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十二
孝静帝纪

十一岁的元善见从被立为皇帝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做一辈子傀儡。尽管贵为尊主,他却无法自己做出决定,朝廷大事都要听从高欢及其子弟的指挥。这位“狗脚朕”做了十七年皇帝后,被迫禅位。而他也是东魏的唯一一位皇帝。

孝静帝名叫元善见,是清河文宣王元亶的世子,母亲为胡妃。永熙三年(534),被拜任为通直散骑侍郎,当年八月又被拜任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魏孝武帝进入函谷关后,权臣高欢三番五次上表迎接皇帝回都,没有成功,于是和百官商议,推举元善见继承帝位,当时,元善见十一岁。

同年十月,元善见在城东北即位,大赦天下,改元天平。北魏从此分为东魏、西魏。元善见听从高欢的建议,将东魏都城从洛阳迁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诏令跟从迁徙的百姓,免除三年赋役,能安居邺城的免除五年赋役。

【对峙西魏】

北魏分裂后,东魏和西魏互相攻伐,暂时无暇顾及南方的萧梁政权。而萧梁也没有能力组织北伐,扫荡东魏和西魏,于是南方获得了暂时的安定局面。萧梁武帝萧衍又派人到东魏,表达了请求交往通好的意愿,并时时派遣使者入朝供奉。于是东魏剑指西方,把主要军事力量放在平定叛乱,以及对西魏作战上。

早在北魏孝明帝在位时,山胡刘蠡升自称天子,每年侵扰西部领土,被称为“胡荒”。天平二年(535)三月,高欢假装要把女儿嫁给刘蠡升的太子,趁他不设防备之时,秘密派军队攻打他,捕杀刘蠡升。其后刘蠡升的儿子南海王又称帝,高欢再进兵攻打,俘虏了南海王和他的弟弟西海王、北海王,以及皇后以下四百多人,百姓五万户。

东魏政权在军事上小有成就。天平三年(536)正月,高欢带领一万骑兵袭击西魏的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将士们星夜兼程,四天就赶到了目的地。他们把长矛捆起来做梯子,连夜进入夏州城,活捉了夏州刺史。适逢西魏灵州刺史曹泥和他的女婿凉州刺史刘丰派使者请求归附,而西魏军队包围曹泥,水灌灵州城(今宁夏灵武西南),没有淹没的地方只有四尺高。高欢出动三万骑兵直接越过灵州,插到西魏军队的后方,俘获五十匹战马,西魏撤军。班师后,元善见下令加给高欢九锡的礼仪,因高欢执意推辞才作罢。

元象元年(538),东魏大都督贺拔仁攻打西魏占据的南汾州(今山西吉县),几天后就打下来,擒捉了南汾州刺史。行台任祥率领豫州刺史尧雄等人和大行台侯景、司徒高敖曹、大都督万俟受洛干等人在北豫州(今属河南荥阳)会合,共同征讨颍州(今安徽阜阳)。颍州军队的首领弃城逃跑。一个月后,尧雄又攻克扬州(今江苏南京),擒捉了西魏的守城官员,解送京城。

高欢去世后,司徒侯景叛变,献城投奔西魏。宇文泰也不相信侯景,一方面接受献地,另一方面诏令侯景去长安,准备解除他的兵权。侯景又转而投降萧梁,梁武帝萧衍接受了他,从此与东魏的联系断绝,两个政权反目为敌。

武定六年(548),大都督高岳等人在涡阳(今安徽亳州)大败侯景,俘虏斩获五万多人。侯景逃到淮河以南,不敢再和东魏对抗。

【高氏掌权】

早在元善见迁都时,民间便流传这样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意思是说:可怜青雀的幼子,飞到了邺城里,翅膀快要长成了,却变成了鹦鹉的幼子。多事的人偷偷说,青雀的幼子说的是清河王的儿子(即元善见),鹦鹉指的是高欢。

贾思勰

贾思勰,北魏末期至东魏杰出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它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东魏的大权明明为高欢把持,但高欢还总是要做出一副谦让的样子。天平二年(535),元善见下诏封高欢为相国,赐给黄钺,允许他带剑上殿,入朝时可以不必快步急趋,其他照旧。高欢坚决推辞不接受。三年后,高欢又坚决请求解除自己丞相的职务,元善见勉强答应。一年后,他又下诏任命高欢为相国、录尚书事、大行台,高欢执意推辞相国的职位。

武定五年(547),高欢去世,朝政由他的长子高澄把持。元善见封高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渤海王。高澄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执意推辞丞相的职位。两年后元善见再度封高澄为相国,朝见可以不称名,上朝不必快步急趋,可以带剑上殿。高澄再次推让。这一年,高澄也去世,东魏大权便转移到了他的弟弟高洋手中。

等元善见再封高洋为使持节、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时,高洋未曾推辞便欣然接受。然而这些官职爵位并不能满足高洋的欲望。武定八年(550),元善见下诏将皇位让给高洋,自己迁居到了其他宫室。

【傀儡生活】

元善见喜欢文学,仪表堂堂,力气很大,能夹着石狮子翻越墙壁,箭法也颇为高超。每逢群臣宴会,他经常命令大臣们作诗。元善见气质从容沉稳,有孝文帝的风度。高澄当时掌权,非常忌惮,于是派大将军中兵参军崔季舒为中书黄门侍郎,监视元善见,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让崔季舒知道。

元善见曾经带人去邺城东边打猎,骑马飞快,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边呼唤道:“陛下不要跑那么快,大将军(即高澄)会发怒的。”高澄曾经陪元善见饮酒,举杯道:“臣子高澄为陛下劝酒。”元善见不高兴地说:“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国家,朕何必这么活着!”高澄大怒道:“朕!朕!狗脚朕!”高澄让崔季舒打元善见三拳,拂袖而去。第二天,高澄派崔季舒向元善见道歉,元善见也表示歉意,赐给崔季舒绢帛。崔季舒不敢接受,还把这件事告诉了高澄,高澄让他拿一段。元善见就捆起一百匹绢给他,说:“这也是一段啊!”

河北正定开元寺

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

元善见不能忍受侮辱,吟咏谢灵运的诗道:“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常侍侍讲荀济知道他的心思,于是和华山王元大器、元瑾密谋,在宫内假装造假山,实际上向北城挖掘地道。挖到千秋门,守门的人感觉地下有响动,报告了高澄。高澄带兵闯入宫内,问:“陛下为什么要谋反呢?我们父子对社稷有功,哪里辜负陛下了!”说着就要杀害妃嫔们。

元善见义正词严地说:“华山王自己想谋反,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尚且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何况妃嫔呢?”高澄叩头,大哭谢罪,于是和元善见酣畅饮酒,深夜才出宫。三天后,高澄将元善见囚禁在含章堂,元大器和元瑾等人都在市上被烹煮而死。

将要禅位给高洋时,襄城王元旭、司徒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琛等人请求入宫奏事。元善见在昭阳殿会见他们。元旭说:“齐王(即高洋)圣明有德行,众望所归,请陛下仿效尧让位于舜的例子。”元善见就庄重地答道:“这件事拖延已久,我会恭敬地让出来。”又说:“这样的话需要起草一道诏书。”侍郎崔劭、裴让之奏道:“诏书已经写好了!”就递给杨愔,进献给元善见,一共有十条。

元善见又问:“把我安置在哪里呢?怎么到那儿去呢?”杨愔说:“在北城另有馆舍,还准备皇帝的车辆,按照以往的仪仗离开这儿。”元善见于是起身走下御座,走向东廊,口里吟咏范晔《后汉书赞》道:“献帝生不逢时,遭遇艰难国运,结束四百年天下,永做帝王宾客。”官员请他离开,他说:“古人尚且顾念遗弃的簪子和穿破的鞋子,我想和六宫嫔妃告别,可以吗?”高隆之说:“现在的天下仍然是陛下的,何况后宫呢?”元善见于是和妃嫔们告别,大家叹息流泪。妃嫔赵国人李氏吟诵陈思王的诗道:“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皇后及妃嫔都哭了。

直长赵德牵着一辆牛车在东上阁等候。元善见上车后,赵德跳上车挟持他。元善见用胳膊肘撞他,说:“我敬畏天意,顺应民心,把皇位传给相国,你是什么东西,敢来逼我?”赵德还是不肯下车。

驶出云龙门时,朝廷百官穿着礼服叩拜告辞。元善见说:“今日的场面不比常道乡公和汉献帝差。”百官都很悲痛,高隆之还流下了眼泪。

高洋即位后,不管到哪儿去,都喜欢带着元善见。皇后被封为太原公主,经常为元善见品尝食物来保护他,最终遇到毒酒,不治身死。公元551年,做了一辈子傀儡的元善见去世,时年二十八岁。

论 赞

论曰:孝庄帝后,北魏政权土崩瓦解,开始是被强胡制服,最终权力归于霸政。主持国家宗庙祭祀的,跟做客没什么不同;遭受罢黜侮辱的,比下棋失败还快。孝静帝的命运是由于气数将尽,遵守唐尧、虞舜的禅让之制,也是时势如此啊! iKLG6g6jtpXo0WKfAivBZaRG8oVbQZpHPphBMGs4USzx/7c5aibIBsI6+CS116l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