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三十二
张耳 陈馀传

张耳和陈馀都是贤能的人,他们早年相识于市井,成为患难之交,共同进退,先后为陈胜、赵王、汉王谋事。他们曾经兄弟情谊深厚,却在富贵掌权的时候反目成仇,互相忌恨,最后导致自相残杀。

【刎颈之交】

张耳,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他年轻的时候曾是魏公子毋忌的门客,后来因被消除本地名籍,逃亡到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

外黄当地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儿长得非常美丽,却嫁了个资质平庸的丈夫。富豪的女儿看不起自己的丈夫,就偷偷投奔她父亲旧时的宾客。她父亲的宾客对她说:“如果你一定要嫁个有才能的丈夫,就嫁给张耳吧!”富豪的女儿听从他的建议,断绝了和丈夫的关系,改嫁给张耳。为此,女家还给张耳提供了丰厚的钱财,让他能广交天下宾客。这个时候,张耳才从贫困中摆脱出来,名声渐渐传开,最后当上了外黄的县令。

陈馀也是大梁人,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的苦陉(今河北无极东北)。在游历期间,当地一位有钱的公乘氏人认可陈馀的能力,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两个有着相似背景的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结为生死之交。张耳年长,陈馀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

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曾与张耳有过交往。秦国灭亡魏国后,听说张耳和陈馀是魏国名士,就悬赏拘捕他们,张耳悬赏一千金,陈馀悬赏五百金。张耳和陈馀于是改名换姓,一块儿逃到陈地,当起守门的小卒。

有一次,共事的小吏因陈馀犯了小过失而鞭打他。陈馀正要反抗的时候,张耳赶紧踩了他的脚,示意他要沉住气。小吏走后,张耳把陈馀叫到桑树下,责备他说:“当初我和你是怎么说的?如今遭到小小的屈辱,就想跟一个小吏拼命,难道要死在这里吗?”陈馀认为张耳说得有道理,向张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共同进退】

后来,陈胜在蕲县起义,攻入陈地。张耳、陈馀报上姓名,要求见陈胜。陈胜和他的亲信多次听说张耳、陈馀的贤能,就高兴地接见了他们。

当时,陈胜就自己能否称王一事询问张耳和陈馀的意见。张耳和陈馀回答说:“秦国无道,占领了人家的国家,毁灭了人家的社稷,断绝了人家的后代,掠尽百姓的财物。将军不顾个人生死起义,是替天下人除残去暴。如今刚刚打到陈地(今河南淮阳)就称王,等于在天下人面前显出自己的私心。希望将军不要称王,赶快率军向西挺进,派人去拥立六国的后代作为自己的党羽,给秦国增加敌对的势力。”结果陈胜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坚持自立为王,称陈王。

后来,张耳和陈馀向陈胜索要一支军队攻打赵国。陈胜同意了,任命武臣担任将军,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带领三千兵士攻打赵国。到达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的时候,张耳、陈馀听说各路将军为陈胜攻城略地,却因别人在陈胜面前进谗言而被杀。考虑到陈胜并不重用他们,他们便萌生了谋反之心。

张耳和陈馀向武臣献计说:“如今将军攻占了赵地的数十个城池,单独驻守在河北,不称王恐怕难以统治这么大一片土地。况且陈王听信谗言,命令你回陈地,恐怕你摆脱不了灾难。希望将军不要失掉这个机会。”武臣采纳了这个建议,自立为赵王,任命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丞相。这是张耳和陈馀第一次易主。

后来,降将李良由于受到武臣姐姐的侮辱,便将其杀死,后又杀死武臣。张耳和陈馀及时得到赵国人的密报才得以逃脱。之后,他们收拾赵国的残余兵力,汇集几万人马,听从一位宾客的建议,立六国时赵王的后代赵歇为王,借以辅助完成大业。这是张耳和陈馀第二次易主。

陈馀墓

陈馀墓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东天门,墓冢四周荒草丛生,从此处可俯瞰古时兵家必争之地白皮关。两千多年前,白皮关见证了背水一战: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韩信率军出井陉口,下令军队背靠绵河列阵迎战陈馀军队,结果陈馀大败身死。

张耳斩馀降信

见于明刻本《两汉开国中兴志传》,表现的是本为刎颈之交的张耳与陈馀因猜疑反目,之后张耳投靠刘邦。最终在公元前204年秋,张耳将陈馀斩杀于泜水之畔。

【反目成仇】

李良杀死武臣后,举兵进攻陈馀,被陈馀打败。李良投奔秦将章邯,章邯引兵到达邯郸,把当地百姓迁往河内,将邯郸城夷为平地。

张耳和赵王被迫逃到巨鹿,却意外被秦将王离包围。当时,王离的军队粮食充足,巨鹿城中粮食明显不足。陈馀在北边聚集了常山的部队,得数万人马,在巨鹿北面驻军。张耳多次派人要陈馀出兵解围,陈馀却认为自己兵力太少,不能和秦兵抗衡,不敢贸然发兵。就这样,两人之间第一次有了隔阂。

被围困几个月后,张耳焦急,派张餍、陈释去责备陈馀说:“当初我与你是生死之交,现在赵王和我性命攸关,你拥兵数万,却不肯救我们。你为什么不肯发兵和我们共存亡呢?也许这样还有一线生机。”陈馀回答:“我不想一起送死,是为了替赵王和张君报仇。现在如果都去送死,等于是把肉送到虎口中去,又有什么好处呢?”

张魇、陈释继续替张耳游说陈馀,他们说:“现在情况紧急,只有以同生死来守信,哪还能管以后的事情呢?”陈馀说:“我死了没关系,但是这有什么好处呢?”最后,陈馀敌不过张魇、陈释的游说,派出五千兵士,由张餍、陈释率领进攻秦军,结果全军覆没。

后来,燕国、齐国、楚国听到赵王告急的消息,都赶来援助,这才使得赵王和张耳逃出险境。张耳一见到陈馀就责备他,并询问张魇、陈释在什么地方。陈馀回答道:“张魇、陈释要求我与秦军决一死战,我让他们带领五千人先去攻秦军试试,结果全军覆灭。”张耳不相信,认为是陈馀把这两人杀了,于是多次责问陈馀。

面对张耳的反复指责,陈馀生气地说:“我没想到你对我的怨恨这么深!你以为我舍不得这个将军头衔吗?”陈馀负气地解下军印要还给张耳,张耳却推托不肯接受。后来,趁陈馀去厕所的时候,有位宾客劝张耳顺应天意,抓住时机接下军印。张耳这才拿起陈馀的军印,并收编了陈馀的部下。陈馀回来,看到张耳接受了军印,便抱怨张耳不肯辞让,气愤地走了。从此,张耳、陈馀反目成仇,积怨日深。

【手足相残】

赵王回到信都,张耳跟随项羽入关。项羽分封诸侯时,封张耳为常山王,建都信都(今河北邢台),并将信都改名为襄国。

陈馀的旧宾客纷纷向项羽说:“陈馀、张耳同样都为赵国立下了功劳,陈馀也应该受封。”项羽因为陈馀并没有跟随他入关,又听说陈馀现在人在南皮(今河北南皮一带),于是将南皮附近的三个县封给陈馀,并把赵王赵歇改封为代王,都城迁移到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

得到赏赐的陈馀并不满足,他忌恨地说:“张耳和我功业相等,现在他被封为王,我却只封了个侯。”

齐国田荣背叛楚国时,陈馀趁机向其借兵攻击张耳。张耳兵败逃亡,投靠当时的汉王刘邦,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

陈馀打败张耳后,收复了全部赵地,并把从前的赵王,即如今的代王从代县接回来,仍旧拥立为赵王。赵王感激陈馀,便赐封他为代王。

汉二年(前205),已经称帝的刘邦出兵攻打楚国,派人通报赵王,请赵发兵一起攻楚。陈馀表示只有刘邦杀了张耳,才愿意出兵增援。于是刘邦找了一个长相和张耳十分相像的人,将他杀了,把人头献给陈馀,陈馀这才出兵援助。结果,汉军在彭城西被楚军打败。

后来,陈馀听说了张耳假死的事情,就索性背叛刘邦。刘邦知道后,派张耳和韩信攻克了赵国的井陉,在泜水边上把陈馀杀了,并追至襄国把赵王也杀了。至此,张耳和陈馀多年的敌对终于以陈馀的死落下帷幕。

汉四年(前203)夏,刘邦立张耳为赵王。汉五年秋天,张耳去世,谥号景王。张耳的儿子张敖继承王位,娶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为王后。

论 赞

赞曰:张耳、陈馀是世人公认的贤者,他们的宾客、仆役都是天下豪杰,无论在哪一国,没有不取得卿相地位的。张耳、陈馀最初贫贱时相互信任,是生死之交,到了他们拥有高位的时候,却争权夺利,相互残杀,为什么过去相互信任,现在却彼此背叛呢?古人耻于势利之交,大概讲的就是这种情形吧! QYpZ9lx59ZqsgmrNu2D+x9NLktAehA6ZWKshtUgrHnNgpVx5C7RtRzvbPCkx2I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