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卷六
|
此本纪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述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史实繁简相交,语言精彩。秦始皇与秦二世及赵高、李斯的形象线条清晰,逼真呈现。太史公用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探索秦朝统一与灭亡的根本原因,把考察秦朝“成败兴坏之纪”的思想贯穿于全篇。
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人质的身份抵押在赵国,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很是喜欢,就娶了她,生了始皇。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嬴政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继承王位做了秦王。这个时候,秦国的疆域已吞并了巴郡、蜀郡和汉中,跨过宛县占据了楚国的郢都,设置了南郡;往北收取了上郡以东的地方,占据了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往东到荥阳,灭掉西周、东周,设置了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国,李斯为舍人。蒙骜、王
、
公等为将军。因为秦王年纪小,刚刚登位,所以把国事委托给大臣们。
秦始皇
被封为长信侯,嬴政赐给他山阳的土地,一切大小事情全由他做主。九年(前238),秦王举行表示已经成年的加冠礼,而此时
作乱的事被发觉,他盗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玺,发动京城部队企图攻打蕲年宫,发动叛乱。始皇得知后,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击
。
等人战败逃走。秦王在全国悬赏捉拿或杀死
,后来
等人全部被抓获,于是
被处以五马分尸的车裂之刑以示众,其家族全被灭。
十年(前237),相国吕不韦因受
牵连而被罢官。
李斯劝说秦王,建议首先攻取韩国,以此来恐吓其他国家,于是秦王派李斯去攻打韩国。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说秦王礼待各国权贵大臣,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计划,以防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秦王听从了他的计谋。
十四年(前233),桓
将军在平阳攻击赵军,攻占了宜安,又平定了平阳、武城。韩非出使到秦国,秦国采纳了李斯的计谋,扣留了韩非,韩非死在云阳。韩王请求向秦称臣。十八年(前229),秦大举兴兵攻赵,王翦统率上地的军队,攻占了井陉。
二十年(前227),燕太子丹担心秦国军队打到燕国来,十分恐慌,派荆轲去刺杀秦王。事情败露,秦王处荆轲以肢解之刑来示众,然后就派遣王翦、辛胜去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西边击溃了燕军。
二十一年(前226),王贲去攻打楚国。打败燕太子的军队,攻占了燕国的蓟城,拿到了燕太子丹的首级。
二十二年(前225),王贲去攻打魏国,引汴河的水灌大梁城,大梁城墙塌坏,魏王假请求投降,秦军取得了魏国的全部土地。
二十三年(前224),秦王再次诏令征召王翦去攻打楚国,攻占了陈县往南直到平舆县的土地,俘虏了楚王。
二十五年(前222),大规模举兵,派王贲为将领,攻打燕国的辽东郡,俘获燕王姬喜。回来时又进攻代国,俘虏了代王赵嘉。
二十六年(前221),齐王田建和他的相国后胜派军队防守齐国西部边境,断绝和秦国的来往。秦王派将军王贲经由燕国往南进攻齐国,俘获了齐王田建。
秦王刚统一天下,召集丞相、御史商议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始皇兴正义之师,讨伐四方残贼之人,平定了天下,又在全国设置郡县,统一了法令,这是自上古以来也不曾有的,五帝也比不上,王何不称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又下令说:“我听说上古有号而没有谥,中古有号,死后根据生前品行事迹加个谥号。这样,就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了,没有什么意义,我不采取这种做法。从今以后,废除谥法。我就叫做始皇帝,后代就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
秦始皇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的原理进行推算,认为周朝占有火德的属性,秦朝想要取代周朝,就必须取周朝的火德所抵不过的水德。衣服、符节和旗帜的装饰都崇尚黑色。把数目以十为终极改成以六为终极,符节和御史所戴的法冠都规定为六寸,车宽为六尺,六尺为一步,一辆车驾六匹马。一切事情都依法律决定,刻薄而不讲情义,犯了法的人久久得不到宽赦。
丞相王绾等进言说:“诸侯刚刚被平定,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给它们设王,就难以镇抚。权宜之计,最好的是请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廷尉李斯发表意见说各诸侯之间彼此征战,虽是同祖已经疏远。再设置诸侯没有好处。如果各诸侯国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了。始皇听取了他的建议,于是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郡都设置守、尉、监,并改称人民为“黔首”;统一法令和度量衡标准;统一车辆两轮间的宽度;书写使用统一的隶书。始皇又派蒙恬北伐匈奴,收复河套以南以北的广大土地,并征发大量民工,将原秦、赵、燕旧时的长城重新连接加固。领土东到大海和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南到门朝北开的地区,往北据守黄河作为要塞,沿着阴山往东一直到达辽东郡。
二十八年(前219),始皇到东方去巡视郡县,登上了邹县峄山。在山上立了石碑,又跟鲁地儒生们商议,想刻石以颂扬秦之德业,又商议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和遥祭名山大川的事情。于是登上泰山,树立石碑,举行祭天盛典,接着在梁父山举行祭地典礼,在石碑上镌刻碑文,歌颂秦之功德。
始皇在咸阳宫摆酒设宴,七十位博士上前献酒颂祝寿辞。博士齐人淳于越上前指责郡县制,企图说服秦始皇遵复古法,恢复西周以来的分封制,以使国家稳定,天下太平。始皇把他们的意见下交群臣议论。丞相李斯认为历代社会动乱、天子威逊,都是因为国家没有统一的法律和法规可循,以至诸侯并起,四海分裂,其根源在于各种儒家学说和私学的存在,使人心不一,思想混乱。他建议始皇消灭私学,除《秦记》之外的史书一律烧毁,除秦博士官所藏《诗》《书》、百家语外,都要将书交到所在的郡,然后烧毁,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除外。有敢在一块儿谈议《诗》《书》的处以死刑示众,以古非今的满门抄斩。官吏如果知道而不举报,以同罪论处。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就以官吏为师。秦始皇下诏说:“可以。”
侯生与卢生认为秦律残暴,于是商议后逃跑了。始皇听说二人逃跑十分恼怒,认为这些人的言行诽谤于他,企图以此加重他的无德,妖言惑众,扰乱民心。于是派御史去一一审查,这些人辗转告发,结果一个供出一个,始皇亲自把他们从名籍上除名,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阳。
三十七年(前210)十月,始皇外出巡游。左丞相李斯跟随,少子胡亥一同巡游。秦始皇到达平原津时害了病,后来愈来愈厉害,就写了一封信给公子扶苏,说:“回咸阳来参加丧事,在咸阳安葬。”然而信存放在中车府令兼掌印玺事务的赵高办公处,没有交给使者。七月丙寅日,始皇在沙丘平台去世。丞相李斯认为皇帝在外地逝世,恐怕皇子们和各地乘机制造变故,发起叛乱,于是就对此事严守秘密,不发布丧事消息。棺材放置在既封闭又能通风的
凉车中,百官像平常一样向皇上奏事。只有胡亥、赵高和五六个曾受宠幸的宦官知道始皇已经死了的事。赵高过去曾经教胡亥写字和狱律法令等事,与胡亥交情甚好。于是二人与李斯密谋商量拆开那封已封好的信,谎称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接着,又写了一封信给公子扶苏、蒙恬,列举他们的罪状,赐他们自杀。然后继续往前走,从井陉到达九原。因为正赶上是暑天,皇上的尸体在辒凉车中发出了臭味,就下令随从官员们往车里装一石有腥臭气的腌鱼,以掩饰臭味,让人分不出尸臭和鱼臭。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路行进,从直道回到咸阳,发布治丧的公告。皇太子继承皇位,这就是二世皇帝。九月,把始皇安葬在郦山墓中。
二世皇帝元年(前209),二世二十一岁,赵高担任郎中令,执掌朝廷大权。
秦二世按照赵高的建议,借机会查办郡县守尉中的有罪者,并把他们杀掉,这样,在上可以使皇上的威严震天下,在下可以除掉皇上一向所不满意的人,不给大臣谋算的机会。于是,六个皇子被杀死在杜县。大臣们进谏的被认为是诽谤,一些大官们为保住禄位而屈从讨好,百姓震惊恐惧。秦的施法更加严酷。
七月,戍卒陈胜等造反,陈胜自立为楚王。函谷关以东的山东各郡县,年轻人因为受尽秦朝官吏之苦,都杀掉了他们的领导者,起来造反,以响应陈胜,联合起来讨伐秦朝。
赵高劝说二世道:“先帝登位治理天下时间很久,因此群臣不敢做非分之事,也不敢进言邪说。现在陛下正年轻,刚登皇位,怎么能跟公卿在朝廷上议决大事呢?如果议政时有错误,就会让群臣看到自己的弱点。天子之所以称自己为‘朕’,朕的意思本来就是不让别人听到他的声音。”于是二世常居深宫之内,只跟赵高一个人商议各种事情。从此,公卿很少有机会朝见皇上,各地起义的人更多了。二世对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非但不听,还认为他们不能平定起义,不配身处高位。于是把冯去疾、李斯、冯劫下交给狱吏,审讯追究三人的其他罪过。冯去疾、冯劫说:“将相不能受侮辱。”自杀了。李斯结果被囚受刑。
秦始皇兵马俑2号坑铜车马·秦
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车上跽坐一御官佣。
二世三年(前207),各地起义愈演愈烈,而秦军节节战败。八月,赵高想要谋反,恐怕群臣不顺从他,就先设下试验,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把鹿说成是马。”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说成是马迎合赵高,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从此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后来,项羽在钜鹿城下俘虏了王离等人并继续前进,章邯等人的军队多次败退,燕国、赵国、齐国、楚国、韩国、魏国都自立为王,全部背叛了秦朝官吏而响应诸侯,诸侯都率兵西进。沛公率领几万人屠灭了武关,派人来跟赵高秘密接触。赵高害怕二世发怒,诛杀加害自身,就谎称有病不去朝见皇上,同时暗中跟他的女婿咸阳县令阎乐、他的弟弟赵成商量另立天子,改立公子婴。赵高就让郎中令做内应,谎称有大盗,命令阎乐召集官吏发兵追捕,又劫持了阎乐的母亲,安置到赵高府中当人质。派阎乐带领官兵一千多人在望夷宫殿门前,斩了卫令,带领官兵径直冲进去,一边走一边射箭,郎官宦官大为吃惊,被杀死的有几十人。阎乐走上前去历数二世的罪状说:“你骄横放纵,肆意诛杀,不讲道理,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你,怎么办你自己考虑吧!”二世说:“我可以见丞相吗?”阎乐说:“不行。”二世说:“我希望得到一个郡做个王。”阎乐不答应。又说:“我希望做个万户侯。”还是不答应。二世又说:“我愿意和妻子儿女去做普通百姓,跟诸公子一样。”阎乐说:“我是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来诛杀你,你即使说了再多的话,我也不敢替你回报。”于是指挥士兵上前。二世自杀。
赵高召集所有的大臣和公子,把杀死二世的情况告诉了他们,并立二世兄长的儿子婴为秦王。子婴怕赵高杀死二世又加害于自己,于是后来在斋宫杀了赵高。子婴做秦王四十六天,楚将沛公打败秦军进入武关,接着就到了霸上,派人去招降子婴。子婴用丝带系上脖子,驾着白车白马,捧着天子的印玺符节,在轵道亭旁投降。项羽灭掉秦王朝之后,把原来秦国的地盘划成三份各自为王,就是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秦朝终于灭亡了。
太史公曰: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柔弱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
然而后来秦统一了天下,以天下为家,以
山和函谷关为宫殿,谁想到一个普通人带头发难,就使得秦之宗庙被毁,国家灭亡,皇子皇孙死在他人手中,让天下人耻笑,这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施行仁义,夺取天下跟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
![]() |
卷七
|
项羽,秦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的盖世英雄,他力拔山,气盖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为“近古以来未尝有”。但他也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懂计谋,才有四面楚歌、垓下之围,终于铸就了一个英雄的悲剧,令人叹惋。
项籍,字羽,下相人,他们家是楚国的将门之后,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羽的叔父是项梁,而项梁的父亲是项燕,项燕曾经是楚国大将,在秦楚战争中被王翦所杀。作为世家子弟,项梁从小就多方面锻炼项籍,请来大儒教他识字,学不了几天就不学了;又请来剑客教他剑术,项籍也不好好学。项梁很生气,就骂项籍,项籍回答:“学写字,只能够用来记姓名;学剑术,只能打败一两个人。我要学习那能打败万人的真本事。”项梁就教项籍兵法,可项籍刚刚明白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了。
后来项梁杀了人,为躲避仇家,带着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本地有名望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地方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需要人出面组织协调,都是项梁出面。他偷偷地用兵法战术来组织宾客和青年们,借此了解他们的才能和应变能力。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气大,能举起千斤鼎,才能超过常人,吴中当地的年轻人都把他当老大,很惧怕他。
项羽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天下失败,最终自刎于乌江。
秦始皇巡游天下时路过会稽郡,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看。秦始皇意气风发,威赫一时,项籍说:“我可以取代那个人!”项梁吓得急忙捂住他的嘴,说:“小声,别乱说,说这样的话是要满门抄斩的!”经此一事,项梁才隐隐了解到项籍不一般的志向,对他更另眼相看。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与项梁密谋商议起兵反秦。项籍斩下了郡守的头,挂了郡守的官印,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
此时,广陵人召平为陈王去巡行占领广陵,没有收服。后听说陈王兵败退走,秦兵又快要到了,就渡过长江假托陈王的命令,拜项梁为楚王的上柱国。项梁就带领八千人渡过长江向西进军,进攻秦军。听说陈婴已经占据了东阳,于是项梁同陈婴合兵西进。项梁渡过淮河向北进军,黥布、蒲将军也率部队归属于项梁。这样,项梁总共有了六七万人。
这时候,秦嘉已经立景驹做了楚王,驻扎在彭城以东,想要阻挡项梁西进。项梁于是出兵攻打秦嘉。秦嘉战死,部队投降。景驹逃跑到梁地,死在那里。
项梁接收了秦嘉的部队,驻扎在胡陵,准备率军西进攻秦。秦将章邯率军到达栗县。在此之前,项梁曾派项羽另外去攻打襄城。项籍攻下襄城之后,把那里的军民全部活埋了,然后回来向项梁报告。项梁听说陈王确实已死,就召集各路别将来薛县聚会,共议大事。这时,沛公也在沛县起兵,应召前往薛县参加了聚会。
居
人范增建议立楚国后代为王,这样才能举兵成功,功成天下。项梁就到民间寻找楚怀王的嫡孙熊心,袭用他祖父的谥号立他为楚怀王,项梁自己号称武信君。
项梁自东阿出发西进,等来到定陶时,已两次打败秦军,项羽等又杀了李由,因此更加轻视秦军,渐渐显露出骄傲的神态。宋义于是规谏项梁不可轻敌,项梁不听,秦朝果然发动了全部兵力来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
章邯打败项梁军队以后,渡过黄河北进攻赵,大败赵军。张耳为国相,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
楚军在定陶战败以后,怀王心里害怕,从盱台前往彭城,合并项羽、吕臣的军队亲自统率。他任命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统率砀郡的军队。经齐国使者高陵君举荐,楚怀王召见宋义,跟他商计军中大事,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任次将,范增任末将,去援救赵国。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建议迅速引兵渡河,赵、楚二军里应外合,出其不意,击败秦军。宋义却不以为然。项羽大怒,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的头。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项羽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后又亲自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烂,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们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与秦军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这时,楚军的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胆战心惊。在打败秦军以后,项羽召见各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项羽带兵西行,要去夺取平定秦地。到了函谷关,听说沛公已经攻下了咸阳,项羽非常生气,就派当阳君等去攻打函谷关。当时,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跟项羽相见。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为相,珍奇宝物都已经占为己有了。”项羽大为恼怒。范增劝项羽,说沛公有天子的瑞气,赶快进攻,不要错失良机。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与跟随沛公的留侯张良交好。项伯连夜驱马跑到沛公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同他一起离开。张良说他是为韩王来护送沛公的,今若逃走就是不仁义。张良于是进入军帐,把项伯的话全部告诉了沛公。沛公大惊。张良出去请进项伯。沛公捧着酒杯向项伯献酒祝寿,又订下了儿女婚约。沛公说:“我进驻函谷关以后,连秋毫那样微小的东西都没敢动,而且登记了官民的户口,查封了仓库,只等着将军的到来。我之所以派将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一些意外的变故。我们日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哪里敢谋反啊!请您翔实地将我的话跟项将军转告,我是绝不敢忘恩负义的。”项伯点点头,对沛公说:“明天可千万早点来向项王道歉。”沛公应允。于是项伯连夜赶回军营,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了项王,又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关呢?如今人家有大功反而要攻打人家,这是不符合道义的,不如因此好好善待他。”项王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沛公带着一百多名骑兵来见项王,到达鸿门,向项王赔罪。项王说:“这都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日就让沛公留下一起喝酒。项王、项伯面朝东坐,亚父范增面朝南坐。沛公面朝北坐,张良面朝西陪侍着。范增好几次对着项王递眼色,又好几次举起身上佩戴的玉
向他示意,项王只是沉默着,并无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叫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肠太软,你进去上前献酒祝寿,然后请求舞剑,趁机刺击沛公,把他杀死在坐席上。”项庄进来,献酒祝寿完毕后对项王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中没有什么可用来娱乐的,就让我来舞剑吧。”项王说:“好。”项庄就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用身体掩护沛公,项庄没有办法刺杀沛公。见此情景,张良走到军门,找来樊哙,说明情况。樊哙带着宝剑拿着盾牌闯了进来,挑开帷帐面朝西站定,怒目而视项王,头发根根竖起。项王伸手握住宝剑,挺直身子问:“这位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护卫樊哙。”项王说:“真是位壮士!赐他一杯酒!”手下的人给他递上来一大杯酒。樊哙拜谢,起身站着喝了。项王说:“赐他一只猪肘!”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肘放在上面,拔出剑来边切边吃。项王说:“好一位壮士!还能再喝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在乎,一杯酒又有什么可推辞的!那秦王有虎狼一样凶狠之心,杀人无数,毫不知倦。给人加刑,好像唯恐用不尽,天下人都叛离了他。怀王曾经和诸将约定说‘先击败秦军进入咸阳者,为关中王’。如今沛公先进入咸阳,连毫毛那么微小的财物都没敢动,封闭秦王宫室,把军队撤回到霸上,等待大王您的到来;特地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防止盗贼和变故。沛公如此劳苦功高,而您却听信小人的谗言,杀害有功之人。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我私下认为大王您不会采取这种做法!”一番话说得项王无言以对。一会儿,沛公起身上厕所,就把樊哙叫了出来。
沛公出来后对樊哙说:“现在我出来,没有来得及告辞,怎么办?”樊哙说:“干大事不必拘泥小的礼节,讲大节无须避讳小的责备,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砧板,而我们好比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于是沛公让张良留下来向项王致歉,独自一人骑马,樊哙、夏侯婴、靳
、纪信等四人手持剑盾,跟在后面徒步奔跑,从骊山而下,顺着芷阳抄小路回到军营。张良进去致歉说:“沛公不胜酒力,喝得多了点,不能跟大王告辞了。谨让臣下张良捧上白璧一双,玉斗一对,恭敬地献给大王与大将军足下。”项王问道:“沛公在什么地方?”张良答道:“听说大王有意责怪他,他就一个人脱身走了,现在已经回到军营。”项王接过白璧,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扔在地上,拔出剑来撞碎了,说:“唉!这小子不足以共谋大事,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了。我们这班人就要成为俘虏了!”沛公回到军中,立即杀了曹无伤。
鸿门宴·刘凌沧
鸿门宴后不久,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
戏剧中的项羽形象
《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经典剧目之一,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与他的爱妃虞姬。
项王派人向怀王报告入秦的情况。怀王说:“按照以前的约定办。”于是项王给怀王一个徒具虚名的尊贵称号——义帝。项王打算自己称王,先将手下诸将相封为王,并说:“起义之初,暂立诸侯的后代为王,目的是讨伐秦朝。然而,身披坚甲,手持利刃,带头起事,暴露山野,三年在外,灭掉秦朝,平定天下,都是靠各位将领和我项籍的力量啊!虽说义帝没有什么战功,但分给他土地让他为王,也是应该的。”诸将都说:“好。”于是就分封天下,立诸将为侯王。项王、范增担心沛公据有天下,然而鸿门之会已经和解了,又不乐意违背当初的约定,怕诸侯背叛,于是暗中谋划道:“巴、蜀两郡道路险阻,秦朝流放的人都居住在蜀地。”因此就立沛公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九个郡,建都彭城。
汉元年(前206)四月,诸侯受封已毕,在大将军的旗帜下罢兵,分别前往各自的封国。项王出了函谷关,来到自己的封国,派人去让义帝迁都,说:“古时候帝王拥有的土地是纵横各千里,而且一定要居住在河流的上游。”让使者把义帝迁徙到长沙郴县去。使者催促义帝起程,左右群臣渐渐叛离了他,项王于是秘密派衡山王、临江王把义帝截杀于大江之中。
这时候,汉王率军顺原路返回关中,平定了三秦,项羽听说汉王已经兼并了关中,将要东进,齐国、赵国又都背叛了自己,非常生气。于是用以前的吴县令郑昌为韩王,抵挡汉军。命令萧公角等攻打彭越,彭越打败了萧公角等。汉王派张良去夺取韩地,并送给项王一封信说:“汉王失去了做关中王的封职,所以想要得到关中,若能遵循以前的约定,就立即停下来,不再向东进。”又把齐、梁二地的反叛书送给项王,说:“齐国想要跟赵国一起灭掉楚国。”楚军因此就放弃了西进的打算,向北去攻打齐国了。项王向九江王黥布征调部队。黥布推托有病,不肯亲自去,只派部将率领几千人前往。项王因此怨恨黥布。汉二年冬天,项羽向北到达城阳,田荣也带领部队来与项羽决战。田荣没有打胜,逃到平原,平原的百姓把他杀了。项羽于是北进,烧平了齐国的城市房屋,全部活埋了田荣手下投降的士兵,掳掠了齐国的老弱妇女。项羽夺取齐地直到北海,杀死了许多人,毁灭了许多地方。齐国人聚集起来,一起造项羽的反。这时候,田荣的弟弟田横收集了齐军逃散的士卒共有几万人,在城阳反击楚军。项王因此而停下来,但一连打了几仗都没打下。
这一年春天,汉王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兵马,共五十六万人,向东出兵讨伐项羽。四月,汉军全部进入彭城,掳掠那里的财宝、美人,每天大摆酒席会宾客。项王引兵西行奔向萧县,从早晨开始,一边攻打汉军,一边向东推进,打到彭城时已是中午时分,汉军大败。汉军四处逃散,纷纷掉进谷水、泗水,楚军杀了汉兵十多万人。汉兵向南逃入山地,楚军又追击到灵壁东面的睢水边上。汉军后退,由于楚军的逼挤,士卒十余万人都掉进睢水,睢水被堵塞得都不能向前流动了。楚军把汉王里外围了三层。这时,狂风从西北方向刮起,摧折树木,掀毁房舍,飞沙走石,刮得天昏地暗,向着楚军迎面扑来。楚军大乱,队阵崩溃,这样,汉王才得以带领几十名骑兵仓皇逃离战场。汉王在路上遇见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带上车,一块儿西逃。汉王等人到处寻找太公、吕后,没有找见却遇楚军。项王一直把他们留置在军中当做人质。此战之后,刘邦和项羽的军队在今荥阳相持不下。
楚、汉长久相持,胜负未决,军旅疲惫。项王对汉王说:“天下纷乱多年,皆因你我两人的缘故。我希望跟汉王决战,一决雌雄。再不要让百姓老少白白受苦啦。”汉王笑着回绝说:“我宁愿斗智,不能斗力。”并且,汉王一桩桩地列举了项王的罪状,项王很生气,要和汉王决战。汉王不听,项王埋伏下的弓箭手射中了汉王。汉王受了伤,跑进成皋。
项王听说淮阴侯韩信已经攻克了河北,打败了齐、赵两国,而且准备向楚军进攻,就派龙且前去迎战。此时,汉骑将灌婴也赶来了,楚军大败,杀了龙且。项王听到龙且军败,心里害怕。这时候,彭越又返回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此刻的汉军重整旗鼓,士卒气盛,粮草充足,而项王士卒疲惫,粮食告绝。汉王派侯公去劝说项王,项王才跟汉王定约,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王同意了这个条件之后,立即放回了汉王的家属。之后,就带上队伍罢兵东归了。
编钟·秦
汉王也想撤兵西归,张良、陈平劝道:“汉已占据天下的大半,诸侯又都归附。而楚军已兵败粮绝,这正是上天亡楚的大好机会,不如索性趁机把它消灭。如果现在将其放走而不打他,这就是所谓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汉王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于是派出使者联合韩信、彭越共同进攻项羽。于是韩信从齐国起兵,刘贾的部队从寿春与他同时进发,屠戮了城父,到达垓下。大司马周殷叛离楚王,以舒县的兵力屠戮了六县,发动九江兵力,随同刘贾、彭越一起会师在垓下,逼向项王。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为何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夜起,在帐中饮酒。有美人虞与骏马骓一直跟随在项王身边。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气能将山拔起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当?”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流泣,没有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色突围向南奔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误陷大沼泽地中。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绝不是作战的过错。但我也要打个漂亮的仗!”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了几层。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骑兵们都被他的英猛而折服。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等在岸边,希望项王尽快渡江,再次在江东称雄。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于是项王将战马送与亭长,在斩杀汉追兵数百人后举剑自刎。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
项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项氏宗族各旁枝,汉王都不加杀戮。
太史公曰: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是两个瞳仁儿,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仁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为何他的发迹那么迅速啊!秦朝搞乱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纷纷而起,你争我夺,不计其数。然而项羽并非有权势可以凭借,兴起于民间,只用三年,就率领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自号为“霸王”。他的地位虽然并不长久,但近古以来如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又怨愤诸侯背叛自己,这时候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自认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就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但仍不觉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啊!而他竟然拿“天要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很荒谬吗?
![]() |
卷八
|
刘邦表面上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也缺乏英雄气质,但谁也没有想到,秦末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没有成就陈胜和吴广,也没有成就西楚霸王项羽,而在如此激烈残酷的角逐中,结果却成就了大汉的一统江山。这是历史的偶然,抑或必然?
铜马和坐俑·西汉
高祖,沛郡丰邑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高祖高鼻子而有龙的面相,一脸漂亮的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成年以后,他当了泗水亭的亭长,喜欢喝酒和女色,常常去赊酒喝,喝醉了躺倒就睡,身上常有龙出现。
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他站在人群里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
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交好,为躲避仇人,所以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后就在沛县安了家。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来祝贺。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的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金的,让他坐到堂下。”高祖做亭长,向来就瞧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进去了,吕公见了大为吃惊,忙起身到门口去迎接他,见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把他领到堂上坐下。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重。我有一个女儿,愿意许给你做妻子。”酒宴结束后,吕媪对吕公的决定大为恼火。吕公说:“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还是把女儿嫁给刘季了。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
高祖做亭长时,喜欢戴用竹皮编成的帽子,他让掌管捕盗的差役到薛地去制作,经常戴着,等到显贵的时候仍旧常戴着,人们所说的“刘氏冠”,就是指的这种帽子。
高祖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押送壮丁到郦山,半路上逃掉了很多人。高祖估计等到了郦山就会全逃光了,于是走到丰西大泽中时,就停下来饮酒,夜里就把所有的壮丁都放了。高祖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壮丁中有十多个愿意跟随他一块走。高祖乘着酒意,夜里抄小路通过沼泽地,让一个人在前边先走。那人回来报告说:“前边有条大蛇挡在路中间,还是回去罢。”高祖已经大醉,说:“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赶到前面,拔出剑来把大蛇斩成两截,道路打开了。
秦二世元年的秋天,陈胜等在蕲县起事,自称为王,许多郡县都杀了他们的长官来响应他。沛县县令也想率领沛县的人响应陈涉,又怕众人不听从命令,于是听取狱
曹参、主吏萧何的建议,派樊哙去召回逃亡的刘季,以威胁众人听从起义的命令。
沛令在樊哙走后后悔了,害怕刘季来了会发生什么变故,就关闭城门,据守城池,不让刘季进城,而且想要杀掉萧何、曹参。萧何、曹参害怕了,越过城池来依附刘季,以求保护。于是刘季在帛上写了字射到城上去,向沛县的百姓宣告说:“天下百姓为秦政所苦已经很久了。现在各位虽然为沛令守城,但是各地诸侯纷纷起义,马上就要屠戮到沛县。如果现在沛县父老一起把沛令杀掉,从年轻人中选择可以拥立的人立他为首领,来响应各地诸侯,那么你们的家室就都可以保全。不然,全县老少都要遭到屠戮,一败涂地啊!”于是沛县百姓率领县中子弟一起杀掉了沛令,打开城门迎接刘季。于是刘季做了沛公。
秦二世三年(前207),楚怀王看到项梁的军队已被打败,就把都城从盱台迁到彭城,把吕臣、项羽的军队合并在一起亲自率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向北进兵救赵。怀王命令沛公向西攻取土地,进军关中。和诸将相约,谁先进入函谷关平定关中,谁就在关中做王。
怀王手下的老将们都说项羽这个人敏捷勇猛,却又很奸猾,不如改派忠厚老实的人,施行仁义,率军西进,使秦地降服。于是怀王派了沛公率领大军向西去夺取土地,一路收集陈胜、项梁的散兵。沛公率兵西进,进入函谷关;向北进攻平阴,横渡黄河渡口;又向南进军,与秦军在洛阳东面交战,后攻取了南阳郡,又听取张良进谏攻取宛城。于是沛公率兵继续西进,所经过的城邑没有不降服的。到了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也在西陵归降了。沛公又回转来攻打胡阳,遇到了鄱君的别将梅
,就跟他一起攻下了析县和郦县。赵高杀了秦二世之后,派人来求见,想和沛公定约在关中分地称王,沛公认为其中有诈,就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游说秦将,并用金钱利益进行引诱,又乘机前去偷袭武关,攻了下来。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增设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欢喜。秦军逐渐被瓦解,后双方又在蓝田的北面交战,秦军大败。沛公的军队于是乘胜追击,终于彻底打败了秦军。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在
道旁投降。于是沛公向西进入城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于是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都封好,然后退出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百姓和豪杰,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政厉法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窃窃私语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先进入关中谁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做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乡亲们约定,律法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之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就是等着诸侯们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完毕后,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很欢喜,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很多,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王。
鸿门宴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地、楚地的九个郡;又违背当初的约定,改立沛公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
四月,各路诸侯在项羽的大将军旗帜下收兵,回各自的封地去。汉王也前往封国,军队过去以后,在陡壁上架起的栈道就全部烧掉,一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也是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之意。韩信劝说汉王立即决策,率兵东进,与诸侯争权夺天下。八月,汉王采用韩信的计策,顺原路返回关中,平定了雍地,向东挺进咸阳。
二年(前205),汉王向东夺取土地,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都归降了汉王,把攻占的土地设置为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等郡;在关外设置河南郡。汉王下令各路将领,领一万人或者献出一郡之地降汉的,封给他一万户。修筑河上郡的要塞。原先供秦上层统治者游玩打猎的园林,都允许人们去耕种。正月,俘虏了雍王章邯的弟弟章平。大赦天下。
刘邦在汉中时的王宫
二月,下令废除秦的社稷,改立汉的社稷。
汉王跟项羽互相对峙,持续了一年多。汉王请求讲和,项王不答应。汉王于是用陈平的计策,让陈平拿黄金四万斤,用以离间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项羽便对亚父范增产生了怀疑。范增当时劝项羽务必攻下荥阳,见他猜疑自己后非常愤怒,就托辞年老,希望项羽准许他告老还乡,结果还没有到彭城就死了。
五年(前202),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大败楚军于垓下。项羽战败逃走,汉王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杀了八万楚兵,终于平定了楚地。于是,汉王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
城。然后回师定陶,驱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他的兵权。
正月,诸侯及将相们共同尊请汉王为皇帝。汉王说:“我听说皇帝的尊号,只有贤能的人才能拥有,空言虚语,不是我所求的,我承担不了皇帝的尊号。”大臣们再三劝说。甲午日,汉王在汜水北面登临皇帝之位。
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各诸侯将领,你们不能欺瞒我,只管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而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然而,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与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嫉恨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却不给人家表功,夺得了土地却不分给别人利益,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抚慰百姓,供给粮饷,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联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有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啊!”
刘邦入关中·宋·赵伯驹
高祖回京途中,路过沛县,就停留下来。在沛宫置备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一起喝酒唱歌。高祖在歌声中起舞,心中激动感伤,洒下行行热泪。高祖对沛县父老兄弟说:“远游的赤子总是思念着故乡。我虽然建都关中,但是将来死后,我的魂魄还是喜欢和思念故乡。而且,我开始是以沛公的身份起兵讨伐暴秦的,终于取得天下,我要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沛县的父老兄弟及同宗亲族都十分高兴,尽情欢宴,叙谈往事,取笑作乐。高祖走的那天,沛县城里全空了,百姓都捧着美酒礼物前来送行。高祖又停下来,搭起帐篷痛饮三天。
高祖讨伐黥布的时候,被飞箭射中,在回来的路上生了病,而且越来越厉害。吕后为他请来医生。高祖问医生自己的病情。医生说:“可以治好。”于是高祖骂他说:“我一个区区平民,手提三尺之剑,最终取得天下,这难道不是由于天命吗?人的命运上天早已决定,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呢?”说完,并不让他治病,而是赏给他五十斤黄金打发走了。不久,吕后问高祖:“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谁能接替他做相国呢?”高祖说:“曹参可以。”吕后又问曹参以后的事,高祖说:“王陵可以。不过他略显愚而刚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有大智慧,但是难以独自担当重任;周勃内敛厚道,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刘氏天下的缺他不可,可以让他担任太尉。”吕后再问以后的事,高祖说:“以后的事,也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四月甲辰日,高祖在长乐宫逝世。过了四天还不发布丧事消息。吕后和审食其商量说:“那些将领先前和皇帝同登记在册的平民百姓,后来北面称臣,这些人就常常流露出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现在又要事奉年轻的新皇帝了,如果不全部族灭他们,天下就安定不了。”有人听到了这个话,告诉了将军郦商。郦将军去见审食其,说:“我听说皇帝已驾崩四天了还不发布丧事消息,而且要杀掉所有的将领。如果真的这样做,天下可就危险了。陈平、灌婴率领十万大军镇守荥阳,樊哙、周勃率领二十万大军平定燕地和代地,如果他们听说皇帝驾崩了,诸将都将遭杀戮,必定把军队联合在一起,回过头来进攻关中。那时候大臣们在朝廷叛乱,诸侯们在外面造反,覆亡的日子就举足可待了。”审食其进宫把这告诉了吕后,于是吕后就在丁未日发布高祖逝世的消息,吕后大赦天下。
丙寅日,在长陵安葬皇帝。下棺安葬完毕,太子来到太上皇庙。大臣们都说:“高祖起事于平民,平定乱世和天下,使之归于正道,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功劳最高。”献上尊号称为高皇帝。太子继承皇帝之号,就是孝惠帝,又下令让各郡国诸侯都建高祖庙,每年按时祭祀。
太史公曰:夏朝的政治忠厚。忠厚的弊病就是使得百姓粗鄙无礼,所以殷朝用恭敬代之。恭敬的弊病是使得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以礼仪代之。礼仪的弊病是使得百姓不诚恳。所以要救治不诚恳的弊病,只能用忠厚。由此看来,夏、殷、周三代的治国之道好像是在转圈,终而复始。至于周朝到秦朝之间,其弊病在于过分讲究礼仪。秦朝的政统不但没有改变这种弊病,反而使刑法更加残酷,这难道不是错误的吗?汉朝的兴起,虽然继承了前朝政治的弊病却有所改变,使老百姓不至于倦怠,这是符合天道的循环了。汉以十月为岁首,规定诸侯在每年的十月进京朝见皇帝。规定车服制度,皇帝乘坐的车驾用黄色的缎子做车盖的衬里,车前横木的左上方要插用旄牛尾或野鸡尾做的装饰。高祖葬在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