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四十八
贾谊传

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和思想家。他一生曾多次上书朝廷,建议内削诸侯,外御匈奴,革新政治,巩固西汉王朝。他的文章措辞优美,锋芒锐利,表现出高昂的政治热情和深远的忧患意识。

【被贬他乡】

贾谊,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十八岁时,贾谊因能背诵诗书和善于写文章而驰名于乡里。河南郡守吴公听说他才学优异,便召为门生,非常器重他。

文帝即位不久,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全国第一,与李斯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征召他做廷尉。吴公任廷尉后,便向文帝举荐他的得意门生贾谊。文帝于是任贾谊为博士。这一年,贾谊才二十多岁,是所有博士中最年轻的。每次参议朝政的时候,其他博士还没开口,贾谊就已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切中时弊,屡次获得文帝的赞赏。不到一年,文帝便升贾谊为太中大夫。

当时,贾谊认为汉朝已立国二十余年,天下安定,应该改订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订立新的法令制度,确定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他亲笔起草了各项仪式的法度,拟订黄色为车马服饰的颜色,用“五”为官印数字,并确定所有官职名称。草书修改完成后,贾谊便上奏文帝。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他少年得志,却因在政治上的主张过于激进,受到主张黄老无为之治的老臣的抵制,最终被贬至长沙,一生未得大用。

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实行贾谊的建议,但很多法令的更张,遣诸侯回归封地的措施,都出自贾谊的主张。于是,文帝召来身边的大臣一起商议贾谊受任公卿之事。此时,绛侯、灌侯、东阳侯、冯敬这些人嫉妒贾谊,就诋毁贾谊想独揽朝政。文帝听信了这些人的意见,疏远了贾谊,不采纳他的意见,让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在受命去长沙的途中,经过湘水,有感屈原投江,写了《吊屈原赋》,借悼念屈原来抒发内心对仕途坎坷和壮志难酬的悲伤。

贾谊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有一只猫头鹰飞入他的房间,停在座位旁边。这只猫头鹰长得像鵩,显得很不吉祥。当时,贾谊常常哀伤,觉得自己寿命不长,便写下《鵩鸟赋》来安慰自己。

【文辞出众】

文帝七年(前173),文帝想念贾谊,征召他回京城长安。贾谊到了长安,文帝便坐在宣室殿接见他。当时,文帝对鬼神之事非常迷信,便跟贾谊讨论了起来。贾谊向文帝阐述个中道理,两人一直畅谈到深夜。文帝深深地被贾谊的言论吸引了,听着听着,就渐渐地移动到坐席的前端。后来,文帝感叹道:“我很久没见到贾谊,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比不上他啊!”于是文帝任命贾谊做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喜欢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老师。

西汉早期,匈奴强盛,常常侵犯汉朝边疆。贾谊撰写《治安策》上奏文帝,在文中阐明天下的形势,指出可值得痛哭的有一个问题,可值得流涕的有两个问题,可为之长叹的有六个问题,并分别就这些问题提出应对的方案。文章中,他怒斥那些认为天下已经安定且被治理得很好的人,不是无知就是阿谀奉承,甚至形象地将当时的政治局势比作把火放在柴堆之下,王睡在柴堆上,火暂时没燃烧起来的安全假象。

文帝仔细研读了贾谊上奏的《治安策》,不久就将齐国分为六个部分,将淮南国分为三个部分,以削弱藩王的势力。

文帝十一年(前169),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认为失职,常常哭泣,梁怀王死后一年多,他便郁郁而死,年仅三十三岁。

武帝即位后,任命贾谊的两个孙子为郡太守,其中贾嘉最好学,继承了贾氏书香门第的家风。

论 赞

赞曰:刘向说:“贾谊谈论夏商周三代和秦朝治乱,论述十分优美。他通晓国家典章制度,即使是古代的伊尹、管仲也不能超过他。假如当时他的主张得以施行,功业教化必定显著。可惜的是他被庸臣陷害,实在令人痛心。”现在,回过头去看,文帝沉静无为,身体力行来移风易俗,贾谊所陈述的主张自然被忽略。等到想改变制度,因为汉是土德(五德之一,古代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就崇尚黄色,官印的数字使用“五”,等到想试着拥有属国,就施用贾谊的“五饵”、“三表”来紧紧拴住单于,这才知道贾谊的办法有效果啊!贾谊虽然英年早逝,做官没到公卿,但他的著述共五十八篇,对后人而言是一笔财富。 cPdrOkJi3KM89WJuvCHpYvSOxGQNl/20HMV7jwLFuTcqIXskmCMamsKlt9EduQZ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