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八十
李承乾 李泰列传

常山王李承乾和濮恭王李泰都是唐太宗的儿子。李承乾最初被立为太子,而李泰深受太宗的宠爱,因此李承乾心存忌恨,和李泰交恶。而李承乾为人暴戾残忍,后来因为受齐王李祐谋反的牵连,被废掉太子的职位。李泰觊觎太子的地位,太宗也有意立他为太子,后来受到大臣魏徵、长孙无忌等人的力谏,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太子承乾】

常山愍王李承乾,字高明,生在承乾殿,就以此殿命名。太宗即位后,立他为皇太子。

当时,李承乾只有八岁,十分聪明,太宗很喜爱他。皇帝服丧期间,曾经让他处理政务,他很识大体。后来,皇上每次出行,就让他代理国事。承乾长大之后,喜好游山玩水,声色犬马,但他害怕皇上知道,所以行踪诡秘。他上朝时,谈论忠孝之道,情真意切,一下朝却和一帮小人亲近。有人因此向他进谏忠言,他态度严肃地痛心自责,然而却又暗中为自己辩解掩饰,因此大家认为他虽然贤明,却对事实缺乏体察。后来,李承乾的乖戾行为逐渐暴露出来,皇上为激励他的心志,每逢有大臣向他进谏良言,都赏赐金帛。但是,李承乾傲慢不驯,往往派人阴谋加害他们。当时,魏王李泰受人称道,皇帝喜欢器重他。李承乾脚上有病,不便行走,而且他很害怕被废黜,所以与李泰交恶,而李泰也图谋取代太子,因此各自拉帮结派。东宫有一名戏子,容貌秀美,受到李承乾宠幸,皇帝因此大怒,让人将戏子杀死,很多人受牵连而死。李承乾认为是李泰告发了这件事,更加怨恨李泰。李承乾十分思念戏子,专门建立画室给他画像,并在苑中为他建造坟墓,早晚祭奠,痛哭流涕。更因为此事,他心内怨愤,假称有病,几个月没有上朝。

李承乾召集一些人,图谋杀害魏王李泰,没有成功,于是与李元昌等人阴谋策划攻打西宫。贞观十七年(643),齐王李祐在齐州造反,李承乾对纥干承基说:“我东宫的西墙,离大内只有二十步远,齐州怎么能比呢?”碰巧,纥干承基因齐王叛乱受到牵连,被收捕入狱处以死刑,就告发了这件事。皇上诏令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共同审判,将李承乾贬为百姓,流放黔州(今四川黔江流域一带)。贞观十九年,李承乾死去,皇帝为此停止朝会,以国公之礼将他埋葬。

【魏王李泰】

濮恭王李泰,字惠褒。他开始被封为宜都王,后来改封魏王。李泰喜好结交士人,擅长写文章,皇帝诏令他在府中设立文学馆,允许他自己召集学士。后来李泰召集众人,编写了《括地志》。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李泰一万匹布帛,并前往李泰在延康坊的宅第,免除延康坊所有百姓一年的租金赋税。

李泰每月的俸禄比皇太子多得多,皇帝又下令李泰进入武德殿居住,侍中魏徵上奏说:“魏王是陛下的爱子,想要他安全,就不应该让他住在会产生嫌疑的地方。武德殿在东宫的西面,以前海陵郡王李元吉曾经住在这里。虽然时代和事情都不同于往日,但人言可畏。何况魏王内心也对此感到不安,希望皇上免除这件事。”皇上醒悟过来,就中止了这件事。

当时,皇太子李承乾患了脚病,行走不便,李泰谋划要取代他,于是拉拢朝中大臣,结为朋党。李承乾害怕,暗地派人假冒李泰府中的人,到玄武门密奏皇上,奏章上写的都是李泰的罪行。皇上大怒,立即派人抓捕审问,但没有抓到。很快,太子的阴谋败露,皇上私下答应立李泰为太子,长孙无忌却坚持要立晋王李治。因为太原的一块石头上有“治万吉”的字样,皇上又想听从长孙无忌的建议。李泰知道了,对晋王说:“你和李元昌关系亲密,能不受牵连吗?”晋王十分忧虑。皇上对此感到奇怪,知道原委后,恍然大悟。皇上说:“是啊,如果立了李泰,李承乾和李治都得死;如果立李治,李泰和李承乾却都会安然无恙。”于是将李泰囚禁,降为东莱王。

不久,李泰改封顺阳王(今山西富平)。皇上曾经拿着他的奏本,对左右的人说:“李泰文辞优美,难道不是一位才子吗?我时刻想念李泰,但是为了国家大事,让他贬居在外地,也是一种两全之策。”贞观二十一年(647),李泰被晋封为濮王(今山东鄄城北)。高宗即位以后,下诏李泰在府内设置官属,衣食住行都对他十分优待。李泰三十五岁时,在郧乡去世,被追赠为太尉、雍州牧。

青釉贴花舞蹈人物纹瓷壶·唐 HI3XHgrpkpFyvCPRkrVMGV269yNP8dXgVg6xLFf9KNcJyMMq4nV6AWJdeHIe0V8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