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汉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编审

刘洪波

《汉书》,作者为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等,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因其所叙为西汉及新莽时期的历史,所以又称《前汉书》。全书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23),记载了其间230年的史事。《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体例沿用《史记》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包括《纪》12篇,《传》70篇,《志》10篇,《表》8篇,共100篇,后人划分为120卷,共80余万字。

《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词造句典雅远奥,在这一点上,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有很大区别。自《汉书》以后,中国的所谓正史,大都仿照其体例,或另有变通增减,纂修为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的主要作者是班固(32~92),在班固撰写《汉书》之前,其父班彪著《后传》(《列传》)65篇。班彪去世之后,班固继承父志,写完了《汉书》的大部分。其妹班昭及学生马续又续成八《表》和《天文志》,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汉书》。 5XWAS2kW1oa2txGK+5AkfqLKWXn1xk3CMCgE3Q9NW0/cY8wJ8NYxJufWIlXGa7E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