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二百八十三
王钦若 丁谓列传

北宋有一批非常出色的宰相,他们不仅有卓越的执政才能,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品德。然而,也有一些人倾心于以权谋私,最终沦为贪婪奸邪之徒,王钦若和丁谓就是这样的两个人。他们与其他三人被当时人称为“五鬼”。从这种称呼中,也能窥见他们丑陋的一面。

王钦若,字定国,他们全家曾经住在鄂州(今湖北武昌),有一年长江发洪水,于是全家迁到了黄鹤楼上。在他们搬家的那天晚上,当地人看到黄鹤楼上放射出彩色的光,也就在这天晚上,王钦若出生了。

【祖父的预言】

王钦若很早就失去了父亲,祖父王郁非常疼爱他。王钦若也很有出息,早早就显示出过人的才华。王钦若18岁那年,太宗征伐太原,于是他就趁机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颂扬文章《平晋赋论》,送进太宗的行营,好让太宗注意到自己。不过,王郁对于自己这个野心勃勃的孙子也很担心。王郁曾任濠州判官,在临死的时候,他对家人说:“我当官五十多年,一向对用刑很慎重,尽量不定人死罪。不过,朝廷以后肯定会出现大兴刑狱的人,而这个人恐怕就是我的孙儿啊!”

从政之初,王钦若还是一副仁慈清廉的模样。当时黎民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许多人拖欠朝廷的赋税,而朝廷则一天到晚催老百姓交税,百姓们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些官员请求朝廷减免这些税收,朝廷就把这件事交与王钦若负责。王钦若命令官吏用一晚上的时间计算出百姓们拖欠的赋税的总数目。第二天,王钦若把这个庞大的数字上奏给真宗,真宗大吃一惊,问王钦若:“百姓要交这么多税,先帝竟然不知道吗?”王钦若不紧不慢地说:“先帝当然知道,不过可能是想把这件事留给皇上处理,以帮助皇上收揽民心吧。”于是,真宗当天就下令减免百姓所欠赋税一千多万,并释放囚徒三千多人。百姓们都感激不尽。从此以后,真宗更加器重王钦若了,把他一直提升为宰相。

【贪婪宰相】

位高权重之后,王钦若逐渐显露出贪婪的一面。咸平年间,王钦若曾经担任一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一个叫任懿的人要参加考试,住在一个叫仁雅的和尚的家里。仁雅认识的另一个和尚叫惠秦,惠秦与王钦若的关系很好,任懿知道了这层关系,就动起了歪脑筋,想通过惠秦来走后门。他跟惠秦约定,用三百五十两银子贿赂王钦若,于是把银子的数量写在纸上,请惠秦送给王钦若。

当时,王钦若到考场去了,惠秦就托王钦若的一个门客把这张字条交给王钦若的妻子李氏。不过,在此之前,惠秦偷偷把银子的数目改成了二百五十两,想私吞一百两银子。李氏让家里的仆人祁睿将任懿的名字写在手臂上,让他去考场把这件事告诉王钦若。于是,祁睿假装是去给王钦若送茶水,来到考场,把任懿送银子的事情告诉了王钦若。王钦若欣然接受,在批改卷子时给任懿很高的成绩,任懿也因此金榜题名,考中了进士,并被授予官职。

瓷仓·宋

此瓷仓为随葬明器,上部为双层圆塔形,覆两坡顶,下部作罐状,于腹部刻出一对斗拱图,斗拱之间有用数字加以标识的楼层象征图案,由此可见宋朝当时的建筑技术。

后来,王钦若派人去向任懿讨要贿银,谁知任懿却临时变卦,没有马上拿出银子就连夜赶到自己即将赴任的地方去了。仁雅和尚知道这件事后,送信给任懿,王钦若才拿到这笔银子。不料,这封信被河阴人常德方得到了,于是向朝廷揭发。真宗得知后,立即派人逮捕了祁睿等人,并要对王钦若展开调查。

祁睿原本是亳州(今属安徽)的一名小吏,虽然跟随王钦若很久,但其名籍仍然隶属亳州。于是,王钦若想要和他脱离关系,便狡辩说:“祁睿过去不是我家里的人,惠秦和尚跟我也没什么关系。”当时,真宗正宠爱王钦若,于是找了两个官员单独审理此案。这时,任懿在被审讯时也改口了,说他妻子的哥哥张驾认识另一名主考官洪湛,曾经造访过洪湛的家。他还说自己当初只把银子托付给二僧,不知道他们所送达的主考官员是谁。审案的官员知道真宗很信任王钦若,便把洪湛当成了替罪羊,诬告洪湛接受任懿的贿银。时值洪湛出使陕西回朝,糊里糊涂地就被定了罪。这时张驾快死了,祁睿又逃走,王钦若便坚持说祁睿是科举考试结束后才来到自己家里,其他奴仆也多是雇用的,都不认识惠秦,所以说自己受贿证据不足。于是,洪湛被判罪削职,流放到儋州(今属海南),而王钦若则得以免罪。后来,官府派人去洪湛家里查抄赃物,翻腾了半夜也没找到,为了交差,就把他家里的银器没收交了上去。洪湛最终死在儋州。人们都知道洪湛是被冤枉的,但由于王钦若当时权势遮天,没有人敢揭发他。

【“五鬼”之一】

水月观音·宋

王钦若不仅贪婪,而且狡诈圆滑。有一次,他奉命修纂一本典籍。在修纂的过程中,如果皇上表扬某一部分写得好,王钦若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奏表的首位,向皇帝谢恩,好像受到表扬全是因为他的缘故;如果出现差错,遭到皇上谴责,王钦若就会说这些错误的部分全是别人写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仁宗时,王钦若也受到重用。有一次,一个叫吴植的官员想要调到外地去,知道王钦若握有大权,就通过别人给王钦若送去一些黄金。吴植是个急性子,黄金还没送到,他就派仆人到王钦若家里询问此事。王钦若讨厌吴植的张扬,怕连累自己,便把这个仆人送到官府,吴植因此被贬官。其实,王钦若曾经举荐过吴植,因此,吴植有罪,按理说王钦若也应当按失察判罪,但仁宗下诏不予追究。

不过后来仁宗还是醒悟了,对大臣王曾说:“王钦若长时间担任朝廷重要官员,现在回忆他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奸邪啊。”王曾回答说:“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 ,这五个人可以被称为‘五鬼’,均是奸佞之徒。”

【才华出众】

同样身为“五鬼”之一的丁谓是苏州长洲(今属江苏)人,他其实是个非常出色的文人,曾经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见当时的文学大家王禹,王禹 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认为自从唐朝韩愈、柳宗元以后,过了两百年才出现他这样的佳作。丁谓的口才也很好,并且非常风趣,言谈举止又大方得体。除此之外,丁谓还特别喜欢做诗,对于绘画、下棋、音律更是无所不通。

景德四年(1007),契丹入侵河北,丁谓也是军队指挥之一。当时,许多百姓争着奔向杨刘渡,想要渡河南逃。可是在这种危急时候,船主们却利欲熏心,把过船的费用大大提高,否则就不按时开船渡河。丁谓让几名犯了死罪的人假扮成几个船主,以谋私利为罪名,把他们斩杀在黄河岸边示众。其他的船主都很害怕,马上开船搭载百姓渡河。丁谓又安排军队沿着黄河岸树起无数战旗,并发出震天响的呐喊声,百里之外都能听得到。契丹兵听了,觉得宋军似乎拥有千军万马,便马上退兵了。

【排斥异己】

虽然丁谓的才华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的品德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遇到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他总是想方设法加以排斥。

当时的宰相寇准特别厌恶丁谓,于是丁谓就找机会诬陷寇准,最后害寇准被罢免了宰相职务。其他的大臣们大多对此不敢说话,只有王曾站出来质问丁谓,丁谓不但不承认自己的私心,反而拿王曾把房屋借给寇准之事来威胁王曾少管闲事,否则就把他也牵连进去。

后来,丁谓的胆子越来越大,他与宦官雷允恭勾结,每次真宗要颁布诏书,待学士起草完毕后,雷允恭总是先拿给丁谓看,丁谓一边看,一边按照自己的意思修改,然后才送给真宗。丁谓这样做,是想把朝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雷允恭则倚仗丁谓的势力,在宫中横行霸道。

有一个叫刘德妙的女道士,经常以巫师身份出入丁谓家中。她在丁谓家设神像,晚上还在园中设坛祭祀。真宗去世后,丁谓又把她领进宫中,让她传播一些神化丁谓的话,比如说丁谓不是凡人,是太上老君,所以自己要侍奉他等等。后来,冯拯等大臣弹劾丁谓所做的一些违法的事情,同时也指斥丁谓鼓动刘德妙妖言惑众。丁谓被贬为崖州(今属海南)司户参军,他的儿子、弟弟等家人也一并被贬斥。最后,丁谓在光州(今河南潢川)死去。

论赞

论曰:王钦若和丁谓被世人指责为奸邪之辈。王钦若曾用贿赂的手段干涉官吏们的言论自由,使许多人蒙冤。而丁谓则结党营私,几乎使国家败亡,实在是劣迹斑斑。 I5LusHrqZrS7vi68IZbA8JvcEmC77SUDYvWN2/TAW5QECdqAUFZl2MVCF1j9BfT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