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十三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列传

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后人称作冯太后)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她辅佐幼主,临朝听制,挽国家于危局,引社稷向臻盛。在她的统治下,北魏开启了“太和新制”的全新时代;在她的教诲下,孝文帝成为了一代明君。朝堂之上,她是杀罚果狠的太后;红墙深处,她是真挚多情的女人。

【从奴婢到皇后】

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后简称冯后),祖籍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县)。祖上曾是五胡十六国时北燕政权的国君。北魏灭亡北燕后,冯后的父亲冯朗归降北魏,被封为西城郡公,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冯后的母亲王氏随丈夫入北魏,在长安生下了冯后。冯后出生时,天降神光以示祥瑞,注定这个女婴将拥有不平凡的一生。

冯后的幼年经历了悲惨的丧父亡家之痛。父亲冯朗因牵扯进一桩朝廷大案被处死,家人也受牵连,年幼的冯后被没入宫中,成为了一名奴婢。多亏太武帝的左昭仪是冯后的姑姑,娴雅慈爱,如生母一般在宫中处处接济照顾她,才使冯后免于劳役之苦。

冯后十四岁那年,年轻的北魏文成帝拓跋 继位。此时的冯后已出落成一位青春貌美的女子,虽是奴婢,却被文成帝拓跋 一眼相中,选为贵人,入侍伴驾。她心思缜密,善解人意,得到了文成帝的宠爱,最终被文成帝立为皇后,入主后宫。从奴婢到皇后,冯后的人生一朝飞跃。

然而,就在帝后二人感情与日俱增之时,不幸再次降临在冯后身上。北魏文成帝和平六年(465),年仅二十六岁的文成帝突发疾病,撒手人寰。这让年纪轻轻就遭丧夫之痛的冯后痛不欲生。按北魏传统,皇宫在文成帝去世的三天后举行仪式,将文成帝生前的衣服器用焚毁,百官和后妃到场哭吊。就在这个仪式上,悲痛至极的冯后决计随夫而去,突然嚎哭着扑进火堆,多亏左右及时将已经昏迷的她从火中救出,才保住了性命。

屡次命运的磨难,让冯后尝遍了人世的艰辛,也让她的性格越发坚毅起来。

【独揽朝政】

文成帝死后,由其年幼的长子拓跋弘继位,是为北魏献文帝,尊冯后为皇太后。献文帝登基时年仅十二岁,这样一对孤儿寡母很快就引来了权臣对皇权的觊觎。当时手握朝廷大权的丞相乙浑见皇帝幼弱,于是阴谋造反篡位。危急时刻,得到密报的冯太后秘密召集一干忠臣,果断地布置了平叛之策,先发制人,出兵逮捕了乙浑等人,诛灭了叛党的三族。

平定乙浑的叛乱后,为避免类似事情再度发生,考虑到朝堂不能无主理政,冯太后宣布临朝听政,统理国事。这是她第一次的“临朝听政”。在这独揽大权的十八个月的时间里,冯太后凭借自己出色的治国才能,迅速地稳定了经历皇帝更迭而产生动荡的政局。

北魏献文帝皇兴元年(467)八月,十四岁的献文帝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起名叫做拓跋宏,也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孝文帝。冯太后见献文帝已为人父,于是决定还政于他,不再听政,转而承担起抚养孙子拓跋宏的工作。

然而献文帝亲政后,对冯太后多有顶撞。献文帝本不是冯太后的亲生子,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祖制,皇子被立为太子后,其母就会被处死,因此,献文帝的生母已早早被处死,而由当时的冯后将他抚养成人。冯太后作风强硬,使献文帝心中积聚了怨恨。当时,冯太后行为不端,宠幸李奕,献文帝寻找事由将李奕诛杀。冯太后因此甚为不快,于是对献文帝萌生加害之意。

北魏献文帝皇兴五年(471),冯太后利用自己在朝廷中的权威,逼迫刚刚亲政四年的献文帝交出皇位,禅位给献文帝还不满五岁的儿子拓跋宏。献文帝别无他法,只得以十八岁的年龄做上了太上皇。但成为太上皇的献文帝为了制衡冯太后,仍然亲理朝政,甚至还亲自领兵征伐。献文帝的做法引起了冯太后更深的嫉恨,又过了五年,冯太后命人将献文帝逮捕,无情地用毒酒杀害了他。

就这样,北魏又一次出现了冯太后辅佐小皇帝的局面。于是,冯太后再一次宣布“临朝听政”。这是她第二次将北魏大权独揽入怀。

马头鹿角金饰、牛头鹿角金冠饰·北魏

这种冠饰是鲜卑贵族妇女戴的步摇冠,当头部摇动时,叶片随之颤动。

【训谕一代明君】

年幼的孝文帝继位后,尊冯太后为太皇太后,由冯太后“临朝听政”,处理万机。与献文帝一样,孝文帝的生母也遵“子贵母死”之制被早早处死,冯太后便肩负起培养孝文帝的使命。

冯太后对孝文帝的教育可谓用尽心血。她不仅时常查考皇帝的学习,还作出长篇的《劝诫歌》三百余章和《皇诰》十八篇,以教育年幼的孝文帝如何做事做人。为了让孝文帝养成勤俭的习惯,冯太后以身作则,生活朴素,只穿没有花纹的丝织衣服。冯太后用膳的桌案被裁去直径一尺,原本的珍馐膳食也大量裁减。她还以自己对下宽容的态度感染孝文帝。一次,冯太后生病服药,侍从端来的药粥中竟有一只虫子,冯太后用勺匙将其取出。一旁的孝文帝勃然大怒,要立即处死厨师,冯太后却轻描淡写一笑了之。

孝文帝在冯太后的教导下,性情儒雅孝顺,从不主动参决政事。事情无论大小,都要禀报冯太后,征求她的意见。冯太后秉政精明强硬,多智猜忍,能倡行大事;杀戮赏罚之事,冯太后往往顷刻之间就做出决定,大多不经过孝文帝的参与。

经过冯太后的训导,孝文帝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帝国之君,而这对祖孙之间的感情也越发融洽。这种融洽的关系使得北魏政通人和。在冯太后的辅助下,孝文帝开展了名闻后世的“太和新制”改革,使北魏社会面貌为之一新。

彩绘石雕立佛像·北魏

佛像为青石雕像,高126厘米,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佛为立姿,但双手已残损。造像丰腴合体,面相圆润,嘴角微上翘,满含笑意,令人感到慈祥亲切。头光圆形,中心是莲花。通身舟形背光,中间是二飞天捧香炉,两侧又各有二供养飞天,体姿灵动曼妙。

【政治作为】

在成功培养孝文帝的同时,总揽朝政的冯太后展现了其高明的政治智慧和刚猛的个人作风。

冯太后天性聪颖练达,自从入宫以后,粗略学习了文书计谋。至登上政权最高极之后,冯太后裁决朝政,积累了丰富经验。

冯太后恩威并重,政治作为令朝野内外震动。她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常能从微末之中提拔起能臣,所以像杞道德、王遇、张祐、苻承祖等人一年之内就能升到王公一级;她恩威并用,左右犯了很小的过错,都可能会遭到她的责打,多则上百下,少则数十下,但她从不挂怀,被责打之人不多久就又被信任如初,很多人甚至还因此更加富贵,于是臣子们人人争相誓死效命。

冯太后在生活上少有顾忌,先后有数位貌美男子陪侍卧内,但冯太后心仪的大多是富有才干之士:太原的王睿博闻强识,精通天文卜策之术,数年便被冯太后提拔为宰辅;陇西的李冲也是才能卓著,推行“三长制”,营造新都洛阳,堪称一朝股肱。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北魏的国之栋梁,而冯太后对他们的赏赐更是不可胜数。但即便如此,冯太后也从不放纵这些人。

在重用宠信新贵的同时,冯太后还不忘厚待朝中老臣,经常赐给他们金帛车马。在褒奖王睿等人的时候,冯太后也都会叫老臣们参加,以示无私,以此来平衡朝中新与旧、汉与鲜卑之间的关系。然而,冯太后杀罚过于果狠,如果有人对她的错误稍有微词,便会遭到杀戮;对有仇之人更是毫不留情,族灭三族,大多连带无辜之人,死者常达数百之多,天下人皆呼冤屈。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四十九岁的冯太后走完了自己极不平凡的一生。这一日,有雄鸡集于太华殿中,似乎昭示着冯太后不啻为一代雄主的人生。

冯太后的去世让孝文帝无比悲痛,他服衰恸哭,五日水米不进,哀悼的方式超过礼法规制。孝文帝追谥冯太后为文明太皇太后,以皇陵尺寸安葬。按照冯太后遗愿,墓中器物一切从简,不多劳费。过度的悲伤还使得孝文帝形容憔悴,此后,他三年不近酒肉女色,以示对祖母的孝道。孝文帝还在冯太后陵寝的旁边为自己选定了寿宫,以作死后永远陪伴、侍奉祖母之念。

论 赞

史官曰:钩弋夫人年轻,其子尚幼,汉武帝为了防止母后专政才行权令她自尽,北魏遂以“子贵母死”为常制。子贵母死,矫枉之义不也过正了吗?高祖(孝文帝)希望改革其弊端,这是很有道理的。 zWXYPJg92e4UcqBclFPXu6K0E0jBrcXjE5aLP8sSbzphQaM8os3dVPab89BVAJ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