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一百五
褚遂良 韩瑗列传

褚遂良和韩瑗,是唐初两位直言敢谏的谏臣。褚遂良精通书法,并以此得以侍奉太宗。后来他负责记录皇帝的起居事务,非常认真负责,毫不隐瞒太宗的过失。他又匡正太宗的过失,使太宗打消立李泰为太子的念头。在对待邻邦的事情上,他规劝太宗以诚信立国。太宗病重的时候,将他召到床前,封为顾命大臣之一。高宗即位后,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他冒死进谏,触怒了武昭仪,被贬斥到潭州。韩瑗也是很有节操的官员,他反对高宗废掉王皇后。触怒高宗后,他依然冒死进谏,后来被贬斥到振州。

【褚遂良规谏君主】

褚遂良,是通直散骑常侍褚亮的儿子。他博览群书,工于书法,尤其是隶书和楷书。虞世南死后,太宗曾经叹息说:“虞世南死了,再没有可以一起讨论书法的人了。”魏徵于是向太宗举荐了褚遂良。太宗曾经广泛求购王羲之的旧帖,天下人争先进献,难以分辨真伪。褚遂良却能一眼看穿,指明各自出处,于是没有人敢再进献赝品了。

后来,褚遂良被擢升为谏议大夫,兼以记录皇上的起居事务。皇帝说:“你记录的起居事务,皇帝能够看吗?”褚遂良奏道:“今天的起居一职,就是古代的左右史,无论善恶,都会记录下来,警戒帝王不做非法之事,还从来没有天子自己观看的。”皇帝说:“我有过失,你也会记录吗?”他回答道:“我的职责是如实地记录帝王的起居,因此您的举动都会记录下来。”太宗的神色有些不高兴,这时,刘洎在旁边说:“即使遂良不记录,天下人也会记录的。”太宗的神色于是缓和下来,说:“我要以前代为鉴,亲近贤臣,远离奸佞,让史官找不到缺点可以记录。”

当时,太子李承乾已被废除,魏王李泰深得皇上的宠爱,皇上许诺立他为太子。于是,在朝臣聚集的时候,皇上对大臣们说:“李泰昨日向我说:‘我现在是陛下的儿子,这都是父皇的恩情。我只有一个儿子,我死了以后,将会杀掉这个儿子,把国位传给晋王。’听他这么说,我心中很是感动。” 群臣听说后,揣摩到皇上的心意,都默默无言,这时褚遂良却越出班位,向皇上说:“陛下失言了。天下哪有这样的帝王,杀死自己的爱子,却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兄弟的呢?陛下以前立李承乾为太子,却又宠爱李泰,嫡庶不明,以致出现了种种纷扰。现在,如果您想立李泰为太子,就非得另外安置晋王不可。”于是,皇上流着泪说:“我做不到。”经过褚遂良的这番奏议,皇上最终下定决心,诏令长孙无忌、房玄龄等,让他们拥立晋王为皇太子。

褚遂良又十分博学多闻。当时,野雉曾经多次飞进宫中,皇帝于是问群臣道:“这是什么祥瑞的征兆呢?”众人都摇头不知,只有褚遂良回答道:“秦文公的时候,有小孩子化成野雉,雌的在陈仓鸣叫,雄的在南阳鸣叫。小孩子又开口说话:‘得到雄雉的将要做王,得到雌雉的将要称霸。’文公得到雌雉,因此称霸于诸侯。后来,光武帝得到雄雉,在南阳起兵,拥有天下。陛下原本被封为秦王,因此雄雌一同出现。”皇上听后,非常高兴,赞叹说:“人要立身,不可以没有学问,褚遂良可以称得上博学之人啊!”

薛延陀请求和唐朝联姻,皇上接受了他的聘礼,后来又反悔拒绝了。褚遂良说:“诚信是立国的根本。薛延陀本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后来仰赖于唐朝的大军北伐,扫荡了沙漠边塞,并将他立为可汗。他对唐朝也怀着报恩之心,多次请求联姻,并没有丝毫的叛心。陛下既然答应了他的请求,现在又出尔反尔,必然会招致他们的怨恨,所失甚多而所得甚少。希望陛下能够重新考虑。”可惜,皇上一意孤行,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褚遂良像

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法家,他的书法取先人多家之长,自成一格,唐太宗与魏徵极为推崇。

后来皇上发兵攻打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平定高昌后,每年都调上千人屯守在那里。褚遂良向皇上劝谏,认为这样不妥,但是皇上此时决意攻克西域,因此并不采纳他的谏言。这时西突厥进犯西州,皇上说:“以前,魏徵、褚遂良劝我立 文泰的子弟,如果我听从了,也不会有现在的进犯。我现在真感到后悔啊。”皇上又在寝宫旁,修建了居室让太子居住,褚遂良又阻止说:“朋友相交太深容易结怨,父子过于亲昵容易产生过失。请您下诏让太子返回东宫,亲近师傅,专注学问,让德行更正直。”太宗听了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接受了建议。

后来皇上病重的时候,将褚遂良、长孙无忌召集到病床前,说:“汉武帝曾经向霍光托孤,刘备也将刘禅委托给诸葛亮。我现在也和他们一样,将太子委托给两位爱卿。太子是仁孝之人,希望你们尽力辅佐他。”然后又对太子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你不要担忧害怕。”于是皇上让褚遂良起草遗诏,让太子继位。

【冒死陈谏】

高宗即位后,想要立武昭仪为皇后,于是他召集长孙无忌、李 、于志宁和褚遂良入宫讨论。进宫之后,皇上说:“没有比断绝后嗣更大的罪过了。皇后没有儿子,因此,我打算废掉她,立武昭仪为后,怎么样?”褚遂良说:“皇后本来出身于名门望族,深得先帝的喜爱。当年先帝在病中时,曾经拉着陛下的手对我说:‘我现在将儿子和儿媳托付给你了。’先帝的嘱托至今犹在耳边回响,怎么能忘掉呢?皇后也没有其他的过失,不能废掉啊。”皇上听他这么说,心中很不高兴。第二天,皇上重提此事,褚遂良回答道:“陛下如果一定要改立皇后,请从高门望族中挑选。武昭仪曾经侍奉过先帝,出入内室,如果立她为皇后,怎么遮掩天下人的耳目呢?”皇上听后非常愧疚,低头不再做声。褚遂良于是将笏板放在宫殿台阶上,叩头流血,说:“我现在将笏板还给陛下,请求辞职返回乡野。”皇上勃然大怒,喝令卫兵将他拉出去。后来,由于李 的支持,武昭仪被立为皇后,而褚遂良被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

三彩陶骆驼载乐俑·唐

1957年陕西西安南何村鲜于庭诲墓出土。高大的白色双峰驼上,一位身穿绿衣的多胡须的胡人,挥臂起舞。这件三彩俑将千余年前的舞乐,重现于我们的眼前。

显庆二年(657),褚遂良被迁徙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不久后,再被贬为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褚遂良心中忧惧,于是上奏说:“昔日,太子李承乾被废掉之后,岑文本等人上奏,请立濮王为太子,我当时据理力争。第二天,先帝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 和我四个人,最终议定立陛下为太子。接受遗诏的时候,只有我和长孙无忌在场。当时,陛下恸哭欲绝,我奏请在先帝的灵柩前举行即位大典。陛下抱着我的脖子,我和长孙无忌请求陛下返回京师,然后发丧告哀,内外无事。现在微臣就如蝼蚁一样,苟延残喘,乞求陛下哀怜。”可惜,皇上过于懦弱,被武后所挟制,接到奏表后,没有任何回应。一年多以后,褚遂良就死了。

【韩瑗阻立武后】

韩瑗,京兆三原人氏。他小时候便很有节操,博学多闻,通晓历史。贞观年间,他被授予兵部侍郎。永徽三年(652),被擢升为黄门侍郎,其后又担任侍中、太子宾客等职。王皇后被废掉以后,韩瑗流着泪进谏说:“皇后是陛下做藩王时先帝给陛下娶的,现在没有过失却被陛下废掉,这样做是不利于社稷的。”皇上不听。次日,他又上谏说:“立皇后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诗经》上说,强大的西周国,是被褒姒灭掉的。我每次读到这里,就忍不住掩卷叹息,想不到在本朝就亲眼目睹了这种灾祸。”皇上勃然大怒,命令卫士将他赶出去。当时,褚遂良也因为反对废王皇后的事情,被贬为潭州都督。过了一年,韩瑗又上奏说:“褚遂良在先帝临终时曾受托付,一意辅佐朝廷,论说国事也非常恳切。他蒙受谗言而遭到贬黜,有损于陛下的英明,使忠良之士为之心寒。而且,他被贬以来,已经吃了不少苦头,还请陛下宽免他,顺应众人的心愿。”皇上说:“褚遂良的事情,我是知道的。他口出狂言冲撞我,我责备他,有什么过错呢?” 韩瑗说:“褚遂良是社稷之臣,有安邦定国的才能。昔日微子出走,殷商就灭亡了;如果张华不死的话,晋国也不会发生动乱。陛下富有四海,政治清明,现在忽然驱逐旧臣,为何不反省呢?”听到他这么激烈的言论,皇上更听不进去了。韩瑗见此,心怀忧愤,于是上表请求还归乡野,皇上对他的辞呈,则毫不理会。

显庆二年(657),许敬宗等人上奏:“韩瑗让褚遂良担任桂州刺史,是因为桂州是用武之地。他们想要依靠此地图谋不轨。”于是,韩瑗被贬为振州(今海南宁远等地)刺史,第二年就死了。当时,长孙无忌已死,李义府还不知道韩瑗的死讯,再次上奏,弹劾他和长孙无忌有密谋,于是派遣使者前来杀他。等使者到来的时候,韩瑗已经死亡,使者打开棺材,验尸以后才返回京师。

论赞

赞曰:高宗这样昏庸懦弱的人,怎么可以辅佐他呢?他内受制于武后,外听信于谗言,长孙无忌是他的至亲,褚遂良忠心耿耿,两人都是顾命大臣,而高宗却将他们诛杀,毫无反省之意,终于使武后篡权,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恐怕这是上天的意志,让武后篡夺皇位,即使有志士仁人以死来抗争,也无法阻挡和改变。韩瑗、来济等人,可以说是忠于职守而死啊。哎,如果长孙无忌不驱逐江夏王、害死吴王,褚遂良不诬陷害死刘洎,他们的品行就会完美无瑕了。 OgES212sNaOBSdb+rdvBHES3iqBRB+LIgGnBu3D0PQzRPsE9cqi7B/B+5dMOM4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