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二百四十二
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

慈圣光献曹皇后可以说是大宋王朝的一位传奇女性,她先后为仁宗、英宗、神宗三位皇帝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却从不贪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虽然这位皇后看上去清心寡欲,但却有着巨大的幕后影响力。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以南),是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明道二年(1033),郭皇后被废,仁宗皇帝下诏将曹氏聘入宫内。景祐元年(1034)九月,册立为皇后。曹皇后慈善节俭,重视耕作,常在禁苑中种谷、养蚕,她还擅长一种特殊的书法——飞白书。

【分忧仁宗】

庆历八年(1048)闰正月,仁宗皇帝本打算在十五的晚上再次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但是曹皇后担心接连不断地举行宫宴,会让整个宫廷放松警备,给心怀鬼胎的人留出空隙。因此,曹皇后力劝仁宗取消这个计划。三天后,曹皇后的担心变成了现实,有一群宫内的士兵在宫廷内作乱,夜里越过屋顶进入仁宗的寝殿。曹皇后当时正好陪在仁宗身边,觉察到宫里有情况后,迅速起床查看周围的情况。这时候,仁宗有些担心,想出去到别的地方去。曹皇后紧关房门不让他贸然出去,并急忙传唤都知王守忠领兵进来。作乱的士兵在寝殿外面打伤了闻讯赶来的宫女们,宫女们厉声尖叫的声音一直传到仁宗所在的寝殿里,一时间宫里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曹皇后把太监叫来询问,太监很害怕,不敢说有人作乱,就撒谎说尖叫的声音是宫里的奶妈在殴打小宫女。曹皇后听了大怒,呵斥太监说:“现在有人在外面作乱,你们怎么敢乱报呢?”曹皇后料想作乱的士兵肯定会放火,于是暗中派人提着水跟在后面,果然看见有人正举着火把烧宫殿的帘子,派去的人赶紧用水浇灭了火。

曹皇后把许多侍卫和宦官集中起来,让他们分别把守宫门,捉拿乱贼,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告诉他们说:“明天论功行赏,就以这个为凭证。”于是,众人都争相效力,乱贼很快就被捉拿住了。曹皇后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不愧为将门之后。经历了这件事后,仁宗对曹皇后大为佩服。

当时,皇宫里有一个法令,如果宫女与宫里的侍卫通奸,要被处死。有一次,有个宫女触犯了这个法令。被发现后,这个宫女很害怕受到惩罚,就向仁宗宠爱的一位妃子求情,请这位妃子帮自己向仁宗说情,赦免自己。这个妃子心也软了,就向仁宗求情。

仁宗被说动了,就赦免了这位宫女的死罪。这件事情似乎可以了结了,可是没过多久,曹皇后却穿戴得整整齐齐地来见仁宗,请求依法处置这位宫女。本来这件事跟曹皇后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她身为后宫之主,坚持认为如果不恪守后宫法令,就不能在宫廷中营造一种庄严的气氛,最后会搞得后宫混乱不堪,影响朝廷的形象和稳定。仁宗看到曹皇后火气这么大,就让她先坐下慢慢说。可曹皇后就是不听,坚持要站着说。仁宗也觉得很尴尬,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何必这么较真呢?可是曹皇后坚持她的观点,不依不饶。这样僵持了许久,仁宗终于被说服,批准将这个宫女处死。

张妃仗着仁宗宠爱她,平日里骄横跋扈。一天,她想借曹皇后的车马出行。仁宗没有表态,而是让她自己去向曹皇后借。曹皇后听说后,马上答应将车马给她用,看起来没有任何不悦。张妃很高兴,回来得意地告诉了仁宗。仁宗这时反而正色说:“国家的礼仪规章,上下都是有序的,你坐皇后的车出游,朝廷是不会为你安排的。”张妃听后非常失望,最终只好作罢。

【辅佐英宗】

仁宗生有三个儿子,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于是,曹皇后就将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13个儿子赵宗实接进宫中抚养。嘉祐七年(1062)八月,31岁的赵宗实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曙。次年三月,仁宗在夜里突然暴病,并且很快去世,经此巨变,曹皇后并没有张皇失措,她迅速将各宫门的钥匙收集起来放在面前,又召皇太子赵曙进宫。等到天亮,宰相韩琦等人到了,赵曙即帝位,是为宋英宗,尊曹皇后为皇太后。

英宗即位不久就生病了,无法料理朝政,曹皇后于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虽然如此,曹皇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操纵朝政大权,如果大臣们白天上奏的事情有所疑问,曹皇后就会说:“你们重新再商议吧。”从不说出自己的想法。曹皇后对经史涉猎颇多,多援引经史处理政事。内外奏章每天有数十封,曹皇后都能一一记住纲要。曹皇后限制曹氏及左右臣仆,丝毫不让他们假借威势,后宫、朝廷都秩序井然。

曹皇后像

曹皇后(1016~1080)出身将门,为人慈善、勤俭,她辅佐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皇帝,为大宋江山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二年夏天,英宗的病渐渐好起来,曹太后就命令撤帘还政。英宗很敬重曹皇后的辅佐之功,就下令有关部门举行隆重典礼,任命曹皇后之弟曹佾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护爱神宗】

治平四年(1067),英宗病逝,其长子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神宗即位后,尊曹皇后为太皇太后,将其寝宫命名为庆寿。神宗对曹皇后极为孝顺,照顾她无微不至,还经常跟随曹皇后外出登高游玩,遇到坎坷难行的路,就一定要搀扶着曹皇后。而曹皇后对神宗也是护爱有加,如果神宗退朝稍晚,曹皇后一定要亲自来看望他,嘘寒问暖。有时候,曹皇后担心神宗专注于政事忘记吃饭,就亲自端着膳饮来喂神宗吃。

曹皇后对自己的家人很严格,从来不让他们进宫谒见。后来,曹皇后年岁大了,她的弟弟曹佾也老了,神宗多次劝说应当让他入宫谒见,曹皇后仍然不许。有一天,曹佾侍奉神宗,神宗再次请求,曹皇后才勉强同意,于是神宗就带着曹佾到了曹皇后宫中。过了一会儿,神宗起身出去,想让曹佾跟姐姐叙叙亲情。曹皇后马上对曹佾说:“这里不是你应当停留的地方。”急忙催促着曹佾出去。后来,曹皇后得了重病,宫里的医生无人能治。元丰二年(1079)冬,曹皇后病重,神宗到寝殿探视,衣不解带地照顾她。

【幕后影响】

虽然曹皇后不直接干预朝政,但并不意味她在幕后就没有自己的影响力。

起初,王安石主持变革旧法,曹皇后乘机告诉神宗,说祖宗的法度不宜轻易更改。熙宁宗祀前几天,神宗到曹皇后住所请安,曹皇后说:“我以前听到了民间疾苦,一定要告诉仁宗,仁宗也会用赦免来解决,现在也应该如此。”神宗说:“现在没有什么事。”曹皇后说:“我怎么听说民间对青苗法、助役法叫苦连天呢?这二法应该取消。王安石确实有才学,但是怨恨他的人也很多,皇帝如果真正爱护他的话,不如暂时把他调出京城会更好。”神宗听了,不久就想要停止二法。不过最终神宗还是被王安石说服了,没有完全采纳曹皇后的建议。

神宗曾想夺回燕蓟,与大臣议定下来后,就到庆寿宫禀告曹皇后。曹皇后却反问:“朝廷的储蓄赏赐准备好了吗?兵器士卒都精锐吗?”神宗连忙回答:“早已经准备好了。”曹皇后说:“事关重大,吉凶难料,夺回土地也就是扩大领土而已。而一旦不成功,那么就会造成生灵涂炭,不是说句话就能改变的。如果失地可以轻易收回,太祖、太宗早就收复了,哪用等到今天呢?”片刻后,神宗说:“接受太后的教诲。”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在自己的诗歌中对朝政有所讽刺,被抓了起来关进监狱,史称“乌台诗案”。当时,满朝文武都认为苏轼必死无疑。曹皇后听说了这件事后,对神宗说:“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当年仁宗皇帝因为在科举考试中得到苏轼、苏辙两兄弟,曾经高兴地说:‘我为子孙找到了两个宰相!’可是现在我听说苏轼因为作诗被抓进监狱,这恐怕是仇人故意中伤他吧?他只不过写了几首诗而已,即使有错误,也是很小的。我现在病得很重,不想看到朝廷中有人再制造冤案,伤了你们君臣之间的和气。你应该派人调查实际情况,好好解决这件事。”望着重病中的曹皇后,神宗流下了眼泪。正是由于曹皇后的这番话,苏轼最终被释放了。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曹皇后病逝,终年64岁,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安葬在永昭陵。

蚕织图(局部)·宋

此图描绘了江浙一带的蚕织户自“腊月浴蚕”到“下机入箱”为止的养蚕、织帛的整个生产过程。画中翁媪长幼,皆穿宋装,神态举止,惟妙惟肖,桑树、户牖、几席、蚕具、织具等,颇有写真写实之风。 rPqR5HBRV3AJUFYA445TQ2BLtNz2W8Ug4LxF41N5jZF3OFsW90aFkx/PHCzcTB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