有什么疑惑尽管提出来。众生平等,真理是共通的,你的好学,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接着,佛陀没有正面回答教徒的问题,而是指着一盆水说道:“你看这盆水,如果你把色料放进去,红的、绿的、蓝的,染色之后,你能否从水中映照出自己的脸?”

婆罗门徒说:“不可能,水既然染色了,还怎么能让我看到自己的脸?”

佛陀又说:“这盆水若放在火炉上加热,沸腾的时候,如果你探头看看,是否能照出你的脸?”

婆罗门徒说:“那更不可能了呀!沸腾时水在滚动,而且水气一直往上冒,怎能看见自己的脸呢?”

佛陀接着说:“再比如池中的水,虽然静止,但里面如果有许多青苔浮物,你再探头看,能否照出自己的脸?”

婆罗门教徒说:“这也不可能呀!虽然池水静止,但是杂物太多,连水面都看不清楚了,怎能照出脸的轮廓?”

佛陀至此才说:“对!道理是一样的,清净静止的水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将人的脸形、五官七孔都能照得清清楚楚,旁边的景物也会映入水中,因为它很静、很清澈!人的心也是如此,当心中无欲、无烦恼时,清净自性就会现前;所以,你所见所分析的都很正确,因此‘从心出口’所讲的都有道理,而觉得自己辩才无碍;但当心中有欲念烦恼得失时,就像在水中加了色料,既有染欲妄念等烦恼无明,当然看不到本来面目啊!又或者心中看似静止,但是烦恼的根本仍然存在,就像池中还有浮萍遮盖,当然也是看不清外境啊!”

“一点点的烦恼,就像无明火一样,当‘色’燃烧起来时,‘水’沸腾冒烟,怎能看清自己本来的面目呢?”

至此,婆罗门教徒终于明白,要想内心明朗,最重要的是心念静止清净;而欲念像混浊的色彩,烦恼就像火一般,所以,应该洗涤无明、远离烦恼欲念,才能使清净的智慧展现出来。

浮世相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一首《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题诗》,诗中写道:“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敞房廊。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朴实的语句,禅意盎然,读起来恰如在炎炎烈日下,静饮一杯凉茶,顿觉心静神安。七月流火,三伏之内,披一件破僧衣,关门静坐参禅入定是何等的超脱?又何等的境界?外面喧嚣的世界,似火的骄阳,人世的纷杂都被关之门外。主观上有一颗禅心,灭却心头的种种杂念,就会心静如水。那么,客观的季节冷热又何妨呢?

我们生活在世俗里,尽管浮华的世俗纷繁复杂,难得安宁,但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心静,就能拥有一片湛蓝的天空,一方悠闲的心灵净土。同时,我们需要告诉自己,人生不是得到而是学到!当我们学会了真诚,我们用真诚的微笑面对别人,我们用真诚的泪水感动别人,我们用澄明的心思对待一切,我们用磊落的言行付诸生命。如此,我们便不会内疚,不会心伤,不会抱憾。当我们学会了坚强,我们就不会惧怕困难,不怕残缺和丑陋,不怕恶言和冷眼。如此,我们便能坦然处世,让我们生命充满温暖的阳光。当我们学会了放弃,学会了松手,学会了知难而退,在恰当的时机悄然转身。如此,我们的人生便少了很多负累,多了几分潇洒。

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总是多端变化,让我们的心情不能如水一样长久的平静,于是便演绎出了一个又一个别样的人生。可是,不论人生如何演绎,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做到“心静自然凉”,那么我们就会有别样的收获与感悟。

禅心小筑

心静自然凉,它是一种澄澈的心境,一种难得的宽容,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所取代不了的,也是多少金钱都购买不到的,正如我们经常说的“天天都有好心情”一样。实际上,心静自然凉,更是生活在喧嚣世界的人们,在烦琐的、纷扰的、迷茫的时候,一种追求自我心理调节的绝妙方法。

智慧不起烦恼

佛说万事皆由心生!的确,“智慧不起烦恼”这句话,是告诉人们不起烦恼的方法。其实,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纠缠在无日无夜的烦恼中,因为烦恼就好像是在跟自己过不去般愚蠢。而想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就要学会运用佛法的空观智慧。有了空观智慧,烦恼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藏经阁

一休禅师的一个信徒由于债台高筑,以至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唯一的去路就是自杀。于是,他找到一休禅师,请一休务必要超度他。一休婉言劝解这位信徒,并问他除了死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信徒坚定地摇头说没有他法,只能去死。因为他除了一个女儿之外,已经一无所有。一休听后,打算帮他出个主意,他建议这位信徒找一个乘龙快婿来帮他还债。信徒一听此言,近乎绝望地说:“师父啊!我的女儿才不过8岁,怎么能嫁人呢?”

“那你就把女儿嫁给我吧!”一休微笑着说。

听到这里,信徒大惊失色,说道:“这……这怎么可以!您是我的师父,怎能做我的女婿?”但是一休胸有成竹地挥挥手说:“没问题,让我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你快回去宣布此事吧!”

于是,一休要娶妻的消息立即轰动全城,到了迎亲的那天,看热闹的人多不胜数,挤得门前水泄不通。当抵达信徒家时,一休在门口摆上桌子,上面放上文房四宝,然后他在桌前便写起书法来了。来看迎亲的众人一见一休优美的书法,都忘情欣赏,争相购买,以至于忘了原来要凑的是什么热闹。结果,一休边写边卖,不一会的工夫,就卖了好多幅书画,钱已堆满了一箩筐。一休问信徒说:“这些钱够你还债的吗?”见此情景,信徒欢喜得几乎流下泪来,连说:“够了!够了!”信徒频频向一休点头,只差没跪下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好了,问题解决了,我女婿也不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一休长袖一摆,飘然而去。

而前来凑热闹的人们在目瞪口呆、敬佩叹服之余才知道他们凑的这场热闹正是一场“义卖”活动。

浮世相

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相应的,也都有摆脱烦恼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希望在烦恼中纠缠,因此我们需要化解烦恼。而化解烦恼有很多的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我们的智慧。如果学会运用佛法的空观智慧,我们的烦恼自然就没有了。

如果说心中的烦恼就像空间里的黑暗,那我们的智慧就是一盏明灯,当明灯闪亮,黑暗即刻被划破,瞬间便消失了。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破”正是这个道理。其实,世界上原本并不存在黑暗,只是由于没有明灯,所以才会黑暗。同样的道理,烦恼原本也是不存在的,只因为智慧的缺席,人们的观念上才会产生冲突、矛盾和挣扎,令自己陷入烦恼的境地。

有的人总觉得烦恼是因为别人导致的,可是如果心中装满智慧又哪里来的这些烦恼。当智慧填满你的心理空间,就没有人能够给你添加烦恼,除了你自己。

诚然,人生难免会有沟沟坎坎,崎岖泥泞。在困境面前,我只有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才可能化险为夷,使自己顺利跨过去。不要忘记,在智慧面前,很多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烦恼也必将无所遁形,人生则因此变得更加妙趣横生。

禅心小筑

著名佛经《大般涅经》中说道,“有烦恼时无智慧,有智慧时无烦恼”。佛法的意思就是让我们在任何境况下,都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能用般若智慧观照一切,不被外界所左右,不起贪嗔痴慢之心,不做恶毒伤人之事,不生无谓之烦恼,生命也便获得了解脱。

一心一用,活的就是现在

时间总是一秒一秒地与我们擦肩而过,在每一个时刻,实际上我们所能做的,所能想的只能是“现在”的事,如果多心多用,总是怅往昔,愁将来,如此的纠结又怎能领悟当下的明澈与喜悦呢!而只有一心一用,认真把握当下的人生,才能真正领略人生的多姿多彩。

藏经阁

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请教修道用功的方法,他问慧海禅师:“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禅师回答:“用功!”

有源又问:“怎样用功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有些不解地问道:“如果这样就是用功,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

禅师说:“当然不一样了!”

有源又问:“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吃饭,睡觉吗?”

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当然不一样。”

浮世相

的确,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将时间和精力浪费于瞻前顾后的事情上,很少活在现在。一位智者曾说,这个世界上一大半的悲剧是因为人们的瞻前顾后所造成。这些喜欢瞻前顾后的人不但像故事中的禅师所说的那样,吃饭时不好好吃饭。睡觉时不好好睡觉,在其他时候他们同样喜欢让自己沉溺于各种痴心妄想之中,例如在工作时不好好工作,在恋爱时不好好恋爱,在娱乐时不好好娱乐。

这使得他们总是在“得不到”和“已失去”两种痛苦状态间摇摆不定,并感觉自己的人生毫无乐趣!

正如慧海禅师所说的: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总是在利害得失中来回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由此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这些人往往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试想,如果美丽的月光很多年才出现一次,那么每个现在的人一定都会认真凝望美丽的天空,而且所有看过的人都会说那是他一生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然而,这样的事毕竟没有成为现实,美丽的月光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的上空,只是我们往往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都不愿抬头望向天空,欣赏月光的神秘幽幻之美。这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是一种悲哀吗!

因此,如果你不想在这样的生活中匆匆老去,并想了解如何享受已经拥有的时间、金钱和爱,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让自己做到如故事中慧海禅师所说的那样:“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禅心小筑

活在当下是一个人生命力的自然展现。当一个人能由自己种种的“心之世界”中走出来,不忧不惧地面对并观察真正的自我及人生时,他一定会是个有“能力”享受这个世界的人。因此说来,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正在经历的事情,实际上是一个人最该具备的生活姿态,也是一种对自己的生命历程负责任的生活姿态。我们只有具备了这种生活姿态,才能在任何时候,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才能够“尽其性”而发挥自己的能力,才是个快乐的人,从而实现真正完满的“自我”。

一切顺其自然

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而起,因缘为“因”与“缘”的并称。因,指引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简而言之,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一切万物皆由因缘之聚散而有生灭,即:缘起缘灭。顺其自然,乐知天命,不求开悟,但求一份内心真正的逍遥自在。

藏经阁

一个三伏天里,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见此情景,一个小和尚说:“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啊!”

可是,他的师父却挥挥手说:“不着急,等天凉了,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去买一些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时!”

一晃,到了中秋时节,师父去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小和尚高高兴兴地去撒草种子了,并且跟师父说:“等草籽撒上,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绿油油的青草了。”

可是,刹那间秋风乍起,草籽刚刚撒下去,就被风吹着到处漂。“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小和尚撒完种子,正想回屋,只见几只小鸟飞过来啄食。小和尚急得直跳脚:“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十分,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浮世相

故事中的这位师父是位真正懂得人生乐趣之人。他知道凡事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反而能有一番收获。可是,世人总是为了求得一份尽善尽美,而去绞尽脑汁,殚精竭虑,而每遇关系重大、情形复杂的状况,更是为之寝食难安。其实,当我们遇上难越的坎儿,与其百般思量,不如顺其自然,反倒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人如果能够像故事中的师父一样,就能够拥有一颗自由飘逸的心,并放旷于天地之间,随着清风如同白云一样地漂泊,悠闲自在,舒卷随意。如此,一切顺着因缘而行,豁达坦荡,凡事也就求得安心了。

其实,世间一切皆有佛法,顺其自然就是静静等待大自然的时机,让苍天大地和雨露阳光去滋养。我们若看待自己的命运像故事中的小和尚的师傅对待草籽一样,我们的生命之舟就会安然漂泊在平静的水面,而我们每一个个体本身则可以清新惬意地欣赏岸边的美好风光。

禅心小筑

知道了生活没有真正的圆满,感情也总是千疮百孔;懂得了人生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要品尝苦涩与无奈,要经历挫折与失意……从此,我们就要让自己学会不再幻想,不再强求,不再悲伤。一切顺其自然。

莫执着于“我”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俗话:作茧自缚。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却常常像蚕蛹一样,忙碌地为自己编织一个精致难破的茧。庸人自扰,自寻烦恼;愚人自缚,自绑天足。这是世间不断上演的悲剧。也正是南怀瑾先生说的“无故寻愁觅恨”。

究其根底,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我”,最放不下的也是这个“我”,于是所有人都拼尽一生去赚取这个“我”所需要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最终衍生出无穷尽的痛苦。

藏经阁

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坐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打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非常高兴!

禅师被人喻为牛粪,竟无以回答,苏东坡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今天我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他与佛印的对话。

苏小妹天资聪慧,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说道:“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才知道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浮世相

股神沃伦·巴菲特在华盛顿大学演讲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能力做我做的每一件事并远远超越我。有的能成功,有的却不能。对于那些不能做到的人来说,是自己阻碍了自己,而非环境不允许。”

实际上,人总是趋向于保护自我,相信自我,信赖自己的感觉,凭自己旧有的经验行事,将自己抓得紧紧的。

而人生的许多麻烦和苦恼也就来自于我“执”,就在于认死理,耗费了自己的心智而不觉,虚度了自己宝贵的年华而不知,蹲在监狱中浑然忘了自己本身就是囚徒。

其实,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即执著有个自我。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特别在乎自己的人,烦恼往往也特别多;反之,无私的人却更容易快乐、自在。

“我”是什么?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比如一本书,本身并不存在你、我的差别。但我们将这本书买来之后,就会在其上附加“我”的标签。一旦确定这种感觉,这本书的损坏或丢失就会影响到我们。而在此之前,无论它发生什么变故,都不会对我们构成伤害。再如我们去购房,未买下之前,房子出现什么问题都无足轻重,因为它还未和我们发生关系。可买下之后,它的任何变化都会牵动我们的心。这种难过,正是由于那些附加的“我”的感觉所致。

为什么我们会为这琐事烦恼,而非其它更重要的事情呢?世间每天有很多灾难,有很多人遭遇挫折或离开人世,但我们只是感叹一下,不会有多少切身感受,更不会因此寝食难安。这是因为其中还未贴上“我”的标签,一旦发生的事情中介入“我”,感觉立刻就不同了。如果那个遭遇挫折的是“我”,那个离开人世的是“我”的亲人,一场普通的人间悲剧便顿时上升为头等大事。是呵,在我们的世界中,还有什么比“我”受到伤害更严重的事件呢?当一个不相干的人去世了,我们会觉得人皆有一死,未足为奇;可当亲人或我们自己面临死亡时,就不会如此坦然面对了,不是抱怨上天不公,便是哀叹自己薄命。

可见,一切烦恼皆围绕“我”展开。我们将缘起的念头和想法当作是“我”,将种种不是我的当作是“我”。若不是受这种错觉的影响,那些来来去去的念头又如何能在心中生根,进而伤害我们呢?如果没有“我”的干扰,世间的无常变化就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客观规律,就如我们能够接受四季更替和草木枯荣那样。

由此可见,“自我”只是一个虚张声势的皮包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内容。而我们却常常将拥有的一切赋予“我”的错觉,进而执着于它。其实,被执以为“我”的一切,只是出自我们的设定而非事实本身。如能突破我执,放弃对这片云彩的执着,就能驱散遮蔽虚空的浮云,使生命回复清净无染的本来面目。

禅心小筑

很多时候,我们所执着的“我”并不是那个真我,而只是一个幻影而已。如果一个人能够放弃对自我的执着,就会减少很多烦恼,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能够轻装上阵,去享受阳光,去拥抱雨露,去收获幸福和快乐。

超越生死,游戏人间

面对生命,圣贤之辈没有认为活得很痛快,也没有认为死得很痛苦,生死已不存在于心中。“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是寄宿,死了是回家。明白了生死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生命如同夜荷花,开放收拢,不过如此。

藏经阁

宋朝德普禅师性情天赋豪纵,小的时候随富乐山静禅师出家,18岁受具戒之后,就大开讲席弘道。周围很大范围内的人没有一个敢和他争辩,又因其为人急公好义,当时的人们赞誉他为义虎。

宋哲宗元佑五年十月十五日,德普禅师对弟子们说:“诸方尊宿死时,丛林必祭,我以为这是徒然虚设,因为人死之后,是否吃到,谁能知晓。我若是死,你们应当在我死之前先祭。从现在起,你们可以办祭了。”

弟子们听了,以为他说的是玩笑话,因而便开玩笑地问道:“禅师几时迁化呢?”

德普禅师回答:“等你们依序祭完,我就决定去了。”

从这天起,禅师和其弟子们真的煞有介事地假戏真做起来。帏帐寝堂设好,德普禅师坐于其中,弟子们致祭如仪,上香、上食、诵读祭文,德普禅师也一一领受飨餮自如。

当门人弟子们祭毕,各方前来的信徒开始排定日期依次悼祭,并上供养,直到元佑六年正月初一日,经过四十多天,大家这才轮流祭完。

于是德普禅师对大家说:“明日雪霁便行。”

此时,天上正在飘着鹅毛般的大雪。然而,到了次日清晨,大雪忽然停止,德普禅师焚香盘坐,怡然化去。

浮世相

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够阻止的事实。生死就好像一瞬间的事,速度快得就好像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走路,什么时候落下第一片叶子,什么时候太阳从西方落下一般。

生,就像春天一般的令人喜悦,又似秋天一般的获得丰收,还如夏天一般的热情、冬天一般的纯洁。生,也是一种深沉的渴望,因为它对任何人来讲都只有一次。他来的时候是那么急促,去的时候却也毫不回顾。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本质上是一样的。面对生死,能够做到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正如丘吉尔谈及死亡时说的那样,酒吧关门的时候我就离开。

然而,当死亡来临时,有太多的人是以害怕、胆怯面对的——面对死亡,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空虚、恐怖、害怕的感觉,然而那些“死而复生”的人,他们会对生有另一番体验。他们会更加珍惜,更加明白生的涵义。

有时候死的确是可怕的,可是只要我们能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把死亡当成一次快乐的旅行,就能减轻生的压力,从而活得逍遥自在。

在悟道的禅师中,不乏一些言行生活均给人一种游戏人间的感觉的人,其实,禅者岂止是游戏人间,就连生死之间都在游戏。

禅心小筑

在禅者眼中,生未必就是可喜的事,而死也并非是可悲的事。在他们看来,生和死,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因为既然有生,就必须有死,最要紧的是超越生死,不受生死轮回,就像上面案例中的德普禅师,不但预知生死,而且将身心放在生死中,留下这一段美谈,让世人回味。

心识决定人生

佛教认为,人类的诸多问题、诸多烦恼,其根本源头都在于“心”,因此佛法主张开发人们心中无量的宝藏,将恶心改为善心,教导众生如何用心、如何安心、如何寻找心。佛陀说法49年,无论是讲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门,都没有离开心。因为心才是主宰人的一切行为的东西。一个内心清净无染的人,其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净智慧的;如果心有杂染,其所见所闻必然是污秽且不明的。所以经上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用句俗语讲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心识决定人生。

藏经阁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就问他说:“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弟子回答。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慧能禅师说。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弟子说。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这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迷茫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定不散乱,是定。如果执着于人间的物相,内心就会散乱;如果能够离开一切物象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的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问道:“那么,怎么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说:“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理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

“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都是虚幻,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利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听到这里,弟子终于醒悟,慧能禅师的话像暮鼓与晨钟唤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

浮世相

佛家看来,世间上种种的痛苦烦恼,都是由心造成的,我们的心对名利、金钱、权势、爱情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外境往往贪求,从而汲汲营营去追求、计较、分别。其实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包容一切;我们的心也如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我们的心还好比田地,可以滋长善根,种植福德;我们的心又似明镜,可以洞察万物,映现一切;我们的心好比大海,蕴藏无限能源宝藏……

我们的心除了贪嗔痴三毒的重病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疾病需要去净化,去改造,去征服。佛法告诉我们治心的方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以静心对治动心:现代生活充满着竞争和压力,使得大多数人都患上了浮躁不安的通病。因此,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最好腾出几分钟的时间用来静心,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涤清尘虑,让心湖的污垢沉淀,智慧也便生发出来。

以好心对治坏心:我们的心时而如圣贤一般,时而像恶魔一样,总是浮浮沉沉,时好时坏。当好心占据主动时,就感觉万事如意,而当恶念一生,就会有百万障门横亘眼前的忧愁,因此,我们要摒除坏心,护持正念,努力培养自己慈悲仁爱的心。

以信心对治疑心:世间有不少悲剧是由猜疑引发的,怀疑朋友不义、伴侣不忠、亲人不睦。当疑念一起,就好比绳索缚身,让你寸步难行。《大智度论》云:“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建立信心不仅让我们与佛法真理相应,也让我们更能包容、接纳世间的一切,坚定我们的信仰。

以真心对治妄心:芸芸众生因为总是进行人我之间的计较,从个人喜恶的差异而滋生出种种虚情妄心。因此,我们必须以泯除差别、平等一如的真心,诚恳踏实地生活,才能创造真善美的人生。

以包容心对治狭隘心:我们的心要像大海一样,汇集百川而不改原味;要像虚空一般,荣誉毁辱都不随境转。只有拥有尊重与包容的宽大心胸,才能救度我们嫉妒、狭隘的心。

以无心对治有心:人的生命中如果只有金钱,一旦钱财尽失,生活就会痛苦不堪;如果以爱情为生活的重心,一旦爱情变质,就会苦恼无比。既然有所执着,就会有所对待、牵系,又如何寻得自在?倒不如以无心对治世间假有、虚有的妄执,这样一来,便能享受随缘放旷,任运不系舟的逍遥。

以永恒心对治无常心:佛教说诸行无常,世间固然无常多变,心念纵使生灭不已,只要我们发心立愿,自利利人,就能够虚空有尽,愿力无穷。

以平常心对治好奇心:现代人事事好奇,在行为处事上喜欢标新立异,更有不肖分子以光怪陆离的招术迷惑人心,污染社会。禅宗说:“平常心是道。”用平常心来生活,必能体会到“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除了以上八点之外,我们还要培养自己的耐心、虚心、细心、直心、诚心、孝心、赤子心、清净心、慈悲心、宽恕心、平等心、忍辱心、惭愧心、忏悔心、感恩心、欢喜心、布施心、供养心、般若心、菩萨心、佛心,发挥心的不可思议的妙用。

禅心小筑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其意思是说,宇宙中的所有现象,对众生而言都只不过是心所能认识的程度而已,一个人的心能认识多少,对于这个人来讲,世间万物就有多少;一个人的心有多大,对这个人来讲天有多大就是这个道理。

莫让自己束缚了自己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个体生命的小宇宙,人在这个宇宙中迷转,没有旅伴。可是,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无法挣脱自己的内心,心灵的宇宙一时间成了束缚我们的枷锁,紧得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也阻挡了我们原本清明的视野。

藏经阁

当年,27岁的善静和尚弃官出家,去乐山投奔元安禅师。元安禅师让善静管理寺院的菜园,并告诉他要在劳动的过程中修行。有一天,寺内有一位认为自己已经修业成功的僧人,可以下山云游了,于是就到元安禅师那里向他辞行。

当元安禅师听了僧人的请求,笑着对他说:“四面都是山,你往什么地方去?”

僧人想象不出其中蕴涵的禅理,只好转身回去。

走着走着,僧人无意中走进了寺院的菜园子。

这时,善静和尚正在给菜园锄草,看见僧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就惊讶地问:“师兄为何苦恼?”

僧人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善静马上想到“四面的山”就是暗指“重重困难”、“层层障碍”。元安禅师实际上是想考考僧人的信念和决心。可惜,僧人参透不了师父的旨意,于是笑着对僧人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意思是: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

僧人于是就来到元安禅师那里,对禅师说道:“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

僧人以为师父一定会喜笑颜开地夸奖他,然后准他下山,谁知元安禅师听后,先是一怔,继而眉头一皱,两眼直视僧人道:“这肯定不是你拟的答案!是谁帮助你的?”

僧人见师父已经察觉出来,就只好把善静和尚和他谈论的事说了出来。

元安禅师对僧人说:“管理菜园的僧人善静和尚,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多学着点吧,他都没有提出下山,你还要下山吗?”

浮世相

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被“捆绑”的感觉。有时想发挥一下主动性、积极性的,突然之间会冒出一个念头:算了,别做了,吃力不讨好;又或者想:不行,上司、同事可能并不钟意自己这样做。这种种想法,无一不是自己束缚自己,自己捆绑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世界仿佛少了自己就不行了。于是乎,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为别人而进行的。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东、考虑西,顾忌别人的感受。一天天下来,你会感觉很辛苦,压力会大过别人好多。如果这种性格不改,天长日久,不生病才怪。

俄国作家契诃夫在一篇小说中,讲到一个小公务员由于一次打喷嚏没注意,担心鼻涕沫飞溅到部长的脸上了。他为此忧心忡忡,每当见到部长,就又是道歉,又是谢罪,搞得部长烦不胜烦,结果还是免不了被炒,最终也是忧郁而死。

不难看出,小公务员就是“自己束缚自己”的典型。事实上,部长根本就没在意这件事。而小公务员“一厢情愿”,以为多道歉,多赔罪,就会得到上司的原谅,没想到结果适得其反。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个小人物,似乎很可笑,不可思议。但生活中,很多人会认同这种做法——没法子嘛,为了养家糊口供层楼,为了升职加薪保饭碗啊。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束缚自己,能否解决你的问题?自己捆绑自己,又岂能改善你的环境?

禅心小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实际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面对障碍的人,只要下定决心,绝大多数时候,障碍都能被跨越过去。相信自己,只要心是自由的,就没有什么能束缚自己。只要自己的心灵随时保持自由自在,松开自己为自己勒紧的绳索,那么就能超越所有看起来很难应付的困境。 BGkqdd9RqHzyDgSxSKwjERnTM4oPngY6o9J7wWDMCrEemO8lw0AHv32fvjfPx4v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