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六十七
李靖列传

李靖是隋朝太守之后,年轻时即富有文韬武略。大业末年,李靖担任隋朝郡丞,察觉到李渊有异志,准备到朝廷告发,却没有成功。后来李渊攻克京师,准备将他斩杀,因为欣赏他的胆识,于是召入幕府。此后,他戎马一生,先后平定萧铣、辅公祏,扫平突厥,之后他因患脚病告退,但吐谷浑进犯时,又再次出征打退吐谷浑,为唐朝巩固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被赦入幕府】

李靖本名药师,是雍州三原人。父亲李诠,是隋朝赵郡的太守。李靖相貌英俊,身材魁梧,年轻时就具有文韬武略,他曾经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果生而逢时,遇上明主,一定能建功立业,谋取富贵。”他的舅舅——名将韩擒虎,每次和他谈论兵法,都对他称赞有加,说:“可以和我谈论孙、吴之术的,只有这个人。”李靖最初做官担任隋朝长安县的功曹,后来历任驾部员外郎。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很善待他。杨素曾经拍着自己的床对李靖说:“你最终要坐到这里。”

大业末年,李靖升任马邑(今山西朔州)郡丞。恰逢高祖在塞外抗击突厥军队,李靖观察高祖,知道他有平定天下的志向,于是准备前往朝廷告发,结果走到长安,因为道路不通而作罢。高祖攻克京城后,将李靖捉拿准备处斩,李靖大呼道:“您兴义兵,本来是要为天下除暴安良,难道现在却不想成就大事,反而因为私怨斩杀壮士吗?”高祖见他很有胆识,加上太宗坚决为他求情,于是赦免了他。不久太宗将他召入幕府。

李靖像

【平定萧铣】

武德三年(620),李靖跟随太宗征讨王世充,因功被任命为开府。当时萧铣占据荆州,高祖派遣李靖前去招抚。李靖到达硖州后,被萧铣阻拦,军队很长时间停滞不前。高祖很生气,暗中让硖州都督许绍杀死李靖。许绍怜惜他的才能,为他请命,李靖才得以幸免。碰巧开州蛮首冉肇则率兵攻打夔州(今四川奉节),赵郡王李孝恭和他交战失利。于是李靖率领八百兵士,攻破他的营垒,后来又在险要之处设下埋伏,斩杀了冉肇则,俘获五千余人。高祖很高兴,对身边的人说:“我听说用有功之人不如用有过之人,这在李靖身上果然得到了体现。”于是下诏慰劳李靖说:“你竭诚尽力,功勋卓著。我一定会加以重赏,你无须担心日后富贵。”又亲笔写下敕令说:“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我早就已经忘记了。”

第二年十月,萧铣的将领文士弘率领几万精兵屯驻在清江,李孝恭想要攻打,李靖劝阻他说:“文士弘是萧铣的骁将,士卒勇猛,现在他们刚丢了荆门,全军出战,势不可当。我军应停留在南岸,避其锋芒,等到他士气衰落,再奋力一击,必定攻破他。”李孝恭不听,让李靖守营,自己则率军和文士弘交战,李孝恭果然战败,逃到南岸。文士弘的兵士弃船大肆抢掠,掠获的东西都背在身上,军队混乱。李靖趁机率领士兵发动进攻,缴获四百余艘舰船,敌军被斩杀和淹死将近万人。

李孝恭派李靖率领五千轻兵做先锋,到达江陵,在城下扎营。文士弘战败,萧铣十分惊惧,开始在江南征兵,却来不及赶赴战场。李靖又打败他的骁将杨君茂和郑文秀,俘虏士兵几千人,并率兵围困萧铣驻守的城池。萧铣被逼无奈,第二天派遣使者前来投降。李靖率军进入城内,号令严肃,军士不得抢掠。当时诸将都请求李孝恭说:“萧铣的将帅和官军顽抗而死,罪孽深重,应该没收他们的家产用来犒赏将士。”李靖劝阻说:“百姓被逼而抗战,并非出于自身意愿,如今刚平定荆、郢二州,应该表示宽大,以此抚慰人心。投降了还没收他们的家产,不是义举,只怕从此其他的城镇会坚守不降。”李孝恭听从了,此后长江汉水流域的官吏将领纷纷投降。李靖因功被封永康县公,赐物二千五百段。皇上下诏任命他为检校荆州刺史,并允许他秉承皇帝旨意拜授官职。

【攻克辅公祏】

武德六年(623),辅公祏在丹阳叛乱,皇上下诏任命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元帅征讨他。军队到达舒州,辅公祏命水军将领冯惠亮和步兵将领陈正通分别屯驻在党徒和青山,互为掎角之势。李孝恭召集部将商议对策,众人都请求避开锋芒,转而进攻辅公的老巢丹阳,李靖却说:“这水陆二军固然强盛,但辅公祏自己统率的兵士也十分劲勇。如果我军到达丹阳后,久攻不下,那么前有辅公祏未平定,后有冯惠亮,就会腹背受敌。辅公祏现在让两军坚守不战,是想拖垮我们的军队。现在出其不意地攻打冯惠亮,是唯一的办法。”于是李靖率领黄君汉等人先进攻冯惠亮,经过苦战将其打败。接着率领轻兵到达丹阳,辅公祏惊骇不已,派遣伪将左游仙领兵守卫会稽,自己却带兵逃跑,结果在吴郡,与水陆两军将领相继被擒获,于是江南全部平定。高祖设置东南道行台,拜授李靖为行台兵部尚书,赐给他财物马匹和奴婢。后来行台废除,又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丹阳连年战乱,百姓凋敝,李靖实行安抚政策,吴、楚于是安宁。

【扫平突厥】

太宗即位后,拜李靖为刑部尚书,赐实封四百户。贞观三年(629),转任兵部尚书。突厥各部叛离,朝廷任命李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进攻突厥,李靖率领骁勇的骑兵三千,从马邑出发,出其不意直奔恶阳岭,进逼突厥。颉利可汗看到唐军突然到来,非常惊慌,说:“唐军若不是倾巢而来,李靖怎敢孤军深入?”李靖探知这一消息,秘密派人前去离间可汗君臣,颉利可汗的心腹康苏密前来投降。次年,李靖攻破定襄,擒获隋齐王杨 的儿子杨正道以及隋炀帝的萧皇后,送到京师,颉利可汗只身脱逃。李靖因功晋封代国公,太宗厚赐宝物玉器。太宗曾对他说:“往日李陵率领五千兵士,还难免投降匈奴,如今你仅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地,攻克定襄,威震北狄,这是前所未有的奇迹,足以洗刷当年渭水之战的耻辱。”

自从李靖攻破定襄后,颉利可汗大惧,退守铁山,并派使者入朝请罪,举国投降。皇上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前去迎接颉利可汗。颉利可汗虽然表面投降,但内心却犹疑不决。这年二月,太宗派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前去晓谕抚慰他,李靖揣摩到颉利可汗的心思,对将军张公谨说:“朝廷使者到达后,突厥人必然感到宽心。可以挑选一万精锐骑兵,带上二十天的粮草,从白道发动袭击。”张公谨说皇上下诏接受投降,而且朝廷的使者在那里,此时不应该讨伐。李靖说:“机不可失,像唐俭之类的人,没什么好可惜的。”于是下令快速行军,到达阴山的时候,遇到突厥巡逻兵一千多人,全部俘获。颉利可汗见到使者,很高兴,却未料想官兵跟随而来。他害怕官兵的威力转而逃跑,部众因而溃散。颉利可汗骑乘千里马逃向吐谷浑,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将他活捉献给了朝廷。不久突利可汗前来投降,于是朝廷又拓展了阴山以北直到大漠的大片疆域。

李靖故居望月楼

太宗听说李靖击破颉利可汗,十分高兴,告诉侍臣说:“以前国家刚建立的时候,太上皇考虑到百姓的安稳,向突厥俯首称臣,我痛心疾首,立志要灭掉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知味。现在算是雪了当年的耻辱!”于是大赦天下,赐百姓大宴五天。御史大夫温彦博嫉妒李靖的功劳,造谣说李靖军无纲纪,致使匈奴的奇珍异宝,散落在乱兵手里。太宗大加责备,李靖不加辩白,叩头谢罪。很久之后,太宗说:“隋将史万岁打败达头可汗,反而被治死罪,朕不想这样,要赦免你的罪过,记下你的功勋。”下诏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不久加封为尚书右仆射。

贞观八年(634),太宗下诏任命李靖为畿内道大使,伺察风俗。不久李靖因脚病上表请求告退,言辞恳切。太宗派中书侍郎岑文本告诉他说:“古往今来,富贵能知足的人很少。不论是愚人,还是明智之士,都缺少自知之明,没有才干的人强占着职位不让,即使身患有病,也勉强任职。您识大体,我不仅要成全你的雅志,还要将你树为一代楷模。”于是特诏表彰他,加授特进,厚加赏赐,让他病情好转的时候到门下、中书平章商议政事。贞观九年正月,太宗赐给他一根灵寿杖,以减轻脚病带来的不便。

【苦战吐谷浑】

不久,吐谷浑侵犯边境,太宗环顾侍臣们说:“要是有李靖为帅就好了!”李靖于是拜见房玄龄,表示愿意再次出征。太宗大悦,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大军进入伏俟城,吐谷浑下令烧光野草,让唐军没有粮草。将士们都说春草未生,马匹羸弱,不能作战,只有李靖坚持进攻,深入敌境。两军大战几十个回合,吐谷浑的军队伤亡严重,其部将于是杀掉恩德可汗投降。当初,利州刺史高甑生担任盐泽道总管,延误了军期,李靖按军令责罚他,遭到高甑生怨恨。这时,高甑生和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诬告李靖谋反。太宗让人审查此事,最终高甑生等人因诬告获罪。李靖从此闭门不出,谢绝见客,即使亲戚也不能随便进入。

【晋封卫国公】

贞观十八年,皇上晋封李靖为卫国公。后来太宗将要讨伐辽东,李靖希望能再次出征。太宗怜惜他年老体弱,没有答应。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岁。太宗追赠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许他在昭陵陪葬,谥号景武。

论 赞

史臣曰:近代可称为名将的人,当属英国公和卫国公两人,他们的确是凌烟阁上的功臣之首。卫国公是将门子弟,颇有他舅父的遗风。临战出兵,凛然威武,又善于决断。功成名就的时候却谦逊有加。若将他的名字铭刻在鼎钟中,丝毫不逊于耿弇、邓禹。 THoOXquVOmytayK+agh9Y69yaTxCFtAWELX9xS8o7vUNqPYPDhnZGiVlJjKIS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