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继年初出版《商业模式案例与公案教学》(第一季)之后,《组织管理案例与公案教学》(第一季)要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商业评论》与管理学术界联合推出的系列著作第二部。

组织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比如,在传统组织中,个体对组织的依赖度很高,可以说是依附于组织生存。而在互联网时代,个人能够更容易地超越组织边界并得到资源支持,个人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企业必须要重塑组织和个体的关系。在指数级增长的组织中,怎么保持组织的灵活性,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新的时代扑面而来。

在这种形势下,在战斗中学习战斗,开展案例复盘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数年前,《商业评论》杂志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趋势,而且《商业评论》杂志历经10多年的能力积累,打造了一支国内最强的案例开发团队。从2012年开始,《商业评论》开辟“案例复盘”栏目,以实战案例的形式,对企业进行跟踪、挖掘,复原企业的关键决策点、决策背景以及决策思考过程,以给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这些案例最大的特点就是鲜活、接地气,案例开发编辑深入企业,与企业高管、一线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全方位访谈,并体验他们的心境,从而将企业的状况和企业家决策的历程活生生地描绘出来。另外,这些案例都非常新锐,案例开发团队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企业变化的趋势,所写的企业案例往往在企业界得到广泛扩散和借鉴,发展成为管理范式。因此,我们将这些案例称为“正在发生的未来”。

这一系列案例复盘的确对中国企业帮助匪浅,在商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商业评论》因此被誉为“中国管理案例专家”。在推广案例复盘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中国管理教育的改革者——公案教学团队。“公案教学法”是对传统的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的一个突破,更符合企业家能力提升的需求。

公案教学团队认为,管理知识和管理工具固然重要,但那应该是管理教育之“术”,而培养全面的管理认知模式,提高经理人管理能力,直至管理智慧,才是管理教育之“道”。在商业世界中,我们能够从杰出的经理人身上发现一些共性,即他们都能迅速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准确地判断问题,而且思考的高度明显高于常人,思考跨度比常人更宽,能打破一般人的思维局限并提出更高明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类经理人身上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称为“商业智慧”。

商业智慧是可以培养的。“公案教学法”(也称“商业智慧学习法”)是将商业问题以公案呈现的方式,综合使用感性直觉、理性直觉、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方式,引导学习者基于自身背景,通过共同学习,多角度和个性化地拓宽认知途径,提升认知层次,启迪商业智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针对管理实践问题,教授会不断地发问,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把学习者习以为常的下意识的思维过程显像化,并引导学习者发现原有思维过程的局限性,从而拓展思维过程更多的可能性,各种思维之间不断碰撞,每个学习者都会有意识地接受新的观点,修正、完善自己的认知背景,学习者的认知层次会在这个过程中很快提升。

鉴于各方对于案例教学理念的共识,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组织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陈春花教授,以及企业发展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任颋副教授和企业实践者李飞共同编著了《组织管理案例与公案教学》(第一季),将《商业评论》开发的实战案例改编成了公案教学的示范样本,里面包含了《商业评论》开发的多个商业模式实战案例、公案教学法的介绍,以及公案教学的示范样本。我们也很感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商业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魏炜对于这个项目的推动,是他牵头让更多中国优秀的管理学者参与到公案教学法的开发、运用和提高中的。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说过:“组织的目标在于使平凡的人有能力从事不平凡的工作。”本书的各个案例都充分展示了这一点,无论是芬尼克兹的裂变式创业、韩都衣舍的小组制,还是悉地国际(CCDI)的组织变革等,外部环境变化、新技术的运用、人员的更新换代等因素促使企业进行了管理范式的种种尝试,尽管做法各有千秋,但这些企业都实现了组织的目标,释放了员工的潜力,使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案例复盘和公案教学的行列,大家一起开创不平凡的事业。

颜杰华

《商业评论》主编

2016年10月 ahZ3cMFUI32iWiCvE6eLQocN6Q1mbzwH2LBnFv027rBN/bZgLuhI0zkhllfdD7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